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作文7篇

时间:2024-06-18 作者:Animai 作文大全

写作文是一个释放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触景生情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触景生情作文7篇

触景生情作文篇1

就像林肯说的:“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因为你还有爱,因为你还在乎,所以有痛,所以会痛.痛过之后,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豁达,学会了理解--生命原来是由一次次的痛堆砌起来的!

那是2年前的一个早上,我吃完早饭,正准备去上学,妈妈告诉我:“小宝,听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拿上伞吧.”我望了望晴朗的天抛出一句话:“天气预报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妈妈说:“还是拿上吧,以防万一。”我掂了掂雨伞,说:“不拿了,沉死了。”说着就要走,妈妈却用身体挡住了门,我无奈的拿上伞。这是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去接电话了,我见天赐良机,扔掉雨伞马上逃跑。我相信我这时候跑的速度比运动会上跑得都快。

下午,天渐渐阴了,雨也跟随而来。可以用杜甫《春夜喜雨》来形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但我觉得来的不是时候,为啥偏偏我没带伞的时候来?我的心也越来越沉重,我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我慢慢的走出校门,雨顺着我的脖子流到了我的身体里,凉飕飕的。这时我就像得到救命稻草,因为听到了一个声音“小宝,上车。”我看到了妈妈骑着自行车来接我。我走的妈妈面前想说:“妈妈我错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妈妈给我一把伞,让我打着。在路上风吹得雨伞左摇右晃,雨水都溅到了我身上,妈妈脱下她的雨衣给我,我再三推辞,妈妈还是给了我。

回到家,我“毫发未伤”,妈妈却淋成了落汤鸡。我十分难过。母爱无私无声,无边无价。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母爱如海,犹如澎湃汹涌的大海,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

触景生情作文篇2

冬日复临,迥异往昔。阴霾罩天,隐日月星辰;寒风而作,惊草木花叶。

旦起,窗雾朦胧,不知所向。常至湖畔,晴则时时大雾,素白一片,咫尺不见,漫于林中,恐怖益增,山雀惊鸣,若鬼幽泣,揪心断肠,坐立不安,悚然惧行,绝类“鬼林”。

虽然无雾,日起亦迟,阴云覆天,乾坤失色,空余死水一潭,波平无涟,荒无人迹,孤独无何。南国风光,终异北国!无冰霜之清雅,无素白之覆松。寒风起,触而似刀劈剑刺,凌利无情,见隙而入,浑然颤抖。故人行甚微,皆缩首缓行。未闻枝间雀舞莺鸣,惟天际孤鹤一痕,观之,戚然泪落矣。

至若雨作,乱珠打叶,哗然一阵,零星枝头益微,似冰雪之冻,甚凉,急行则溅泥,而无所顾,遂至具湿,则心有所失,茫然耳。

冬景甚恶!

噫!斯是无异,何谓之迥异欤?心乱耳!春风之时,风雨悦耳,雷鸣电华;失意之时,锦簇似讥,莺歌嘈哳。夫范公登岳阳楼,春和景明,则心旷神怡;阴风怒号,而忧谗畏讥。公明之,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余非范公之士,悲则恶景,宜乎常也。

身于低壑,志在凌霄。太史公辱而书史;岳鄂王贫而报国。故云:岁寒,知松柏后凋;境逆,晓寒门奋学。心志不定,风雪载途途亦倾;精神不灭,千钧压志志俱扬。冬日风光亦有妙哉。残山剩水,就绝世佳画;心境阔然,成千古文章。

触景生情作文篇3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物与地方,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学校教学楼的小生物园,尽管学校不能在园中放入兽类和禽类动物,但也贴心的放了许多的昆虫和动物模型,看起来生动形象,不仅令人心神愉快,还增长知识。

园中有一泓清水,水中有许多颜色深黄,外形光溜溜的大石头,池边还有许多小草和小树,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水面平整如镜,可以倒影出任何事物,水底生长着缠绕在一起的绿藻,绿得令人温暖,水藻与小草小树一起飘摇,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不仅是水,生物园里还有多种多样的花朵,红的、粉的、白的、黄的,争奇斗艳。红花红得像天上的太阳;粉花粉得像甜蜜的果酱;白花白得像青薄的白云;黄花黄得像明亮的`颜料,所有一起向你盛开,让你笼罩在花香里,清新香浓。孩子在花间奔跑,蜜蜂在身边飞舞,蝴蝶撒下花粉,多美妙的一幕啊!

