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不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作文是培养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团的历史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团的历史作文篇1
说到抗战历史,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做事情,那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1937年日本对我们开始攻打。日本人为了获取中国人的情报,抓了女人回来。对她们实施连一个男人都受不了的酷刑!他们会先用鞭子抽打你的身体,如果你不招的话,他们会先用铁在火里烫一下,然后烫在你的身上,让你的身上都是红红的。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不,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会用针在你的脸上狠狠地划下几刀。之后会让你的皮肤变的像男人的皮肤一样。这样的酷刑还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那个女人怀孕了,日本人会把她的肚子给剪开把孩子拿,把孩子煮着给吃了,这是多么残忍啊!
日本人练枪可不是个普通的靶子,是个活靶子!那是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把那些百姓,用绳子绑起来,把他们带到河边,砰砰几声鲜血从他们的脑袋里冒出来,接着还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扔进河里,然后若无其事的走了。当时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当年因为抗战粮食本就紧缺,日本人每天大鱼大肉,这些粮食从何而来?是日本人从那些粮食本来就少的平民家搜刮而来的,导致那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是我们一辈子不能忘记的东西。
团的历史作文篇2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
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团的历史作文篇3
斑驳的木门唱起吱呀的歌,时光走过,很多事物都被洗的单薄。婉婉叹息,眉目间都烙了淡淡的的悲伤,走过茫茫历史,岁月沧桑了许多。
一直很喜欢在明月别枝时,读着关于历史的书。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故事,不论是美丽的还是残酷的,都能在多年后的今天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有惊叹,有感动,有惋惜,有艳羡……一番又一番的滋味别上心头,剪不断的思绪穿越在莽莽苍空,是时间的离愁。
当玉环的娉婷身影倒在了马嵬坡,我知道她眼前最后一幕定是初见天子时那嫣然的一笑,他是他的君王、她做她的美人,只拥守一份华丽的爱情,他不用保全江山、她亦不用挥泪离开。当虞姬的俏丽身影倒在了乌江边,我知道她眼前最后一幕定是和项公辗转沙场不离不弃的各个片段,她的衣襟上落满泪水、他的战袍上洒遍鲜血,就算爱得艰难,也无须自刎于彼此身边。当西施的窈窕身影走出了越国的土地,她不会忘记过去,却更坚定了离开故乡的信心,她知道她的使命,是为了万千百姓。当昭君的柔美身影踏上了无垠的沙漠,她怎会没有伤心,却更坚毅的跨马而去,她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为了边疆安宁。若人生只如初见,只坚守着故事最初的那份简单,不必这么轰轰烈烈、旷世因缘,那今天的世界,又会是怎样的颜面?
历史的一幕幕,太残酷,太悲伤,我早已止不住的泪流。惋惜那些花一般的女子,都在最美丽的时刻离开所爱。可是没有人能改变结局,即使是他们自己。如果能够重来,我相信他们会坚持曾经的决定,历史会再次重演,不断循环。因为爱得太深,深到弃生命而不顾;责任太重,重到自己已是微不足道。这注定了她们坎坷的命运,而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亦无须叹息,凄凉才是更深刻的美丽。这种刻骨铭心的历史,不会被时间冲淡,只会历久弥新,增添几分沧桑的味道,留下我们永远的怀念。
时光在那些久远的历史中刻下斑驳印痕,而当年他曾策马走过的小路已是青苔点点。那年的桃花开到了今天,浅笑着换了无数次的人面,这一年,春风可记住了我微笑的眼。时光沧桑了的历史,绵绵流传。而多年后,我也会有一份饱经风霜的容颜。
团的历史作文篇4
寒假里,我们一家三口应朋友之邀游览了陕西的省会——西安。西安曾是13朝古都,大雁塔、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古城墙、陕西历史博物馆……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让我叹为观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我被琳琅满目的展品深深地吸引着——我国古人真了不起。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于1983年,直到1991年6月20日才对外开放。只见青台、灰墙、褐瓦,如圣殿般沉稳庄严,突现了盛唐风采,是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典范,它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馆功能融为一体,既古朴典雅,又极大地利用了空间,如盛满岁月痕迹的时光之钵,37万件馆藏珍品得以精彩展示。文物上起源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跨年长达100多万年的历史又活生生地再现在我眼前。
我们首先浏览的周朝馆,最吸引我的是铸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的西周大盂鼎。它出土于陕西省眉县礼村,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沿口下装饰着饕餮纹带,三足上有兽面纹,内壁还有291个字的铭文,铭文叙述了周王告诫盂这个人,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饕餮是传说中龙的第五个儿子,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人们常常用饕餮来形容贪婪的人,把它放在鼎口处,是要告诫人们不要贪。
在秦朝馆,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一枚来历传奇的杜虎符。铜质的虎符,形状像一只卷着尾巴、凝神静立的老虎,护身上前者金丝小篆的铭文,秦朝杜县的兵权信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了,它是一个中学生在平整土地时无意中铲出的,他把杜虎符送给了小外甥当玩具,两年后才觉得不寻常,经过考古专家研究才让2000多年前调兵遣将的秘密就此揭开。
在汉朝馆,我见到了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别小看了它,它可见过大世面,它的主人分别是:武帝、阳信公主、大将卫青。熏炉青铜质地,蛟龙九条,炉柄五节,“九五”在《周易》中的意思是“飞龙在天”是皇权的象征。这个熏炉曾是汉武帝的用品,后赠给了姐姐阳信公主和卫青,又逃过了被偷被损的劫难,最后驻立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朝馆里。
