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联的作文8篇

时间:2025-11-02 作者:tddiction 作文大全

优秀的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作文是一种思想的碰撞,让我们在交流中激发灵感与创造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春联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对春联的作文8篇

对春联的作文篇1

春节到了,又要贴对联了,大家一起贴对联,今天,我们一起贴对联。我看见爸爸他们贴对联好像很好玩,于是我也吵着要贴。爸爸对我说:“贴对联要贴正的,而且都是大人来贴,小孩子贴什么?”

这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反,我说:“爸爸,福贴反了!”爸爸说:“福倒过来代表‘福到了’的意思,懂了吗?”“哦,我学到新知识了。”并且,我还知道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二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来区别上下联。上脸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些知识。我高兴极了!

这时,外面的爆竹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可是,我却不觉得难听,可能是学到了新知识的喜悦胜过了难听的爆竹声吧。所以才不会觉得难听吧。

看着红红的春联,听着‘好听’的爆竹声,心里想着学到新知识的乐滋滋的喜悦。

时间老人,我多么想你停留在这‘美好’的爆竹声里啊!哪怕就一会儿,也是美好的,让我回味无穷啊!

因为一年只有一次的新年这种热闹的场面都是多么让人怀念的啊!

对春联的作文篇2

大年三十天还不亮,我就被妈妈喊醒了。我有点想发火埋怨妈妈叫醒我太早,我还想多睡会儿呢。妈妈笑着说:“你昨天晚上不是说好的让我叫你早起贴春联吗?”我恍然大悟,呵呵,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记了。我揉揉朦胧的睡眼,赶忙起床,跟着哥哥去贴春联。

其实春联是由古时候的桃符转变而来。宋代时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贴春纸”,到了明代才改叫春联。春联最早是用来辟邪驱鬼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桃树,桃树的`树枝非常长,桃树东边最长的树枝连接着一个鬼洞,洞里的鬼每天都要出来吃人,人们都很害怕。有两位神仙从天上下来,坐在桃树底下,只要是看见有出来吃人的鬼,就把它们捆起来喂虎,这两位神仙就是神荼和郁垒。人们为了感谢这两位神仙就用桃木做成桃板,刻上两位神仙的名字,或者把这两位神仙的模样刻在上面挂在门前辟邪驱鬼。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我喜欢过春节,更喜欢贴春联,因为“贴春联”能让我学到不少的知识呢!

返回贴春联作文>>>

对春联的作文篇3

今天是1月23日,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还会为春节添加喜庆的气氛。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起来了,说是要贴春联,我一听兴致就来了,我立马起床,吃好早饭后就拉着爸爸去院子里贴春联,我和爸爸来到院子里,打算先贴大门,我们的计划是:爸爸扶着春联,我在下面看着,等对齐后,撕好胶带递给爸爸,让爸爸来粘。我还能轻松很多呢。

我给爸爸搬来一个凳子,爸爸踩在上面,拿着春联在上边比划着,“哎哎哎,往东……啊不,往西一点,再往上一点,太靠上了,往下来点。”一会儿,我们就把大门上的春联贴好了。

春联,是写在红色纸上的,红色元素也代表喜庆,贴春联也是为了添加喜庆的气氛,贴春联也是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一个习俗,据说贴春联这个习俗起于宋代,却在明代开始盛行。

爷爷很喜欢写毛笔字,每次过春节爷爷就会去买那种纸写上几个福字或者写上祝福或激励的词语,爷爷在我的卧室门前贴了一个“勤学善思”说是激励我学习的,如果我哪天毛笔字能练那么好就好了。

春节要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记得贴春联哦。

对春联的作文篇4

今天秋游,一大早我便来到学校,大概是大家兴奋的缘故吧,同学们都来齐了,。我们八点钟就出发了,开始同学们都拿着自己的零食唱着歌儿一路上说说笑笑,可是到了体育场,这一阵阵的歌声渐渐小了。到了水西庙,便鸦雀无声了,唉!快到地震台了,只能听见同学们的喘气声了。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进门参观了,我在黑板报上还学到了一个小知识呢,你们知道怎样测量地震吗?不知到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地震可以用专门的地震仪器来测量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123年,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最早的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张衡地震仪,它比外国的第一个地震仪还要早一千七百多年呢!

