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2教学计划6篇

时间:2023-02-02 作者:Brave 教学计划

当小伙伴们接收到新鲜的教学时,总会提前写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计划是可以让我们今后的教学课堂更加有趣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二202教学计划6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二202教学计划6篇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全距、组距的概念;

(2)能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3)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

教学难点;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内容分析

1、在统计中,用样本的有关情况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大体上有两类: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某种数字特征去估计总体相应数字特征。本节课解决前者的问题。

2、讨论样本频率分布的内容在初中”统计初步”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方面知识,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例重温频率分布有关知识,突出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了解处理数据的具体方法。

3、介绍历史上从事抛掷硬币的几个案例,学习科学家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4、频率分布的条形图与直方图是有区别。条形图是用高度来表示频率,直方图是用面积来表示频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介绍对“抛掷硬币”试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2)本次试验结果。

(3)画出频率分布的条形图。

(4)注意点:①各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②相邻长条之间的'间隔要适当。

(5)结论: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大时,两种试验结果的频率大致相同。

2、总体分布

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研究概率分布往往可以研究其频数分布、频率分布,及累积频数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后者作为阅读教科书内容。

3、复习频率分布

(演示)问题:有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12、5,15、5) 2 [15、5,18、5) 3 [18、5,21、5) 5

[21、5,24、5) 4 [24、5,27、5) 1 [27、5,30、5] 5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和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直方图的横轴表示_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_。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___。频率直方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讲解例题

为了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对某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60名男同学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身高 1、57 1、59 1、60 1、62 1、64 1、65 1、66 1、68

人数 2 1 4 2 4 2 7 6

身高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人数 8 7 4 3 2 1 2 1 1

(1)根据上表,估计这所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男学生中,身高下低于1、65m且不高于1、71m的约占多少?不低于1、63m的约占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说出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如果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恰好是300人,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人数估计约有多少人?

(过程略)

注意点:主要包括两部分:前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画出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后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

(a)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b)确定组距与组数。

组距的确定应根据数据总体情况,自主选择。本题将组距定为2较为合适,因而组数为11。

(c)决定分点。

分点要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便于分组。分组区间采用左闭右开。

(d)列出频率分布表(见教科书)。

(e)画出频率分布图(见教科书)。

4、得到样本频率后,应对总体的相应情况进行估计

5、课堂练习

教科书习题 1、2第2题。

板书设计

一、概念理解 二、应用

1、频数、频率的容量的关系 例

2、频率的取值范围 三、小结

3、分布频率分布表

四、作业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2

1、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处的教育方针全面展开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学生现状,不断搞好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达到学生能力增强的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课外布置的习题,能做其他参考书上的部分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物理,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3、教学方法

针对本年级的总体成绩,主要在于重点打好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3、1、精讲精练

a、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楚。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点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是课改的要求,其次,把握好进度,切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

b、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的效率获得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是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

3、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在上课及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4、教材分析

新物理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有物理课程的模式,在高一学习了物理必修1和必修2两本教材,这两本主要在于基础的学习。现在到了高二了,文理科选修的模块各不相同,文科选修的是物理1—1,主要的是研究对基本内容的认识。对于理科选修的物理3系列的,这个系列的强调的是要求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以及在于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在物理选修3—1整本书中,主要研究的是电学与磁学,可以说是整个物理学中比较难的,它与必修模块中的内容紧密的联系的在一起。在选修3—2中,主要是对选修3—1进行了加深,将电学与磁学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电磁学,其次对电流也进行了加深,还加上了现在比较热门的传感器。

5、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高二学生大都基础不好。三个班,一个理科实验班,一个理科普通班,一个文科班班。对于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基础稍好,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很差,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他们,与他们多沟通,给他们以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物理兴趣;另一方面要抓住课堂这块主要阵地,讲究技巧和趣味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会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中二年级三个班思想品德课。从初一年级授课老师的了解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分布很不平衡,整体学生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扶差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目标的方法

1、搞好教学还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教学的基础。

(2)、分析透彻活动和材料,这是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

(3)、组织好体验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内化的手段。

(4)、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

2、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3、坚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如何组织主题探究。坚持分层次和双边教学,教学中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使每个同学都发挥自己的特长。

