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绝作文800字5篇

时间:2024-06-14 作者:Fallinlove 作文大全

我们写作文,可以培养对细节的敏感和观察力,为创造力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我拒绝作文8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拒绝作文800字5篇

我拒绝作文800字篇1

所谓的“安逸”,就是指美好的生活,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这样的生活令人憧憬,但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拒绝安逸,更不能一味地贪图安逸,否则后果将会是可怕的。

首先,安逸最大的害处就是会使人满足于现状,丧失斗志,没有进取之心。这样一来,社会就不会发展,历史也就不能进步。在历史长河中,安逸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不少。晚清时期,不仅政治腐败,而且统治者们,以及许多平民百姓都沉沦于安逸的生活享受之中,表面看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但早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当年威震天下的大清铁骑自入关以来,不思进取,缺少战争的磨炼,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八旗子弟差不多都成了贪生怕死之徒,致使清朝在面对列强的侵凌之下没有还手之力。堂堂的“天朝上国”被一群红毛鬼子、东洋鬼子打得一败涂地,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反观那时的西方列强,数百年来的殖民战争不断磨炼着他们的军,使他们一跃成为世界的军事强国。由此可见,磨炼可以自强,而安逸只能自取灭亡。

其次,一味贪图安逸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一个人一心只想着享受,那么他能做什么呢?他不会为他人、为集体做贡献;他们不懂得付出,只知道索取。这种人只能成为社会的累赘,甚至沦落为社会的渣滓。从古至今,因为追求安逸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有很多。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大修阿房宫、寝陵,闹得民怨沸腾,最终庞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犹如昙花一现。慈禧太后专权时,今天建这个园,明天又修那个园,所耗的资金全从海军军费中扣,这也是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社会上有一类人叫做“啃老族”。所谓“啃老族”,就是指一些除了享受,什么事都不干,全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如果这类人越来越多,那得有多少人付出数倍的工作才能填补他们安逸生活的无底洞?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的隐患,让人不得不为国家的前景担忧。

所以说,贪图安逸是可怕的。我们必须拒绝安逸,在生活中磨炼自己,这样才能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我拒绝作文800字篇2

发现身边的热心人,说一说他们,传递一下温暖。冬天来了,这只是季节的寒冷,但是,温暖传递下去,这个冬季不会成为道德的冬天!

一个小悦悦事件,让中国人彻底反思。在弱者和生命面前,我们怎能选择冷漠,拒绝伸出援手?道德的拷问,良心的谴责,善良的呼唤,不断地让我们自问: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吗?走在大都市的马路上,举目四望几乎全是陌生的人,人们心里的距离随着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似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围墙。把自己隔绝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而我们对于路边的陌生人,也越来越冷漠。面对各种路人遭遇的困难,很多人都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法。这样的城市真的是人们所向往的幸福所在吗?

小悦悦去世后,民众、媒体、记者纷纷对路过的18个路人展开了道德谴责,在路过的18个人中,有些人选择了沉默,有些人出来解释,说自己当时确实是没有看见。我相信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没看见,有些人确实看见了,但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或者有些人看见了,但害怕好心反被诬赖,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在小悦悦事件后,网络上出现道德狂人,摆出了一副道德圣人的姿态,对路过的18个路人进行道德怒骂,甚至发短信打电话诅咒谩骂路过的一些人。

道德狂人对路人进行谩骂,在现实生活中,他是否真的是“道德圣人”呢?事件发生后与其对路人进行谩骂甚至诅咒,还不如每个人都对照自己,反思自己,检讨自己。假如你是当时的路人之一,你会怎么做呢?或许现在每个人都会说,如果是我,我当时会毫不犹豫的把小悦悦救起来,说人人都会,但一旦落实到行动上,有些人永远是“知行不统一”的。

真正的君子是“纳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从来不喜欢说什么,只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一切。但愿借助小悦悦事件,能使我们的国人多一些反思,少一些怒骂;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刻薄;多一些温暖, 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语言暴力。发现身边的热心人,说一说他们,传递一下温暖。冬天来了,这只是季节的寒冷,但是,温暖传递下去,这个冬季不会成为道德的冬天!

让我们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吧!

我拒绝作文800字篇3

小小餐桌,亦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题记

对粮食的珍惜始于小时候。我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姥爷出生于河南农村,尽管在外工作几十年,但对种地一直情有独钟。从我记事到现在,姥爷也搬过几次家,但无论搬到哪里,姥爷总能在家的附近找到一点儿可种的地。一年四季,他会变着花样,在地里种上红薯、花生、玉米,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因此,姥姥家的餐桌上永远有吃不完的新鲜的好吃的东西。其实那时候只知道享受美味的愉悦,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

一次,跟着妈妈到地里去给姥爷送水,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姥爷挥汗如雨,在太阳下锄着玉米苗。姥爷告诉我:“这些绿油油的小苗长大了,就能长出你最爱吃的玉米了。”看着姥爷满脸的汗水,湿透的后背,我一下子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蜜罐中长大的我,那时候就懂得了“我的”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饭从来都是把碗里吃得干干净净。从小到大,我在饭桌上听到的都是夸奖;外出聚餐,更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拎着饭菜出门,也遇到过讥讽的眼神,但我不在意。

记得大前年过年的时候,老家来人聚餐,妈妈让亲戚们挨个点菜,最后照例把菜单给我,让我点自己喜欢的菜,我数了数菜单上打过的对勾说:“菜够了,我不用点了。”老家的大姥爷听了我的话,夸赞道:“这孩子,真懂事。”

