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优秀的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式,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考心得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心得作文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四大块头之一。从教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令我头疼的事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佳作欣赏,好词句积累,让学生慢慢仿写,按固定的套路去走,可是看着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可谓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这世界上的事情很有趣,有些看似很难的事情,如果得了方法,居然会变得如此简单。
上周,我有幸去听了xx博士的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并听了一节“快乐心作文”的示范课。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让我感叹的是:就这样领着学生“玩”可以“玩”出作文来!
这节课叫感官大pk,做课的是xx的xx老师,通过一个别具一格的问候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后面紧跟着一个小游戏“找五官”通过做动作学动物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第二个小游戏顺理成章用五官“呼风唤雨”并想象风中的情景和雨中的风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并通过多媒体加以巩固。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激发,这时候吴老师帮了学生一把,你怎么知道春天来了。看到——,我就知道——。闻到———,我就知道——。听到——,我就知道——。把这三种句子排列就是一首小诗,并将给他们的作文开一个好头。
这节作文课恰如一场及时雨,给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样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丢,那就是眼里必须装着学生,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把握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喜好,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醒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放在学生的手中这样的作文课,有哪个孩子不愿意上?又会有哪个孩子不参与学习呢?如果我们的作文课都能如此的生动有趣,我们的学生还会“提起作文直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吗?
xx老师大胆地破旧立新,把传统理论中不正确的东西破除,代之以他自己多年研究、总结、创新的新理论。这种新颖别致的作文教学方法,令听课的我耳目一新。内心跃跃欲试。
今后,我将更加耐心琢磨,从点滴做起,争取使自己的课堂更上一层楼。
高考心得作文篇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高中三年的时光像东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年里我们有汗水也有喜悦,有痛苦也有快乐,这三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篇章。
20__年我们迈着步伐进入高中生活,那时带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与紧张,还有不成熟的思想。我们的内心都会有一点点恐惧,要接触新的朋友、新的环境、新的校园,但三年之后,这些在高一时认识的同学也许会变成一辈子的朋友。
在还没进入高中的我们肯定听说过高中生可怕的学习压力,还有高中写都写不完的作业,这让我们对高中生活产生了不小的恐惧。在我们刚进入高一时,压力或许还没有那么大,但经历过高三的我们一定清楚高三学生面临的升学的压力。高三这一年我们努力拼搏,挑灯夜读,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一次次的考试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当然,其中的辛苦与喜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但是,高中三年并不是只有痛苦学习的回忆,还有许多与同学和老师在一起相处的快乐时光。
还记得高一刚开学,我们彼此都不认识、不了解,学校为此举行了跳大绳比赛,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也可以借此机会互相认识。我们在体育课上练习,互帮互助,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学校突然停电,班主任带领我们一起玩一些小游戏,同学们轮流在台上唱歌,唱到熟悉的歌时,同学们会一起跟着唱起来,班主任也忍不住给我们献唱一首。在数学课上,难题解不开时,数学拔尖的人便会出来“解救”大家。这一点一滴都是美好的回忆。
高中三年,我也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三年即是辛苦、拼搏的三年,也是喜悦的三年。我们要为自己的目标奋勇向前,不辜负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希望你们努力过、拼搏过,对得起自己、父母、家长和老师。
校园里,我们留下了青春不羁,欢声笑语。课堂上,我们留下了激烈的辩论,思想的光芒。图书馆中,我们留下了辛勤的努力,坚定的信念和意识。宿舍里,我们留下了一起夜谈,分享快乐与悲伤的美好回忆。体育场上,我们留下了男生奋力拼搏的汗水和女生加油的呼声。这三年的记忆将一直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高考心得作文篇3
一直看到网上热评《高考1977》这部片子,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未出生,但想一睹--结束恢复高考这段历史真容的我,最近很有兴趣地在家看了这部片子,一直以为这种主旋律的片子肯定枯燥乏味,也就最多让我了解下当时历史时期下,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但是我看完后发现,我错了。更没想到第一遍看完后又抽空看了第二遍。不论是第一遍时的震憾、喜悦和感动,还是第二遍回味时的悲痛、酸楚与羞愧。影片在很多地方着实打动了我,使我感触颇多。归纳下来,共有三大关键词:梦想、奋斗、尊严。
梦想,每个人都有平等追逐梦想的权利!
