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4-06-18 作者:Lonesome 工作总结

要知道大家在进行工作总结的写作中都是需要让自己的脑子是清晰的,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加出彩的表现,写好一份详细的工作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1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春播工作圆满完成

中央及市县粮补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月—日的一场中到大雨,截止×月×日,全县春播圆满完成,共播种农作物万亩,其中粮作万亩,经作万亩,粮作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高粱万亩、其它杂粮万亩,经济作物中,棉花万亩、蔬菜万亩、瓜类万亩、其它万亩。从今年春播完成情况看,主要呈现大宗粮食种植比重大、农作物种得足种得严等特点。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齐全,长势喜人,但有部分地块已呈旱象,如近期无较大降雨,春播作物生长和夏播工作将受到一定影响。

二、夏粮生产情况

全县种麦万亩,已全部收割完毕。由于今春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返青推迟—天,加上生育期内受旱,预计全县夏粮总产可达万公斤,单产公斤。

三、夏播形势严峻

月下旬至月上中旬虽有降雨,但分布不均匀且雨量较小,夏播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万亩夏播任务,目前仅完成万亩,其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

四、优质小麦、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承担了市农业局的两个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是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该基地坐落在静海镇南五村争光渠东,面积为亩。示范推广品种为京。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使示范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获得了单产斤的好收成。××××年×月×日,以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验收。示范区的建设,为我县小麦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样板,带动了全县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提升了粮食生产质量。二是优质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面积亩,坐落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周边。已按实施方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棉花现已进入现蕾期,长势良好,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做好农情信息工作

一是印放《农业信息》期、计余份。发送到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管农业乡镇长及名农村信息员手中,成为他们指导农民调结构、闯市场的好帮手。二是及时掌握全县农业生产情况,并以当日信息的形式向县委、政府、县广播局及《静海文汇》报送信息条。三是部属信息县物价月报表及时完成,并完成文字分析材料篇,完成玉米成本调查报表,并撰写了分析报告。四是完成市局粮经处及市场信息处安排的报表等业务工作。五是向《天津农业信息网》、《农民致富信息》报送信息篇。六是及时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六、协助搞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

积极配合县农委搞好指标分解、夏粮联查等工作,配合种子公司做良种补贴工作。在实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过程中,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向市、县有关部门及时反馈。

七、绿证培训及其它工作

我科承担的名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学员们反映热烈,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我县农村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组织编写的万余字的《农业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被市绿证办在全市范围内采用。

完成了《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关于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调研报告》、《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市人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情况调研》等文字材料篇。

八、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⒈及时掌握全县秋收作物的种植、管理情况;并作好灾情的统计及上报工作;掌握今秋种麦进展情况。

⒉继续配合农经委搞好粮食直补贴及良种补贴工作的落实。

⒊继续办好《农业信息》,并搞好信息搜集及上报工作。

⒋按时完成部属信息县的月报表和文字材料分析。

⒌及时完成市局粮经处和市场信息处的报表及文字材料工作。

⒍做好优质棉花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后期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2

20xx年以来,在局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股站室的全力配合,通过站员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工作任务目标基本完成,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完成决算和预算工作

20xx年部门决算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且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部门决算的内容涵盖单位的全部收支,数据真实,内容完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及时圆满地完成这项工作。其次,根据新《预算法>和《预算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本着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的原则,编制了20xx年预算。全年预算总收入1161.58万元。

二、正常开展所有日常报账工作

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严格报账程序,及时做好日常报账、结算工作,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局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及时编制财务报表,作好财务分析,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积极配合各部门完成政府采购工作

上半年政府采购涉及到高产创建项目、水稻集中育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验示范项目等,采购内容包括农作物种子、化肥、抛秧软盘、各种仪器设备。采购程序完成后,及时收集有关采购资料,妥善保管政府采购的相关档案资料。

四、全面完成本年度项目申报工作

争取项目是我局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我股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项目材料的收集、编制、汇总、申报工作。本年度计划申请农业项目有21个,预算金额达595万元。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3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滇池流域实施“四退三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大加快滇池流域蔬菜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基地转移建设的力度和步伐,根据《**市xx年**市蔬菜花卉生产工作意见》,我市蔬菜花卉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县(市)区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狠抓农产品质量,大力推广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设施化生产,全市蔬菜、花卉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现将上半年情况总结如下:

一、蔬菜花卉产销基本情况

(一)蔬菜产量、外销量同比下降,综合价格稳中有升。

据农业生产部门统计:xx年1-6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0.55万亩,同比增2%,生产总量95.73万吨减5.7%,生产产值13.05亿元增15.6%,外销量70.01万吨占总量73.1%。播种面积、生产总量、外销量分别占年计划的55.1%、43.5%、44%。今年以来蔬菜总体产销顺畅,价格稳中有升,综合平均价达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来的霜冻,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灾价影响较大,绝收面积近2万亩,上市总量同比减少5.1%。受灾蔬菜主要是外销品种,因此外销同比减少4.6%。

(二)花卉产销势头良好,产业增效明显。

去冬今春以来,花卉价格高,持续时间长,元旦、春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集中,鲜花需求量增大,全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值21.8亿元,占年计划的93.6%,同比增加136.8%,其中鲜切花面积7.74万亩,占年计划的91%,鲜切花上市量22.33亿枝,占年计划的55.8%,同比增加12.7%,产值8.32亿元,同比增加20.4%,出口额1888.79万美元。出口亚洲市场呈上升趋势,出口国排序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直接出口香港有所下降。出口主打品种是玫瑰,外销占总产量的90%。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减,新增基地向**东北部转移

