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教学设计制定好,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8篇,感谢您的参阅。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
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角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三、课堂小结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2
一、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进而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角的度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理解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能正确画直线、射线,会用角的符号记角。
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建立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会直接比较角的大小;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事物本质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更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的学习方法:
1、在小组合作中,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过程:
课前朗诵诗歌
(一)、看图激趣,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课题
出示2副美术简笔画。
师:这2副美丽的图画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美丽的图画都由哪些线条组成?并在自己的纸上随意画几条线,讨论下自己画的线可以分为哪几种?
预设:学生通过自己画一画比较容易得出(—、︵)直的线和弯的线。
师小结,引出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二)、探究新知
1、直线、射线的教学
师: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千变万化,现在要把金箍棒的一端变长,可以用什么线画出来呢?
师:象这种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边无限延伸,这样的线我们叫射线。
观察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感知射线的特点。
师:像射线这样,从一端向另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吗?
学生举例(太阳光、手电筒……),教师展示一些图片。
2、直线的教学
师:现在要把金箍棒的两端变长,可以用什么线画出来呢?
师:象这种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这样的线我们叫直线。
观察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感知射线的特点。(借助物体让学生理解无限延长这一特征)
实践活动,画直线、射线。
如果给你一点,你能画出多少条直线、射线?
(1)、先定点(30秒画直线、射线比赛)
(2)、汇报,如果给你时间还能画吗?
(3)、老师演示无数条。
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那么与以前学过的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讨论并完成下表:
图形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能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3、角的教学
(1)、认识角
师:现在老师给你一个端点,请你画两条射线。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师:像这样的,从公共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了角。(课件出示:角的概念)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谁能告诉老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预设:剪刀、尺自、国旗……)
(2)、折一折角
师:谁有一双会变魔术的手?有一张圆片,请同学们折角。折好后,请你举起来,指出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为什么?
师:小组中互相指一指你折出的角。
(3)、和角交朋友。
a、和角亲一亲,有什么感觉?(尖尖的)
b、从角的两条边出发,摸一摸两条边,感觉怎么样?(直直的)
边
c、尖尖的叫做顶点,直直的叫做边。板书:顶点∠1
边
记作:∠1读作:角1
(4)、练习:判断下面那些是角。(用手势表示)
师:老师带同学们到角乐园去逛一逛,角乐园出现了冒充角的现象,请你做小法官。
(5)、比较角的大小。
师:这个角可厉害啦!可变大变小,谁来把它变大?
师:一起来玩活动角的变身游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6)、猜一猜比赛
师:(出示两个边不一样,角的大小一样的角)用什么办法来证明是一样大?
师:由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四)、拓展延伸:(小黑板)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射线?有几个角?
(五)、课堂总结,评价
师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2)你觉得这节课谁学得最好?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你自己学得怎么样?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8页──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让学生经历角的形成过程,会画角。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间合作的精神,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建筑,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鸟巢图片)
生:鸟巢!(预设)
师:鸟巢的设计师利用一些直的、弯的线条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设计出这样漂亮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线条,它们同样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同样展示着线条的美!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线条的美。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线的王国,共同来了解这些有趣的线。(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认识线段
(二)认识射线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用学具订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直线,线段和射线
1、直线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曾经认识过直线,还记得直线是什麽样子的吗?
出示课件
师:大家看,老师这儿有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不是就这麽长?它的左边还能再长一些吗?还可以吗?右边呢?
师: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可以延长多少?
那麽,直线除了具有很直的特点外,还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我们只能用一条短线来表示直线。那麽,现在我想量一量这条直线有多长,可以吗?
2、线段
师:刚才我们认识过了直线,现在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点,这两个点中间的部分是什麽?
对,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就是线段,这两个点是线段的端点。
观察一下,线段有几个端点?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线可以看成线段?
3、射线
师:如果把线段的一端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新的线,同学们,你认识它吗?
观察一下,射线有什麽特点?
生活中的哪些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4、比较
师: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那麽这三种线之间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
生: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的特点,有什麽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5、练习:
判断下面那些线是直线,线段,射线
二、角的认识及大小比较
1、角的认识
师:看屏幕,这儿有一个端点,从这一点可以引出一条射线吗?一共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出示课件)
师: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下面请你从一点引出2条射线。
这两条射线都是从一点引出来的,也就是说,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这个点叫什麽?这两条射线叫角的?
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师:我们认识了角的样子了,你知道用什麽来表示角吗?我们一般用“”来表示,读作:角
举例说明如何表示
2、比较大小
师:我们了解了那麽多角的知识了,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啊?
让学生用学具插成一个活动角,举起来比一比,两个区别的明显
(2)区别不明显的
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角的大小,汇报,交流
(1)直接观察法
(2)重叠比较法
(3)用量角器测量
师:看屏幕,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我们知道射线是无限长的,那麽角的边可以再长一些吗?无论角的边有多长,它影响角的大小吗?
那麽,角的大小和什麽有关,和什麽无关?
看,老师这儿有一个角(角的边很长),我的这个角最大,你同意吗?
