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Trick 教学计划

教学反思是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让我们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成就,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1

如何唤醒学生、感染学生?

好久不来了!人啊!一旦松懈了勤奋的脚步,就会越来越懒!

这些天在构思《扁鹊治病》的教学设计。当我“绞尽脑汁”终于完成了教案之后,却无意间又重温了被遗忘很久的一本书《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吓一跳!其中她谈到“如何唤醒学生、感染学生?”这一节时,这样写道:

“教者的作用显得至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情感储备和调动——悲喜哀乐,酸甜苦辣;教师必须让自己、让学生通过文字“怡情养性”,让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健旺起来。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如果说教材是“泉眼”,课堂就是一条有待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河。既然是生命之河,“河水”的状态一定是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的。为了这条河的畅通与灵魂,教师还要为它修筑“岸”或“桥".有了岸的“约束”,桥的“搭建”,孩子们才如这生命之河中的生灵——水草丰茂,鱼虾成群,与天光云影共在这源头活水之中畅游”。

“教师和孩子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完全沉浸于学习之中,教师的激情并不在于渲染,也不是教师的刻意追求,激情只能缘于一种真实人的外露。那就是,无论什么性格的教师,其眼睛里流露的一定是对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而这,就是他(她)个体化的激情”。

“听过太多的优质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

我常想着:语文课堂,我们到底应该留给孩子们什么?是能力,是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的能力!这个答案今天再一次得到了理论提升!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2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而在期初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学生要学习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创设故事情境学习汉语拼音。

如ü在j q x后面要省去两点,这个拼写规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个“老大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小ü是个特别爱哭的孩子,这不,今天就他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他越想越伤心,哭得眼泪吧嗒吧嗒地直掉(师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正好jqx走过他家,听见哭声就去敲门,jqx知道原因后对小ü说,你别哭,把眼泪擦干净了我们就陪你一起玩。小ü听了,连忙把眼泪擦掉(师擦去两点),然后和jqx手拉手(板书:ju qu xu)一起玩。(教读ju qu xu)再用顺口溜“小ü碰到jqx,擦干眼泪再拉手”。再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的时候,我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星期天,小i小u和小ü到公园去玩,来到公园门口,他们碰到了y和w,y拉着小i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w拉着小u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剩下小ü一个人站在公园门口,它又伤心得哭起来,看看,眼泪又流出来了(同样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y听见了,回到门口对小ü说:“我也喜欢和你做好朋友,不过你得把眼泪擦干,我再和你拉手。”小ü听了马上擦干了眼泪和大y拉手,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到后面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的时候,我还是用了相似的故事,不过后面让学生自己猜猜:大y说üe必须答应它一个条件它们才能做朋友,你知道y的条件是什么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很多学生都能说出y后面的ü也要把两点去掉。我想这样的故事一定能让他们牢牢记住j、q、x和y后的ü是要去掉两点的。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学完平舌音和翘舌音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把一句绕口令传下去)、变一变(b、d、p、q这四个声母很容易混淆,学生自制卡片拿出来摆一摆,再让它们翻个跟头变一变)、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看谁读得快又准)、写一写(用拼音写写自己的名字,同桌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摘苹果(苹果形状的纸上写着各种拼音,谁读对了就把苹果摘回家)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联系生活亲密接触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拼音之后,我就让学生为教室里的一些物品用拼音写出它们的名字,如电视机、电脑、黑板、课桌、凳子、门、窗、日光灯、电扇等等,让学生在多读多练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每天送学生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自己去读诗;国庆节期间,我让学生试着用绘画和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写得好的贴到“学习园地”展出;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等。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而在期初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学生要学习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创设故事情境学习汉语拼音

如ü在j q x后面要省去两点,这个拼写规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个“老大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小ü是个特别爱哭的孩子,这不,今天就他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他越想越伤心,哭得眼泪吧嗒吧嗒地直掉(师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正好jqx走过他家,听见哭声就去敲门,jqx知道原因后对小ü说,你别哭,把眼泪擦干净了我们就陪你一起玩。小ü听了,连忙把眼泪擦掉(师擦去两点),然后和jqx手拉手(板书:ju qu xu)一起玩。(教读ju qu xu)再用顺口溜“小ü碰到jqx,擦干眼泪再拉手”。再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的时候,我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星期天,小i小u和小ü到公园去玩,来到公园门口,他们碰到了y和w,y拉着小i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w拉着小u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剩下小ü一个人站在公园门口,它又伤心得哭起来,看看,眼泪又流出来了(同样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y听见了,回到门口对小ü说:“我也喜欢和你做好朋友,不过你得把眼泪擦干,我再和你拉手。”小ü听了马上擦干了眼泪和大y拉手,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到后面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的时候,我还是用了相似的故事,不过后面让学生自己猜猜:大y说üe必须答应它一个条件它们才能做朋友,你知道y的条件是什么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很多学生都能说出y后面的ü也要把两点去掉。我想这样的故事一定能让他们牢牢记住j、q、x和y后的ü是要去掉两点的。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学完平舌音和翘舌音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把一句绕口令传下去)、变一变(b、d、p、q这四个声母很容易混淆,学生自制卡片拿出来摆一摆,再让它们翻个跟头变一变)、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看谁读得快又准)、写一写(用拼音写写自己的名字,同桌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摘苹果(苹果形状的纸上写着各种拼音,谁读对了就把苹果摘回家)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3

为了使识字课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中,我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结合游戏来认识字词。学生学得兴致挺高的,看来这个设想还是符合了学生的特点。回忆教学过程,有几点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

