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加灵活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生活中的点滴经验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心得体会,为未来积累智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不容易
胜利来之不易。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解放战争时期,保守估计解放军阵亡26万,失踪19万,被俘1万,受伤106万。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日占区一名红军指战员,问他战争结束后准备干什么,他十分泰然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我们大半人都将死在这场战争中。革命先烈们正是怀着这份必胜的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毛泽东创立了中国化社会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在取得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党中央在1957年底宣布在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务实作为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牢记使命,践行党的宗旨是大气概。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无私奉献史,就是一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不懈奋斗史。我们党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征途上所经历的条件之恶劣、斗争之残酷、牺牲之巨大,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所没有的。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个死也要坚持的主义,就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共产主义。
无所畏惧,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6年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一经提出,便产生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从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这个著名论断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还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斗争与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
求真务实,主动作为谱写发展新篇。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又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竭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争取人民当家做主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领导真理标准的讨论,坚决反对两个凡是,推动和领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跟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三、汲取党史精华,践行党员宗旨,奋力开创幸福明天
要善于斗争。毛泽东游击战术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就是要避其锋芒,取其弱而攻之,从而取得战争胜利。新时代,把干事创业当做一场战斗,在遇到各类急难险重问题时,无所适从时,不妨冷静对待,全方位思考,不躲、不推、不靠,迟早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敢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世界上诸如前苏联等一些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不能长久,关键在于拿来主义,不会、不敢创新。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机制就是基于继承走访慰问机制的创新。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要敢于创新,就要善于继承历史好的传统,明白这个道理,在推动工作时,就不会拘泥于固有,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2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份特别的入党宣誓书。宣誓人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榨油的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党组织批准他入党,识字不多的贺页朵在简陋的榨油坊内,一笔一画把入党誓词庄严写在了一块红布上。即使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上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但质朴而无畏的誓言、忠诚而笃定的信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信仰信念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砥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毅力和意志,也需要在经受斗争历练、战胜诱惑挑战中增进定力和智慧。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革命烈士邓中夏如此说。上得了革命斗争检验的刀山,过得了改革发展考验的剑树,才能涵养好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风范。学史增信,就要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善于从党史里传承红色基因,在现实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
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奋起,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学史增信,就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最后,我们要通过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革命到底的那种精气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立业新时代,砥砺奋进新征程。
: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3
诸多成绩的取得,也让我深刻反省自己在入职之初,入党之初的信念和使命,我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做到司法公正,做到秉公办事,做到为民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警醒自己,高悬达摩克斯之剑,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绝不因外力影响司法的公正公平,维护法律的尊严。
明得失,深刻剖析自我、认清自我,让风清气正贯穿始终。法院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站在执法的第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法院系统,一旦失之于宽、失之于偏,服务对象对法律的公平公正将产生疑惑,甚至对法律体系失去信心。
有所得,我的所得是党赋予我示范引领的义务,是岗位赋予我依法判案的职责。有所失,我的所失是工作生活的随意性、是社交的广泛性。作为政法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有更为明确的纪律,让我时刻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失去的这些我不后悔,所得的我却更加珍惜,因此,在工作中我将坚持风清气正,坚持依法判案,用法律的准绳衡量当事人的责任,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4
其中,学史增信这个信是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学习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信仰、信念、信心贯穿于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成为最鲜活、最生动、最能教育人、激励人的营养剂,我们要在学史增信中凝心聚力、奋勇前行。
学史增信,我们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就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100年来,我们党团结、依靠、带领人民群众从被压迫被剥削的水深火热状态中到迎来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今正是需要回顾过去光辉历史,奋力砥砺前进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自觉努力学习党史教育,做到学深悟透,内化于心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做到以学促做,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
用党史凝聚奋斗之力。百年奋斗、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记载着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从救国、兴国、强国、富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永不停歇的坚定定力。历史是开启未来的钥匙。我们要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带着初心、带着使命,铸牢信仰信念,涵养为民情怀,牢记来时路、让脊梁更加挺拔,走稳脚下路、让步伐充满力量,奋进未来路、让信仰信念永灼其焰。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5
学史明理,就是通过学习国史、党史启迪智慧、武装头脑。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国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是如何从九死一生中走向胜利的?改革开放怎样打破僵局,开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党史是增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宝库,深入触摸党史细节,更能看清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势和主流。无论寻乌调查、《论持久战》,还是枫桥经验、小岗改革,学党史也可以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党史上的波折失误,同样可以引以为戒,防止再走弯路。
历史不只书写在教科书上、陈列在博物馆里,更应成为人们的心灵础石、灵魂灯塔。打磨忠诚担当,不妨对照革命前辈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激励奉献付出,不妨从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探寻自我价值;严以修身用权,不妨学学亲自起草、躬身示范《干部十不准》的焦裕禄……回望青史问初心,砥砺奋进再进发,那些战火硝烟中挺立不屈的灵魂、干事创业中实干兴邦的模范、改革发展中敢闯敢拼的典型,无一不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发扬,并使之在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的精神洪流。
注重学习党史、国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凝聚前进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国史、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6
我们不曾亲历来时的路途,但历史会与我们诉说;
学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笃信之。回望党的一百年灿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党之初,我们便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高举着这面真理的旗帜,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陈望道先生怀着满腔热情,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这本苦心翻译而来的《共产党宣言》也成为了我们党开创事业、开辟未来的思想起点,让无数的共产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并获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厚重的百年党史,我们更加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所闪烁的真理光辉和科学力量,从中细细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养分,坚定前行的力量。
学习学史的心得体会篇7
学史增信的增强信念。有了信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还是有可能遇到挫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上,经历曲折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时期,需要坚韧的志向。古代的大事者,不仅有超世界的才能,还有忍耐的志向。我们党能跨越那么多娄山关师走口,实现这百年基业,优秀党员同志的惊人才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坚韧志向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志是志向、意志、信念。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从组织还是个人来看,我们的党员同志和党组织都经历过从生死存亡到逆风成长到乘风破浪的不同阶段。遵义会议的混乱无论如何,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这些熟悉的真正感人的事迹,可以给现在陷入困境,暂时迷惑的年轻干部大众增加勇气,补充斗志,增加牛的力量。
学史增信增强信心。我党的历史写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过去。中华民族56个民族永远是一家。就像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幸福一样,中国56个民族的家庭幸福隐藏在新中国历史的画中。每个民族都不同,各有特色,但我们有共同的过去。我们过去也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在外国列强面前挣扎求生,用生命抵抗,保护祖国的山河。无论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还是回族,我们每个民族都承担过苦难,创造过辉煌。团结是力量,我们兄弟姐妹各不相同,但我们也爱家庭爱国。
对家庭的爱离不开对家庭幸福的担心。对国家的爱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爱家爱国,学历史明史,始终肩负家国,团结放心,用历史提高民族自信,建立属于大中国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