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写起教学设计就无从下笔了呢,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定要将教学设计写好哦,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秋天雨教学设计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秋天雨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 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初步养成习作后有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
1、 导入秋天。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
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2、 感受秋天。
(1)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师幻灯片展示)
图1:盈盈的秋水从大山中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唱着秋的赞歌。
图2: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3: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图4:夕阳西下,游人醉了,西湖也醉了。
图5:秋风给落叶带上翅膀,乐得蛐蛐唱,蚱蜢跳。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
(2)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吧,试一试给图配一句话。
(3)选代表交流,听的同学记下他用上的好词,好句。
二、合理安排,描绘图中的秋天。
这么美的图片用一句话来形容,内容似乎太少了。老师发现xx同学画的秋天特别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呢?
碰到图中有许多景物的时候,一一介绍显得有些罗嗦,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有选择的描述。
这么多的景物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介绍?
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从近及远,也可以从远到近地来介绍。
三、 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弦律。
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秋景。写作时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交流、同学互改、配图展示。
秋天雨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运用所学的方法描写秋天的景物。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
1、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描写秋天的景物。
2、体会本文总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词语凉爽扇子扇风衣裳钥匙喇叭柿子重点指导轻声读音还有爽字的笔顺。这些字的读音在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要注意。
二、新课学习。
1、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第二自然段。自由读
同学们让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用那些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美丽的景色?找到之后同桌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2、你还看过哪些秋天的植物,有哪些颜色?
体会颜色描写和比喻修辞的好处。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习用描写颜色的词和比喻的方法练习说话。
这些美丽的颜色我们可以用书中的那句话概括。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点拨,总分的写法。
3、齐读感受秋天的美好。
4、出示第三自然段图片。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默读,看看书中写了哪些好闻的气味,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水果。
体会“勾住”一词。
5、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冬天要来了动物植物们都在做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结合板书,学生谈谈从秋雨中收到哪些丰收?体会到哪些欢乐?
2、师小结。
3、满怀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秋天雨教学设计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图中的意义,能从图中看清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使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结合用数学的过程,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对学生进行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活动重、难点:理解图意,掌握解答方法。
活动用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一、欣赏秋色,激发兴趣。
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美丽景色吗?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出示图1
课件出示图1背景,
师:学生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并闪动。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相互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强调:图中告诉我们有四个小朋友在捕蝴蝶,有两个小朋友在观察小虫子,问号是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教师边讲边加上手势。
教师进一步鼓励:谁能完整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多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
师:4、2、6表示什么?
2、出示图2
课件演示:7个向日葵,大括号。
师:大括号表示什么?
课件接着演示:摘了3个。?个
师:谁能将这幅图的意思完整说一说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幅图告诉我们有7个向日葵,摘了3个,让我们求还剩几个?谁来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师:7、3、4在图中各表示什么?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表现真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日常中问题。
三、自主探索,巩固提高
1、重点提示尝试练习
让学生独立看书,尝试完成第47页的“做一做”。
教师强调: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着两幅图,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因人而异个别指导
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参与到学生中间。对于失败的同学鼓励他们找一找失败的原因,认真订正。
3、相互交流人人成功
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做题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争当小老师。
四、课堂总结(略)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内容。这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启发引导,由扶到放,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亲身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解决问题。只就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指导。主次把握得好,突出了重点,攻克了难点。
秋天雨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的: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引入
齐读课题。秋天是我们看菊花的时候,在这时候作者想到了谁?(母亲)。这是史铁生为了怀念母亲,写下的文章,谁能介绍一下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吗?(学生介绍老师补充)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投影打出,读准即可)。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简单说)教师板书:“关心我”
2.默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四件事,并且画出课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并把简单的体会批注在书旁,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3.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抓信“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得详细,让学生透过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亲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板书:坚强、无私、伟大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
同学们刚才体会得不错,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这种爱读一读吗?学生自由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指名读,互评后再读。
(四)讨论交流
然而当时“我”未能体会母亲的这一片苦心,这无私而伟大的爱,就在母亲与“我”诀别的时候,“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们想想这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读书,联系上下文后说出:母亲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亲对我们的希望,一定不让母亲失望。
(五)进行口语训练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概括出词语板书:愧疚、热爱、怀念。
秋天雨教学设计篇5
教学思路
以菊花为全文教学的点,以三次看菊花为线,以母亲让我好好儿活为思想内核,把本文置于史铁生的人生境遇中,突破以往“母爱”主题的局限,将之上升为精神力量的唤醒和激发。
设计特点
板块教学为形,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教学目标
1、品味重点句段,让学生走进母子的内心世界。
2、抓住“菊花”,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引入课文
1、师生合作玩对着干游戏(课前短暂师生交流、引出史铁生不听母亲的话)
2、有这样一位儿子,21岁了,但他不停妈妈的话,还向妈妈发脾气,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一起去认识这位儿子和他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解题、读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题(深情、有怀念感)
三、初读
1、师范读,学生听
2、听范读后检测:课文写的是谁怀念谁?史铁生为什么发脾气?(引出文章主人公;指导瘫痪的读写)
四、品读第一次看菊花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暴怒无常的句子(读——找——画)
2、交流暴怒无常的句子(个别读)
3、将句子浓缩成动作,体会人物内心(读中感悟人物内心的绝望)
4、引导学生读懂动作背后的作者的心情,把体会融入文字,再读暴怒无常的句子(齐读)
5、角色体验说话:假如你是作者的妹妹,你会怎样劝说哥哥呢?(情境说话练习,同时引出母亲第一次要带我看菊花)
6、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体现母爱的动作的词语(抓、扑、忍、躲),对比突出母亲的无私和对儿子的爱
7、聚焦忍字,读中感悟母亲的痛苦和对儿子的爱
8、齐读第一自然段,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
五、品读第二次看菊花
过渡:同学们,第一次看菊花,儿子拒绝了母亲,然而母亲没有放弃,在一个菊花飘香的季节,母亲第二次提出带我去看菊花。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把握好语气、感情读好对话
2、分角色朗读(一生读母亲的话,一生读儿子的话,其余同学读旁白)
3、老师向扮演角色同学提问:问“母亲”:为什么儿子在看窗外的落叶会挡住他?为什么忌讳说跑踩一类的字眼?问儿子:这次你看成菊花了吗?
4、品读重点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字字含泪、字字含情)
六、品读第三次看菊花
过渡:又是一个秋天,作者第三次看菊花了,但不是和他的母亲,是妹妹推他去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次看菊花(大屏幕出示)
1、学生自由读
2、第三次作者去看了菊花,他仅仅是在看菊花吗?(怀念母亲、理解母亲叫自己看菊花的用意、从绝望中走出来)
3、在这个秋天,作者还会砸、会摔、会捶吗?用什么来代替发泄情绪的动作(坚强、自信、乐观)引导学生读第三次看菊花,读出作者的乐观心态
4、母亲离开了我们,她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伟大、无私等)
七、总结
母亲虽然走啦,但她可以值得欣慰了,因为他的儿子不但活着,还活得很精彩,他成为了一名著名作家,请同学们看史铁生的资料(补充材料)
史铁生,中国著名的残疾人作家,1979年始发表文学作品。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下面是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菊花
儿子好好儿活母亲
瘫痪肝癌
砸扑
摔躲
捶忍
乐观伟大
自信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