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的想象力会得到不断丰富,优秀的作文是向读者传递积极思想和能量的载体,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篇1
冬至到了,姥姥叫我们去吃饺子,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妈妈说:中华民族有冬至吃饺子的民俗,这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传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很多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张仲景让弟子支起大锅,把羊肉药材包在面中做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让人们吃,治好了很多人的耳朵。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人们都要吃饺子。所以有句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我一定要参与包饺子。妈妈说:包饺子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说:知道啦,知道啦,快来教我吧!说完妈妈就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包饺子。
馅儿和面团都是姥姥事先准备好的,看起来包饺子非常简单,但真要是包起来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刚开始我包的饺子不是掉馅了,就是破了忙的我手忙脚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包了,干脆我来擀皮儿吧。擀饺子皮儿也是一件技术活儿。想要把皮儿擀的又圆又薄。要把面团摁得圆圆的。一只手拿着擀面杖擀另一只手要不停地转面团。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我擀了许多的饺子皮儿,姐姐一直说你慢点儿。虽说包的样子很难看。妈妈说只要把边缘捏紧。就这样,我擀姐姐包,姐姐擀我包。我们轮流的包饺子。不一会儿我们包了满满的一大盘子,虽说卖相不好但看到这是我们努力的成果,我感到很高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包饺子,通过这次包饺子,我知道包饺子看似小事,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学问,我还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要有耐心才行。
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篇2
冬至过后,吃饺子,这是大学题!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回国时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一丝不挂,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僵了,他很难过。他让弟子们在南阳的关东河搭起一个药棚,用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捞出切碎,用皮包把耳朵成像,然后放在锅里煮,制成一种叫“祛寒拨耳汤”的药,供人们食用。
吃了饭,村民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每年冬至都模仿进食,形成了“掐冻耳朵”的习俗。那时候“捏冻耳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饺子!
你以为我可以不遵守祖先传下来的规矩吗?为了不冻耳朵,我只好在厨房包饺子!
至于剁肉拌馅等麻烦的工序,还得找妈妈帮忙。我看到我妈快刀斩乱麻,很快就把一大块羊肉切成了黏糊糊的肉。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一点,真的有一种被断开的感觉!然后,进行第二个过程,——,混合填料。
妈妈把刚切好的肉倒进盆子里,依次放盐、酱油、白糖(白糖新鲜)、十三香等调料,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拧。过了一段时间,原本只是粉白色的肉完全变了样,却是深褐色,黏黏的,不如以前了。但是,如果你低头仔细闻,它会有一种诱人的香味。
第三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马上就要进行了。——包饺子。我和我妈分了,我擀面团,我妈负责包饺子。厨师一出现,我就捋了捋袖子,穿上围裙。真的很像厨师的味道!
我拿了一个小面团,在案板上用力压,压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然后用擀面杖在面团上擀,擀面杖粘了几次。我妈跟我说:“这是因为你放的面粉太少,导致粘在一起了。”我看到妈妈很快的在面团上撒了一点面粉,再带我去滚的时候,还不是很粘。就这样,我擀的第一个面团诞生了。虽然不完美,缺胳膊少腿,但毕竟是第一次,可以理解。
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篇3
冬至吃饺子了,这个消息像长翅膀一样,飞遍了大街小巷。买肉的,搅馅的,菜市场上到处可见。这不,我和妈妈提前一天就开始包饺子了。
妈妈把面皮擀成圆形的,我用筷子在面皮上放一些肉馅,由于我放的馅儿太多,面和菜粘住了,饺子没有包成。我有点沉不住气了,妈妈看出了我此时的心情,耐心地说:“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至少来回捏两遍。”在妈妈的正确指导下,一个个月牙形的饺子从我手里出炉了。包着包着,我突然好奇地问:“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妈妈开玩笑地回答道:“儿子,吃饺子不冻耳朵。”我听后半信半疑,决定到网上一探究竟。