一是xx年以来,滇池流域呈贡、官渡、晋宁、西山、盘龙、嵩明等县区实施“四退三还”工作,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产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转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区外的**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等县区,这些县区目前新增蔬菜面积15500亩,新增花卉面积5524亩。二是通过项目促进标准化建设,以项目带动基地转移,xx年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蔬菜项目安排在晋宁、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产区实施,花卉项目安排在石林县实施,蔬菜项目从xx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标准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入户培训、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开始进行生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三个县区的蔬菜生产面积近万亩蔬菜生产。花卉项目,目前实施进展顺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

xx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目前已安排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10.8万亩,主要品种有:生菜、荷兰豆、浅水藕、甜椒等十余个品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36795人次,推广黄板3.4万亩、性诱剂920亩、生物肥料8.9万亩、生物农药7.4万亩、引试新品种139个。推广无公害蔬菜45.3万亩,产量83.7万吨,分别占年计划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无公害生产,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保护环境。

(二)狠抓项目的实施

切实抓好xx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支持蔬菜、花卉项目的落实。为做好我省xx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东川、嵩明、石林等县区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已于3月10日上报国家农业部和财政厅。

(三)抓好产销调研分析工作,促进产销对接与顺畅

及时召开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收集汇总当月十三大类近80个品种播种面积及下月预上市量、分析产销存在问题、当前主抓工作,以简报、市农业网、新闻媒体形式向各届发布相关信息,有力促进我市蔬菜产销对接与顺畅。

为进一步发挥《**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在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导、宣传、服务作用,在人少工作多的情况下,挤时间按计划如期编辑发送,1-6月完成了六期3000份《**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从业者、新闻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要求,努力营造蔬菜花卉招商引资的优质软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蔬菜、花卉涉及面广,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四退三还”的.实施,滇池周边蔬菜花卉面积逐步外移,新区的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薄弱,部份地区栽培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加大了蔬菜花卉生产工作的管理难度。

(二)蔬菜、花卉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快,生产与市场营销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分析。

(三)原来每个月召开一次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及时将产销动态进行分析,便于加强结构调整和播种指导,蔬菜供求趋势分析,由于今年经费支持较少,不能按期进行培训和分析,希望局里考虑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打算

(一)加强无公害蔬菜认证基地的管理,加大蔬菜标准化推广力度,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加大黄板、生物肥料、生物农约的推广力度,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生产过程登记制度,基地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二)加强蔬菜花卉生产的管理,各县(市)区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加强目标任务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灾害工作,雨季即将来临,加强引导,疏通沟渠,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市场调研与信息服务指导工作,促进外销。

(四)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客商、公司、企业的合作,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和订单生产,扩大蔬菜的外销。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4

今年以来,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实行目标管理,规范作风、整顿执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较好的完成了上

半年的工作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面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种植业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1、粮食生产

今年夏收小麦总体形势“三增”、“三减”,“三增”即面积175万亩、总产5.775亿公斤、总产值7.5亿元,与去年145万亩、总产5.075亿公斤、总产值7.08亿元相比,分别增20.7、13.8、5.9;“三减”即单产330公斤、单价1.3元/公斤、亩产值429元,与去年单产350公斤、单价1.4元/公斤、亩产值489元相比,分别减5.7、7.1、12.3。在小麦生产中,我市大力推广优质麦生产,其中优质麦郑麦9023、豫麦47,135多万亩,总产达到4.5亿公斤,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市小麦大力推广配方施肥,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

秋粮播种面积达73.5万亩,其中玉米25万亩(其中高淀粉玉米豫玉19、20、34,8万亩,优质白玉米中单9409,3万亩,粮饲兼用型农大108,豫玉22,14万亩)。红薯17万亩(高淀粉优质良用型豫薯7号、8号、13号,15万亩),豆类30万亩,其中绿豆5万亩,高油高蛋白大豆豫豆19、22,20万亩。水稻1.5万亩,主要品种是豫粳6号。

2、棉花生产

棉花种植面积32万亩,其中春棉24万亩,茬棉8万亩,品种以抗虫棉和杂交抗虫棉为主,主要有中棉45、中棉40、99b、冀668、抗杂a1、南抗3号等品种。主要普及了促早栽培技术,育苗栽培和地膜覆盖,推广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目前棉花长势良好。

3、油料生产

①油菜:全市面积18万亩,单产155公斤,总产0.279亿公斤,主要品种是豫油49,14万亩,中油821,2万亩,其它1万亩。

②花生:全市面积55万亩,主要品种是白沙1017及少量海花系列品种。

③芝麻:全市面积8万亩,主要品种是豫芝8、9、10号和驻芝4号。

4、蔬菜生产

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61万亩,其中春夏播种蔬菜24万亩、小椒25万亩、莲菜2万亩。蔬菜总产量61.4万吨,总产值3.12亿元。春夏播蔬菜主要以豆类、瓜类、茄果类为主,全市蔬菜大棚有2560个,中小棚有32200个。

