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种主题和观点,发现自己的创作潜力和独特性,通过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汉服热作文8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1
“民族服饰”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五十五种民族服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起维吾尔族少女的绮丽衣裙,想起藏族独特的藏袍,想起回族标志性的白帽,想起苗族华丽的银饰。
可是,汉族的服饰呢?这个占中华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还多的名字的服饰呢?
有人说,旗袍。
我承认,这种将女性柔美曼妙身姿展示得一览无遗的服饰很美。但是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服饰特点的旗袍,绝不足以代表汉民族。诞生不过一百年的旗袍身上,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
有人说,西装什么的就好。
对,我不只一次看到过在民族大联欢中,少数民族的同胞们穿着民族服饰欢声笑语,而汉族代表却突兀地穿着西装站在那里。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常穿着一样,和美利坚、英格兰一样。
汉服呢?汉服哪去了?剃发易服三百年,汉族的子孙们当真把你忘了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而现在,汉服男儿的潇洒俊朗,汉服女儿的巧笑盼兮,难道都只能去历史书中找了么?
我艳羡地看着从汉服演化而去的和服、韩服在各地登台亮相。从平安奈良到江户镰仓,和服改变了很多:浴袍、振袖、十二单衣……和服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即使是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在今天仍可以再大街小巷看见和服的影子。和服是日本的代表。
我更痛心地看到在我们国内,为汉服复兴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数的同胞。甚至在他们宣传时,还遭到了无数的反对与冷眼。有被媒体说成作秀与无聊的,有被人认为是拍戏的,更有人把汉服当成和服或韩服的。
当今天的我们把在民族聚会上穿上西装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谁还记得在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穿过那样飘逸而大气的服装?
我的心在哭泣,为汉服,为汉族,更为了那同时被丢弃的阿萨民族记忆与文化。
世有中国,却已无华夏!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2
经过了前面那么多个体验项目,我们又来体验穿汉服了。汉朝时,人们穿衣服很讲究,这让我长了不少知识。
我们来到了呈坎八卦村的广场。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两位穿着一黑一白的衣服的老爷爷。我不禁自问起来:嗯?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汉服吗?后来,经过他们的介绍,果真是汉服。现在由两位老先生来教我们怎样去穿汉服。
“穿汉服很讲究的哦。”一位老爷爷说。老爷爷先教我们穿汉服时要讲究男左女右。男生需要先从左边穿,而女生要先从右边穿。我拿到汉服,发现汉服的衣襟,左边大而长,右边小而短。
老爷爷说左边那个大的衣襟要盖在右边小的衣襟上。还教了我们怎样系腰带。系腰带时一定要平整,不能皱起来。男的打结要在左边,女的打结要在右边,一定要系得紧一点,整套汉服都是由这个腰带绑住的。不然会出丑的哦。
随后,老爷爷又教这我们行礼的礼节。这时,老爷爷又说起了男左女右。男生就要把右手放在左手的后面,然后大拇指往里面扣住,女生就是相反。反正,什么事都是男左女右,搞得我头都昏了。你还要掌握45°弯腰90°弯腰和180°弯腰。古时候怎么有这么多礼节嘞?这时候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中——为什么老是要男左女右呢?这又是什么道理呀?
