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过程中,保持逻辑的严谨性,确保观点的连贯性,通过反复练习,我们能够在写作文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和声音,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乌镇的美景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1
“一帘芳景入心旌,野树溪流万棹轻。户户亲河闻橹唱,家家枕水望桥横。”江南水乡乌镇,一座古老而蕴含丰富文化历史的小镇,于今天揭开神秘的面纱——乌镇,我来了。
下着蒙蒙细雨,我来到了古色古香的乌镇,脚下踏着石板路,身旁便是一间间黑瓦白墙的屋子。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形成了特有的江南水雾,不禁回忆起南宋诗人陆游的“一叶飘然烟雨中”。往前走,便来到了一座石拱桥前,踏着用一块块石头一层层搭起的石拱桥楼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古代劳动人民费尽了多少智慧和血汗啊 !
走上石拱桥,站在桥顶向下望,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尽收眼底,河道成蜿蜒状,一眼看不到尽头。河上的乌篷船慢慢驶过,撑船的老船夫划着木桨,路线早已烂熟于心,游客们坐在烏篷船上静静地欣赏两岸风光,体验这鱼米之乡给人带来的平静感。
下了石拱桥,我们向茅盾故居进发。茅盾原名沈德鸿,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而这儿正是他的故乡。沿着青石板,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他的老宅。首先,我们来到了他一生写作办事的书房。进入他的书房,看到茅盾先生使用过的钢笔、稿纸等,仿佛先生就在眼前认真地学习,专注地写作。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茅盾先生的客厅、卧室……
从茅盾故居出来,门口便是一家家商铺了,商铺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纺织品最为繁多,还有各种小吃,糖葫芦、葱包烩等等,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大街上热闹非凡,行人来来往往,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啊!
清秀淡雅是乌镇在我心中留下最大的印象,那小桥流水也正是我心中向往。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2
江南水乡一直都是以安静而闻名的。今日一见,果然乌镇也有着那份不知人间烟火的安静。
青石板沿着古老的屋子一直延伸到远方。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在乌镇显现出来,一样不少,给人美好的意境,令人浮想联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沿河而建的屋子,一座连着一座,虽然没有现在城市楼房那样的气派,却也“浑身”散发着一种古镇独有的宁静气息。
还有乌镇人民的闲情逸致去替房子们穿上漂亮的新衣裳。一盆盆鲜艳的花儿挂在窗子上使得窗子都笑出了皱纹;一串串小巧的铃铛也悄悄爬上了墙“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响,使游客的心也随之安静下来。
当然,乌镇不止只有曾经的繁华,如今的乌镇,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行地就坐落于此。
听说过大会的盛名,今日也终于见识到了召开场地的繁华。
刚进入场地,便是一个广阔的大厅。头上顶着蓝天大名镜,白云也仿佛跳着舞来迎接我们的到来。继续往前走,便是一条长长的红毯,红毯的尽头是发言席,站在台上,便可将底下不知多少的椅子尽收眼底。难以想象如果底下坐满了人会是一副怎样壮大的场面。
继续往前走,便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场馆。一幅巨大的画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视线往前移,便是一张用檀木做成的桌子。视线再往上移,便是三盏明晃晃的大灯,使人惊叹不已。
穿过长长的通道,互联网大会地址的参观就结束了,可解说的声音和场地的辉煌却好像依旧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回想起来,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宁静却又繁华的古镇。
有人说乌镇是一幅画,虽然色彩暗淡,但画师却把古老和宁静给了它。其实不然,不仅仅是古老和宁静。画师还把一种独特的张扬给了它,那种张扬使得人们记住了它,使它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3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水乡乌镇游玩。乌镇是中国四大水乡之一,它位于桐乡市北部,距离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梧桐镇13千米左右,地处湖州、嘉兴、苏州三市交界之处。
下了车,导游带着我们一起游览乌镇。乌镇里分别有两个景区,一个是东栅,一个是西栅。
来到繁华的东栅区,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一个个古老的房屋,仿佛来到以前的水乡之镇。天上下起蒙蒙的细雨,让这一切看起来更梦幻。一些穿着旗袍的姑娘,打着花花绿绿的伞从我身旁走过,她们就像是给这美丽的江南风景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不禁赞叹道:“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走着走着,忽然一排排清古建筑吸引了我。我随着拥挤的人群挤进了明清一条街。这里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乌镇是茅盾的家乡,人们在乌镇给茅盾建了一个房子,按照他以前住过的每一个房间模仿建了一个,以供游客观赏。
不知不觉中,我慢慢地走到了一个染布坊的门前,我进去看以前的古代人是用什么染布的,怎样染布的。一进去,我看到许多青花布被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风轻轻地吹,把一块块布吹得嗖嗖的响。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南绕过财神湾,我们来到了明清一条街的南侧。这里有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的小桥、流水、人家,所有美景尽收眼底。河上,小桥林立,遥相呼应;河里,水上人家的房屋的倒影清晰可见。河边,桥上的游客们都流连忘返……