5、药材和食用菌生产

上半年全市种植药材6万亩,主要有血参、桔梗、麦冬、玄胡、板兰根等品种。食用菌有30多万袋,主要以平菇为主。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效益

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效益为目标,科学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一是稳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全市夏收面积192万亩,播种小秋作物240万亩,特别是玉米、大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升幅度较大。二是进一步改善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优质化水平。全市去冬优质麦种植近135万亩,占总面积175万亩的77;优质油菜率达90;优质专用玉米率92。三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得到稳步发展,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生产已经起步。首先对腰店乡已认定的3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地强化监督管理,严把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关,在品种选用、农药和化肥施用上严格管理,同时在生产中,积极引导菜农按制订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做到每一农事过程都有记录。二是抓好120万亩无公害小麦和40万亩无公害花生产地的建设,对产地认定的前期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材料已上报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等待省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四是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增强支撑作用。今年以来共引进各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85项(个),一年多熟、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推广迅速。

(二)当好领导参谋,及时指导生产

一是搞好农情调查,了解生产动态。半年来,先后组织农技人员57次,进行大型调查7次,其中农作物苗情及测产调查5次,农民种植意向调查1次,农产品及农资价格调查1次。通过调查了解,及时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技术意见和农村工作动态。二是及时汇报,当好参谋。坚持每周二、五汇报制度,先后给南阳市农业局电话汇报生产动态48次,书面材料30份;为市委政府指导农业生产开展了五次大型调查,撰写调研材料10余篇。如“农户植棉意向调查”、“邓州市种植业概况”、“邓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价格监测情况调查”、“我市彩棉生产情况调查”、“我市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等。三是预测预报,服务农民。通过增加调查次数,扩大调查范围,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元至六月份,共组织技术人员300人次,开展病虫草害普查6次,区域性重点测报30次,印发《病虫情报》和《植保信息》20期,测报准确率在95以上;指导大田防治500万亩次。四是收集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与销售。充分利用邓州市农业信息网等媒体,认真做好了农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先后筛选发布农业种植信息640余条,养殖信息625条,有效地指导了全市农业生产。

(三)积极搞好农业项目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上半年,我们加大了项目争取力度,先后编写申报项目10个,总投资2748万元,申请资金634余万元。其策性项目有《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邓州市“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项目》、《邓州市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邓州市农村能源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邓州市名优特新水产品种引进养殖项目》、《邓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项目》、《邓州市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邓州市优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邓州市优质棉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邓州市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同时,积极争取粮种补贴项目1个,据消息透露,省里已给邓州下达740万元粮食补贴资金。这些项目的启动实施将会积极地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农业竞争力。

(四)落实农村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是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直补工作。20xx年全市免征农业税1.35亿。到5月底,2508万元粮食直补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户。二是认真开展农民负担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审计资金总额3169万元,对审出的违规违纪资金,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整改纠正。在乡村自查的基础上,市农监办、纠风办、审计局组织力量对10个乡镇进行了重点抽查。三是认真开展农民负担大检查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年初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民负担大检查工作,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纠正,确保了全市大局的稳定。四是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事件。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2起,其中上三级案件14起。对上三级案件及一些重要案件,我们都直接进行了查处,并对两个村级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党政纪处理。

(五)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一是规范了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围绕全市“经济发展优化年”活动,要求全局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开展自查自纠,并对局系统三个执法单位的收费、罚没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二是实施了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局属各执法单位对全市农资经营门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检查经营门店500余个,查处不合格化肥10余吨,不合格农药1.5吨;查处未经审定、包装不合格玉米、棉花品种10余个,没收假冒伪劣种子1.5吨。同时,对全市农业转基因品种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规范和净化了我市农资市场。三是对农业系统所属农资经营主体进行了清理整顿。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南阳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业系统所属农资经营主体行为的紧急通知》精神,成立了自查自纠清理整顿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对局系统所属141个农资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检查。

(六)以阳光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今年以来,我们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培训,狠抓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2000人,资金达55.6万元,其中中央、省50万元,邓州配套5.6万元。目前通过招投标已认定了8家培训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七)立足科技培训,开展试验示范

利用农闲的有利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是以农广校为基地,开展学历教育。二是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共培训“绿证”学员1500多名。三是开展“双百”工程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局系统内百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选择10个乡镇,分包100个重点村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四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半年,在电视是举办技术讲座10余期,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现场技术指导100余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卡2万余份,累计培训农民50余万人次。

在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的同时,加大了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重点做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各类试验示范40多项。在十林镇建立玉米高产高效攻关田200亩,高产高效示范方1000余亩。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达250万亩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低。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慢,无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四)无公害农产品申报不力,我市腰店乡的3万亩蔬菜、林扒1万亩莲菜只得到产地认定,而农产品认证还是空白。

(五)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知识老化,仪器设备落后,办公条件差。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做好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一是做好大小秋作物管理,保秋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利用秋季换茬时机,及早规划,搞好结构调整。

(二)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步伐

对已认定的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后续管理,宣传和教育农民切实树立无公害意识,自觉按照生产规程操作。同时加强督促检查,使无公害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继续抓好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争新认定无公害小麦120万亩、花生40万亩。

(三)加快科教兴农步伐,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绿色证书”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为载体,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针对性选择培训专业,拓宽培训领域,加大培训力度。下半年完成绿证培训1500人,发证1300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效规范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综合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农业等技术。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双百”工程送科技下乡活动。根据部、省、市安排,下半年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以资源整合和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四)抓好农业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农水平