我禁不住好奇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经过老爷爷的解说,我才知道,男左女右的原因了:在汉朝时代,左为尊为尚而右为卑。所以,男左女右是一种权利,高贵的象征。还有一种说法。是左边为阳,右边为阴,而男生为阳,女生为阴,所以有男左女右这种说法。我想,这就是古时候的重男轻女吧。
我们还是穿越回来吧。古时候的礼仪实在是太多了,搞得我一个头有两个大。幸好我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呼吁了男女平等。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暗暗为自己庆幸。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3
今天,扬州传媒集团的的大记者和唐子城风景区的导游姐姐来到了我们学校,带着我们开启了一段快乐的汉唐之旅。
老师在台上娓娓道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电子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精美的汉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看着这些图片,我不由得赞叹道,哇,真美呀!我还以为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漂亮的民族服饰呢,原来咱们汉族也有啊。要是我也能穿一回汉服,那该多好呀。正在这时,老师说请几位同学上来体验一下,穿一穿汉服。我一听,正如我所愿,赶紧高高举起了手。很幸运的,我被选上台去。
我兴奋极了走到台上,拿起汉服。呀,好漂亮的衣服!白色的上衣上配着着精美的刺绣,衣领和袖子边镶嵌着粉色的滚边,下身是一条粉色的长裙。老师告诉我们,汉服的上身叫“衣”,下身叫“裳”。我想,这大概就是“衣裳”这个词的由来吧。我举起衣服,正准备往身上套,却发现汉服的左边大而长,右边小而短,不像我们现在的衣服是两边对称的,而且衣服上没有一粒纽扣,上身完全是靠腰带固定住,老师说这叫“腰封”。袖子特别宽大,好像舞台上唱戏的戏服,原来这袖子还是口袋呢。我不禁佩服起古人的智慧来,这衣服,设计精美,构思精巧,无论胖还是瘦,高还是矮,似乎都可以穿。
由于是第一次穿汉服,我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先套哪只袖子好。套进了左边的袖子,右边的就摸不到了。两边袖子套好,这腰封又该怎么系住呢?幸好有同学在一边帮忙,帮我在后面绕过腰带,又在前面打上了蝴蝶结。经过一番折腾,好不容易才算穿好了它。穿上汉服,看着自己长袖飘飘,裙摆拖地,似乎瞬间就变成了一位古代的仙女,心里顿时美滋滋的,连举手投足也变得优雅起来。要是此刻能穿越到古代,那就太神奇了。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行揖礼,女生左手放右手,放左手的前面,大拇指往里面扣住,男生则相反,再弯腰45度行礼。照着老师的模样,我依葫芦画瓢模仿起来。这样行礼,该是对别人多么的尊重啊!难怪我们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脱下汉服的那一刻,我真有点不舍。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今天只是这冰山一角就让我感慨不已,那五千年的文化才有多大的魅力呀!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4
曾几何时,西方文化的大肆传播逐渐覆盖国人思想,令其遗忘自己本名炎黄;曾几何时,满洲政权的耀武扬威迅速侵蚀国人意志,令其褪去自己汉家衣裳;曾几何时,国际舞台的各界人士着着自国特色服饰,却唯有中国偏爱西服。
西装革履固然绅士风度满怀,晚礼裙装自是柔情万种尽现。面对国际,面对世界,莫非中国当真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传统服饰么。细数历史,细数中华,安得将那飘摇千年华服隐于浩荡史册。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自黄帝即位至清初,汉民族的传统服装配饰。列宁说过,“中国人都忘记了历史,中国人都背叛了中国。”那么,若我说,“忘记汉服之华人皆为不孝中华之徒”亦为之不过吧。相比于闻名世界的和服、韩服,恐怕汉服的光辉犹如较月之星,暗淡得不值一提,知其之异国人更是凤毛麟角。国人赞叹于和服的精致细腻,喜好于韩服的宽松艳美,殊不知那是出自汉服的绝代风华。当所有人都迷醉于异国流光溢彩的特色民族装扮而懊恼为何中国没有拿得出场、撑得起台面的服饰时,又有谁人注意到躲在角落里受到冷落与不屑而悄然抹泪的汉服?那是育你千年涨你国威的衣钵啊!如今你风光了,如今你强大了,如今你,却又将她遗忘了。当你,你们,彷徨在异国服饰中流连忘返之时,便也背叛了那穿着千年的衣裳。你不知道她的伤心,你不知道她的落寞。你口口声声说着爱国,孝国,却心甘情愿将汉服抛却。那些真爱着汉服尊重着历史的“孝儿”着着汉服试图让更多人记起她,却引来旁人质疑的询问。汉服不是和服,汉服不是韩服,汉服不是旗袍马褂。那些取自于汉服的翻版产物,哪里比得上中华民族的汉服呢。
至今,我仍在揣测,若不曾有满洲政权的建立,是不是至今亦能常见汉服的璀璨光华。若历史重新上演,会不会仍将重蹈覆辙,不见汉服,但见和服韩服。而那些孝敬汉服不忘汉服之人,及那风光千年的华服,又将何去何从。