今年我上了初中,开始了集体生活,在学校吃饭。说实话,吃惯了姥姥做的清淡味美的饭菜,看着食堂菜盆里的油腻,实在有点发怵。第一次去食堂吃饭,我默默地走过打菜的窗口,拿了一个饼子走了。但是开学后的军训,中午在太阳下暴晒,消耗很大,总不吃菜是不行的,况且我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之后我开始试着打一点,嫌油腻我就倒一点米汤涮一涮再吃。尽管饭菜不可口,但我没有浪费过一点。看着泔水桶里倒掉的饭菜馒头,我心里很不舒服。

军训结束,学校就开展“厉行节约”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带领我们学习学校下发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书。“拒绝餐桌上的浪费,从我做起”是我们班的口号,作为班长,我觉得更有责任起好带头作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把浪费视为不知感恩的可耻行为,浪费现象明显好转了。

但是毕竟刚刚开始集体生活,有时候饭菜打多了,实在吃不完还会倒掉,我们就约定每次先让打菜师傅给我们少打一点,不够吃再加;吃不了一个馒头,我们就两个人吃一个,虽然麻烦一点,但减少了浪费,我们还是觉得自己为“厉行节约”的号召做出了贡献,很有成就感呢。

餐桌虽小,但它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彰显一个人的品格;它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量“腹”而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我拒绝作文800字篇4

前几天,文艺青年冲因有感于小儿的接受与拒绝,请我与她一同习文一篇,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分析漫漫人生旅途中,当我们遇到接受与拒绝时,应该如何学会恰到好处。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第一感觉就是,我们大人在接受与拒绝的过程中,都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又何况孩子乎?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从生命的最初信步走来,就是接受了生命;在人间的放声高歌,就是拒绝了死亡,这就是人生最原始的接受与拒绝吧!

人生旅途中,会遇见太多的接受,也有太多的拒绝,我们一直和孩子一样在学会着如何接受与拒绝,在这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血的教训”。主观上讲,人的本能都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拒绝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但有时并非如此,你也不得不接受你不愿意接受的,不得不拒绝你愿意接受的。在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我们有时会无奈的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是现实和无奈。孩子们有时会承受不了,总感觉自己能把握整个世界,其实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岂是人力所为,太现实的世界也需要孩子去学习和感知。

从小的方面讲,对待任何事情,还是让我们拒绝虚伪,接受本分吧!这是听从我们内心的意愿,是一种本能,善意为之,也许从孩子的角度更容易学习,让他们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做好接受和拒绝。

再就是最应该拒绝不理智地冲动,接受理性的感悟和感知,这个可能很难把握,但又的的确确是需要去做到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如此,盲从和冲动时时在我们身边,谁又能做到时时都理性呢?人非圣贤,比如美女们在购物时明明知道冲动是魔鬼,可谁又能抵制住诱惑呢?面对生活中许多该说“不”的时候,怎样说“不”呢,这还真是一门学问。有很多时候本想拒绝的事,心里不乐意做的事,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情面,留下长久的不快,有很多拒绝的艺术我们是不是都能做到“很艺术”呢?如何婉转,如何顾及他人的情面,想想有点累,但我们也都在不断的学习如何做到更好,做到恰到好处。

学习拒绝和接受,也是没有能做到最好,只能做到更好吧!

我拒绝作文800字篇5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是一个春光满城细水人家的时代。可总有一些人拒绝贪图享乐,那是来自历史英雄们的拒绝。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进稼轩词中,我不禁想问他难道做一个流芳百世的诗人不好吗?何必上战场,性命堪忧。我看到辛弃疾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战场上,身染敌血,捍卫着京城纸醉金迷的富贵们的安全,捍卫着辉煌华夏土地。我看到他负手立于敌军前,两军对峙,身后跟着十万雄兵,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豪情万丈,不减疏狂。我看到他在军中简陋的帐篷中写下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诗句。他是一个诗人却拒绝了流芳百世,执意在战场为国效忠,一展男儿本色。

我知道,这是来自一个救国家于水火的英雄的拒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唱进荆轲的歌中,我不禁想问他,难道在燕国安养天年不好吗?何必刺东秦王,空留美名。萧萧风寒,易水之上,祭祖取道,那些白衣涕泣的人是给荆轲送行的吗?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顾。秦国宫殿金碧辉煌,荆轲面不改色的打开地图,抽出匕首却一击未中。荆轲倚柱而笑时,我知道,他也拒绝了,拒绝了安养天年,在他心里,为国而死是最好的结局。

我知道,这是来自一个为报国见陵之耻而死的英雄的拒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走进范仲淹的文章中,我不禁想问他,难道做好一方父母官不好吗,何必天下为先,忧心终日?他执笔狼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游山玩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耶?天下狼烟若起,便忧战事;天下政事若变,便忧朝廷;天下百姓若不安,便忧百姓。唯有国泰民安,他方展眉头。当他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句子时,他便也拒绝了贪福享乐,终生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我知道,这是来自一个以天下先忧的英雄的拒绝。

正是有了他们的拒绝,悠悠历史中才多了丝耐人寻味;正是有了他们的拒绝,我中华五千年长盛不衰。我们每天都在拒绝,可何时像他们拒绝的一样伟大?

这些来自历史的拒绝,我会记住,深藏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