一是继续做好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规范和整顿执法行为,抓好队伍建设,落实邓州市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年的各项措施。三是集中开展秋季农资打假工作,抓好种子、农药、化肥的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不法行为。四是根据农业部和省、南阳市要求,结合我局实际,下半年实施农业综合执法。

(五)抓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着力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三是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以及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等,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的政策。五是加大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农民负担案(事)件。六是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七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乡村债务的化解工作。

(六)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一是进一步加大赴省进京力度,做好上下联系互通信息,申报的农业项目落实到人,随时跟踪问效。出口创汇基地建设项目、粮种风险金项目、种子补贴项目、沼气项目、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等要一追到底,确保成功。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局属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引进项目资金,谋求发展。三是对在建项目严肃认真地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质量,按时完成,确保项目争得来、放得下、建得好、收效高,经得起上级验收,树立我市农业项目建设工作的良好形象。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5

一、蔬菜花卉产销基本情况

(一)蔬菜产量、外销量同比下降,综合价格稳中有升。

据农业生产部门统计:20xx年1-6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0.55万亩,同比增2%,生产总量95.73万吨减5.7%,生产产值13.05亿元增15.6%,外销量70.01万吨占总量73.1%。播种面积、生产总量、外销量分别占年计划的55.1%、43.5%、44%。今年以来蔬菜总体产销顺畅,价格稳中有升,综合平均价达1.41元/千克,增11.1%。由于3月13-14日突如其来的霜冻,部分蔬菜如豌豆、小瓜、甜椒、番茄等因受灾价影响较大,绝收面积近2万亩,上市总量同比减少5.1%。受灾蔬菜主要是外销品种,因此外销同比减少4.6%。

(二)花卉产销势头良好,产业增效明显。

去冬今春以来,花卉价格高,持续时间长,元旦、春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集中,鲜花需求量增大,全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值21.8亿元,占年计划的93.6%,同比增加136.8%,其中鲜切花面积7.74万亩,占年计划的91%,鲜切花上市量22.33亿枝,占年计划的55.8%,同比增加12.7%,产值8.32亿元,同比增加20.4%,出口额1888.79万美元。出口亚洲市场呈上升趋势,出口国排序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直接出口香港有所下降。出口主打品种是玫瑰,外销占总产量的90%。

(三)滇池流域蔬菜花卉基地逐步退减,新增基地向xx东北部转移

一是20xx年以来,滇池流域呈贡、官渡、晋宁、西山、盘龙、嵩明等县区实施“四退三还”工作,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滇池流域的蔬菜、花卉生产退出的土地主要以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蔬菜花卉基地主要转移到滇池流域核心区外的xx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宜良、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等县区,这些县区目前新增蔬菜面积15500亩,新增花卉面积5524亩。二是通过项目促进标准化建设,以项目带动基地转移,20xx年中央财政扶持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蔬菜项目安排在晋宁、宜良、富民等蔬菜花卉生产区实施,花卉项目安排在石林县实施,蔬菜项目从20xx年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标准化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科技入户培训、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并已开始进行生产,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三个县区的蔬菜生产面积近万亩蔬菜生产。花卉项目,目前实施进展顺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

20xx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目前已安排标准化生产示范点4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xx.8万亩,主要品种有:生菜、荷兰豆、浅水藕、甜椒等十余个品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36795人次,推广黄板3.4万亩、性诱剂920亩、生物肥料8.9万亩、生物农药7.4万亩、引试新品种139个。推广无公害蔬菜45.3万亩,产量83.7万吨,分别占年计划的58.8%和52%。

花卉上提倡无公害生产,控制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保护环境。

(二)狠抓项目的实施

切实抓好20xx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支持蔬菜、花卉项目的落实。为做好我省20xx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东川、嵩明、石林等县区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已于3月xx日上报国家农业部和财政厅。

(三)抓好产销调研分析工作,促进产销对接与顺畅

及时召开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收集汇总当月十三大类近80个品种播种面积及下月预上市量、分析产销存在问题、当前主抓工作,以简报、市农业网、新闻媒体形式向各届发布相关信息,有力促进我市蔬菜产销对接与顺畅。

为进一步发挥《xx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在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导、宣传、服务作用,在人少工作多的情况下,挤时间按计划如期编辑发送,1-6月完成了六期3000份《xx蔬菜花卉信息》专刊,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从业者、新闻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要求,努力营造蔬菜花卉招商引资的优质软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蔬菜、花卉涉及面广,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四退三还”的实施,滇池周边蔬菜花卉面积逐步外移,新区的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薄弱,部份地区栽培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加大了蔬菜花卉生产工作的管理难度。

(二)蔬菜、花卉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快,生产与市场营销有待进一步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分析。

(三)原来每个月召开一次全市蔬菜产销分析会,及时将产销动态进行分析,便于加强结构调整和播种指导,蔬菜供求趋势分析,由于今年经费支持较少,不能按期进行培训和分析,希望局里考虑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及打算

(一)加强无公害蔬菜认证基地的管理,加大蔬菜标准化推广力度,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大力推行“5+3”工程的实施,加大黄板、生物肥料、生物农约的推广力度,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出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生产过程登记制度,基地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二)加强蔬菜花卉生产的管理,各县(市)区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加强目标任务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灾害工作,雨季即将来临,加强引导,疏通沟渠,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市场调研与信息服务指导工作,促进外销。

