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激发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写心得体会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国语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1
一、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第一,教师之间互相练说。在同一办公室,一位老师读,其余老师边听边指出存在的错误。这样,让读和听的人都能加深印象,很快地记牢该读音.如'挠,饶,扰这三个字音,逐的发音,我始终弄不清楚,有一次我在办公室练读的时候读错,一个同事用我的错误读音和我开了个玩笑,在说说笑笑的过程中,我对这些个字读音的记忆就刻骨铭心了。
第二,师幼互动。即老师在督促幼儿说普通话的,同时,幼儿也督促老师,为教师纠错。这样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我班的小朋友在朗读时不大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分,从我认识到师幼互动这一举措之后,我发现小朋友在朗读时特别注意把音读准。一次,我在讲故事时,故意把知道的知读成了平舌音,一个小朋友立即站起来说:老师,你把‘知’读错了,我当时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并感谢他敢于为老师指出错误。就这样,所有的小朋友更认真的听故事了,也更认真的去寻找错误了。
第三,亲子练习。晚上,我在家里练习读单、双音节词。女儿听我读得很认真,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妈妈,你真好,我们来比赛我一听,乐了,女儿也对说普通话产生了兴趣,还想和我比一比,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吗?于是,台灯下,我们母女俩认真地读着、听着。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我思忖着:我和女儿用普通话沟通是那样自然,谁说普通话防碍表达?
第四,录音对照。这个方法也是我从女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受到的'启发。一天,女儿听完英语磁带后,用复读机的跟读功能在练习说英语,我立刻想到,这是练习说普通话的好方法,它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错误。还可以把自己朗读的文章录下来,可以从中发现好多不足之处.比如,语速,发音等等.二、说普通话的体会
上学的时候,说了三年的普通话。毕业以后来到工作岗位上,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一直再努力的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幼儿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家长使用普通话,但是同事们之间,似乎就不是很注意了,通过这一学期,我们提高了认识,普通话就是与任何人沟通的语言,我们坚持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坚持与家人也使用普通话.再普通话的学习使用过程中,我们要起到宣传普通话的带头作用。
总之,说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尤其是做老师的我们,再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以前许多没有学习到的东西,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每一次的考试,无论是普通话的口试还是汉语拼音的书面测试,都让我们从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可见,学习是我们终身受用的一项制度.是提高各项素质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2
在这次初中语文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参训后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心底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搞好本职工作,来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出的人生精彩。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下面我就如何设计好初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随着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提高。必将对它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第三,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要顺利达到以下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贯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阅读,逐步提高
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知识。
2、感受乐趣,启发对话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作者对话交流,受到课文丰富内涵的影响。于是学生体会到阅读可以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来,其乐无穷。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源泉。因此,应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初一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初一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3、自主阅读,感受语??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下与客体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又使体验、感悟这种心智活动成为可能。因为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是阅读行为的发行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决定着阅读的目的、任务、方式和效果,所以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理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位置。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3
----
国语心得体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语经典,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首先看得是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丹教授讲授《论语》的方式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圣人,《论语》中的文字更是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于丹教授仿佛把难以消化的食品加工成了美味的快餐。她带我们穿越时空,把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我们面前。
于丹教授总是把《论语》的精髓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用生活中的小寓言来演绎。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父亲有两个女儿,一个极端乐观,整天一个极端悲观,父亲为了让悲观的小孩开朗起来,试图通过环境,让孩子有所改变。于是他把乐观的小孩关在马厩,把悲观的小孩安置在家里,并给悲观的小孩买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天黑了,他回到家里,悲观的小孩还是愁眉苦脸,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把玩具拆开来玩,孩子说:她怕每个玩具都玩坏,还是不玩了。父亲又来到马厩看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身上沾满了--------马粪,但是她正开心地刨着粪,父亲问她在干嘛?孩子说:我总觉得这马厩里有小马。这就是一个悲观者和一个乐观者截然不同的观念。
另外一个小故事也让我记忆犹新。小孩告诉大人苹果里有星星,大人以为小孩在讲童话故事,就一味地点头应付。小孩一本正经地继续向父亲说苹果里有星星,看着父亲不相信的敷衍,孩子拿过来一个苹果,把苹果横切了,结果,真的一切一个星星。如果不是孩子告父亲,也是大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苹果里有星星的事。所以,知识没有“不耻下问”。更多时候,只是改变一下人的思维方式而已。
接下去看得是《孔子》。除了感叹周润发的演技出神入化之外,经典的台词也让我回味不已。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影片中以“活人殉葬”引出了这句话。
2、见义不为非勇也
影片中以“子路路见不平,私藏被追杀的小奴”为媒介引出了这句古语,看到需要你做义举的事情不做,就不是勇敢的人。
3、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
影片中,孔子的这句话,使得齐王不得不信守承诺。
--------
4、南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
孔子: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
南子:在诗三百篇中,有好多篇是关乎于男女情爱啊!
