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作文7篇

时间:2023-06-05 作者:betray 作文大全

作文素材一般都来源于我们自身的生活,为了语文成绩能够得到提升,我们一定要将作文写好,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访谈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访谈作文7篇

访谈作文篇1

地点:家里

人物:爸爸

采访记录人:李xx

采访过程:

问:请问您爱读书吗?为什么爱读书?

答:我爱读书。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读书可以知事明理,使自己成长、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问:那么请问您一般喜欢读些什么书?

答:从分类来讲,我喜欢读历史、地理、人物传记和科学一类的书。

问:读完书后从书中得到了启发吗?这些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帮助么

答:我每读一本书,都受到一定的启发。有些启发,直接用与我的生活和学习,对我帮助很大,对我的能力提高很快,可以说读书是我最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问:请问您一般是怎么读书的?能介绍一下读书的方法吗?

答:我接触一本书,首先看它的序,或者先看简介,看完简介以后再看看它的纲目,在阅读前大致了解一个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梗概间架,然后根据时间安排,再去认真的仔细阅读。

问: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请问您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答:有,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认识的水平是有限的,有些名著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读一遍就能领会的这种程度,因此,我们必须要一遍,两遍,三遍,多遍的去阅读,去理解,甚至有些问题,读更多遍仍然无法理解,这是阅读的现实。但是有一点,每多读一遍,多一次思考,就会多理解一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访谈作文篇2

访谈时间: 20xx年9月10日

访谈地点:家里

我:爸爸,现在我来采访你,咱们就以读书为题,给我说说您小时候的读书故事吧。

爸爸:哦,我就说一个我小学时的故事吧。有一回,我把攒了很久的零花钱到小店买了两节电池,你奶奶感到很奇怪,买电池来干吗呀?原来我捡到一个破手电筒,我把它修好了,装上电池,晚上就可以在被窝里偷偷看书啦!(笑)

我:您的经历与我很相似呢。

爸爸:怎么呢?

我:有时你叫我睡觉了,我就假装睡,其实等你走了以后我还会偷偷看书。

爸爸:嗯,这就是对书的痴迷,不过要注意保护视力哦。对了,还有一次我借到一本书,觉得很好看,想多看几遍,就把这中篇小说抄了下来。

我:抄书多累啊!

爸爸:但也很快乐啊。我中学的时候,《读者文摘》是我的最爱。

我:当时的《读者文摘》就是现在的《读者》吧?

爸爸:对。我有时会把里面的一篇好看的文章用钢笔端端正正地抄在一张纸上,然后装在一个镜框里,没事儿就看看,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我的作文水平就越来越高啦。

我: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爸爸: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它不仅能够帮助你写好作文,而且还可以为你解答很多的问题。

我:书真是我们的好伙伴啊!

访谈作文篇3

光阴似箭,兔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马年。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黑夜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闪着金光的春联,在各自比拼着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每当春节到来时,我都会这么想: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也长了一岁,过去顽皮淘气的我们也应该变懂事了;懒惰贪玩的我们也应该变勤奋了……大家都会发生着变化。不变的是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到处张灯结彩、年味依旧。辛苦一年的人们,纷纷走亲访友、逛庙会……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除夕守岁

除夕,这是旧年的结尾,也是新年的开头。在除夕夜里,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还要吃一顿年夜饭,与吃年饭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守岁迎新。它是从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的,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待到快到12点,屋外用爆竹摆成的一条条长龙,正等待点火信号。每到这时候,央视就会开始倒计时,大家就一起跟着大声喊:“5、4、3、2、1,点火!”这时候,除了鞭炮声,就再没有别的声音了。再看爆竹烟花那璀璨的流光溢彩,像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小小的纸筒里,竟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般的迷人,它把绚丽的一生,献给了新春……

庙会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们走亲访友赶庙会的时候。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东西多的数不清、应有尽有,吃的、喝的、看的、玩的……热闹非凡,看得我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评书,秧歌、高跷、武术、舞狮、舞龙、旱船、打腰鼓、皮影戏等。各场精彩表演都引得观众满是喝彩。表演者还频频向台下鞠躬,像是对观众们有道不尽的祝福一般……

看着到处都是欢乐祥和的景象。我想: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访谈作文篇4

在去上学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便开始了对爸爸的采访:我:爸爸,问您几个问题好吗?爸:(欣然答应)好啊!我:您小时候都有什么好吃的啊?爸:我呀,小时候哪像你们这个时候,有这么多的零食,平时吃顿肉就像过年了,呵呵,过年的时候最喜欢吃你奶奶做的压板肉、糍粑,每当你奶奶做好后,我的口水都流到地上了!(故装口水直流三千尺状)我:天啊,您怎么这么馋?爸:唔……(害羞了!)

我:那时候都有什么好喝的啊?爸:嘿,那时候哪有什么喝的啊,渴了就喝白开水,最难忘的是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看着同龄的小孩吃,眼气的爸爸偷偷的拿你奶奶的钱买来吃,后来挨了你爷爷的一顿好打!(痛苦状)我:那时候你们都爱穿什么衣服呀?爸:那时候最“流行”的是穿军装,隔壁的孩子衣服小了,送给我穿了,那时候呀,我穿着打了补丁的`黄军装到处炫耀!(神气后又一副可怜相)我:那你们都玩什么啊?爸:玩的到是多了,比如滚铁环、叠三角、四角,还有下河摸鱼等,最好玩的是踏着水捉鱼,去小河边摸鱼,别提多好玩啦!看着爸爸的脸,似乎完全沉浸在对童年美好回忆去了。我们在这么好的条件里学习,更应该努力学习,去奋斗、去拼搏出美好的明天!