(四)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经费的补助。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客商、公司、企业的合作,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和订单生产,扩大蔬菜的外销。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6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发展开局之年,在市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有力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农业工作。全县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农业经济继续承接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

20xx年市农业局下达给我县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指导性计划21.41万亩,其中粮豆作物10.9万亩,经济作物9.8万亩,饲料作物0.71万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90元。全县实际完成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21.43万亩,其中粮豆10.58万亩,经济作物10.12万亩,饲料作物0.73万亩,比上年增加0.82万亩,增加3.9%。

(一)小春粮食生产情况

今年完成小春粮豆种植10.58万亩,比去年减少0.08万亩,减少0.8%,预计粮豆产量达到14808吨,比去年增加1758吨,增加13.47%,主要是去年秋冬雨水相对较多,小春粮豆作物苗情生长较好,科技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产提高。其中种植小麦6.33万亩,比上年减少0.1万亩,减少1.5%,预计产量9347吨,比去年增88吨,增0.95%;种植蚕豆0.82万亩,比上年减少0.xx万亩,减少12.1%,预计产量1030吨,比去年增xx3吨,增12.3%;;种植杂粮3.43万亩,比上年增加0.13万亩,增加3.9%,预计产量4431吨,比去年增加1557吨,增加54.2%。

(二)大春作物生产种植情况

20xx年计划种植大春作物20.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0万亩,经济作物4.31万亩,其他作物0.93万亩。粮食作物中计划种植水稻5.2万亩,玉米7.2万亩,薯类、豆类等杂粮2.6万亩。截止6月10日,全县共育秧0.56万亩,已栽种大春农作物18.5万亩,其中:水稻4.6万亩,玉米7.3万亩,薯类、豆类等杂粮1.7万亩,烤烟1.8万亩,其他各类作物3.1万亩。余部分薯类作物和经济作物正在抓紧节令抢种抢播中。在大春生产中,农业部门各站所和广大科技人员高度重视,早计划早安排,一是及时做好春耕准备。抓好良种供应,确保种子质量,加强对县内三家种子经销企业管理,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积极落实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的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技术培训,落实科技措施。进入春播时期以来,各站所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深入村组开展无公害栽培、平衡施肥、旱作节水、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类适用技术培训,各项农业科技措施随着种植进度正在抓紧落实。

(三)冬季农业开发情况

全县完成冬季经济作物开发及饲料作物10.85万亩(其中经济作物10.12万亩,饲料作物0.73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增1.5%。主要是去年受干旱影响,产量产值下降,今年我县冬雨相对较多,对发展冬季农业较为利,各种经济作物苗情长势较好。无论从产值和产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增加,产值达13646万元,比上年增2681万元,增长24.5%。其中冬早瓜菜2.4万亩,产值8050万元,比上年增加1230万元,增18%。其中:西瓜10700亩,比上年微增,产值6362万元,比上年增560万元,增9.66%。冬马铃薯0.7万亩,产值1320万元,比上年增加450万元;冬玉米1.7万亩,产值xx78万元;冬春大豆1.04万亩,产值956万元,比上年增加470万元;优质油菜2万亩,产值xx48万元,农田种草、绿肥饲料等其他各类经济作物种植3.01万亩,产值994万元。冬季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使农民人均增收103元。

今年的冬季农业开发中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农民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的投入加大,特别是在嫁接西瓜种植上有较大的突破,嫁接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进一步加深。三是滴灌技术首次在西瓜种植中应用推广,推进了产业经营。

在冬季农业开发中,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加强了对冬农开发的指导,农业部门制定了20xx年冬季农业开发实施意见,对各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二是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科研和试验示范力度,对示范项目组织专人测产验收,加大跟踪问效和检查。三是科技人员精心组织科技宣传培训,开展西瓜嫁接、冬洋芋高垄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芒果园冬季管理等培训,通过培训和宣传,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商品意识,使种植水平提高,效益逐步增加,冬季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四是各单位以试验示范为平台,加强对农民种植的指导,扩大了面积,提升了产业科技含量。

(四)畜牧业生产情况

1、畜禽存栏情况:上半年,全县大小牲畜存栏343951头只,同比减少12008头只,减3.4%,其中:存栏生猪148703头、牛47997头、羊xx8858只、马属动物28393匹;存笼家禽766318羽,同比增加108991羽,增16.6%;

2、畜禽出栏情况;全县出栏肉畜89189头(只),同比增加18932头只,增26.9%,其中:出栏肥猪59308头、同比增加10460头、增21.4%,出栏肉牛3648头、肉羊23842只;出笼家禽609688羽,同比增加154447羽,增33.9%;肉类产量5795吨,同比增加700吨,增13.7%,其中:猪肉4098吨、牛肉430吨、羊肉397吨、禽肉870吨;禽蛋产量215吨,同比增加8吨,增3.9%;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15000万元。总体看,牲畜存栏减少,出栏提高较快,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