我并不指望还有更多人孝敬汉服,但求,若哪天再将汉服重现于世,不会有更多人询问诸如“你是哪国人”或“你是穿越来的么”之话,便足矣。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5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拥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近日,凭着遵循古代礼仪,上课生活都穿汉服迅速走红的同寝室女生引发了众人的热议。这究竟是一场无端的走红炒作还是汉文化的再度复兴,其后所蕴含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就事件本身而言,选择穿着怎样的服饰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便无外乎是个人的选择,为何这样的选择能够成为女大学生走红的缘由,我想,这并不只是一个巧合,类比于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的迅速蹿红,虽走红的表象看似不同,但其本质上都反映出了相同的问题,那便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仍对汉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抱有一份执着的热忱。且,在快节奏生活之中欣赏到一抹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异样风景,是合乎大众审美价值的。然而,这些漫天的热议当然不是仅仅将视线停留在是否合乎审美这样简单的层面。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士高度赞扬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认为女大学生们是传承汉文化的有力实践者;而对立之处的人们却大肆谩骂,认为是一场恶意的炒作营销。在两派截然不同的声音之中,我们又该如何判定此事,我想,这便需要剥开其炙热的外表,察其本心。
中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有着汉字、诗词等杰出代表,也有汉服饰,汉饮食等丰富内核。因此,汉文化的传承抑或复兴并不只是穿汉服成群出行,成为一道宣传风景那么简单。细细想来,效仿古人穿着汉服不该是复古运动,而该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复古是文化的守旧,而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而复兴是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髓应该是“重神轻形”,从这个层面上说,延续传统,学习古礼,需要的是诚意而不只是形式,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全然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元,但是若将此演化成一场汉服“秀”那便是“崇形弃神”,其所复兴的也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再无意义可言了。
汉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们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径多样却并不简单。我们不应把个人的选择上升至文化高度但应该以此为由,开始了解、热爱、发扬我们的汉文化,让篝火燃尽文化的糟粕,让其余热所照亮的,是我们心中的复兴之火!
汉服热作文800字篇6
宽袖交领,半臂襦裙,我以汉服为知己,纵一生徜徉于汉风古韵中。
壹邂逅
在一个烟雨濛濛的四月,下江南。我踏过这块石阶,就撞入这冥冥之中牵引我的衣袂,这是个博物馆,灯光黯了下来,繁复的暗纹在静谧中显现出来,素雅的襟袖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跨越千年,仍摄人心魄。我隔着厚玻璃痴痴地望着,仿佛在那一瞬间,一个声音指引着我回到它身边,指示栏上写了两个字汉服。
贰霓裳
好像有那么一瞬间,回到了过去,我身着曲裾,泛舟于吴侬软语编织的梦里。溪水推揉着渔舟悠然向前,秀丽的石桥缱缱立在那里。是了,这不是梦,这在乌镇。白墙黛瓦,轻歌摇橹,细碎的阳光密密地漾在水上。梦回,泛舟西湖,古朴的衣衫牵动一池荷暗香浮动,亭亭立在船头,湖中的柳条也似遇到故人,摇枝拂叶。颔首,低眉,似在画中游。
叁墨琴
着一袭襦裙,把墨香嗅。梅兰竹菊拂袖隐,琴棋书画启朱逢。在书房静坐,沏一杯苦茗,看茶叶翻腾,茶香盈满心扉之时,执笔,看墨汁浸润久旱的白毫。一点,点染宣纸上一抹风韵;一撇,撇尽浮躁与急切;一捺,书写知己的情思。茶香里,它告诉我,慢下来,让身心在墨汁里氤氲,让一切浮华功名皆隐退而去。与它交心,一切喧闹散去,只剩一帘明月清泉环于墨香。
手握琴弓,手按琴弦,音箱里就奏出一曲古谱。交领上的绣花隔着琴杆轻轻地笑。它是沉醉了,我心想着,二胡的音色宽厚而又明亮,似一轮承天寺的月,把月光交织在如画的琴音里。琴弦不经意沾了荷香,循着香味我触到了,千年文化的衣角,我听到了,透着水汽的胡音,我找到了,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知己。
肆絮语
它说我应该褪去繁复的衣衫,脱去一身浮华与功利,我心悦它,它心悦我,故而交心。
月色盈满汉家袍,执笔题写愿君尝。一念知己惟此知,交领襦裙半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