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写作也是要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的,随着新一学期的到来,老师们是不是都开始制定教学设计了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少子面教学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1
故事简介: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猫妙妙和咪咪姐弟俩跟着妈妈去河边钓鱼。妙妙很仔细地看着妈妈的钓鱼动作,然后专心致志地钓鱼,不一会儿便钓了好多鱼。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的小猫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设计理念:
?小猫钓鱼》这个童话故事大多数幼儿都听过,情节比较熟悉。故事通过小猫开始三心二意地钓不到鱼,后来在猫妈妈的教育下,改正了缺点,一心一意地钓鱼,最后钓到鱼的故事,使幼儿受到教育。
在画面中以钓鱼为主线,三心二意的小猫没钓到鱼的有趣情节让孩子充满兴趣。结尾让孩子在作品中进行创编的形式展现,让画面更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铅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单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哪些动物?
2。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二、完整欣赏故事
1。 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小猫钓鱼》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谁呢?
2。 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 猫宝宝钓到大鱼后前后的表情一样吗?怎么画?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怎么表现?
三、示范
圆圆的脑袋,三角形的耳朵……师主要示范猫的身体特征
四、幼儿作画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现主要角色和情节。
五、评价。
1。 谁能将自己画面的故事介绍给大家?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小小的船》,并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
2、能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做出反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难点:体验三四拍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
白纸口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让同学们猜一猜。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师:同学们真聪明。
师:你们能画出你心中的月亮吗?
生:能。
(学生动手画月亮、抽作品展示)同学们真棒!
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两个题,同学们能完成吗?
生:能。
问题:
1、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2、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周围的事物来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月亮很了解,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小小的船》
播放音乐《小小的船》
二、导学明理,主体探究:
师:多么优美的歌曲呀,我们再次随音乐动一动吧!(再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1、提问:同学们这什么什么拍子的歌曲呀?(生:四三拍子)
2、你们认识歌词吗?让我们来齐诵一遍。
3、听朗读录音。
4、再次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5、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
6、学唱歌谱,(教师分句教唱乐谱)。
7、教师唱谱,学生填词。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创新实践。
1、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演示四三拍子的节奏。
2、小组合作给歌曲创编舞蹈动作自由练习后表演展示。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小小的船》,还体验了四三拍歌曲的韵律感。今后还要学习更多有关四三拍子的歌曲,大家继续努力吧!
板书设计:
小小的船
三拍子:强弱弱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3
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注意力强的队列队形变化安排在课的一开始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把以游戏形式、趣味性较强的跑跳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列横变四列横队在队形变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学生集体活动中表现班级整体形象的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注意力、集体主义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几个班级,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难点: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2、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育: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4、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5、目标难点:以花喻人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一课字词
(二)由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让学生读自己查阅的关于赞美莲花的文章或片断(5分钟)。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和作者),看他是怎样抒发对莲花的赞美之情的?
(三)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四)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五)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六)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七)学生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
(八)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①“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
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
③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习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②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
③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九)作业:192页二、三;默写全文
三、目标形成性检测内容,实施手段及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投影):可爱者甚蕃;濯涟清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7个短语)
莲花的这些品质比喻了哪些人格?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5
课文分析:《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描写了一群斑羚身处绝境,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壮举,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颖而感人。学习这篇课文,要善于品味斑羚飞渡的精神美给人带来的感动,感悟人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文章要用“情”贯穿全文,创设情景,利用诵读、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语文课又有语文味又有活力。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生动感人的语言,感受斑羚飞渡的精神美
3.激发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点
品味生动、感人的语言,感受斑羚的精神美。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图片引入
了解斑羚的有关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感受“斑羚飞渡”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掌握重要词语读音
2.简单复述斑羚飞渡的故事
3.展示飞渡过程的4幅画面:陷入绝境、出现彩虹、斑羚飞渡、走向彩虹
4.你认为那幅画面最震撼?