3、动物免疫情况。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春季动物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310606头(只),其中:生猪1508xx头、牛42819头、羊xx6976只,防疫密度为90.2%;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641057羽,其中:鸡553070羽、鸭72344羽、鹅15643羽,防疫密度为89.2%;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53146头,防疫密度为91.8%;预防接种猪瘟疫苗153146头,防疫密度为91.8%;预防接种鸡新城疫疫苗534385羽,防疫密度为85.8%。常规防疫工作:预防接种牛出败苗2601头,气肿疽苗4686头。全面使用二维码耳标,佩带免疫耳标108718枚,动物免疫档案进一步完善。

4、动物检疫情况。屠宰检疫工作:全县8个乡镇全部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全县14个肉类市场上市肉类全部经过检疫,上市肉类检疫率和持证率为100%,屠宰检疫开展面达100%。半年来,检疫肉类24551头(只),其中:猪肉19xx2头、牛2158头、羊3281只;检出不合格猪肉8头,已作无害化处理。产地检疫工作:检疫畜禽71463头(只),其中:生猪25173头、牛4318头、羊6502只、家禽35470羽。市场检疫监督工作:检疫畜禽41748头(只),其中:牲畜16382头、家禽25147羽、其他动物219头(只),检疫动物产品36吨,未检出染疫动物及其产品。

(五)芒果生产情况

上半年,全县优质晚熟芒果总面积达14.98万亩。为提升华坪芒果产业,大力推广了以凯特、圣心为主的优质晚熟芒果改良和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新增改良面积19810亩,实施芒果套袋487万个,芒果花控0.46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5.8万亩,平衡配方施肥2.3万亩。重点在在荣将龙头果子山、基佐、哲理、民主、德茂4个千亩芒果示范园和河东九组、荣将三马箐、古树湾三个小康村等加大了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利用芒果园喷滴灌设施积极开展芒果园套种辣椒和种草养鹅示范,积极探索(果)-草-(畜)相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经营模式,显著提高园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六)茶叶生产情况

上半年,全县发展茶叶种植15036亩,投产采摘面积与上年持平,面积12180亩,春茶产量220吨,比上年同期增70吨,增46.7%;春茶总产值8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480万元,增120%。增加原因主要是上年干旱影响导致产量产值减少,去冬今春冬雨较好,春茶产量增加,提高了春茶的经济效益。

(七)烤烟生产情况

20xx年下达我县指导性种植面积和生产量分别为1.7万亩、4.85万担,计划收购4.0万担;市指导性种植面积和生产量分别为1.8万亩和5.1万担。目前全县育苗2240万株,出苗率为100%;完成预整地面积518亩;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430座已经完成土建工程,其余215座都在加紧施工建设中;动工的小水窖工程有348个,竣工252个。所有基础设施工程预计在6月底完工。

(八)蚕桑生产情况

20xx年,全县蚕桑种植保有量与上年持平,面积1.38万亩(包括四边桑),春季预计发放蚕种2500张,生产蚕茧85吨,销售收入预计280万元。今年春蚕市场价格看好,每公斤收购价比往年高10元左右。主要推广了云桑1号、云桑2号、云桑8号、胜东1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等优良品种,加大推广了省力化简易蚕台、幼蚕辅喂营养素等科学养蚕技术,农民养蚕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九)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冬季是我县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拿钱”季节,在稳定粮豆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增强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扩大经济作物生产。完成总种植面积21.43万亩,其中种植经济作物10.12万亩,饲料作物0.73万亩,粮经比例达到49.4:50.6,经济作物第一次超过粮食作物,超1.2个百分点,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同时冬季农业开发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粒蚕豆、早熟豌豆等传统的粮食作物生产向经济作物延伸,推广力度逐渐加大。上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

(十)水稻玉米高产创建情况

实施高产创建活动是稳定和增加全县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县水稻高产创建由县种子管理站负责,分两片实施,从四月中下旬开始,科技人员积极下到田间地头,共落实面积22540亩,涉及2乡3镇、19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5586户农户。我县的玉米高产创建按照目标任务,由县种子管理站组织实施,目前分别在中心镇、荣将镇和石龙坝乡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两片,面积为22760亩,涉及3个乡镇、18个村委会、5710户农户。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华坪县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20xx年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实施单位,成立了领导组、专家指导组和技术执行组,责任到人,任务到片,加强了我县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各项工作的领导。同时狠抓农业科技措施的落实,一是统一良种,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二是重点推广了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积极开展农机作业,由县农机站牵头,积极组织、协调全县农业机械做好机耕机耙作业,22540亩水稻示范片基本实现机械作业,玉米核心园区和千亩示范片利用小型微耕机开展作业,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农机化水平。

(十一)农业科技措施完成情况

上半年推广小麦良种6.14万亩,蚕豆良种0.71万亩,瓜菜良种2.38万亩,小麦良种普及率达到97%,蚕豆良种普及率达到85%,瓜菜良种普及率达到98%,综合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优良品种增收效益明显。狠抓十项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和实施,推广农作物平衡配方施肥8.8万亩,无公害栽培技术1.8万亩,实施作物间作套种12.12万亩,水稻集中育秧和旱育秧0.12万亩,推广玉米规范化栽培4.9万亩,地膜覆盖栽培12.3万亩,开展小麦、油菜等监测联防17.5万亩,实施芒果套袋487万个。下半年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6.2万亩,病虫害综合联防27.5万亩。积极引进新品种,做好品种区试。在芒果上,引进了红金龙、甘红、玉文大果、四季芒、德玉、三年芒芽变种;在蔬菜上,引进金峰三号、春旺、金状元、春辉4个韩国杂交大白菜品种;在“两杂”用种上,积极开展水稻区试30个,玉米区试15个。积极开展芒果、葡萄、蔬菜、病虫害防治、芒果嫁接等农业科技培训,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了农民素质。