三、总结
师:学到这儿,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一条直线长5厘米。()
黑板的边是一条射线。()
角的大小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线。()
2、数一数,一共几个角
3、出示一个课件,让学生数一数是几个角。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射线、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角的定义及表示法。(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35-36的内容和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生活背景下的实例让学生近似的体验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简单图形,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记录卡、尺或三角板、两个相同的激光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道谜语,大家来猜猜看,好不好?
1,2,5,6,7,8,9,10(猜四字成语)(提示:缺了什么数字)谜底:(丢三落四) 7/8(猜四字成语)(提示:什么位置关系)谜底:(七上八下)
有始有终(猜一种线)谜底:线段。
问:那你会画线段吗?每个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师在黑板上画上线段。问:谁来说说它的特征?
(引导)线段这两点叫什么?端点。
刚才是用什么画的?直尺,线段是直的。而且每条线段都能量出它的长度。(总结线段特征: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以前学过的知识还能记得那么好,真了不起啊!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下面我们用激光笔做实验,如果我们把笔压扁压细,我们可以把激光笔近似看成是线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这个小孔里射出来的光线,老师先把它画下来。这是我们刚才说的线段吗?不是。为什么?它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那它是直的吗?是,它就这么长吗?能不能再延伸呢?能,延伸到这里(黑板边)还能不能继续延伸呢?所以我们说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射线。
下面呢,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手电筒灯光图、汽车灯光图、晨光图、城市夜景射灯图)同学们,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板书:射线)
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试一试。(学生在草稿本上画)画射线:我们在画射线时,先画一个端点,然后从端点处引出一条直的线就可以了,另一端不画端点表示它可以无限延长的,并归纳射线的特点。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说说射线的特征。(板书特征:一个端点,不能度量)
2.认识直线。
下面我们继续用激光笔做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边的小孔同时射出光线,也就是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请大家在草稿本上也试着画一条直线。画直线:不画端点,表示它可以无限延伸的,是无限长的。
直线有什么特点?(板书:没有端点,不能度量)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刚才复习了线段,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小组汇报4、判断直线、射线和线段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也知道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老师给你一些线,你能分辨出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题目)
5、好,大家都学得很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来玩个小游戏。
游戏之前先听清楚游戏规则:从中间分开,左边的同学为一组,右边的同学为一组,两组来比赛,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画直线。
第一组经过一点画尽可能多条直线。
第二组经过两点画尽可能多条直线。时间是10秒,看那组画得多?
比赛开始,(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画)看那组画得多?
第一组画了很多条,第二组只画了一条。
我来问一下两位同学,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过一点画直线,还能再画吗?过两点呢?
那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发现吗?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三、认识角
下面我再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看看能够画多少条?哦,从一点出发同样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大家过这一点只画两条射线。谁愿意上黑板画?
(指着画的图)刚才我们从一点出发画了那么多射线,那么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这样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呢?角
那么究竟什么叫做角?角的各部分名称?该怎样来表示角呢?大家打开课本自己阅读学习。
反馈交流:
1、什么叫做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说出角的组成?一点、两条射线。
3、角的各部分都有名称,这一点是角的什么?(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什么?(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吗?为什么?
4、怎样表示一个角呢?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先画一条斜线,再折过来画一条横线。横线要画的比斜线短一些。(老师示范画一个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以前学过的什么符号相似?(小于号)相似是不是完全一样呢?不是。小于号折过来是斜线。我们伸出右手一起用食指画一个角的符号。
5、现在这里有2个角了。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呀?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画上小弧线,标上序号1,记作:∠1。那么第2个角呢?记作∠2 。如果还有别的角呢?对!继续记作∠3,这样就把许多的角区分开了。
这么多角,你喜欢哪一个?在角上标上号码,写一写。
6、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哪些是角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题目)
四、闯关游戏,巩固练习
师:学习了这么多新知识,我们一起来做个闯关活动吧.(课件显示:夺宝大作战)
第一关: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处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端点。
(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叫做角的边。
(3)画一条长8厘米长的()。
第二关:判断
(1)一条直线长1.5米。()
(2)一条射线比一条直线短。()
(3)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第三关:数一数图中有几条线段和射线
第四关: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第五关: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从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中,老师知道你们今天一定收获多多,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你还有没有什么疑惑?
线段:有始有终
射线:有始无终
直线:无始无终
六、板书设计
射线、直线、线段
射线、直线、线段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顶点记作:∠1记作:∠2读作:角1读作:角2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出发,通过动手画一画,初步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2、能说出线段与射线直线的关系。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愿意就数学问题开展讨论,学会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4、培养学生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实际,实现科学的创造与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画出正确数量的线段射线或直线。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复习引入
1、从生活中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线条,看:
a、竖琴、激光――线段
b、毛线——曲线
c、角——射线
d、马路——直线
2、线段的特征
它们当中,哪些是你们学过的?(线段)
你能回忆一下线段有哪些特征吗?
a、线段是直的,并且有2个端点。
b、线段是可以度量的。
c、线段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如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用小写字母b就可以表示成线段b。所以我们说线段一共有几种表示方法?
二、情景再现,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大家看老师这儿有跟教棒,打开它就看见有一束激光投射在窗户上,把这束激光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现在老师把窗户打开,把这束激光从天空方向投射出去,那会怎样呢?
