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作文7篇

时间:2023-06-07 作者:pUssy 作文大全

大家在上学期间肯定对写作文都不陌生了吧,在动笔写作文之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并列好提纲,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借物喻人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借物喻人作文7篇

借物喻人作文篇1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花儿才是值得大家赞赏的,而那在一直背后衬托花儿的小草,只是一个伺候花儿的“丫环”。但我确认为,人们更应该感谢小草!

是它,一直在默默支持花儿;是它,用自己衬托出花儿的娇美;是它,鼓励着花儿坚强地绽放;也是它,告诉花儿不要轻易放弃……小草虽没有花儿娇,没有花儿美,但它却以自己的独特美站在大自然这个“群英汇璀”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曾记小时,我看到了一个惊人现象,一棵小草在墙角缝中顽强地探出头来,探望着这美丽的大千世界。它是那样的可爱、淘气。那一刻,我明白了它是那么地坚强,但是我却一直弄不懂,为什么人们只欣赏那些表面美丽的花儿?现在,我终于明白,花儿的表面美丽就好像人们展现出来的自己的优点,而人们也就偏偏喜欢这些优点,他们爱慕虚荣,这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肤浅。

其实,在人群中,大家也往往可以找出几棵“小草”来,他们和小草一样坚强,一样默默奉献。只是,大家没有细心去观察、体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上甘愿做“小草”的人太少了。我也知道,为什么没有很多人愿意,甚至想当“小草”,因为,人们的展现欲望太强了!但我同时也庆幸,至少还有少数人愿意。可惜的是,太少了。假若人人愿做“小草”,那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就不会太多战争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加油吧!美好的人间正在不远处,用我们那愿做“小草”的心去迎接、创造它!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相信它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的世界,记住,要学小草一样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样小草才会“高兴”呢!

借物喻人作文篇2

荷花

荷花,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科植物,多年生水生草本,生长在湖水中,被人们称为“水中的皇后”,它是那样的舒展、高雅。特别是在盛夏时,荷花更是热情奔放。当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再吟诵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觉心旷神怡了。

荷花的颜色多种多样,白的似雪,粉红似霞……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肺腑。荷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远方;有的像一个小孩子正在认真地思考着什么……花瓣像用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

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青翠欲滴,那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犹如翠玉盘中的珍珠,明净柔润。圆圆的,从远处看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荷叶还是很好的包装材料呢!

荷花下面有一杆碧绿的茎,中通外直,一直插到水下淤泥里,粗壮的根长出了一节节鲜美的莲藕。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盐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可加工成藕粉、蜜饯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的良好补品。

花开后又托出一盘营养丰富的莲籽,莲籽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或蜜饯;干莲籽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5%,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

荷花全身都是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荷花古时是庭园里的珍贵花卉,近代园林布置中,被广泛选为水景园的主题植物。无论是绿化水面,还是美化庭园,都能产生较强的风景效果,荷花还有净化水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等作用。

自古以来,荷花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花之一。江南民间旧俗以农历6月24日作为荷花生日,人们结伴往荷花种植景点观荷。山东济南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选定荷花为市花。荷花立根在淤泥之中,尽管如此,它还是那么纯洁无瑕,给人以清净高雅之感,被用来赞美人的高尚品质。

借物喻人作文篇3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停电了。等待了一会以后,电还是没有来。我匆匆忙忙地打开抽屉,记得母亲曾告诉我,这里放着备用的蜡烛。黑暗中,我在抽屉里翻来覆去,终于,摸到了一根长长的、圆圆的蜡烛。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蜡烛,屋子里立刻亮了起来。

我开始在微弱的烛光下写作业。写完作业,我抬起头,呆呆地看着燃烧的火焰,烛光仿佛一颗跳动的红心。我忽然想起教师曾告诉我们“外焰的温度比内焰要高许多,所以,点烟花的时候要把导火线放在外焰上引燃”。耳边回荡着教师的话语,眼前仿佛出现教师讲这堂课时的场景。这燃烧的蜡烛不正像我们那些无私奉献的教师们吗?他们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也有一颗火红跃动的心。他们用自己毕生的时光,将所有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时,母亲回来了。我对母亲说:“停电了,我点了蜡烛。别看这小小的蜡烛,点起来还真亮呢!”母亲笑着说:“是啊,蜡烛一直是古代的照明工具,只是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都改用电灯了。可蜡烛依然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常备品。否则,一停电,就真的只能摸黑了。”

听了母亲的话,我又回头看了看这为我带来光明的蜡

烛。它已经烧了一半,烛泪顺着它的身体流了下来,这使我不禁想起教师曾教过的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也正是对教师们自己最真实的写照吗?

忽然,来电了,屋子里顿时亮得耀眼。我吹熄了蜡烛,看着袅袅升起的黑烟,我才发现,在我心里,蜡烛才是最亮的,当然,在我心中,教师也是最美的。我喜欢着默默无闻的蜡烛,更爱那些无私奉献的教师们!