听爸爸说,乌镇不但是水乡之镇,还是文明之镇呢!历史上,乌镇的文化教育事业就十分兴盛……听着爸爸的介绍,我们又游览了晋代谢灵运的别墅遗址等等……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夕阳西下,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乌镇。这次来游玩,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我却在这古镇中获得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也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小小的一个水乡,在古代,那些有名的诗人走过这里后,也都留下一句句充满风情的诗句。
我相信,美丽的水乡——乌镇啊,你以后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再见了,乌镇,明天的你一定更加辉煌。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4
小桥流水人家,青石灰瓦白墙,身处乌镇的我,不得不被他的美征服陶醉。
题记
相遇乌镇,一见倾心。它将我劳烦疲惫的心,化为靠岸的小舟,在那里静泊。
美在她的小桥。小桥是乌镇不可或缺的,一座座别致的小桥勾勒出一幅幅江南美景。细雨中,桥身已覆了些苔绿,却仍旧初月出云一般,娴静优雅。桥上一女子,圆圆的水蓝的伞遮住了背影。小桥左岸斜出一棵纤小的梨树,开点点细碎的白花,雨轻敲梨花,密密斜斜地下着,织成一方罗帕,笼罩着过往云烟。那桥,那人,那花,都静静地立在水烟里,七分黛,三分青。身处乌镇的我不得不被它的美惊叹。
美在她的流水。水是这里的灵魂,潺潺的河流穿起了一个乌镇,也穿起了如歌的岁月,流水静默不语,乌篷船划开碧绿的水面,载着我走进了乌镇。乌镇街道民居皆邻水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水阁三面有窗,房里人儿不知晓,她一临窗就入了画,水粉的,油墨的,在我的心中,每一幅都是墨迹未干的江南水乡画。身处乌镇的我不得不被它的美征服。
美在她的石板小巷。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巷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岁月似乎丝毫没有冲淡这里浓郁的古老的水乡生活气息。穿过一条条曲折幽深的巷子,脚踩纤尘不染的石板小径,抚摸着精美雕花的窗格,恍若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这时天边飘落蒙蒙细雨,我们仿佛穿行于水墨丹青的画卷之上,深深体会着这份古老与沉静。身处乌镇的我不得不被它的美陶醉。
要走了,竟然迈不动步子。前世,我一定是这里的人,跨过她每一座石桥,踏过她每一寸青石板,撑过她每一支舟楫。前世的缘,或许未尽,心中溢满了无限留恋。
小桥,流水。乌镇,我可否选择留下?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5
乌镇,乌黑的瓦片,雪白的墙,窄窄的河道上灰色黄色的大石砖搭砌成古桥,远远的乌篷船静静地划来。不久,刚学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来自江南代表-—杭州,却不曾见过这里的恬静平和,小巧精致。
乌镇是个水镇,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而建。小桥是水镇的经,小巷是乌镇的纬。水里有打的木桩和石柱,上面架上横梁,整齐地搁上木板,屋子就出水面搭建起来了。或高或低,密密地挤挨在一块。或开茶楼,或是饭馆,或做布艺小店,木雕,石刻,画坊,应有尽有,家家别致精美。最好的是旅馆,让我真正做了“枕水”人家!
乌镇的人们都很勤劳,“丝作坊”,“草本染色作坊”,“叙昌酱园”,“灯笼坊”,“油伞铺”……。小小古镇,种种生活味道,寻着古人的脚步,慢慢体味。最是那蜡染工艺,给我很多美的经历。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一道道工艺后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那就是“冰纹”,点染得精巧细致,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做成头巾、衣服、裙子、枕巾,手帕、书包、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们。
这就是我走入的乌镇,没有城市的喧嚣繁华,一片温柔淡雅。一幅可听可看,会动会发声的水墨丹青。将误撞入的我们一同带进那一份安逸祥和。
乌镇的美景作文篇6
今天,我与父母一起来到乌镇,希望领略一下古镇的独特风光。
乌镇位于桐乡市,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乌镇最早开发的是东栅,而比东栅大三四倍的西栅,能带给人们一番“全新”的古镇体验。这种“新鲜”的感受不仅在于白天观光,更在于流光溢彩的夜游休闲,以及多样化的个性住宿,让游客能真正住下来细品。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来到景区牌楼前,那座古朴又不失雄伟的牌楼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文化深厚的内在精华。牌楼是木质的,屋檐微微翘起,散发出一种古老的气息。我们要坐小舟过河才能到达景区内部。河面风平浪静,透过船窗,看着河道两边的风景,像是走进了一幅中国水墨画,这也是都市人享受不到的乐趣。
终于来到了陆地,迎接我们的是一片全新的世界:高楼大厦变成了民屋平房,水泥路变成了条石拼接成的石子路,正所谓“轻轻石板路,千年古老屋”。路两旁开着数不清的小店,有卖古玩的,有卖小吃的,有写字楼,还有茶馆。
听人说,夜晚的乌镇十分漂亮,我们吃了晚饭静待夜晚降临。
天黑了,乌镇的灯从街头亮到街尾,让人顿觉耳目一新,比起白天,乌镇的夜晚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还正好赶上了“乌镇水灯会”旧称“乌镇灯节”。旧时农历新年前,乌镇民间一些作坊、店家和百姓都会制作彩灯、筹划灯会,相互之间还会展开比拼。今年,乌镇景区重启“水灯会”这一传统,意在挖掘历史,传承民俗。春节临近,迎春“水灯会”为水乡古镇带来浓浓的传统年味。
河面上,大型彩灯纷纷亮了起来,有“漕运宝船”“年年有余”“年画童子”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乌镇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我喜欢这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