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家训作文优质8篇

时间:2023-04-26 作者:Cold-blooded 作文大全

写作文时,同学们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要知道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我们要有新颖的题材,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家训作文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家训作文优质8篇

学家训作文篇1

家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风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好与坏,我家当然也不例外。

从小,妈妈便经常对我说:“一定你要诚实守信。”这原本是一个家训,可因为爸妈的坚持,诚实守信便渐渐成了大家家的家风。是的,诚实守信已成了我的爸爸妈妈的座佑铭,像不可更改的定理一般,一直遵守。

为了买一套心仪的楼房,爸爸妈妈东拼西凑,才凑够了钱。为了早日还钱,做为家庭主妇的妈妈开了一爱早点摊,每天起早贪黑的卖早点,因为对诚信的坚持,妈妈从不多收客人一分钱,也不少找客人一分钱,用最好的肉和菜。用妈妈的话说,就是“人家买咱的早点,是看得起咱,咱们不能收昧心钱,也不能让人家吃的不好,咱利小,就多卖点。”也许正是诚信和好吃,大家家的早点异常火爆,在附近几家早点摊中,总是大家先卖完。这当然也加重了妈妈的工作量,看着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不已,便对妈妈说:“您少干点吧!借的钱反正都是大爷和舅舅的,大爷舅舅不会有意见的,您多休息呀!”妈妈固执的摇摇了头,望着我,坚定地说:“咱这次借了钱拖了好久,下次借钱又拖,那就是兄弟姐妹也不会再借给大家了。大家和你的大爷舅舅们关系那么好,就靠这个!”看着妈妈,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也许是妈妈和爸爸感染了我,我也十分信守诺言。在学校,我能不借钱就不借钱,借了钱一定如期归还。因为我爱看书,所以我经常和同学们换书看,在对待同学的书时,我十分小心,不折角,不拆页,不弄脏,不弄丢,还不弄皱,而且保证如期归还。我也十分厌恶不守诚信之人,不爱护别人借给他的东西的人。对这种人,我是不会和他作朋友的,而对于守信之人,我又十分热情。

家风的好坏决定了我的做事,而父母的做法也成为了家风,一个好家风,两位好父母,将成就未来的大家。

学家训作文篇2

人们都说:“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每个家庭里都有家规、家风、家训。现在我来跟你说说我家的家风、家训吧。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阿姨家,阿姨的房间有一个很漂亮的布娃娃。我看看没有人,就偷偷地跑进阿姨房间,把布娃娃藏到我的书包里,若无其事地走向妈妈那里,对妈妈说:“我先出去玩了。”过了一会,我又回到阿姨家,对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作业没有写完,该回去了。”

回到家,妈妈正准备去厨房炒菜,看见我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就跑过来问我,“你这娃娃从哪来的。”我吱吱唔唔地说:“我……阿姨给我的。”妈妈盯着我的眼睛看,而我不敢看妈妈。“你撒谎。”妈妈生气地说,“你是从阿姨家拿来的吧。”我的脸红红的。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我羞涩的对妈妈说:“我知道,意思是小时候偷一根针,将来就会偷钱。”这时我才懂得其中真正的意思。我小声地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会了。”妈妈又语重心长地说:“倩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我们家的家规家训,希望你要牢牢记住。”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想做大事,就要认认真真地把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好起。这句话我将永远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学家训作文篇3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家训、家规、家风承载着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希望,责任和关怀。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说起我家的家风,就要介绍一下我温暖的家。我们家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家。爸爸是一位普通中学教师,妈妈是一位普通职员。但是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起就告诫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罗列一些如下:诚实守信、开开心心地玩,认认真真地学习、懂得感恩,有爱心有孝心,自信、自强、自立、自爱、自律,关爱同学,尊敬长辈,懂得照顾他人等等。我想好家风就是爸爸妈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优秀教育。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在一个周末的中午。那天中午我吃完午餐,便躺在沙发上休息。躺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无聊,就偷偷跑到阳台上,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