三、细读课文,品读赏析
出示:阅读课文,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最令你震撼或感动的,请你圈、画出来,并且和小组交流震撼感动的理由。
1.赏析斑羚飞渡的动词所带来的震撼
2.赏析关键的句子,把握斑羚飞渡所体现的精神美所带来的感动
3.赏析镰刀头羊的叫声所带来的感动
四、感悟反思,深化主题
思考:这样可爱的生命,为什么却要用牺牲一半这样惨烈的代价才能存活下来?
小结:地球只有一个,生命也只有一次,作为人类,我们是要主宰地球,还是与地球上的生命和谐共处呢?——真心希望我们人类珍惜一切生命,对生命怀着深深的敬畏,和自然能和谐共处。
五、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出示:如果你是当时飞跃的一只斑羚,可以想象是老年斑羚、年轻斑羚、镰刀头痒,或者你是参与狩猎者之一。在那生死抉择时刻,你想说什么呢?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结: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所有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
板书:斑羚飞渡
沈石溪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黄馨馨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鱼的美。
2、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金鱼,并能大胆地进行装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金鱼若干条,金鱼图片。
2、范例三条。
3、废旧的光盘幼儿每人一个,水彩笔、各色粉画纸、各色自粘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金鱼,导入活动。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金鱼)
二、了解金鱼的特征
1、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
(2)金鱼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它的尾巴有什么用?(播放《鱼游》的音乐,请幼儿模仿金鱼自由游动的动作。)
2、欣赏金鱼图片,感受金鱼的美丽外形。
(1)这条金鱼怎么样?
(2)它美在哪里?
三、探索金鱼的制作方法
1、幼儿观察范例,讨论它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条美丽的金鱼。(出示金鱼范例)
你们觉得这条小金鱼怎么样?想一想它是怎么做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废旧的光盘)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制作金鱼。
先找一片废旧的光盘,把它当作金鱼的身体;然后在纸上设计一条金鱼的大尾巴,画上美丽的花纹,剪下来后用双面胶把它贴在金鱼的头上;再画两只大大的眼睛,贴在金鱼的头上;最后为金鱼的身体设计上美丽的花纹。
四、幼儿操作
1、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条美丽的金鱼,想一想你想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尾巴是什么样的,身上的花纹什么样。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制作,重点指导金鱼的尾巴和身上的花纹。
五、幼儿手持自己的金鱼在活动室自由的游来游去,互相欣赏。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玲、珑 、泛、等、待、逃、脱、箭、叼、荡、漾、陡、峭”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翠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抓事物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欣赏音乐画面,激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揭示课题。
二、初读全文,正字音,知内容。
1、自由读文,划出生词多读几遍,不明白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说说对翠鸟的大致了解。
(贴图片,鼓励学生发言并上台简要归纳文章内容。)
三、体会重点语句,深入理解内容。
(一)引导读第一节,感悟翠鸟外形的美。
1、读:指名读有关语句。
2、悟: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翠鸟的美?作者是怎样介绍的?
3、赏:配乐朗读,感受翠鸟的美和文章语言的美。
(二)引导读第二三两小节,体会翠鸟的活动特点。
1、自悟:默读,勾画有关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交流:谈对翠鸟特点的认识。
3、朗读:读出翠鸟动作敏捷的特点。
(三)引导读第三小节,了解翠鸟的住所,感受作者的感情。
1、齐读。
2、体会重点词语“愿望、失望、希望”所表达的感情。
3、分角色读,感受作者内心的感情变化。
四、回顾全文,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文章内容。
2、感受作者的叙述方法。
五、加深理解,内化语言,积累语句。
1、绘画涂色。
2、介绍翠鸟。
六、课外延伸,培养习惯。
1、介绍网页。
2、提示方法。
3、自主选择课下学习方式。
少子面教学设计篇8
教 学
目 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 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 后
反 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