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清明作文模板7篇

时间:2023-03-29 作者:Trick 作文大全

在提笔写作文之前,学会构思是非常重要的,判断一篇作文是否优秀我们就要看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年级清明作文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级清明作文模板7篇

年级清明作文篇1

清明,我没有与别的同学一样去扫墓,而选择了到郊外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此时正是桃花的盛花期。远看,蔚蓝的天空下、葱翠的小山旁,那一片片桃花,密密麻麻、高高低低,象天上的一朵朵云彩;偶尔有高大的松树相隔、有清澈见底的沟渠流水相间,有两三只山鸟飞过,简直是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彩画。

近看,粉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芯、绿色的小萼片,形成了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桃花;一朵朵、一簇簇,挤满了整个枝头。它那淡粉的脸蛋,细细的腰肢,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蜜蜂在花间飞舞。枝条上偶尔有冒出的嫩芽儿,象捉迷藏的孩子,东躲西藏,把粉红的花朵衬托得更加娇艳。漫步于花海间,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叫人陶醉其中。

郊外的草地很少有人践踏,所以长得格外繁茂。人走在草地上,闭上眼睛,听着山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踏在比羊绒还柔软的“绿色草毯”上,闻着叶子上还挂着露珠的草地特有的芳香,不睁开眼睛,还以为到了天堂胜地!草地上夹杂着的白色小野花,象点点繁星在微风中摇曳着,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点,颇为可爱。

在桃树林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欢快地翻着浪花。如果你拨开溪底的水草丛,会发现好多好多露着银白色肚皮的小鱼聚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呢!在没有小鱼的地方,捧一口水尝尝——哇,一股甘甜从舌尖一直流到心里,感觉全身一下放松了许多、心情舒畅了很多。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想去亲眼看看吗?

年级清明作文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人们上山扫墓的情境的一首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活着的人要去祭拜已故的亲人。

就在在这一天,我起了大早,坐爸爸的摩托车到东坑去扫墓。一路上细雨绵绵的,几阵风掠过耳际,带来几丝寒意。

到了东坑,雨悄悄停。我们稍微收拾一下就去扫墓。这地方地处荒郊野外,到处杂草从生。

看到爷爷的墓,我觉得鼻子酸酸的,好难受。想起了爸爸曾告诉我:爷爷会唱戏,在台上扮演小丑,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引起台下观众哈哈大笑,他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折很多小动物。小时候,我不开心时,爷爷总拿几本小人书哄我开心。可惜他在我三岁时就离开了我们。爸爸常叹惜说:“要是他还活着就好了,可以教你学会很多东西。”顿时一股哀痛之气在我心中漫延开来。

大人们忙着给爷爷的墓除草、培土,我也过来帮忙,在爷爷的墓上披上银条,让它显得更加漂亮。我们在墓前摆了许多供品,还插进一支烟,大人们一个个下跪,口里还念个不停。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觉得一阵刺痛。轮到我了,跪了三下,听见阿婆帮我念:“保佑小孩学习进步,大人工作顺利。”我听了忍不住抬起来,心里想:爷爷,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担心。

祭拜完后,我和大家怀着伤感的心情下了山。

年级清明作文篇3

转眼间,又一年的清明来了。

在我的记忆里,每每清明节前后,天空中总会飘下一些蒙蒙细雨,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浓浓的伤感,丝毫感觉不到往日那种愉悦和轻松。俗话说:“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啊,真像漫天飞舞的`泪花呀!也许真的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人一丝慰藉。

清明节当天,我们全家人带着悲伤的心情,冒雨来到了地处南郊的普觉寺公墓,祭扫我的外公。当我们来到外公的墓地前,我抬头看着那蓝蓝的天空中时不时飘过几朵悠悠的白云,墓地周围坏绕着一棵棵俊秀挺拔的松树,我想外公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应该生活的很快乐吧?望着墓碑上外公的像片,刹那间,外公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的双眼顿时模糊起来了······我想起了他与我们共同欢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了外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起了外公教我学习的场景、想起了外公为我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想起了我为外公斟酒祝福的话语、想起了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快乐······可是如今,外公已离开我们两年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已成往事,但却是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我们在外公的墓前摆放了香气扑鼻的鲜花,烧上了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外公的思念和祝福。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我的外公在天堂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活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我们走出普觉寺公墓,天空竟然放晴了。望着路边那一片片绿色,我不禁心里豁然开朗!是啊,我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更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眼前的每分每秒,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绝不能虚度我们美好的人生!