哦,我在电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古代医圣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时,那里瘟疫流行,他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冬至到了,他在空地上搭起了医棚,支上大锅,让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一定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俗称“娇耳”,也就是饺子,下锅煮熟,分给治病的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这药就叫 “祛寒娇耳汤”。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为的是纪念古人张仲景,延续到今天,成了习俗。
24节气里的冬至,不仅让我吃到了美味的饺子,还了解了很多知识,没想到这节日挺有意义的。
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篇4
饺子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全国人民都爱吃、馅料可自由调配、制作简单、食之方便、营养丰富的`食品。
虽然在包饺子时,每个人包的厚薄、形状都不一样。但在吃饺子时,大家都喜欢吃皮薄、馅多、味道鲜美的。
有三个小窍门,可以让包出来的饺子皮更薄更有嚼头、馅更鲜美、煮的时候不容易破、不容易浑汤。
1和面传统的饺子面都是用水来和的,而经过一些“家庭煮妇”反复试验,用纯牛奶和面,包出来的饺子更有韧性,更耐牵拉,颜色更白更透亮,所以能擀成最薄的皮,包住最多的馅;而且用纯牛奶和面包的饺子,在煮的时候,不破皮、不粘锅、不浑汤。饺子煮好后盛出来时,皮薄得能看见里面的馅。有人可能会说,用纯牛奶和面太奢侈了,事实上一袋纯牛奶能和出500只饺子的面,算算账其实也并不贵。
2和馅和馅这个词,有些朋友会嗤之以鼻,这有什么难的?谁都会。的确,和馅谁都会,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北方人和的馅,煮出来的饺子里面结构膨松鲜嫩,很好吃;而南方人和出来的馅,煮出来后往往里面的馅成了一块死疙瘩,吃起来口感发老发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差了一道工序而已:把馅和好后,往里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再进行搅拌调和,如此做的馅,煮出来之后就结构膨、口感鲜嫩了。而且南方人在做饺子馅时,往往选用比较偏肥的肉馅,这样饺子油太大,吃的时候腻口,应该选择稍微瘦一些的肉馅,最后加色拉油,这样不但吃起来不油腻,还爽滑嫩口。
注:为了能擀出薄的饺子皮,面最好和得稍微硬一些。煮饺子时,在滚滚的汤里先放些盐或醋,再下饺子煮,更不容易破皮和粘锅。
煮饺子的作文600字篇5
冬至到了,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句民谣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今天中午一放学,妈妈就说包饺子,并且牟星宇妈妈也一起过来包饺子。我高兴的说:“我们也学包饺子,妈妈同意了。
我们先学第一步,妈妈教我们把面放在盆里,然后一边往面粉里浇水,搅动面粉和面,我照妈妈说的做,可是一会儿两只手就被粘住了,妈妈往我手上撒了一些干面粉才把面弄干净。原来看妈妈和面时觉得很简单,现在觉得真难啊!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们笨拙的把面终于揉到一起。
第二步是切馅,今天的馅是藕和胡萝卜的,我们先把藕和胡萝卜插成细条,又剁成沫,然后阿姨放上较好的肉和佐料,馅就弄好了。
第三步是揉面和擀皮,首先妈妈在面板上把面揉匀,切成四小块,又把一小块面拉成长条,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把小段压扁,擀成一个一个小面片。我们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来,可一到我手上,它们就变得不听话了,尤其是擀面片,我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拿着面饼,可是怎么擀也擀不圆,不是粘在面杖上,就是不听使唤地擀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我说:“唉,真难”。妈妈和阿姨包着水饺说:“挺好,挺好”。听着她们的鼓励,真希望擀得一个比一个好。
第四步就是学包水饺了,我把面片放在手上,又用勺子弄了一点饺子馅,可是这边捏好,那边漏馅了。我想:我再包一个,要少放一点馅,我捏好一看,没漏馅,可放在那,就像一个半圆的面饼,真难看。妈妈看我泄气的样子,就手把手教起来,他让我拿起一个面片,放上馅,然后把皮合起来,先再中间一捏,在向两边一捏,直到没有缝儿,我包了一个又一个,妈妈说我有进步,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我们共同努力下,饺子终于包好了。这时,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我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煮水饺,一会功夫,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我吃了一个水饺,觉得今天的饺子格外香。我第一次包饺子,真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