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座永远敞开的宝库,收纳着美好回忆和珍贵经历,结合自己实际的经历所写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筑梦主题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筑梦主题作文篇1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祖国发展的硕果,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在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而筑起我的个人梦。
改革开放的祖国,到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发展的奇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发展的硕果也使得教育的投入得到大大提高,助学事业的发展,更是筑起了很多贫困孩子的大学梦,同时,也筑起了他们的整个人生。
曾几何时,我也像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一样,格外的迷茫、缺乏梦想,甚至于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我是个农村的孩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换上了严重的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于自己不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需要人照顾,爸爸也没有工作而只能在家务农。不仅如此,我还有两个姐姐,年老多病的奶奶,家庭的负担不言而喻。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我小时有些孤僻自卑的`性格。我没有什么骄傲,没有什么自豪,因为别人有的东西我都没办法拥有,现在想想,那时候确实是挺无知幼稚的小孩子,只知道攀比而已。也就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我小时候好久的一段时间把钱看得特别的重。
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几只羊,都是奶奶每天辛苦照料,每年产几只小羊崽卖了挣些零花钱。但是,就有那么一次,夜里所有的羊都被盗了,第二天,奶奶发现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空荡荡的羊圈。奶奶因为这得了好大一场病。也许在外人看来,几只羊没什么,也不值多少钱,但是,对于我家来说,它确有着很大的意义。羊羔卖掉可以帮助我和姐姐交学费,干好多的事。我清晰地记得,就是因为那件事,姐姐被迫辍学了,因为家里实在付不起三个人的学费,尽管当时政府也给了不少的助学资金,但是,毕竟三个人都上学,学费太多了,姐姐就这样被迫辍学了。当时的我特别的矛盾和纠结,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坚持上学,我更不知道我上学的路还能走多远。当时的生存条件,随时都可以让我无学可上。当时的我还不太懂事,缺乏理想,更不晓得上学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更没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踏进大学的校门。因为曾经好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觉得我也要向姐姐一样辍学打工,去减轻爸爸的负担。尽管那时候我还很小,就连打工也不会有人要,但是,起码不上学就不用交学费,不交学费家里的负担就会减轻的思想曾在好长一段时间占据着我的大脑。想想这一路走来,助学,的确筑起了我的梦想,筑起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期待。
说起能给我上学以激励的一件事,那还是小学的一次考试,我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也正是那次考试,坚定了我“只是改变命运”的信念,燃起了我学习的欲望,因为那次,我获得了xx元的奖学金,足够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从那以后,我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也似乎预感到学习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也就因为那次,我坚定自己要努力学习,要努力学习去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因为只有那样我才可以既不需要增加家里负担,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仿佛老天眷顾我这个小孩子,那次的助学金,成了我学习道路上一个很好地开端,因为那次以后,每次我都能获得助学金,一直到现在我都靠助学金继续着我的学习生活。
记得两年前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的那一刻,全家人既高兴又发愁,因为大学里高昂的学费实在超出家里的收入。看着山东交通学院的大学通知书,我真不知所措了。就在这时候,我得知到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的消息,我似乎一下就看到了希望。毫不犹豫的去县里办理了助学贷款,圆了我的大学梦。来到大学后,得知到大学里和原来初中高中一样,对于成绩突出又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和多种奖学金支持,我才踏实下来。
十多年来,我的学习生活就这样靠着助学金走到了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国度,让我们每个想上学的孩子有学可上。我也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大脑。
直到今天,我真正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科学文化知识,我意识到了这十几年上学的重要性。因为这十几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我树立了自己的理想,让我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有价值。助学给我的学习机会,让我拥有的好多的知识,让我更坚信自己的未来,让我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也更加坚强。我一定不负国家的支助,学好知识,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努力奋斗,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要用国家给我的大学梦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献上青春热血。
筑梦主题作文篇2
过去,对于未来的事情充满了憧憬。但是呢,想象是非常的美好的,现实又是非常的残酷。虽然被击垮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我是不会灰心的,毕竟人生的路那么长,人总要成长的。
每个人在青春的路上都会迷失,或早、或晚。当我们迷失的时候,告诉自己:“看看内心的光亮,就不会惶恐了。”我曾在初中阶段迷失了自己,直到进入高中,才找到了方向。
寒梅傲雪,只为留下它的清香;寒窗苦读,只为谱写青春的战歌。高中阶段的学习,累并快乐着。那时候,我们总有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那时候,课间十分钟就能睡得很安稳,那时候,教室就是知识的海洋,梦想的殿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青春和梦想奋斗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20_年的9月1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迈进了大学之门。上高三的时候梦想就是考上大学,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进入了大学校园,就意味着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了,可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我的下一个梦想铺下更踏实的路,令人高兴的是我考上了。我的大学梦想实现了。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因为以当时我的学习情况来看是极有可能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很开心,我就为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不虚度人生中重要的四年,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但有时候人生就会将你置身出其不意的境地,那时候的我想法总是很天真,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可是昂贵的学费却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可是看到学费的那一时刻,我有些动摇了。正遇到挫折的时候,国家的政策没有把我这样贫困生丢在一边,像春风轻抚大地,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让我走出困扰,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春风使我的学习如愿以偿。这使我更加坚信不畏惧挫折,敢于追梦的信念。进入大学后,我利用自己寒暑假的时间做兼职,努力学习并获得奖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在校学习的费用问题,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的助学政策。回首我的求学之路,虽比其他同学更艰辛一些,但我相信我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
我们在追梦的过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请先学会吃苦。”我认为,这里的“苦”是挫折,"吃”就是要去面对挫折。就像不经历挫折的树永远不能成材,不经历挫折的鸟永远不能征服天空,不经历挫折追梦的过程又如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呢?