中午阳光正烈时,校园里显得更加安静,花朵和树都静静的待在原地,风也更加柔和,所有一切都沉沉的睡去,为下午养足精力。

到了傍晚时,夕阳洒下最后一点珍贵的光芒,落在生物园的几个模型上,塑料的外壳金光闪闪,有种梦幻的感觉。

再晚一点,太阳已完全落山了,但生物原理却还没有完全安静,依旧有一些昼伏夜出的小动物在鸣叫:青蛙唱出低沉的音符,蛐蛐发出吱吱的鸣叫声,蟋蟀和蝈蝈一起用小提琴拉出优美的乐章;萤火虫伴舞,蚂蚁当听众,好一场美妙的晚间音乐会啊!

到了雨天,生物园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往常的蛐蛐蟋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蜗牛和蚯蚓,它们很喜欢潮湿的天气,在地上欢快地爬动,留下长长的水印子。几颗巨大的假槟榔也随着雨水向下滑动叶子再拉起,奇特极了。

这就是我们学校中美丽的生物园,它十分奇特,充满了生机,它陪伴我们成长,令我们快乐。

触景生情作文篇4

清早,我刚起床,隔窗远眺,天阴沉沉的,朦朦胧胧的雾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处的楼房、大树和灯箱全都笼罩在晨雾之中,可能要下雨了。

走上阳台,一股股细雨正淅淅沥沥地飘洒着。

一阵轻风吹来,毛毛雨轻拂我的脸颊,好凉好凉,清新飘逸,沁人心脾。

渐渐地,雨越下越大,开始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落,滴哒滴哒的,一会儿就连成了一条线。有的落在水塘里,冒出一个个小水泡,春风一吹,向四面飘浮,雨水打在上面,一眨眼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的轻吻麦苗,染绿麦地,麦芽懒懒地伸展腰枝;还有的打在近处的脸盆上,“叮叮”直响,不断地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轻盈、透明,好看极了。

不一会儿,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照得树叶、小草上的水珠晶莹透亮,摇摇欲坠,闪闪发光,绚丽多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瞧,春雨飘落大地,滋润了土壤,唤醒了青蛙,为农民伯伯无私奉献;春雨落到柳树上,柳树抽出了嫩芽,舒展着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

春雨喷到桃树上,染红了桃花,像一把把粉红色的伞撑在大自然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雨洒到河面上,小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追逐,活蹦乱跳的;

春雨浇灌庄稼,庄稼贪婪地吮吸春水的乳汁,枯黄的叶子,露出了笑容……。春雨落到哪里,哪里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真希望自己能融入这春雨之中,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温馨,丰收的喜悦,无限的遐思。

触景生情作文篇5

儿时上下学的路上,总要经过一条幽长的弄堂。不知是否是时间流去太久了,再次回想起来总似覆了一层青纱似的朦胧,却又沉淀出许多细微深妙的情愫。

弄堂里的春天并没有诗人笔下的姹紫嫣红,草长莺飞。反而总带着一种湿冷绵长,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

狭而窄的石子路填满泥泞,一脚踩下便是有深浅积水的洼地。小心翼翼地侧身踮起脚尖走过,身子回转时脸又贴近另一家的门了。就是这样逼仄、幽冷,但因心在此时不得不是悬着的,不得不专注。素日里的种种浮躁、烦闷反倒寂寂沉下了。

那一天明明是白天,屋里却仍是昏暗不堪。木质古老的四方桌上满是深邃的磨痕,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透过纱窗依稀可见灰暗的.墙壁上挂着不知谁的画像,似是一扇隐在黑暗中的门。隔壁邻家老旧的收音机在响,“滋啦滋啦”播放着那些远去的年代里流转的歌谣,既缠绵又悱恻。静静地用一双朴素的眼打量这一方小天地,有一种在腐朽与现代中穿梭的奇妙感触,不自觉地被靠近、蛊惑。

轻轻推开那布满铜锈的门,脚下矮矮的门槛角落里漫上一层层墨绿色的苔藓,进屋坐在那硬实而陈旧的木石凳上。冥寂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样貌,时间的流逝。