孔子:诗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
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为此争得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要克服,难呐!
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
5、冠者,礼之始也
影片中孔子很注重服饰的“正”,认为这是“君子当正其衣冠”。
子路战死在沙场上的时候,也不忘带好头上的将帽,死都不忘修养礼仪。
电影《孔子》,简洁而又不简单地讲诉了孔子从壮年到老年,一生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生。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浓缩了论语的精华,让我们受益匪浅。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4
学习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学习国语,也就是汉语,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和魅力。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汉语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在学习汉语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中文水平还不错,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才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其实很差。尤其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我经常会出现理解困难和表达不清的情况。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
其次,学习汉语让我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汉字、语法等基础知识,还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等等。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最后,学习汉语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汉语。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许多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比如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发音和书写;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技能不仅让我更好地掌握了汉语,也让我更加自信地与人交流。
总之,学习汉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汉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和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让自己的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5
最近针对在英留学生的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在诈骗手法上更是巧立名目,令人防不胜防。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的此前文章的指出,仅在10月16日一天,就有两名刚刚抵英的留学生上当受骗,共损失人民币100余万元。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截图
记者采访了几位亲历“电话诈骗”的同学,下面附上他们的真实故事。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案例来提醒广大留学生,出门在外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不法分子在电话诈骗案一事上耕耘甚深,诈骗手法不胜枚举。不过基本上仍可以大致归类为以下这几种,分别是“使馆单位”,“快递公司”以及“警方人员”。
假冒驻英使馆人员
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的cissie,在到英国的第22天就就被骗了20万人民币。
10月22日。当时正在公寓里做作业的cissie突然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称“有一份密件需要她马上前往大使馆查看”。
单纯的cissie并无作他想,只是因为在忙而表示无法及时赶到。
对方看鱼没上钩后便立即转接到另一个电话。另一个电话称该“密件”的内容是“与她有关的一起诈骗案”,同时给出了详细的案件信息:
有人盗用了她的身份证信息在银行办了张银行卡,并使用这张卡卷款潜逃。这个人叫李菲燕,9月28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被捕,搜出将近200张银行卡,其中有一张写在她的名下,并且卡里有268万人民币。
对方声称,现在英国大使馆要依法把她遣送回国,并送至上海公安部门做笔录。
因为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cissie回忆道,当时真是一瞬间就慌了,心提到了嗓子眼。
利用学生涉世未深的经历和恐惧的心理,对方进一步地控制着cissie。对方让她加了qq号,并称是因为qq与他们签了保密协议,同时让cissie打开摄像头并把手机关到飞行模式,只能连接wifi,还装模作样地展示了“警官证”。
同时为了自证“身份”,还让cissie用谷歌登陆了一个ip地址,上面显示“中国高等检察院”等讯息。因为东西样样齐全,cissie便信以为真。
对方让cissie输入了(预先设置好的)案件编码和身份证号后,网页加载出了一份带有cissie身份证号、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和所涉及的案件详细内容以及相关刑事责任的页面。
对方先是让cissie读了一遍,又自己“解释”了一遍,此时的cissie已然非常害怕。
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当时就想着毕竟刚来英国,真的被遣返回国那未来就荒废了。
这时,假冒警官的骗子称他可以拿他自己的“职位”帮cissie做担保,证明整个案子跟她无关。
接着来了一个“队长”开始审问,并让cissie下载了一个“保密软件”,称只能在这个软件上交流,并且要求cissie进行什么活动都在软件上汇报。