筑梦主题作文篇3
北京时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24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城市。这意味着,北京创造奥林匹克历史,成为首个“通吃”夏奥会、冬奥会的城市。在奥林匹克的百年历史中,从未有一座城市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1980年,从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开始,中国人和冬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奥委会是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的冬季奥运会。这也是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本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其中女选手叶乔波,在比赛中带伤上阵,顽强拼搏,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项速滑的银牌,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1998年的长野,于淑梅获得冬奥会15公里第九名和7点5公里第五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使得当年的中国媒体评价道:“在中国竞技体育众多的辉煌荣誉面前,这个第五名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是中国滑雪50年来最艰难的一项荣誉,它是顶着严寒、迎着狂风,在干涩的雪地上孕育出来的,它属于一个缺少雪、但不缺少信念的国度,属于一群缺少理想的滑雪条件、但不缺少理想的中国人。”
中国选手大杨扬二月十七日在美国盐湖城进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夺得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使中国冰雪运动经过50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一次”雪上项目夺冠:2006年2月24日,我国选手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比赛中,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雪上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男选手首次夺得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
在都灵冬奥会上获得金牌和银牌的中国选手韩晓鹏和李妮娜,也应国际奥委会顶级合作伙伴之一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在都灵举行的酒会:李妮娜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位美联社的女记者惊呼:“这是都灵冬奥会最漂亮的女孩儿!”
王濛赢得过4块冬奥会金牌,创下中国冬奥历史之最。2006年都灵冬奥会是王濛参加的首次冬奥会,这届赛事,她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以44秒345的成绩夺得金牌。2010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王濛斩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接力3枚金牌。也是第一次三冠王。
作为唯一进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决赛的中国选手,周洋在高手云集的跑道上,以传奇般的爆发力战胜了包括三名韩国选手在内的多国集团,并以2分16秒993刷新奥运会纪录,夺得冠军。周洋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18岁)。
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李坚柔13日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在索契的首金,夺金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惊险不已。李坚柔起跑落后,但是其他三位选手竟然相继摔倒,李坚柔未受影响,一路继续向前,以45秒263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代表团赢来索契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为中国队实现了冬奥会该项目“四连冠”。
“第一次”拿到速滑金牌: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赢得3金4银2铜,其中速度滑冰张虹夺金,帮助中国粉碎34年魔咒,拿到了速滑首金。
我们中国人终于圆梦冬奥,相信下一届冬奥会也能大放异彩!
筑梦主题作文篇4
每当你驻足在宛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旁;每当你站立在犹如绸条般的长城上;每当你仰望着那壮丽雄姿的五星红旗,你的心中是否如凶猛的洪水般热情澎湃?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们的祖先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奉献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的共同为之努力。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继承先辈的事业,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接过建设中华的接力棒,接续奋进,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如果不奋斗就会一事无成。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立志找寻特洛伊古城。虽然历尽重重磨难,费劲千辛万苦,但他始终勇往直前,终于在40年后,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们以为因战争而早已毁灭的特洛伊城。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年。我们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学们,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筑梦主题作文篇5
商工人,商工魂,很荣幸作为_工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我校以人为本、崇尚学术、厚德强能、济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下,我们快乐成长,全力奔梦,只为不负青春年华,不负母校培育,不负国家厚望。
做为一名助学金的受益学生,我心怀感激,回望这一路求学走来,我一直都在沐浴国家教育优惠政策的阳光,198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我降生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不再背负重男轻女的目光,我有学可上;20_年农村开始施行两免一补,免除了我们的学杂费、书本费,刚上小学时我们有了国家免费的课桌凳椅;小学六年级我们安装了电子白板实施技术教学;初中教室安装了空调,校园有了塑胶跑道;高中赶上了本科合并;如今在_工学院作为一名学困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如果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哪来的如今我这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大学生。
曾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负担学费而入学无望,十年寒窗终弃梦,败给了现实。国家设立奖助学金为的给寒门学子一个圆梦机会。感谢学校为我校贫困学生争取到了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给我们贫困生带来了希望、慰藉和关怀。对贫困生来说,这笔助学金可能是赖以生活的生活费,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未来;对于国家来说,这笔助学金的支出也是为了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尽可能的实现教育公平。在_工学院,我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这笔助学金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是爱的传递,是寒冬的温暖。当你认为只有你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不向命运低头,全力逐梦时,是_工学院给了我鼓励和肯定。在助人方面我校的奖助学金、爱心基金和勤工助学岗位都最大程度的为学生圆梦,坚持以人为本,为国家培养济世致用人才,力争助学、筑梦、铸人三大理念。我感激我的母校,这份温暖将鼓励我勤奋钻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教育事业作贡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今日母校的育人理念我将铭记于心,愿寒门学子圆梦路上一路前行,将这份爱薪火相传,借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描绘我们的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捐资助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不仅仅是关注一个家庭和学生,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社会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受助学生磨砺意志,不畏贫困,好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