一走到阳台上,哇!阳台上挂满了湿漉漉的衣服,走也走不了,拿又拿不下来,怎么办呢?我只好双手拨开衣服,从旁边绕过去。阳台里东西可真多啊!我都看不过来了,有我儿时的玩具,有放在洗衣池边上的许多洗衣液瓶,还有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植物盆栽。这时,我看见一盆黄色的花儿,走近一看,上面居然停着一只绿色的小瓢虫!我伸手想抓住玩会儿,可是小家伙反应奇快,竟然擦着我的手指飞了!我觉得真是可惜。

我心想就让小瓢虫飞回家吧!一转眼,又发现了一只印着蛋糕的袋子。我心中一喜,心想:“这个袋子里会不会藏着好吃的呢?”我开始翻动袋子,一个,两个———我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好吃的。我有点失望。这时,我的注意力又被袋里的一个盒子吸引了。盒子很漂亮,一片绿油油的森林,蓝色的天空和一道灿烂的彩虹。里面一定有好东西!我有点激动。想罢,我便用力打开盒子。“哗啦啦——”盒子卡扣断了,里面掉出好多cd。原来是爸爸保存的一部分音乐cd片。爸爸可是音乐发烧友啊。这下完蛋了,要被老爸给骂了。也巧,这时候,我听见了有脚步声接近阳台,越来越近了,怎么办?我该藏哪里呢?我急出了一身冷汗!没有时间了,我双手一背,把坏掉的盒子藏在身后。等着老爸或者老妈的出现,果然是爸爸来了。我看见他有点紧张,同时语气也很严厉:“你在阳台上乒乒乓乓干什么啊?稀里哗啦地大闹天宫啊?怎么还这么神神秘秘的?手里拿什么了啊?怎么藏在身后?”

我当时虽然有点儿怕,担心会受到责怪,但是又一想:“爸妈常说做人要讲诚信,不能骗人。知错就改,不能逃避。”想到这,我低下头,定了定神,然后抬起头看着爸爸大声地说:“爸爸,真对不起!把你最心爱的cd盒给掰坏了!”爸爸一听,不但没有训斥我,还笑着说:“你诚实的性格很可贵,但是以后可不能随便乱翻别人的物品,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才可以!以后可以做到吗?”和风细雨的话语,让我不再担心犯了错误可能会受到的责骂。我响亮地回答了一句:“保证做到!”爸爸又说:“那我们一起重新把这些cd片放在另外的盒子里吧!”

那时候我还在读幼儿园,一个人在阳台上东翻西翻,到处乱窜,弄得阳台一片狼藉,混乱不堪,还惊出一身汗,对于那时年幼的我真是一次惊险的“探索之旅”。同时,我也懂了一个道理,正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让我敢于承认错误,知道做人一定要诚实,不可以胡编乱造,这样才会收获他人对你的信任。

这是小事一件,但是却体现出了淳朴至简的家风。折射出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和付出,对家庭的担当,没有大声的呵斥和责难,年幼的我深受感动,一直记忆犹新。

学家训作文篇4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兴兴地和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晚饭。光头强的电视快要开始了,我把还剩半碗的饭放一边,说剩下的饭我不吃了。爷爷很不高兴,说不能浪费粮食,这些饭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为要看电视就剩饭。

我的爸爸这时候和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我的爸爸小时候在长大,爷爷上班要按时出门。我的爸爸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饭倒到水沟。后来被爷爷发现了,我的爸爸被爷爷狠狠地惩罚。

原来,爷爷小时候,国家比较穷,粮食经常不够吃,常常吃不饱饭,却要做很多事情。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所以爷爷特别珍惜粮食。爷爷说,米饭来之不易,那天看到我的爸爸浪费粮食就特别生气。我的爸爸挨罚后,就记住了不能浪费粮食。

我的爸爸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家里不再担心吃饱饭的问题,但是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传统不能丢。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对我会很有帮助。

这时候,奶奶说起以前的事,买东西要凭票,买米用粮票,买肉用肉票……逢年过节,更要起个大早,天不亮就要赶到镇上去排队,起码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定量的菜。特别时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很不爱惜粮食,结果粮食被浪费完后,没有吃的,大家只能饿肚子,去山上挖树叶吃。现在想来,真是艰苦啊!