“队长”说,如果cissie能证明与该案件无关则需要提供自己的银行卡,以便让他们查清账户中是否有该案件中涉嫌非法的钱财汇入。
当恐惧完全占据了受害者的理智时,该诈骗团伙开始進行最后的收网。
“队长”给了cissie两个人的银行卡号和姓名开户行,让她把英镑先换成人民币(大概3.3万英镑)然后汇给他们“做检查”,整个过程都开着摄像头。
因为卡有额度,对方让cissie每次转5万,一共转6次,到第四次的时候卡限额已满,不能继续操作,对方就让cissie拿出密码器,期间一直操作不畅。
“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11点半左右了”,cissie回忆道,后来对方说:“你等中国时间23号0点就可以继续转了,你等半小时吧,在这期间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离开摄像头都要汇报。”
在此期间,尽管又惊又惧,cissie还是找借口走出房间,赶紧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留学生被骗钱案件,接着就给父母打了视频电话。
父母确认这是骗局后,cissie说自己急得瞬间就哭了,父母也没有多加责备,一边安慰她一边想办法追钱。
该事件目前仍在解决当中,由于cissie设置为实时转账,案件发生地在英国但转账账户是中国账户,因此中英两地立案调查均有难度。
在与记者沟通时,她坦言,因为自己没有提前了解此类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后还收到留言。
有同学被骗40万人民币,可见近日电话诈骗十分猖獗。她说,希望看到她故事的同学能引以为戒,不要上当受骗。
假冒快递公司的员工
同样是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的蔚同学也有相似的经历。把时间拉回10月20日下午3点。
当时的蔚同学正在书店准备购置开学教材时,突然接到了一通奇怪的来电。对方声称自己是dhl邮寄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她于10月12日寄出的一个包裹未经申报,在北京首都机场被扣留,违反国际运输法。
蔚同学回忆道,对方说:“如果确定不是你寄的包裹,可以申报至公安局,让他们追诉是谁以你的名义寄了包裹。”
尽管十分确定自己并没有主动邮寄包裹,但巧合的是,蔚同学在10月12日的确曾到邮局领取自己的证件,她记得期间工作人员曾拿走她的护照有一段时间。再加上对方准确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于是便同意电话转接。
电话转接通后,一位声称是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让蔚同学“报案”,并进行身份核实。但怀有警惕心的蔚同学并未将自己的“护照号”和“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提供给对方。
“工作人员”表示,本来是想让蔚同学到当地“公安局”现场做笔录,但因为她人在伦敦于是进行了电话笔录,并提出让她“到家里面一个安静的地方”并且“不要跟室友讲”。
值得注意的是,骗子此时提出让蔚同学上网查证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的电话来进行“双向核实”。令人意外的是来电显示居然与网上查到的电话一模一样。
为增强骗局可信度,“工作人员”还让蔚同学保证确实并未寄过这个包裹。
期间蔚同学已经起了疑心,并问对方“为什么不能挂断电话再打给你们进行笔录”,对方以因为这样来电不会保留记录,别人来电也会造成你不能打进来等拙劣的借口回应。
所幸,就蔚同学接听电话的同时,她机智地与父母短信沟通该起事件。
家人果断识别这是骗局,并嘱咐她赶紧挂断电话。同时拨通了蔚同学在网上查到的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的电话,随后得知“来电显示”十分容易篡改,因此确认了蔚同学所接到的的确是诈骗电话。
最后骗子在几经拨打未得到接听后便放弃继续骚扰。
冒充“使馆”,“快递”,“警察”三方出击
谈起电话诈骗,今年即将于威斯敏斯特大学硕士毕业的sungi回忆道,今年4月在家隔离期间接到的一通电话至今让她心有余悸。
从3月开始,持续一段时间,sungi经常接到一个陌生的英国号码,不过她很谨慎,因此并没有理会。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好奇的sungi终于接听了这通电话,但万万不曾想到这竟是一场危险的开始。
“您好,您有一份dhl文件在中国驻英大使馆,接下来为您转接到大使馆……”还没等sungi反应过来,电话另一头便从人工智能变成了一位中年男子的声音。
“您好,我是来自大使馆的李专员,请问您有什么事”,男子有板有眼地说道。“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有一份文件在大使馆。麻烦您帮我查一下”,sungi有些紧张地说。李专员问了sungi姓名后,便找出了那份文件。
“我们收到了来自上海公安局的信件,上面说你涉嫌倒卖口罩,给群众发送大量的垃圾短信。”李专员还特别提醒sungi,倒卖口罩问题很严重。
社会经验较浅的sungi听到“公安局”这三个字后,那颗心便提到了嗓子眼。急忙解释道,她绝对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专员佯装很理解地表示,“如果这不是您本人做的,那么我怀疑是有人用你的手机号注册了信息,这涉及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我们可以帮您转接到上海虹口公安局。”
此时,感到害怕的sungi已经通过微信将此事简单告诉了国内的爸爸妈妈。爸爸立即回复,很可能是电信诈骗。就在此当口,“使馆”已经把电话转到了上海公安局。
接听电话的是一位自称王正杰的“警官”,他要求sungi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随后表示这属于身份信息外泄刑事案件,会通过whatsapp电话形式录口供。
同时,他强调在录口供时要关闭电脑,不要与外界联系。
之后这位“王警官”声色具厉地开始讯问sungi的资料,包括:名字、名字如何正确书写、身份证号、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
在打电话过程中,sungi其实一直在跟父母联系,爸爸告诉sungi,已经在国内报警。
报警台明确答复,国内的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向国外个人打电话讯问、录口供,所以可以确定这是诈骗。
这才回神儿的sungi果断挂断了电话。家人告诉sungi,按照正常的套路,接下来一定是要求转账之类的恐吓和要求,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有惊无险的sungi事后才想起一些细节,不管是李专员还是王警官都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警官言语间还有警局的用语。
“当时根本就来不及细想”,sungi无奈的表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骗子面前还是变成了小学生。
解析“五大骗术”,识别骗局防患于未然
骗术一:巧立名目诈学生
提防诈骗的最佳策略便是从一开始就杜绝所有可能!
