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大脑的语言组织和构思,我们能够得到一篇合格的作文,想要写一篇好的作文,一定少不了同学们日常的努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颂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颂作文篇1
邰丽华,这位无声的天使, 她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用她自己独特的语言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邰丽华,这位“美与人性的使者”,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声音,却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动了中国;邰丽华,这朵无声盛开的鲜花!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一闭上眼,满脑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开书本,一遍又一遍读她的故事,一回又一回被她感动,为她折服
然而,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异常坚强的心,并为此选择下一条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道路——舞蹈,没有音乐、没有节拍,只有教练的手,只有自己,只有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她,在向命运,在向生活挑战。当然,这其中的酸楚只有默默咽下,终于,不可能成了可能,她成功了。凭借《千手观音》,不仅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她,也让海外友人,记住了她,她同她的姐妹创造的奇迹,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她们不是弱者。她们同样可以为国争光,在美丽的光环包围的时候,在热烈的掌声拥抱的时候,她只是谦虚地微笑、点头,那清澈明净的眼神似乎告诉我们,赞美的歌曲与她永远无缘,属于她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优美的舞姿,。
在我们欣赏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按排的优美舞蹈千手观音时,怎会想到表演的是21位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她们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佛塔层层相叠,而那位头戴霞冠、身披金甲、仪态庄严却不失亲切的领舞人就是邰丽华.此时我们感受到只是笼罩在她头顶的绚丽光环,却想像不出一位听不见声音的人是如何去感知音乐的世界,去追赶音乐的脚步,这其中付出了什么?
努力的拼搏,使她终于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15岁那年进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雀之灵》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在排练中,她几度让老师失望地摔门而去。为了能飞起来,为了登上艺术的殿堂,一个旋转动作,她要练上上千次,多少次练得晕厥过去。多么坚韧执著的女孩!
中国颂作文篇2
杨澜的傻劲
1990年,杨澜刚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得知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正大综艺》正招聘一名懂英语的主持人,便去应聘。经过了七轮的竞争,到最后一轮决赛时,就剩下杨澜和另外一个女孩。
决赛那天,招聘方出的题目是用英语介绍自己,并讲一讲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要求她们在门口准备三分钟。杨澜虽然在大学学的不是主持人专业,但她非常希望自己得到这份工作。所以,她就在门外认真地准备演讲稿。
另一个女孩虽然是主持专业毕业,但英语比不上杨澜。所以在备稿时,有些话用英语怎么说和有些单词的读音还拿不太准,于是过来请教杨澜。
杨澜非常清楚,节目招聘的主持人名额只有一个,非我即你,而且准备时间只有几分钟,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准备时间就没有了。如果把别人辅导好了,人家上了,自己不是太冤了吗?
杨澜偏偏在这个时候犯傻,耐心地给那个女孩讲解应该如何用英语演说,还反复地校正女孩的读音,好像忘记了自己和那女孩是竞争对手,倒像是那女孩的辅导老师。正巧这时,节目导演辛少英从她们身边走过,把这一幕看在眼里。
应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澜成了《综艺大观》节目主持人,并且一炮走红,让她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若干年后,当时的制片人,也就是对她有知遇之恩的辛少英导演与别人谈起那段往事时说:“当时杨澜给我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的就是,虽然两个女孩非常希望自己得到那个主持人的位置,而且每个人只有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但我路过时,发现杨澜还在辅导那个女孩的英文。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
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杨澜的特别在于她的傻劲,这种傻劲就是当别人需要她提供帮助时,而且这种帮助有可能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她竟毫不顾忌私利,倾囊相助。而正是这种无私大度的品质,让她应聘成功并成为知名主持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过:“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杨澜的行为对这句话给予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颂作文篇3
从17年前抗击“非典”的战场,到今年伊始迎战“新冠”的前线,钟南山都是“定心丸”的代名词。1月18日,他临危受命,拿着无座的高铁票从广州夜驰武汉。倚在餐车里闭目小憩的一张照片,刷爆全网。英雄逆行,定格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感动中国”。
11月14日晚八点档,由泸州老窖·国窖1573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第三期。本期节目走近钟南山这位“80后”硬核背后的柔情一面,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更加立体和全面的钟南山院士的故事,特别是从他的人生成长、家庭生活,感受他一路积蓄着的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也以此向所有在疫情中付出努力、作出牺牲的中国人致敬。
首度揭秘“高铁照”幕后
秘书说:“其实没有睡,他还在思考措施”
本期《故事里的中国》,先后对话一路跟随采访钟院士的叶依,以及钟院士的秘书苏越明、学生张挪富、长子钟惟德,并奔赴广州拜访了钟院士本人。节目用见证者的直观视角,结合照片、视频、38年前的老报纸、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带来一个个“首度揭秘”“一手曝光”。1月18日钟院士夜奔武汉的高铁照,是他的秘书苏越明偷偷拍下的。在接受主持人撒贝宁采访时,苏越明说,那天,从早上11点多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来电,到结束下午的会议后匆匆赶赴广州南站,钟院士一刻没有喘息。没有坐票,他丝毫不介意:“国家这么急,肯定很需要我们,我们必须要去!”上了高铁,在餐车上一坐下来,钟院士就拿出电脑和一沓资料,马不停蹄地整理对疫情的研判,从五点多到八点多,中间只喝了两口水。
苏越明回忆,工作了许久之后,钟院士可能有点累,就仰着休息了一会儿,“当时我看到整个车厢就只有他一位这么已经头发发白的84岁的人,我心里特别不忍,然后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其实没有睡,您看他那个眉头还是紧皱,我觉得他还在思考措施,过了大概十分钟,他睁开眼睛,说我想到了一些东西,然后补充了几条对疫情局势的一个初步研判。”
中国颂作文篇4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才形成了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据统计,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式英雄有44名,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式烈士有6名,舍身炸毁敌人火力点的董存瑞式烈士有9名,为救朝鲜妇女儿童而牺牲的罗盛教式烈士有6名。他们身上展现出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党和人民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铸就的中华民族魂。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人类战争的奇迹,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十几万英雄儿女长眠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如此巨大的牺牲、如此重大的胜利,得益于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团结对敌,汇聚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毛泽东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战到底的气概,彰显了“毛泽东思想化”的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精神。
中国颂作文篇5
年末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不断扩大的感染面积,大家的恐惧和担忧也不断增加。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付出各种努力,以期尽早战胜病毒,国泰民安。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士无双,照出了最美逆行者,更照出了我党捍卫人民利益的决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请战抗疫一线”、“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全体队员…”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防疫一线,戴起口罩,穿上防护服,双手因为终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而变得粗糙如树皮。脸上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超负荷工作,出现血痕、红肿甚至脓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也是普通人,但在面对疫情和人民生命安全时,却丝毫没有退缩,解开面罩,取下护目镜,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他们身后也有为自己牵肠挂肚的家人。但他们没有放弃,在岗位上努力与病毒赛跑,与死神抢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是勇抗病魔的无畏战士,是疫情面前的最美“逆行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为抗击sars的作出突出贡献。十七年后的今天,武汉疫情暴发,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去武汉的动车,前往防疫最前线,让人民再次记住了这个伟岸的身躯。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必然为人民所信任。还有“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李兰娟院士。她和她的团队一起在武汉夜以继日地为抗击疫情而忙碌。年过70的她,每天睡3小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付出,给人无尽的感动;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
中国颂作文篇6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