年级清明作文篇4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 教民稼穑 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年级清明作文篇5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清明之夜。我坐在窗前,欣赏着日落时的美景。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红艳艳的晚霞。这颜色鲜红如血,洒满了天空,就好像是被当年无数革命烈士在战场上洒下的鲜血燃红的一般。难以想像那血流成河的场景和那令人心酸的亲人泣不成声的场面,但却又如上映电影一般,画面重现于我的脑海之中。闭眼静下心来,我再次放眼天空,夕阳已逐渐西沉,天空的光也随之淡下去,淡下去。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天空突然显得高而远了,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肃穆?人们肯定为战死沙场的革命先烈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家都一脸严肃,隐隐约约间还带着悲痛,气氛庄严肃穆。

这时,天空出现了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城镇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这颗启明星一定是付革命先烈们英魂的嘱托,来给置向于水深火热之中穷苦劳动人民捎口信的:战争会胜利,国家会和平,生活会幸福,大家要坚持住啊!夜色渐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镇各处真的灯火也次弟亮了起来。这时,我又觉得:如今的祖国是真真正正地富强起来了,那暂时寄居在“明灯”中的革命先烈英魂们也十分欣慰,于此同时,他们也搬进了新家,“生活”安逸而舒适。

现在中国的强大,革命先烈们可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他们的血与汗,哪能造就今日的中国呢?!因此,每到公历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络绎不绝的人们纷纷来到“革命先烈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们。虽然我没有真正去过,可我的心早已插上翅膀飞到了那儿,对革命先烈们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这么一声“谢谢”看似简单平凡,不足为奇,但其中包含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激与崇敬啊!

年级清明作文篇6

清明节这天,我们全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

进入陵园,两边的松树、柏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好像士兵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又好像正在检阅;还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穿过那参天大树,就看到了江泽民题词的纪念碑,上面写着“丹心碧血为人民”几个大字,我们慢慢走上台。这时,在那宁静安详的墓园里面,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的震荡,似乎有无数的英灵在我的身旁萦绕。静静地听听那小鸟雀跃,好像是在启迪着我们的心扉。我们全家都深深鞠了一躬,以此来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墓碑两旁各有1个雕塑。左面一个怒目圆睁,露出杀气,好像要跟敌人作殊死拼搏。右边一个手拿抢,正在瞄准敌人发射子弹,他目光炯炯,使敌人惧怕三分,这些雕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表现了烈士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气概。

接着我们走进了展览馆。大家都注视着那一张张照片,遥想着无数中国革命志士在民族存亡关头,为国捐躯的那段峥嵘岁月。先烈们的艰苦奋斗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和浩然正气,深深感染了我们。

我们随后来到了无名烈士雕像前,大家都被这动作惊呆了。他虽然倒下了,但仍举起手臂,好像还要攻击敌人,又好像在呼唤;“后代们,年轻人,你们一定要把新中国建设好!”雕像,熊熊燃烧的长明火预示着今后中国一定能繁荣昌盛。

这时,仿佛我的耳边想起了《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

年级清明作文篇7

四月五日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的历史十分遥远,从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另称寒食节。这一天要去扫亲人的墓,禁烟火,只能吃寒食,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

这天早上,我们去拜祭已故的外公。清风吹拂着头发,仿佛给公墓又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和庄严。外公“住”在山上,山上空气清新,也十分热闹,这么大的山,我想算得上是清明节的踏青吧!我们找到了吉祥区的第六排慢慢往里走,找到外公的墓后,我把花篮放到墓碑前,默默地注视着外公的照片,心中勾起无限的思念和回忆。外公去世的时候,我才两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记忆已经模糊了。我只记得那时我很爱在河边扔石头。外公经常给我拾很多石头给我慢慢玩,我很快乐但却没体会到外公对我深深的爱。虽然外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对我的爱却已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再见了,我回头望了望那座静静的坟墓,上面的菊花在风中一摇一摇的,好象外公在对我们说再见。在路上,我又想:清明节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我查资料后才明白清明节的由来和晋文公重耳有关。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逃难,流亡在外。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和他一起出奔的大臣,大都各奔出路了。只剩下几个忠心的大臣,其中一个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晋文公执政后,对同甘共苦的大臣们进行封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突然有人提起,晋文公忆起旧事,连忙差人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早已躲进了深山里。有人出主意:在山的三面点火,留一面让介子推自已出来。文公照办,没想到介子推迟迟不出,上山一看,介子推已死在一棵焦柳树下,在背后的树洞中,晋文公还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写着: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惝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立这天为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这让我想起了曾学过的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因为到了清明节天气变热,雨量增多。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节是禁火扫墓的,渐渐地,清明与寒食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也是清明的另称,也变成清明的一个习俗,所以清明团子就是清明节的食物之一。

清明节这个传统和习俗,将永远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