电影里那群知识青年应该跟我差不多大,但跟他们比起来,我发现他们都比我活得幸福,比我活得实在;挺简单的道理,因为他们比我更有梦想。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们更知道自己的梦想在什么地方;抑或是他们的梦想知道在什么地方实现,他们可以为了梦想连性命不顾地去扛300多斤的大包,可以为了梦想去冒天下大不韪到书库“偷书”,可以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赶回黑龙江考试。当我看见影片中一群被耽误了11年但仍渴求知识的青年拼命奔跑跟时间竞赛、跟火车叫板的镜头时,真为他们压抑了多年的梦想能得以实现而大快和解恨。这是一个与梦想追拼的画面,那一刻我觉得我这个貌似物质和精神都丰富充实的人与他们的距离相隔实在太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可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真的没办法用一句话语精准地表达出来。只觉得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不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中。但这些梦想归根结底却都不是我发自内心的,基本都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至我思想中的。忽然间有种可怕的顿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意识到这并不是梦想,而是一种欲望,是一种贪婪,是《沉思录》里一直想教导世人需要解脱的一种状态。发自内心的梦想是给人以纯洁的心灵启迪与归属,这与是非成败没有任何关系,而欲望和贪婪则是满足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从简单意义上来说梦想在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寄托,欲望和贪婪在于别人的眼光。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真可算得上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了,别人的眼光左右着我的思想,他人的意见影响着我的判断,客观的事实决定着我的成败。我就是一粒棋子,周围的世界就这样被无形的力量控制着,无人可依,同样也无处可逃。静心思考,如何找到发自内心的梦想源泉,是我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毕竟,有梦才有远方。
奋斗!为了那场高考,有人付出了生命,有人抵押了爱情。
影片所描述的上世纪70年代,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援祖国建设,在经历了孤独、严寒、远离亲人的各种考验后,他们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去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于是聪明肯干的番志友,家庭成份不好的陈琼,义气上进的强子,敏感弱小的根宝,都在经历了苦闷挣扎后默默接受了现实。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绩效考核、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为了争几个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身体孱弱的小根宝300多斤的大包也拼命去扛了,身为女性的陈琼当修路先遣队队长的拼命也当了,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梦想、为了将来努力奋斗着。当----复出发表讲话,貌似已经习惯了农村小天地的知青们都预感到,一场大变革将迅速在全国蔓延。‘变革’俩字放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不足为奇,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一秒和上一秒也大相径庭。然而十年--对知识的破坏和对尊严的践踏,已使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所以陈琼的父亲会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我同样经历过高考,经历过高考的艰难沧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同的是80后的我只能把高考当作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旅程,一段记忆深刻的日子,一个为梦想、为学校、为家庭、同样为自己奋斗努力过的阶段。但我想,片中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会把高考记忆当成弥足珍贵的财富,因为其中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跳跃的心。那一代人经历着时代的巨大变革,从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群众投票上大学到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上大学,这变化,是很大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的奋斗在时代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那个时代的生命太脆弱,如蝼蚁一般,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够坚强,在十年的磨难中依然维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依然有骄傲,依然有爱情,依然能幽默,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执着。不去探究他们的动机,相比其它而言,那些无足轻重——单单这份执着地奋斗就足够令我折服了。我感动着,不仅仅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被他们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经历过大风大浪仍屹立不倒的一代。
尊严,一个人必须捍卫的东西。
这里不得不提下影片中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角色——张图强,他是一个义气、上进、刻苦、拼命、倔强,同时很有思想的上海知识青年,以绝食来反抗老迟决定高考报名前需测验的故意刁难,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党中央给符合条件青年的高考权利。他的那句“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拼命,也是等于零”实是表现出对“革命”的一种无奈。实际上,组织的政治性、组织性、原则性当时都体现在老迟的公章上了,什么都要组织盖章才行,就连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也要组织盖章才行。我不仅要问,一个公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公章就是法律?有公章就能为所欲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那个年代,这确是铁的事实,让不曾经历过那种荒诞、惨烈的我唏嘘不已。面对老迟阻挠高考的伎俩,强子带动大家绝食抗议,还上演了冒充招生办的闹剧,体现了知青们维护自我权利的不屈不挠。高考的意义不在于高考本身,它成了梦想和尊严的代名词,也许就像偷书的目的并不在偷。如果一句话,一块印章就能决定他人的命运,那命运必定是悲哀的。诺言同样体现尊严,就因番志友对老迟的许诺而放弃上大学这样一个可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虽然在我看来实属不智,但一诺千金,一个男人的尊严也由此升华,这些弥足珍贵的品德是否同样值得珍藏呢?