(十二)主要农用物资供应就位情况

目前到位杂交玉米种子19.88万公斤,品种主要有云瑞4号、珍油玉9号、雅玉889、雅玉10号、大天6号、北玉2号、长城799等。到位杂交水稻种子2.83万公斤,品种主要有金优527、宜香4106、q优1号、2号、6号、中优85、d优202、q优6号、汕优63、丰优香占等品种。目前已销售杂交玉米种子19.04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2.83万公斤。由于综合物价上涨,今年种子价格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县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用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平稳,可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各种农用物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农业生产用水方面,全县大小库塘蓄水总量5687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5442万立方米)增245万立方米,由于受去年干旱和降雨量影响,各库区水源径流量减少,储水不足,部分灌区仍存在干旱缺水现象。

(十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培训情况

今年1-6月份,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898人,其中转移到省外456人,完成计划的97.4%;新增培训1579人,完成计划的52.6%。

(十四)国债沼气建设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上半年共完成沼气建设212口,完成计划的30%。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分析

(一)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自然灾害也较多,特别是7-9月局部性的大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比较突出,防灾救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主要是乡级办公设施极为简陋,有的乡镇站房屋破烂、办公条件极差,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防疫经费不足。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在国际国内不断发生,预防接种的疫苗增多,疫病防控任务繁重。由于防疫经费不足,影响动物免疫、疫病监测等防控工作的开展。

(四)部分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未经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就私自建设养殖场并投产;不执行强制免疫规定,不按时接种疫苗,甚至有的养殖户拒绝对所养畜禽接种疫苗;发生疫病,出售病畜、乱丢死畜等。因此,疫病时有发生。

(五)畜禽饲养的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水平相对较低。表现为存栏高、出栏率低、死亡率高,母畜年生产力低、品种老化。

(六)龙头企业不强、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小、带动作用弱,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好大春粮食生产

我县是一个旱情较重,降雨量分布不均,导致部分旱地面临旱情,随着雨季的到来,全县科技人员将全力以赴,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苗,中后期抓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管理,确保大春粮食稳产增产。

(二)抓好抗灾救灾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自然灾害也较多,将进一步严密观注灾情,根据灾害发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严密观注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安排植保部门加强预测预报,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深入田间调查,建立完善预测预报系统,发现病虫危害及时上报,做到勤检查、早防治、早扑灭,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三)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在春耕生产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热区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热区特色农业县、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发展壮大优质粮食产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同时按照不同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突出发展优质晚熟芒果、无公害蔬菜、优质茶叶等特色农业,不断增强产业基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壮大农业经济实力。

(四)进一步抓好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

结合产业的发展,主要抓好大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大春多样性种植、玉米配方施肥、瓜菜、茶叶无公害栽培、芒果嫁接改造、芒果套袋技术、芒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加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提高科技普及应用率。

(五)继续抓好高产创建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科学措施,抓好中耕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获得丰收。

(六)进一步加大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

积极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加大推广安全生产科技措施,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生产基地安装物理杀虫灯,降低农药使用量,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行政,抓好农资打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增收。

(七)进一步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制度化

强化动物免疫。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跑户率达100%;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密度达到100%;因地制宜开展牛出败、气肿疽等疫病的免疫接种;生猪疫病死亡率控在3%以内,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5%、2%、禽6%以内,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动物疫情。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7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创卫办的督察指导下,市农业局根据《市农业局创卫工作目标责任书》及《市人民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责任部门任务分解》的要求,现将上半年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创卫工作的番副局长为组长,局属执法室主任余主任、局办公室刀副主任为副组长,局属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执法室,资料员赖月宝旺兼任,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今年4月是我国第二十二个爱国卫生活动月,按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十二个爱国卫生月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为进一步改善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1、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第二十二个爱国卫生月的活动

我局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全民动手”为主,广泛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治理环境脏、乱、差,重点对单位卫生死角、露天垃圾、办公场地、公共厕所、公共场所等地的垃圾、杂草进行全面彻底地清除以及开展了除四害活动,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了干部职工身体健康,促使群众爱护城市环境,自觉做到了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张贴,提高全民爱卫意识。从而营造人人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2、抓环境卫生制度管理

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责任,进行定期检查,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爱卫工作,各办公室及门前的卫生工作坚持每天清扫,保持全局的良好环境。

3、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1)、我局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共出动职工268人;出动车辆38辆次,清理垃圾17.2吨;清理污水沟1275米;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99张;清除卫生死角42处。水井消毒8口,改厕6座。

(2)、以春季灭鼠为重点,开展了在全局范围内统一灭鼠活动。单位出资购买灭鼠药0.25吨,采取科学灭鼠投药程序,确保使用安全,在全局站所办公区及生活区同时投放灭鼠药和投放灭蟑药8公斤,使灭鼠、灭蟑工作在全局和各站所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3)、在重点灭鼠的同时,对单位及站所办公区8762平方米范围开展春季灭蚊、灭蝇活动,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4)、加大资金投入,共投入0.98万元专项整治经费,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对单位公共厕所的化粪池卫生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治,并清理疏通排水沟,美化环境,提高职工生活环境质量。