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重点认识了几个生字:披、角、莲藕、南。认识披字时让孩子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披字,孩子们运用学过的加一加、换一换方法记住生字披,我及时用编儿歌的方式来区别披、坡、波这几个带皮的汉字。在认识豆角后让孩子们说说在生活中见到的角的'词语朋友,注重在生活中识字,知道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认识莲藕时让孩子们观察找到莲藕二字的共同点:都有草字头,说说你知道的带有草字头的字,草字头的字与植物有关,进行了归类识字。通过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南字的来历,通过字理识字知道了南的来历和意思。还运用词串识字、游戏识字等丰富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将识字落到了实处。

二、朗读形式多样,调动学生情趣

识字离不开朗读,朗读能帮助学生识字,读多了,学生与字见面次数也多了,自然字也就记住了。一年级学生如果以为地让他们用单一的一种方法一味地读,学生很快就会厌倦下来,没有了兴趣,自然对识字也就提不起精神了。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先出示有图片加音节的生字,再去掉图片,读读带音节的生字,最后去掉音节读读生字,体现生字教学的层次性,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多次与生字词见面后,很自然地记住了,教学效果也就好了。在认读生字过程中,我采用自由读、指读、赛读、轮读、抢读、男女分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变换各种口味,学生读的兴趣也就能始终保持高昂。在课文的朗读中,我也用自读、抽生读、接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多样的形式才会始终吸引着学生。

三、注重评价、体现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好话足以让学生增强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评价不仅包括老师的评价,还有同伴的评价,不仅是一句赞许的语言,还有一个充满爱的手势、眼神和动作。在教学中,我注重多种形式的评价,特别在引导同伴评价的时候,让孩子先说优点,再说出不足和注意的地方,增强了同伴学习的信心。

但是在教学中,还发现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

1、时间分配不合理,拓展内容太多,影响了写字的教学。可以把读文后说说你喜欢的蔬菜宝宝放在第二课时进行。这样给孩子多了书写的时间。

2、书写的指导时观察太久,比较罗嗦,可以精炼教学语言,适当放手让孩子写字。

3、对课件操作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写字教学时,因为操作失误,耽误了大量时间,教学比较慌乱,有点虎 头蛇尾的感觉。

教学永远是不断改进的艺术,反思我的识字教学,如何让学生既有兴趣又学得扎实?我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4

一、关注目标的扎实度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目标,第一认识淘、涯等8个生字。第二个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目标,我仅仅让孩子们把这些生词读准、认识,却没有落实在字形、字意上。比如“蜿蜒”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字意。第二个目标,分角色朗读,为了赶时间我仅仅抽查了一组,读得还不太好。为了整节课的设计,我没有把这个目标学扎实。孩子们读不好,怎谈他们对寓意的理解?

关注目标的扎实度就是关注差生,关注学生的学习。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

教学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却没有把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当成一回事。总觉得只要能够顺顺利利地把我自己的思路讲下来,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生成,让课堂更精彩。《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

(1)学会倾听,发现生成。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去获取来自孩子们的一切信息,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意外”,这些“意外”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主动去读、去思,这一个个“意外”会让许多精彩不期而至。

(2)巧妙预设,激发生成。我们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预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这节课寓言,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课前我先用勤奋和懒惰的名言做了铺垫,然后体会第十小节时,我让孩子们用“不要怎样要怎样”这样就有备而来,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惊喜不断”,这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这才是精彩的课堂。

三、关注语文要素

不知“语文要素”为何物,真为我的无知可笑。回去后我就查了资料。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目标。重视语文要素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总之,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为我的成长之路再一次添瓦。时刻对自己说“不惧怕才会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5

根据学校安排,于本星期四上了《石榴》这篇课文。上完课之后留下了一些遗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也找了好多有关石榴的课件,但它们都不提供下载软件,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主题网站,所以就借来用了,如果要对这些图片进行整合,重新设计课件,究其原因是不想麻烦别人,再加上自己还缺乏一份刻苦钻研的精神,能省事的地方尽量简单一些。至于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用“先……逐渐……最后”说句话,当时我以为同学们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肯定能说出许多话,没想到这中间用的是“逐渐”,学生在短期内要造这一个句子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这时候老师能正确引导好的话,学生还是能造出一些句子,课后,我又去作了加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其实还是能够造出来的。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6

?卡罗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绝时,身边的人真诚、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卡罗那的`那份伤、那份痛以及大家对他的爱,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我从“关爱、勇气”这个点出发,紧紧围绕“卡罗那失去母亲的伤痛和他身边的人给予他默默的关爱”这一情感主线,通过“卡罗纳万分伤心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情景对比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痛失母亲的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此时的卡罗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励,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坚强。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感受到卡罗那的伤痛越深,才会更好感受到卡罗那需要的关爱越重要。

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再抓住卡罗那的神情、动作……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内心的悲痛。有的句子让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现象,去体验卡罗那的悲痛欲绝。比如: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我抓住“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们想像母亲还可能对他叮咛什么?嘱咐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畅谈着母亲在世时的美好情景,而现实却和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卡罗纳的可怜,伴随悲伤的乐曲,孩子们反复品读,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此时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痛失母亲的卡罗纳,大声表达出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更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这节课在结尾的地方设计一个写信的环节就有些画蛇添足。还有在感受关爱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前以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篇7

核心提示:《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

?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美,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一、 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结束,以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歌》来结束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回过头来美美的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二、 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景美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着重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研读草原景色部分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辽阔。例如:各种形式的读,个人读、自由读、默读、教师引读、集体诵读、配乐朗读等,通过读加强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落实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草原的辽阔壮美以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尤其是写作方法的点拨: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草原的天的可爱,美丽;把写景物和感受紧密结合起来;用比喻句,把羊群比大花具体恰当地把羊群在草原上的美表现出来。

三、 选精彩段落感悟人美

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