唐朝馆的“镶金兽首玛瑙杯”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这个镶金兽首玛瑙杯是用来盛酒的,把酒从杯口到入然后打开金帽就可以让酒流出来,不想喝了就把帽盖上,铸造十分巧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走出博物馆,我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和馆外的车水马龙,仿佛刚刚从周、秦、汉、唐穿越回来,让人流连忘返。
团的历史作文篇5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他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他只能无言。
他是一位诗人,一个仇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他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
然而他只是一个诗人,他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他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然而这样一个诗人,却被那硝烟战火湮灭。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即便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他怎么会忘记?对于故乡又何尝不会思念?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可是人们对于他的只是唾骂,而没有人会了解他这个李后主的苦衷。
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大善人。要不然,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他怎么会连仗也不打就出来投降,因为他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于水火之中,为了保全臣子和百姓们不受伤害,他选择了放弃皇位,放弃江山。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夕日臣子耳边时,他们的一句句“政事不修,纵情声色,也都化作一滴滴眼泪,潸然而下”。而正是这首诗让他失去生命。
因为他的心慈手软,他丢了江山,可若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凄婉之作?他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却是更多。那些流传下来的千古佳作,就像鲜花一样芳香,我知道那是他生命的延续。而那才是他真正的生命价值的所在。
但愿有一天他能明白,他生命中流淌的不仅仅是亡国后的深哀巨怆,他的生命里也有芳香,也有后人的赞叹与喜爱!而不是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寂寞的吟唱: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团的历史作文篇6
挥一挥利剑,白亮如昼,他将其直插敌颅;抡一抡手臂,风啸呼呼,他将其直击敌身。乌江之畔,柳荫的斜照,把他衬托得如此英勇。他带着虞姬的悲叹和对乌骓的怜惜,永远地倒下了。一轮红日,只剩半点余光,但它还是光彩耀人;一个英雄,只剩半口呼吸,但他还是英勇拼搏。打开历史的画卷——他并不遥远。
他可以手持百斤鼎,举于头颅之巅;他可以召唤江东八千子弟,攻入中原大地;他可以随伯父一起,征伐政府军团。当他攻入中原时,他遇到了最大的对手——刘邦。他不知,刘邦那含笑的面庞后竟是夺取皇位的雄心。虽然他失败了,倒在乌江边。但我们还是不可忘记他的英勇,忘记他倒下去的风姿。回顾历史,他和刘邦的四年争夺战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月夜,汉营。
刘邦和韩信耳语一阵,一丝狡猾的微笑就出现在刘邦的脸上。项军营。“此声是什么声?”不祥的预感在项羽脸上流露出来。“楚歌!”他紧接着说。那颤抖的声音使得虞姬花容失色。为了不影响军心,项羽装做镇静。虞姬也心神领会,求一剑,为项王做舞,这也是她生命的最后之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她拔出剑,向脖子上抹去,裙诀飘飘,生命之舞已跳完。“奈若何!”项羽看着虞姬低垂的眉梢和乌骓光滑的鬃毛,痛苦地仰天长问:“难道楚军都投向刘邦了吗?不然汉军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楚人呢?”目盼月光,那皎洁的月光照在敌营上,不禁黯然神伤。他终于清醒了过来,领着八百骑兵突出重围,有一朵希望之花绽放了。可是阴陵的沼泽,彻底把他葬送了,从此夭折。
伴着清晨的微光,你到了乌江之畔,身前是滔滔的江水,身后是千军万马。他没有犹豫,大喊:“列阵!”剩下的壮士,端起大刀、宝剑,向敌骑冲杀。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之声,混成一团,所有项家军都奋力拼杀,从清晨力战日午。这时他身便没有人了。乌江亭长劝她离开这里,可他却大笑道:“江东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我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乡亲。”随即,他把宝马乌骓送给了乌江亭长。转过身,带着必死得决心,冲向敌骑,又是一阵拼杀。红日的余光洒在地上,他的身上早已体无完肤。
他站在死人堆上,仰天长呼。拿起宝剑想脖子上抹去。火红的血液喷了出来,流向了乌江,水顿时成了红色。项羽——以他那壮烈的死来演绎乌江之畔的悲剧——豪情万丈!用心去感悟他,他离我们并不遥远。那英雄气概和“西楚霸王”的别称,我将永远记在心底,我敬佩他——项羽。
团的历史作文篇7
我欣赏过无边无际的大海,也游览过高耸入云的广州塔,还登上过绿草如茵的白云山,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绵延万里的长城。
长城的风景,美不胜收。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的顶峰,往下俯瞰,成片的松林连成一片绿色,远处的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层峦叠嶂,衬托出蜿蜒21196.18千米的长城,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望着这壮美山河,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隐隐的骄傲和自豪,是啊,长城是多么美丽!
长城的历史,源远流长。长城,又被称为万里长城,关于它的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来源于此。此后,战国时期的“七雄”纷纷修筑自己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燕赵两国的长城与秦朝之前修筑的长城连起来,用来抵御匈奴。隋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突厥。明朝的长城修得最厉害,修了8851.8千米呢!几乎是长城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所以,长城的历史不容小觑。
我和爸爸比赛爬长城,虽然最后还是爸爸赢了。但我却突然有种莫名的自豪感!在《清平乐·六盘山》里有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呀,我也是好汉!
长城有着秀美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多么不屈,多么伟大!它始终屹立在我们的眼前,永远不倒!你一定要去长城看看,当一下“好汉”,也体验一下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英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