1、认识射线
a、射线的概念
像这样的图形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地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b、射线的表示方法
这条射线的端点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在射线上任意取一点,如b,我们就可以用ab表示这条射线,记作射线ab。
c、拓展
(1)媒体演示从另一端延长,这又是什么图形?(射线)那我们可以把它记作什么?(射线ab?射线ba?)
(2)请说对的同学说说理由(端点是起始点)
2、认识直线
a、直线的概念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将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无限地延长,那会又会怎样呢?(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师先同步画好一条线段)
板书:将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地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b、直线的表示方法
任意的在直线上取两点用大写字母a和b来表示,所以可以将这条直线记作:直线ab或者直线ba,或者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为:直线l。
板书:直线直线ab,直线ba或者直线l
3、引出课题
同学们学的真棒,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线段、射线、直线。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
4、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把书翻到79页,看79、80页上的内容完成练习纸上的表格。
三、巩固新知,应用提高
1、请你分分类(金仕达多媒体)
2、用正确的方法表示下面图形。
3、判断
(1)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2)这是一条5cm的射线。
(3)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线段。
(4)直线比射线长
(5)射线ab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
同一条射线:同一个端点且方向相同
此处可以追问:那射线ab和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吗?
4、画一画(书上p80试一试)
5、拓展(金仕达多媒体)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难点:体会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根线)
生活中,到处有线存在,你能否说说在哪里看到线的存在。
(多媒体演示:各种线,引出有限和无限)
创设情境,感知直线、射线、线段
认识线段
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墙壁上。
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请你们画一画这条线大约的长度。
这个长度是固定的吗?如何来表示这条线长度的固定性呢?
小结:科学家想到要把这条线堵住,截住,就用两个端点,把它固定住。像这样的线就是我们已学过的线段。谁来说说线段的特点.
认识射线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你看到线了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你看到的线?
请你再一次画一画这条线。
怎样表示这条线是向一边无限延长的呢?
为什么不在另一边画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叫射线。
射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把线段怎样改变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引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的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
能否在射线上找到一条线段?
线段与射线有什么关系?
认识直线
刚才把一条线段额一端无限延长,可得到一条射线。如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结果是什么?
(引出将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直线)
1.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能否在直线上找到一条线段和射线?
说说射线、线段和直线的关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他们有什么区别?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射线
直线
巩固练习
下面哪些线是线段、射线、直线
2、判断
一条直线长5厘米。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黑板的边长是一条射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
射线比直线短。
数一数,下列共有几条线段
总结:今天学习后,对线你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不可延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端可无限延长一个端点不可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
两端可无限延长无端点不可度量是一条直线
直线射线的教学设计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丽泽园大酒店是我们平遥新开业的一家大酒店,你们对丽泽园的什么景观感兴趣?
生:夜晚的射灯,喷泉……
师:现在老师想用一条简单的线来表示射灯发出来的光线,以及喷泉的样子。(教师边说边画——,∩)
师:看来,用一条简单的线就可以表示出我们身边事物的基本特征。你们也能用线来表示一些事物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完后,教师展示学生所画的各种各样的线。(学生画出的线可能有直的`,有曲的)从学生画出的线中教师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评析:把学生画出的各种线,按直的、曲的分成两类,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直的一类线。]
二、展??
(一)探究直线、射线的特征。
1.独立自学。
学生自学课本第35页,独立思考直线、射线、线段各自的特征。
2.组内交流。
师:请同学们将你们自学的成果和小组内的同伴互相说一说。
学生以小组活动,交流自学的收获。
3.汇报交流。
第一层面:交流直线、射线及线段的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以当“小老师”的形式进行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线的形状、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线的认识。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质疑,以及教师适时的点拔,让学生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
第二层面:整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在上一层面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线段、直线、射线都是直的”,“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估计学生在理解“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上有难度,必要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评析:自学教材,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理解能力;交流、汇报,展示思维过程,反思自学效果,分享成功喜悦,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完善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会合作、交流、倾听、反思,学会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4.做一做。
画一画,数一数,相信你们会有发现的。
(1)经过一点画直线。
(2)经过两点画直线。
(3)从一点出发画射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以小组形式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
[评析:经历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发现数字规律。渗透极限思想。]
(二)完善角的认识。
1.关注学生已有知识。
师:刚才我们从一点出发画了那么多射线,其实从一点出发引出的每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图形(课件演示,生:角)。关于角,同学们在以前就已经有所了解,回忆一下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从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种类上回忆。
2.自学课本。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6页,看看你们又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通过自学,认识角的定义及用符号表示角。
[评析:由过一点画射线自然地给出角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自学角的有关知识.又一次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进一步学习认识了直线、射线和角。我们的知识一天天地在增长,如果说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些线来表示你们日益增长的知识,你们喜欢用哪条线来表示?
[评析:寓意深长的结尾,耐人回味。启发学生感悟到知识是无限的,但只要善于学习,知识是可以日益增长的。]
[总结]
本节课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射灯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生对线段和角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反思、交流,获取新的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关注学生的发展,每个数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选自《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