4、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四、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充分体现、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3、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4、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6、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7、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秀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上去了,并不代表我的教学成绩和能力好,我们需要在生活中给学生做的榜样,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的进步,尊师重教,那样的学生才值得我们较矮和自豪。我一直希望能够教出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出色的学生,领我欣慰的是,这种学生很多,所以我的教学兴致很好,我愿意把所有的一切都教给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4

1、继续加强学科组的建设,学科组长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于奉献,团结带领组内教师为同一目标而同心协力,勤奋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重点恨抓课堂教学监督。

2、加强学科组活动,严格按照教务处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提高备课效率。增进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认真开展“听课、说课、评课及案例研究”工作,本学期组内成员每人开一次公开课。“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学科组成员必须参加,上课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规范的说课稿,课后及时写出自我反思。同一学科组内,每人至少听课10节以上;加强科组内老师之间的学习。

3、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求,很好地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组织好备课组老师的集体备课工作,注意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分层教学,不同的层次教学应有不同的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控制好教学进度。又要面向高考,更好地注意教学难度的循序渐进,知识逐步扩展加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课堂管理,每节课都能顾及听课的所有学生,耐心细致,充分展现物理学的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做好尖子生的提高,差生的辅导,认真按实际情况,做到抓两头、促中间,达到全面提高。特别是培优、补差工作要真抓实干。

4、要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督,课堂教学达到精讲巧练,确保教学质量继续稳步提高。严格控制作业布置的情况,在量和质上有所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以便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注意解题规范训练。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1、课程的基本理念: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

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科)

1、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

(2)抽象根据能力:

(3)推理论证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

(6)应用意识:

(7)创新意识。

2、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3、难度比例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以中等题为主,试卷的难度系数在0.55左右。

二、教学工作目标

(一)隐性目标

1、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课程目标中的六点说明;

2、发展学生的能力:

(1)空间想象能力:

(2)抽象根据能力:

(3)推理论证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

(6)应用意识:

(7)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如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能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显性目标

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对数学更加感兴趣。结合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实际,我希望高二14班的数学成绩能在期中、期末中的平均分排在全级前4名,高二15班的数学成绩有所进步,能在期中、期末平均分的排名中排在全级前8名。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均属普通班,学生基础不好,接受能力差,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特别是15班的好几位学生,基本不学数学。所以上课难度有点大。

四、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将采取以下举措:

(一)向学生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4)积极思考每一道例题,记录下与老师不同的思路,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6)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2、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

(二)改进教学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在使用新教科书时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按《新大纲》的要求进行,控制教学要求,控制教学难度,确实从"应试教育"转变到贯彻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应试,但必须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上下工夫.

(2)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效益。科学计算器已被列入初中的教学内容,高中相应的计算内容已充分使用科学计算器讲授。

高二202教学计划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1)班、高一(8)班两个班的语文任课教师。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从上课状态来说,理科1班男生多,课堂气氛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跟着老师的学习步伐。文科8班课堂气氛较差,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有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大多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较少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兼顾了文体和人为。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别是:小说、唐诗、古代议论文、说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应用性兼顾。必修四分别是戏曲、宋词、杂文、古代人物传记。小说和戏曲单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把握这类文体额三要素——人物、情节、坏境,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唐诗和宋词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背诵,更要学会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古代一文论和杂文结合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议论文,应用文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人物传记单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句式。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和平时的积累。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

三、教学措施

1、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从周末的“七行本”作业中让学生积累议论文的论据素材。

2、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语言学习的成效主要还是从能否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观点。

3、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转变作业检查和辅导的重点,周末主要以积累作业为主,每周一检查并评价。平时兼以练笔和背诵默写为主。平时的练习册的作业以简单的预习和课内的加强和巩固为主,课外阅读和语言表达的拓展题主要在晚自习完成并当堂讲解,提高作业的质量。

5、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积累的好习惯。

6、每周坚持给学生印发一些与本周教学紧密相联的课外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