而雨声如相约好的老友,裹住了弄堂的四面八方。顿时那雨水敲打屋瓦的和弦,雨珠浸染青苔的温厚声响有包围了耳朵。连带五感、意识都幻化在了雨声的弄堂里。

夜幕款款降临,江南的雨似乎在夜色只中更加真是贴切。许是平时明澈的雨滴被黑色染墨了吧!情感也完全释放出来,诉诸于那些倾听的人们。

细细聆听之下,弄堂里的雨似乎充满着哀愁与凄迷,让沉醉其中的人们生出无端的愁绪,却又不同于那些物质生活上的愁苦,是不可捉摸亦无法轻易消散的浓雾。

回忆至此,心上似乎又起了一阵大雾。雨季更换了年头,便也不是了那雨季。

触景生情作文篇6

不知道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是否去过江南,诗仙若是到过真正的江南,一定会因那江南美景而畅饮豪歌,醉生梦死地终老于此。

我愿留醉江南,飘然入仙。

醉梦之中看江南,更容易将江南看穿。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梦。江南,是一个永远都做不完的梦,因为没有人愿意醒来。在这样的梦境里,你可以漫步于深巷,听风戏雨;也可以驾舟于西湖,观荷采莲。幸运的话,还可以与深居简出的闺阁之花擦肩而过;或与画舫雕栋中探身远望的俏丽佳人四目相对。走在这样的梦境里,千万不要忘了带上一把画着江南水墨图的油纸伞,因为你一定也很乐意尝试一下雨中的浪漫。

沉醉江南,那景致都被染上了水墨,带着淡淡的迷雾,还有一丝忧郁之气。这样的地方不仅山清水秀,更是人杰地灵,让许多人从这样的诗意的氛围中品出了动人的诗句。于是,便有了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一般的淡淡忧愁;便有了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深情吟哦;便有了戴望舒彳亍于雨巷中“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美好愿望……因为她,魏武帝二度挥鞭;因为她,白乐天三忆江南。对于中国的文人雅士而言,江南,既是情人,又是知己,她与中国最美、最忧伤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愁予答答的马蹄声还萦绕在耳边,我卧于画舫之内,游于湖心之上,深深的醉于这淡淡的美与忧伤之中,看春水碧于天,我亦听细雨而眠。醉眼朦胧,耳畔仿佛有伊人吟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触景生情作文篇7

人生不过是一个独立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莎士比亚

夜半随想

启灯,执笔,埋头于书卷之中。子夜朦胧十分,四周如墨般浓郁的黑暗,白炽灯将手中的纸照得惨白。恐惧轰然袭来,手脚冰凉。

窗外一盏孤灯,怕也是如我挣扎在题海中的学生。像是挣不开的桎梏,在这暗夜中的奋战,终将消磨了热血与激情,无名的惶恐如丝,如茧,将我们紧紧缚住。

已找不到罅隙出路。

清晨有感

洗漱,出发。骑着单车,感到前方一片茫茫,哦?是雾。这雾气应是每个早行之人口中呼出的,竟汇成一番景气,车轮碾在冻硬的柏油马路上,沙沙作响,冲击的人的神经。灯还亮着,人的影子被向前拉长,那么不真实。这充满雾气、光影交织的清晨,着实让人置身于幻境。

倏地,星星点点的路灯灭了。桥上,雾气更重了,东方透出一阵黑红色的霞光。愈往前行,行人愈多,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从城市各处涌来。路边店铺的卷闸门哗啦作响,一家家店铺开始营业,路边买菜小贩的叫卖声,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响声……整个城市似乎经历一夜的休整又活了起来。

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薄暮远望

已是冬日,出了校门,那能将枯树干照得耀人眼睛的太阳也就沉入西山。太阳下去,火烧云就上来了。暮色苍茫。

群鸟归,旅人回。盏盏路灯又重新亮起,与天上的星辰和弦月相呼应者。大地都变成苍黄色了,万物都染成酡红了。使人不禁脚步放缓些,慢行些。

又迷失了前行路途。

燕衔春来,雁载秋去,春去冬来,日复一日。这景色就这么轮番换着。似一成不变,又似千变万化。每个人的心灵,都在感受着这一般又非同一般,寻常又非比寻常的风景。不如放缓疲于奔命的步子,感受生命的意趣。生存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