听着听着,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时吃饭还总是挑三拣四。现在想想,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这儿,我看着桌上的饭菜,惭愧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吃了起来,恍然间发现原本不爱吃的食物原来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别的日子里忆苦思甜,虽然那个时代的灰暗早已远去,但我们的光明生活确是要需要我们的“成长”才能一直到永远!

学家训作文篇5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每家每户都有自家家风、家训。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每一个故事都诠释了家风、家训不仅是刻板的规矩,更是父母、祖辈对我们的期望。

从小我的父母便教导我:在校要尊重师长,在家更要尊敬长辈。

记得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机,连鞋都来不及放好,书包胡乱扔在沙发上。外婆听见响动,急忙从厨房跑出来。她的膝盖不好,可看到被我随意丢弃的书包,她一言不发地将我的书包背上楼,安放在书桌前。做完这一切,她又站在我面前:“放学回来,饿了吧?外婆蒸了包子,要吃吗?”我毫不理会她的好意,只是生气地对她大喊:“你让开呀,挡住我看电视了!”外婆只好退到一边:“你先做作业吧,等会儿你妈妈回来又要骂了!”“没关系,没关系!”我随口回答道。“你还是快去写作……”“你好烦呀!”没等外婆说完,我便打断了她,外婆不说话了,低头走进了厨房,好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可我知道,那个做错事的孩子——是我。

这一幕被开门进来的妈妈看见了。吃完饭,妈妈便把我带进房间,关上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也不小了,你想外婆膝盖不好,可在你小时候,是谁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接你?是谁为了让你开心,在大雨天带你去超市买棒棒糖。现在外婆年纪大了,你却这么对她?她每天烧好饭菜,等你回家,可你又什么时候为她烧过一餐饭?”我听完后,懊悔的泪水一个劲地往外流,我一下扑到推门进来的外婆怀里!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恤,相互帮助,这样才构成一个温暖有爱的社会。一个家庭中亦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关爱我们成长的长辈,我们更要尊重、敬爱。“尊重师长,尊敬长辈”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这条家训让我受益终生!

学家训作文篇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着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气魄:聪明、礼貌、见义勇为、谦恭礼让。在历史的熏陶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要想让孩子手中的“火炬”点的又大又热,就须有一个良好的“引火器”——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多读书,读好书,好学习是我家的家风。

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一直很高,可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不稳,忽高忽低。每次考试过后,不是“天怒人怨”,就是“欢呼雀跃”。印象给我最深的一次是那次期中考试后,我拿着已被叉“画”的面目全非的成绩单,这一结果像天打雷劈地打击了一朵正在成长的花朵,是他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信心与自豪。一路上,我想好了妈妈那张金刚怒目的脸,准备好挨一顿骂。就在我把成绩告诉妈妈的时候,却没有出现我想象的事,而是听到了一句:“是什么原因考的这么低?那一点没有掌握好?”分析完试卷后,妈妈又耐心的劝导我,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灰心丧气,如果你以后继续努力,也可以成功。如果你放弃了,那就真的失败了,成功是汗水和辛劳的结合体。听了妈妈的谆谆教导,我又重拾信心,驾着幸福小船飞驰。

尊老爱幼,互相尊重是我家的家训。我的爸爸妈妈都提倡敬老爱幼,我在爸爸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帮助老人,尊敬老人。妈妈常要求我们对自己可以艰苦点,但绝不能亏对他人。妈妈规定每年过年时的压岁钱,我和姐姐每人必须出200元给奶奶,每人给姥姥200元。每次放假回老家的时候都要家乡的老人们带去礼物,给他们买一些合适的衣服和日用品,回去后还要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尊老爱幼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

我们家的家风——多读书,读好书,好学习,愿它飘进千家万户!