影片中的爱情也深深打动了我。陈琼为了将来能就近守护着心中所爱的另一半,毅然选择让老迟帮忙找个婆家准备扎根在黑龙江,不为别的,就为能在另一半想找人说说旧事聊聊过去时有人在旁边说说话,实在动人心魄。同样也是因为爱,番志友可以自编自演了报考、赶考的“真实”一幕,送走了心中所爱,生怕自己不参加考试会影响陈琼上大学的机遇,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虽然影片里没有交待他俩结果如何,但我都祝愿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百年好合。
1977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沉睡11年的民族被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这一年12月10日,高考的大门重新打开,预示着把知识重新还给了中华民族,让国家再一次自主的选拔人才。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国家同样如此。
历史不能被重演,也无需被重演,它只是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考心得作文篇4
那个年代,想读书是多么的困难,不读书就只能永远留在农村种地,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知识分子,落魄到那个地步,真的很可怜,这也是十年内乱带来的恶果之一。幸好----用心提出恢复高考,那些想读书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剧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他们得知能够参加高考之后那种激动,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这代人,吃得好喝的好,但是却没有那种对知识的渴望,上学也完全是被家里逼的,谈到高考更是怨声载道。但我想,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也许会喜欢高考。虽然它有很多很多的缺点,但是目前它是唯一适合我们国家的选拔制度。试想一下,如果此刻还是当年那种的推荐制度,上大学要靠政治背景,我们此刻多少人还能上得了大学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珍惜此刻的机会,好好利用大学里面的资源,尽可能的去多学习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的未来奠定好基础。
电影里面的感情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陈琼愿意等,但是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要应对,他们应对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保守观点。现实社会中,浮躁的人太多,想在一齐就在一齐,想分就分,想要找到电影中那个年代纯真的感情,真的太难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出场。孙海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很成熟,很有魅力。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感动了很久很久。周显欣,很漂亮,对她我不太熟悉,但是很支持这种新演员,期望能够走的更远啊。
期望以后这种组织看立志电影的活动能够更多,更好,让我们大学生活能够丰富些,让我们思想能够更加深入,不能再那么肤浅了。
高考心得作文篇5
有人说,高考是最后一次公平的竞争;有人说,高考是你最后的希望;
我想说,高考是你唯一一条通向人生巅峰的捷径;作为大山里的孩子,你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跟大城市的学生差距太大太大啊!从一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你的全力以赴还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抱怨命运的不公,你要求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是要去追求公平的。
从小父母要我们学习,一个劲的学习,我们会叛逆,会反抗,说着读书无用论,那是你自我麻痹,自己宽慰自己。其实大道理你都懂,只是不去实践,你的梦想很伟大,就是差一点就成功了,你总是给自己找很多如果,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以为事情总是你想像的那么美好,希望你能言出必行,人是有惰性的,克服吧!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高考这件事情在我面前似乎是一座大山又似乎已经不算什么了,知道不可能阻止他的到来,时间再也回不去的了。祈祷莘莘学子能顺利进入自己向往的大学,希望所有的努力不会白费,希望你我能变成更好的自己。看到你自信的从考场出来,作为陌生人的我都为你高兴,开心。我知道经历高三是有多么不容易,每天披着星辰,睡眠严重不足的日子,我也是受够了,困难的日子铭记在心就好。
我想说说我备考高考的这段日子,在高三之前,我看过很多青春电影,《全城高考》,《青春派》等等,我以为电影中的日子跟现实中的日子差不多,至少万变不离其宗。以前看那些青春电影会哭,会笑,会惆怅,会伤感,感慨总是很多。今非昔比了,现在看那些青春电影无感,励志鸡汤已经不合适我们这种看淡很多事情的大学生了。
我们的梦想越来越小,从前的踌躇满志也早已不见踪影了。