离开了地震台,我们来到了山上,在这儿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眼前是一片绿色,苍翠欲滴、郁郁葱葱,顿时我们精力充沛,快速爬上山,在山上我们欣赏了鲁岚吹的葫芦丝,这次秋游在乐声中结束了。

哈哈!我今天在知识海洋里又捡到了一颗小石子了!

对春联的作文篇5

过年喽!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我可以和哥哥姐姐玩、吃年 夜 饭、放鞭炮和礼花炮。

但这不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告诉你们吧,其实我过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写春联。去年我也写春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每次写春联,刚开始的时候我都非常紧张,但是写到后面我就一点都不紧张了。

春联的来历是这样的,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今年的春联我最然写的不太好看,但是我还会努力的!

对春联的作文篇6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通通的对联,因此,我家也贴上了红艳艳的对联,但不是买来的,今年的对联是我写的。

当我在家写春联的时候,左右邻居看见了,都要求我给他们写几幅对联,都说:“我小小年纪写的字很好,大家都夸我是一个小书法家,也比过去懂事了。”但我不能太骄傲,因为我跟书法家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这是邻居的鼓励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小书法家,要将邻居们的鼓励变成我前进的力量,这也是给我最大的鞭策,我会更加努力把书法学好。

今年的对联比原来的更红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写的,我心里特别高兴,我学会了书法。

对春联的作文篇7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我从睡梦中被爸爸叫醒,叫我帮忙去贴春联。

我赶紧起床,从妈妈屋拿了春联,用剪刀把合在一起的春联剪开,和爸爸去贴春联了。

今年是猪年,我们先在窗户上贴上了可爱的猪宝宝。然后来到大门旁边,爸爸先拿了一个横批,用手摁住,让我撕一小块胶带,粘住了横批的四个角。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贴了下去,我就这样东跑西跑,手忙脚乱。

最后,爸爸在大门前面的迎风墙上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贴完后我仔细一看,笑得前仰后合,“爸爸把‘福’字贴倒了。”爸爸很镇定地说:“对呀,就是‘福’到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呀!

贴完春联,家里立刻有了新年的气息。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的家人、同学、老师健康幸福,开心快乐!

对春联的作文篇8

今天是除夕,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吃过早饭,我们跟外公去赶集,买了许多烟花爆竹。回到家就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我站在门口,看见几个淘气的小男孩正在燃放鞭炮。“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听,邻居家的小妹妹正在唱歌呢!听着听着,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唱了起来。就在这时,突然飘来一阵香气,我寻着香气来到厨房。噢,原来是舅妈正在包饺子呢!再一回头,就看见舅舅拿着春联一边走进来,一边喊道“贴春联啦!贴春联啦!”。我听了很兴奋,赶紧带着剪刀、胶带走到门口等候。

姥爷家住的是北方地道的四合院,我和爸爸负责贴大门,舅舅和表哥负责贴堂屋、厨房的门窗。我小心翼翼的打开春联,挑选出上联递给爸爸,忽然发现门框太高了,根本够不到上面。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只好搬来一张椅子,让爸爸踩着椅子,不一会儿功夫,上联、下联、横批全贴上了。这时,妈妈走过来,我赶紧上前问道:“我们贴的怎么样啊?”。“左边不错,右边有些低了”妈妈笑呵呵的回道。我和爸爸立刻将右边调整了一下,再请妈妈帮忙审视一遍。妈妈认真的看了看然后说:“这回两边一样,很对称,干得不错!”哇,太棒啦,我们任务圆满完成了,偷偷瞥一眼舅舅和表哥,见他们还在手忙脚乱的贴着,我淘气的向表哥吐了吐舌头,以此炫耀一下!

姥爷看着贴好的对联,也连声称赞,还兴致勃勃的跟我讲了许多关于对联的知识。当然我也毫不示弱,当即背起了伟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