我们家的家训——尊老爱幼,互相尊重,愿它常驻我家!

学家训作文篇7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快乐的成长,我家的家风家训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它时时刻刻陪伴在我身旁,激励着我成长、进步。

我们家的家风体现在饭桌上。开饭前,我首先要叫爷爷奶奶过来吃饭。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绝对不能动手先吃,等到长辈们都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小时候我跟着父母外出坐公交车时,经常看到爸爸妈妈给不认识的老人和孩子主动让座,慢慢长大的我,现在也和爸爸妈妈一样,坐车时会主动让座,让座的同时,自己感到美滋滋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家也一直遵循这一美德,我作为中学生也一直坚持这一点。比如,在穿着上我从不让爸爸妈妈买名牌服装、买最贵的,只要买最合适的、环保的、有益身体健康的即可,在吃穿方面也没有和别人攀比的习惯。现在水资源一直比较缺乏,我们家洗菜的水都是积缵下来冲厕所用。

总之,我家的家风家训教给了我许多,让我明白许多做人的'原则,让我更加快乐的成长。

学家训作文篇8

奶奶一生很不容易。

故乡是浙南的小城,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多田少生活艰难,大家都很穷。奶奶读不起书,蒙学里背完三字经就出来干活。奶奶和爷爷结婚后,攒着钱临街盘了个门面,奶奶操持着小家庭,卖一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洋布火柴、锅碗瓢盆,日子竟然慢慢好了起来。可是又遭遇了大火,又慢慢攒着钱再次开了店。

解放后没几年,公私合营了,爷爷奶奶带头将店面、货品合股充了公。这时候的奶奶,就像那个时代的缩影,生活艰苦,朝气蓬勃。那段日子里,大姑出生了,爸爸出生了,小姑出生了,小小的家越来越热闹。

然而三年困难时期来了,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在1963年的一个晚上,爷爷走了。

奶奶成了这个家唯一的天。那一年,大伯16岁,二伯13岁,大姑10岁,爸爸7岁,小姑4岁,小叔还在腹中没有出生。一家7口,只凭奶奶一双手,怎么办?

动乱的年代来了。那是血色的年代,大伯被人活活打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次,奶奶想不通,她不想活了。邻居劝住了她,他们都对她说,要坚强,眼睛要向下看。那一年,小叔才5岁。

先丧夫,后丧子。命运如此无情,她选择了承担。艰难的日子里,奶奶一粒米要掰成两半吃。她想尽了办法。除了鸡鸭,她开始养猪,年底一条猪也有100多元的收入。奶奶租了一台打面机,一斤粉干4分钱,一天能加工20斤。晚上,奶奶领着家里的孩子们织球网、做鸡毛刷,奶奶还给别人洗被服,也有微薄收入。

再苦的日子,奶奶始终没有放弃。有亲戚想领养小叔,她拒绝了。有人想带走小姑做童养媳,她也拒绝了。爸爸想读书,她咬着牙让爸爸读完了高中。高考恢复后,爸爸考上了大学。几次有改嫁的机会,她都选择了放弃。

日子如梭般度过,爸爸和兄弟姐妹们慢慢都大了,或许是家贫的孩子分外懂事,成年后,奶奶的孩子们都分外争气,日子开始越来越好,然后奶奶就慢慢老了,仿佛一转眼她就从母亲变成了奶奶,又成了曾祖母。

奶奶一生不识字,只有三字经倒背如流。奶奶一辈子身体健康,从没有大的疾病,她早起早睡,每餐都要喝二两白酒,饭后就在小城里到处走。90岁的新年里,她去了。

她一生平凡而又不平凡,她是旧式的妇女,却有着新女性的独立,她的子女和子孙们都打上了她的烙印,她用一生的坚强给子孙们写下了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