借物喻人作文篇4

要是说起恐怖的竹子,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星期四上午,老师对我们说:“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名字叫恐怖的竹子。”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竹子有什么可怕的。”“竹子一点儿都不可怕,它又不吃人。”老师笑着说:“这其实是个游戏。我先来给大家讲讲游戏规则,很简单:右手心朝下,左手食指朝上,你的食指顶着别人的掌心,你的掌心被别人的食指顶着,这样围成一个圈,老师一读到‘竹子’,你有两件事要做:一、你的食指赶快缩回来,而你的手心要迅速去抓别人的食指,开始玩吧。”

老师开始读了,同学们表情都变得严肃异常。我心里像是有只小兔子在“咚咚”地跳。老师读到“文与可特别爱竹子”时,把“竹子”改成了“植物”,可我们并不知道老师改了词,忙去抓“大鱼”了。当听到老师读的是植物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好像这声音把房顶震漏。不过这笑嘛,分两种:一种是被“气”笑的,一种是幸灾乐祸笑的。

老师又接着读下去。这次老师可没改词,赵戈光顾了去抓靳立涛了,把自己的手指忘了,我一看,心想:咦,上钩的“大鱼”可不能让她白白跑掉,一下子便抓住了她,边抓边说:“我抓到大鱼啦!抓到大鱼啦!”可高兴的太早了,我的手指也当了郗润琳的俘虏。看她刚才愁眉苦脸的,现在笑得早已像朵花了。唉,真扫兴!。

做完游戏,我在心里嘀咕:“这游戏中的竹子,哪是竹子呀,分明是定时炸弹爆炸的信号呀,可真恐怖!”

借物喻人作文篇5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根“天线”,这就然而蜡烛。

蜡烛然而一种十分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十分便宜,满世界到处都然而。看到这,你必须会感到奇怪吧,蜡烛这么普通,我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介绍它呢?的确,蜡烛很普通,但然而它那种默默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我。它点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丝回报。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祖国栋梁的支柱、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每一天,老师早早地回到学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然而园丁,然而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可我却要说老师然而一支蜡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但然而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蜡烛,它然而那么平凡,又然而那么伟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借物喻人作文篇6

有人常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又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每天给我们这些幼苗浇水、施肥;可是,我更想对您说,刘老师,您真像我妈妈,您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老师,我从四年级到六年级都是您教的,两年多了,您一直像妈妈一样关心我。开头,我对您的严厉一直很不理解,甚至还在背后说过您的坏话。刘老师,现在我想对您说,我已经读懂了“理解”,刘老师您是想让我自己改正。刘老师,有时候您为了给我讲功课,喉咙都讲哑了,我真想买一瓶润喉片给您吃啊! 刘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们班的女生宿舍里因为休息时讲话被扣了5分,我们都不敢承认,只有两个女生自己去承认。老师知道后感到很伤心,您为您教的学生犯了错误居然不敢承认,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感到痛心。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这种自私的行为多给老师您丢脸啊!记得下午的第三节课后我们全班女生都留了下来,男生们都去吃饭了。可是女生要用行动惩罚自己,为了以后在社会上能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您知道后心急如焚地赶来劝我们,想想我们那时多幼稚啊!刘老师您宁愿陪我们饭都不吃了。看着您这样我们都哭了,从那以后我们下决心以后一定做一个诚实的人。

刘老师,那天您一定饿坏了,可是您却笑着对我们说您这是在减肥,刘老师,为了我们不再做错事,我宁愿您长胖一点! 刘老师,虽然您是个严厉的老师,可是您又非常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有时学习累了您也像孩子们一样跟我们玩;有时玩疯了,您还会开玩笑。您讲的笑话故事又幽默又好听,还能把一个个道理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常常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刘老师,我想对您说,胖比瘦好!人们常说,心宽体胖嘛!

您看电视上香港那个主持人“肥肥”,她笑起来,是那样迷人。 老师,我还想对您说,正是因为您心胸宽广,把我们都当成您的孩子,您才活得那么潇洒,那么充实!刘老师,我爱您!

借物喻人作文篇7

现在已是三四月间,早就过了梅花的花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能回忆起腊梅的清香和那可爱的俏模样。

走在校园的石子路上,一阵阵梅花香扑鼻而来,那纯纯的清香,仿佛是小溪流水的清凉,嫩芽的清新,流水人家的甜美交织在一起,幽幽的梅香弥漫在我们的脑海里,仿佛已经陷入梅乡的世界,无法自拔。

红花应有绿叶相衬才美,而梅花却独枝绽放。它的枝干纤细而坚劲,棱角分明,仿佛是一个已历经沧桑的老者,又如一位满怀志的青年。而它的花却如一位粉红少女,花里透粉,花瓣润滑透明,像碧玉雕成,也有些冰清玉洁的雅致。开出的花或早或迟,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绽放,几只蜜蜂贪婪地吮吸着花粉,也许是纯白中的一抹淡粉特别惹人喜爱的缘故吧。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它开得愈是精神,愈是透气。为单调的冬天,添了一抹诗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开香自苦寒来。”是啊,若不是它在寒风冻雪中顽强生存下来,又何得毛泽东“已是悬崖百太冰,犹有花枝俏”的赞赏?何得诗人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以此自喻?何得古今中外那么多伟人为它题笔,吟诗?

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清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虽没有牡丹高贵,没有水仙迷人,可它那不畏严寒,拼搏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难道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不应该向它学习吗?

梅花,傲立雪中以示清幽;梅花,绽放娇红以证坚强……它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