我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出了一次意外,跟我从小到大的朋友突然之间跟我表白,时间选的刚刚好,还是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我一味地逃避,我害怕失去我的好朋友,一直逃避,一直跟他处在尴尬的氛围中。对我影响很大,很大。甚至于我的高考没有考好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我是矛盾的,一边享受着他的好,一边拒绝他的好意,总是这样暧昧下去。之后高考,再无波澜,人生一直很平静。
说来也怪,当你的内心渴望需要人关心时,你会想到自己的最亲近的人,想到曾今你没能在一起的那一人。可是失去的再也回不去了的。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是我们长大之后才懂得,懂得其中的真谛。
高考心得作文篇6
除夕夜,我们全家人都热热闹闹地围着桌子吃年夜饭,然后放烟花、收压岁钱,心里憧憬着一个洋溢着欢快的春节。
第二天一大早就听见消息,武汉出现了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人,在东阳已确诊一例。并让我们在家里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爸爸妈妈让我们勤洗手。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一点也不重视。后来又瞧见卫生间里放着的洗手液,我就用洗手液洗手。妈妈为了增长我们对疫情的防范,让我们轮流开窗通风,还要求我们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要戴口罩,口罩也得定期换。爸爸妈妈反复在我耳边强调疫情的重要性:“口罩在疯狂抢购中,价格也高了几倍。”我听了不由地感到吃惊,口罩竟然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处买。
要封村了,要封村了!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消息一传出,舅舅、舅妈立马戴上了口罩,坐上车,前往超市,一转眼功夫,背回一大袋米和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这些米够我们吃一个月啦!”我在旁边愣了半天。接着他们转身又跑到东阳菜市场,大包小包一大堆东西拎回来。未来几天的菜全一次买回,大鱼大肉放冰箱。此时,让我真正明白了疫情的重要性。真的,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不仅我自己要做好疫情防范,还要带动其他人,尤其是外公外婆。他们对这种事不怎么上心。比如外公,现在还在盘算:“今天去小阿姨家,明天去舅舅家……”我上前阻止:“外公,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不要去串门、拜年。拜年可以改天,万一我们被感染了,可是要去隔离的。这段时间要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外公不屑地摆摆手,摇摇头说:“你还是小孩子,不懂。什么非常时期,什么隔离,没有这么夸张,我才不怕。”我坚定地喊:“是真的。可不是闹着玩的,看,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每家每户都关着门。”四周似乎安静了许多,只有我的声音,外公好像有点被我说服了。刚好电视节目也播放抗疫情的内容,我指了指电视,接着说:“您看看电视,都在播放有关抗击疫情的事。外公,我们大家都要安心待在家里,勤洗手,坚决不要去串门。”“好吧。”外公眼睛看着电视,接着转头又看了看我们,终于被我说服了,跟个小孩子般点点头。我看着这番情景,很是高兴。太好了,我不仅自己做到了防疫情,还教会了外公。这时大家都安心地笑了。
如今,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都在为抗击疫情付出,我们应该听从专家的建议,居家隔离。我默默地祝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战胜病魔,我们一起加油。
高考心得作文篇7
历经高考,总是成熟了些许。褪去了些稚嫩,得到些沉稳;褪去些鲁莽,得到些思考;褪去了些玩世不恭,得到些忍气吞声。不管是什么,它都是一种进步——在成长之路途之中,是躲但是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革命者,这是务必的!历史之必然。
在历史进步的脚步中,我们的每一次苦难,都是一次进步的步伐,同志们,前景是广阔的,我们的未来也是充满着期望的,每一个人的苦难相加,将会是造福人民大众的动力!因为,正是有了每一次的苦难,个人进步了,团体进步了,我们的党进步了,我们的国家进步了,我们的民族进步了,从而带动整个的世界进步!这也是历史之必然!
诸位,莫要觉得这些只言片语只是口号,只是哄人的白话,在前进的途中,曲折总会伴着我们,没有了曲折,就没有我们克服困难的斗志,也就没有了一次次的进步。不要觉得高考使人没有了信心,我们就应在这高考的苦难面前更加奋勇向前,苦难过后是进步,必然是进步,也务必进步!若是苦难后就消极处世,那你将永久停留于脚下而动弹不得;若是你在苦难后总结其不足,得到些许启示,总是好的,总是进步的,那么,你的苦难才没有白白经历,才没有被浪费!高考如是,高考过后,我们不应消极沉沦,而就应用心应对,在今后的日子里,去应对更艰巨的考验,去更好的积累经验,让自己少走些弯路,让自己进步,从而使得更大的团体进步!这是自己的必然,也必将导致历史的必然!
既然我们进步了,那么也莫要因此狂妄自大,毫无自知之明。要明白,大学才是开始,是社会的开始,是人生的开始,是苦难的开始!一个苦难过后,是另一个苦难的开始。同志们!大学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它不是高中,它没有善良,没有公平,更没有平等,它是社会的缩影,是关系社会的一次体验——也许,你在高中生活中痛苦,那么大学则才是真正苦难的开始!你总是要步入社会的,你务必要经受这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