近期若接到声称是“dhl快递公司”、“大使馆(或是领事馆等)”、“车祸保险申诉理赔”或称“你的身份被盗用的”电话等,可第一时间挂断。
刚来英国的同学如果不放心,可以上网查询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领保电话和使馆电话,并以英国政府官网的信息为准。
同时可以主动打电话或发邮件咨询官方信息,被动接听电话上当受骗的几率往往很高。
骗术二:转接服务
不难发现,无论是声称大使馆还是邮寄公司,诈骗团伙通常分工明确。
在第一个人诱导受害者上钩后会以转接电话的形式提高可信度,让接听者误以为对接到负责的相关部门,实际是将受害者推向诈骗流水线的第二道步骤。
因此在接到来电为电子音的电话时最好及时挂断,如果按照语音提示转接到人工服务时必须提高警惕,了解此电话为诈骗的几率非常之高。
而理智分析也可得知,若真出现自己触犯法律的情况,公检法部门不可能给“犯罪分子”留接听电话的时间,更不可能通过qq、微信、whatsapp等通讯软件办案。
骗术三:篡改电话
在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后,骗子往往会提出让你上网查询该“公安局”的电话进行所谓双向核实。
篡改来电显示非常容易,因此不要看到来电显示与网上显示电话一致就轻信对方。
骗术四: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联系
电话诈骗能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联系,譬如说“不可以跟别人讲”,或者设法取得接听者的联系方式后视频通话,并要求接听者“不许离开摄像头”和“离开必须通报”。
这绝非公检法部门的正常办案流程,因此一旦听到对方提出此类限制人身自由的要求一定要果断关断电话切断联系,与家人和使馆进行联络寻求意见。
并且需要明白的是,骗子限制人身要求就是害怕受害者一旦与冷静理智的家人或朋友取得联系后识别这是骗局。
骗术五:利用新生初来乍到怕“摊上事儿”的恐惧心理
对于刚到英国的留学新生来说,初来乍到对当地法律和各方面条件均处于不了解的情况下,骗子常常利用留学生害怕影响签证的心理进行诈骗。例如声称“不配合调查便会被遣返回国”或是“触犯某条国际法”等理由,恫吓受害者。
同学们要基于对自己具体情况的了解,即使骗子偶尔蒙中了某些条件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符合也要保持理智,自己未做过的事情或不确定的情况一定要与家人、学校老师和使馆等取得联系。
切记不要被对方的恐吓吓到,在惊慌失措下让骗子得逞。
现在不法分子的诈骗行径越来越高明,所以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打起12万分的警觉来面对可能袭来的挑战。
然后首要关键就是一定要冷静,因为唯有冷静才能处理各种问题。
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英伦圈”
作者:田皓雪子、汪宣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侨网
国语的心得体会篇6
今晨,一辆牌照为“苏f・f****”的黑色三菱车的照片在网上热传。
图片显示,该车在后窗玻璃上贴着“日本总军区731部队”“必胜”等字样,右车门上贴着疑似美国国旗的贴纸。
据极目新闻消息,27日下午,一位目击者称,交警拦下该车后,车内一名男子下车后用普通话向交警表示:“我错了,对不起”。
@南通交警 回复网友举报:交警支队已对车主信息、行车轨迹进行研判分析,并汇报市局宣传处,市局将部署派出所进行调查处置。
另有现场照片显示,该车已被交警当街拦下,车主被控制。还有交警细心地将车窗贴纸用衣服遮盖起来。
27日下午,据@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 通报:9月27日上午,网民曝料一黑色轿车上贴有不当字样的贴纸,社会影响恶劣。当日上午11时许,该车辆和车主被南通警方依法控制。
经查,车主尹某(男,31岁,安徽人,个体经商)出于猎奇心理,网购不当字样的车贴,张贴于其私家车上进行炫耀。尹某对上述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相关车贴已被责令清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我局依法给予尹某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抗战时期,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在我国东北建立秘密基地,犯下数不胜数的滔天罪行。
多份政府公文、当事人口供笔供显示,日本731部队在我国东北开展惨无人道的活人实验,至少1467人被活体解剖;进行反人类的细菌战和毒气战,造成200余万人被传染鼠疫等……
今年7月 ,七三一旧址保护成果展在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幕。电气孵卵器、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掩埋罪证的掩埋坑等大量物证首次展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硝烟散去,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来源: 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