访谈作文篇5

时间:12月10日地点:家中

人物:爸爸、妈妈

我:爸爸,你觉得现在世界上水多吗?

爸爸:多。

妈妈:多。

我:为什么?

爸爸:世界上有这么多海,水还不多吗?

妈妈:我国就有许多海,水当然多。

我:那么淡水呢?

爸爸:淡水很少,盐水很多,之间比例很大。

妈妈:不多。

我:那么水需要珍惜吗?

爸爸:需要,而且还要有效利用,水没有利用好,那么生态破坏了,就会引发洪水,这样多不好!

妈妈:需要珍惜,因为淡水只有一点点,如果不珍惜,资源就会枯竭。

我:那么应该怎样保护呢?

爸爸:节约用水,应该先节约生活中的水,洗手时,水龙头开小一些,喝水时,尽量不浪费水,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

妈妈:洗脚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洗完手,水龙头要关紧,不要让它孤独地流泪。洗衣服尽量用脸盆,水龙头里的水就可以省一些了。

我:你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妈妈:我觉得在节水这方面我做得比较好,洗衣服都用脸盆洗,洗脚水也没有浪费。

爸爸:我用淘米的水拿来浇花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但洗时,水龙头开得总是比较大。

我:那你们以后又准备怎么做?

爸爸:我以后一定注意改正,节约用水?

妈妈:我以后会保持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我的感受:现在一般人都知道要节约用水,但是,不能空口说白话,要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估起,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节约用水。

访谈作文篇6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金岁再见街道火树银花,春节又毋庸置疑的来到了人间。

在我的记忆中,年,从腊月初八开始。腊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绿豆,熬成一大锅,哦!香喷喷、热腾腾的!没过够!腊八粥腻了,再来两块绿豆芙蓉糕,香甜解火。腊八初八就在八宝粥的香味、绿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欢笑声中度过。

小年——腊月二十三,妈妈清早起床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块糖——往往是糖瓜,有时也会换成牛轧糖,寓意是叫我们不要说错话。这让我联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爷听到觉群在过年时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就在堂柱上贴了一张“童言无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这天晚上,总有一碟碟精致的糕点在窗台上等着我“光顾”,虽然妈妈一再强调那是贡品——给灶王爷的,但我依然抵挡不住那些糕点的香味。

除夕夜,小孩手中总又多出些烟花、鞭炮,三五成群,点起炮来。我倚在窗边,回想起来,两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个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过来训斥。不过一刻时,一哄而散的孩子们又重新聚拢过来,爆竹声此起彼伏。除夕夜中,回忆最深刻的不是包饺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小时候,除夕必须要守岁的,我往往熬到一点多便撑不住了。朦胧睁开眼,又是赵本山的小品开演了。

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放眼望去,却是满地的红纸屑。中午的团圆饭,人们分成了四大阵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老人们总是忙个不停——烧个菜、盛个汤,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十分开心。女人的话题则往往是某某的皮肤好,某某的衣服贵,某某家的孩子成绩好之类的。男人们喝多了,在饭桌上“信口开河”——今年领了多少年中奖,给老婆孩子买了多少礼物,月薪涨了多少,等等。孩子们去哪了?他们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饭菜上了吧。

记忆中,院中有一颗红梅树,红色的梅花绽放枝头,轻轻摘一朵,放在鼻尖,嗅了满鼻的花香,还带了一点迷人的香草味。欣赏远处风景,心却早已飘到开学的日子。

春节像思念般漫长,日子般匆匆!

访谈作文篇7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淘金一般层层筛多余的泥沙,留下金石,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我要说的是我们传统节日中的春节。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最重视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湖南长沙的春节又与传统的春节不同,别具一番湖湘风味。

第一味:慢。

长沙的春节真的是很“慢热”。腊月七,八时,虽然街头还是与平常无异,可在那些如迷宫般蜿蜒的小巷中,几户人家在家门前假期一个个用防水材料制成的箱子。这是,正是熏腊肉的好时节,智慧的人们用谷壳,稻壳与花生壳作燃料来熏制鱼肉,一边以来年保存与食用。就这样,在熏出的植物与肉类混合出的清香中,大年三十到了。

第二味:闹!

年三十,人们团聚在家中吃团年饭,看春晚,所以大街上也冷清了许多。初一,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可到了初二,街上的人多了起来。个个穿新衣,带新帽。到了步行街,更是人气满满,小吃店的队伍排到了铺子外头,服装店里,试衣试鞋的顾客更是摩肩接踵。而这一切喜庆氛围的中心,是火宫殿的庙会。

第三味:奇。

要说起火宫殿的庙会,那真是奇!对孩子们来说,仿佛就像来到了游乐场。庙会里什么都有,虽然只是一些小物品,小玩具,小食品。可这些是孩子们的一切。他们可以买到小巧玲珑的口琴,栩栩如生的泥人,各式各样的古代铜币。可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用叶子编织而成的小虫子,小动物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俗语就是对这些工艺品的评价。看的累了,去买糖画的老爷爷那去“转”个“齐天大圣”边逛边吃,不亦快哉!

第四味:“香”

既然已经到了火宫殿,逛了庙会,为何不去火宫殿中来些热气腾腾的小吃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是必点菜品经过秘方卤制的豆腐,过油炸得外焦里嫩,散发阵阵“异香”,趁热淋上汤汁。一口咬下去,汤汁在舌尖迸开,蔓延带舌头上的每一处,不论是老饕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忍不住吃第二口。

热闹的氛围一直延续到初七,大人开始上班;孩子们要过了元宵节才开始上学。但,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便是我们的节日——春节。一个别具湖湘特色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