(二)开展鼠药使用及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出动执法车辆21车次,执法人员84人次,检查鼠药销售摊点17个次,经查没有发现摆摊销售毒鼠强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鼠药。销售使用的鼠药均为敌鼠钠盐、溴滴隆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低毒鼠药;检查农资经营户161户次,鱼用药物经营户12户次,鱼用饲料生产企业12户次,水产养殖户43户次。经查没有发现销售使用国家禁止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农药及孔雀石绿、氯霉素、已烯雌酚、硝基呋喃类等违法使用。

检查芒市农市场22个次、蔬菜生产地6个次,抽检蔬菜样品148个,合格率95.3%;抽检水果样品55个,合格率96.4%;检查进销货台帐38套,养殖记录5份,蔬菜生产记录19份,基本能按要求记录;发放宣传资料42份。

(三)健康教育方面

1、制定全系统爱卫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全系统爱卫健康教育工作宣传5次,(局机关1次,站所4次),参加人数78人次;现场笔试农产品问卷72份,合格率95%。

2、系统内设有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板栏2块;每月刊登1-2期,宣传内容根据工作情况及时公示,主要有国家禁限用农药、渔用物及工作动态,印发农业简报2期。

3、开展除四害活动,系统内开展灭鼠、灭蟑螂活动11次。

4、会议室内设有禁烟标志2块,不设烟具。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篇8

20xx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3451”工作思路、“四个城市”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推进绿色发展的方向,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聘请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xx市乡村振兴规划》,通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讨论研究,初稿已经形成。结合我市乡村振兴规划,分别制定了创建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产业园位于弥河和王坟镇,规划占地面积98平方公里,计划5年投资11.18亿元,以山楂、桃等果品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2万亩山楂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亩桃标准种植基地、15万吨果品精深加工项目、山楂深加工智能化升级项目及果酒研发中心等21个项目。目前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被评为潍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潍坊市共评选10个,xx位列第2位),潍坊将我市推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单位,目前,市委主要领导已到省农业厅做了创建规划答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省专家组现场考察评审,全力保证评审顺利通过。

2、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重点抓了xx蜜桃、山楂、柿子、银瓜等特色产品的品质提升,与潍坊市农科院联合开展《xx蜜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组织成立了柿子产业协会,设立200万元的“柿子产业发展基金”。推荐“九州农庄”牌蔬菜、“圣登堡”牌山楂干红、“王坟镇清风峪”牌果品、“一正”牌有机黑猪肉等6个企业品牌申报潍坊市首批企业产品品牌。今年以来,新认证“三品”品牌14个,新增三品基地434亩。xx蜜桃、xx柿饼入选《齐鲁御贡》名录,协助央视农业频道生态中国栏目,对我市敞口山楂种植业和加工业进行大力宣传。

3、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新建绿然农业、丰本农业、尊悦农业3处省级高标准桃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新建xx金色田园、鲁威有机果蔬2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完善了蔚然农业、晨曦蓝莓等4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

4、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依托华盛农业、天成农业,引进高端育种人才3名,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高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新建xx天成农业种子研发中心项目,新建成2000平方米高标准种子仓库、1000平米种子加工车间、8000平方米高标准育种温室大棚、育种棚,引进科研育种仪器设备5台。

5、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筛选出华盛农业、蔚然农业、天成农业、凯欣农业等12个重点企业实行领导包靠负责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等支持企业发展,打造农业亮点。目前,依托xx家家富现代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进行蒲公英系列产品、大姜等深加工产品深度研发。山东凯欣绿色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合作hbfoods(china)ltd进行水果蔬菜保鲜及深加工项目,引进美国和荷兰先进生产线,建成后年加工能力预计在2万吨以上,年创收将达到2亿元。

6、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新争取我市列入山东省“20xx年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县”。大力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建立番茄、韭菜绿色防控技术中心示范区1000亩,推广面积2万亩,实施小麦统防面积达到10万亩。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在高柳镇建设粮食万亩示范区一处,在何官镇建设露天胡萝卜万亩示范区一处,新增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为7050亩。

7、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

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正在建设与潍坊市、省和国家互联互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将蔬菜、果品等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开展了韭菜、白菜、西瓜、银瓜等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988批次,其中省级40批次,市级330批次,县级618批次,合格率达99.29%,对不合格样品进行了追溯处理。

8、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培训。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引领,培养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目前完成绿证培训1000人,新争取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400人、山东省农民创业培训250人,争取培训资金170万元,近期将开展培训工作。

9、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多次赴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洽谈,目前引进的xx众信力和职业培训学校项目已落地,由北京客商张国静和xx客商吉莉莉合作,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教学楼正在建设中。同时洽谈项目4个,分别是:xx市教育基金项目,由上海中烨控股集团和上海瀚莘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亿元,打造xx市政府自己的教育集团。xx职业学院项目,由上海瀚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兴建,总投资5亿元,计划用地800-1000亩,首期规划500亩,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果蔬种植深加工项目,由杭州孔膳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6亿元,计划建设3000亩果蔬种植基地一处,打造一个集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签订投资意向书。智慧养老项目。上海海阳集团投资2.7亿元,依托我市长庚养生文化园、德霖康宁养老中心已经基本建好的两处养老、养生院,进行配套扩建,打造我市功能最完善,管理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性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