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让我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写读后感是一种文学创作,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技巧,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斯的教育读后感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斯的教育读后感篇1
在假期里,我读了很多本书,其中让我最受教育的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本书主要教育我们:爱祖国、爱父母、爱同学、爱人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意大利小孩,他从小被卖入戏班子。有一次,他来到巴塞罗纳演出,趁机逃了出来。一位意大利船长可怜他,就让他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船上有几个外国人也很可怜他,就给了他几个硬币。
当他想用这些硬币买好吃的东西,填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买件上衣换上,过上像人的生活的时候,忽然听到刚刚那几个外国人说他祖国的坏话,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把那几个硬币扔给了外国人,并警告他们说以后不能说他祖国的坏话。这个少年宁肯自己挨饿,也不愿意让祖国丢脸。他的爱国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自从读过这本书,我就一直在想,爱是什么,爱是力量,爱就是希望。就拿8·8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来说,在发生泥石流之后,全国人民都伸出爱的双手,筑成爱的城墙。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全国各地的消防官兵、武警部队、解放军、医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他们用爱的双手传递爱的火距!舟曲人民被爱所感动,重新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这就是爱的力量!
那爱还是什么呢? 爱还是父母、老师亲切的关怀。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餐厅吃饭,我不小心拌在楼梯上,腿都流血了。老师看见了,连忙跑过来,边扶我边心疼的问我:“疼不疼?”看着老师慈祥的脸庞,我忘记了疼痛,一股暖流迅速流遍了我的全身。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被爱所包围着,有父母的爱、有老师的爱、有亲朋好友的爱……让我们在享受爱的同时,也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斯的教育读后感篇2
我妈妈为我买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于是,我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爱的教育》中描述了一些平凡生活着却真实感人的小人物。它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百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歌颂了儿童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本书还附有一本《续爱的教育》,写了小学生安利柯体弱休学后,到舅父白契的家里跟随舅父过乡村生活的故事。舅父是一位退休船长。他把安利柯带到大自然中去。告诉他要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胸怀要和大海一样宽阔,和大山、海洋做朋友,要想顽强的拉普兰特的大麦那样珍惜生命,迅速成长。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读了它,我的心境豁然开朗。因为这本书里,有的事以往在我身边发生过,我在那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故事中克莱蒂的宽容大度;卡隆的大胆狭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我尤其喜欢卡隆,因为他保护弱小,不让他们受霸道的人的伤害。有一次,克洛西被人欺负了,他很生气,用墨水瓶打那个人。可却打到了教师。卡隆勇敢地站出来,讲了事实的真相,让教师原谅克洛西,并警告欺负克洛西的那些人。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它处处渗透了爱,让我们用心看这本关于爱的书吧。
经过学习《爱的教育》,我今后必须要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帮忙身边需要帮忙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勤奋的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长大了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为百姓造福。
斯的教育读后感篇3
最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感受颇深。这虽然是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籍,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从中获益匪浅,现将自己阅读后的所感所悟总结如下几点,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育人的前提是自己的“富有”
卡尔威特是19世纪一位世界著名的神童,在德国的`大学里授课十年,一生成就卓著,他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刚出生时就被认为是低智商婴儿,是父亲老卡尔威特有效的教育,才使他成为一个有特殊成就的人。他父亲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储备很丰富的人,通晓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能运用多国语言,并且能在日后教育小卡尔威特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都“富有”。
这对于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启发很大。想要教出优秀的学生,老师首先要足够优秀。自己的知识面也要广,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尽可能成为一个在知识上“富有”的老师。同时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二、理念引领成功,思想决定高度
本书中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他设计很多场景让孩子进行思考,在回答孩子提出问题时,尽可能地用讨论的方式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并认真对待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最终,经过长期训练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表现出超人的理解力和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他对孩子始终充满信心和鼓励,当别人嘲讽和讥笑孩子时,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这让我想到了在课堂上,面对一个问题,我总担心学生回答不好,而帮助他们回答,面对学生的思考,我缺乏足够的耐心,以至于学生的思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学困生我尝试补救一段时间后,看到效果不明显时,信心有所减弱,从思想上对学生失去了信心,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
本书中强调孩子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比如孩子的读书习惯,习题训练的习惯等都有明确的训练和坚持。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在考试中总容易出现粗心导致的丢分,学习也很努力就是不出成绩等现象,其实就是做题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如果在平时学习中帮助他们丢弃掉审题不清,急于下手,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注重正确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在考试中肯定会受益,同时学习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育肩负着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需要我们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向书中卡尔威特的父亲学习,学习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态度,做到教育无小事,事事为教育,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只有这样才不愧对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斯的教育读后感篇4
?爱的教育》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里面讲述了一个名叫亚米契斯的一个小男孩,在短短的一学期内怎样从一个捣蛋鬼变成一个懂礼貌有道德的人。
我觉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不难就不难,说难也难。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刚想要做好事,可突然又失去了勇气,想要放弃,你的内心就会想象做好事、当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多难。如果你把好事做完了,人家夸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明白了: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竟然这么简单!
在公共场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做到礼让、文明和谦虚。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别看这是一件多么渺小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你多么的友善。再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要往垃圾桶里扔,而且要看清垃圾桶上的提示再扔。这也能显示出你非常讲文明的一面。
在学校,你走路不小心碰掉了别人的东西,要拾起来并说声“对不起”。这样别人既不会责怪你,反而觉得你懂礼貌而原谅了你。
所以,我觉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你有道德,我有道德,大家都有道德,我们就可以创建美好的家园!
斯的教育读后感篇5
暑假里,在施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意大利亚米契斯着的《爱的教育》。在纷纭复杂的世界中,“爱”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力量,让我和潇圻跟着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寻找答案吧。
这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小说以一个叫安利柯(音译,不同版本有所不同)的男孩的眼光,记录了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身边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带病上课的老师等,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爱的世界。书的每个章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文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给我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课。
?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我们的老师》,讲述的是上学的第一天,新老师与同学们见面时的情景。“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没有亲人了。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家人,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罚你们,但是,请拿出你们的真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把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潇圻说:“我们的施老师也是这样,把我们班这样的大集体比成是家,我们是这个家里的五十三个孩子”。这就是爱。
?我的女老师》讲述的是安利柯二年级的女老师到家里做客,“老师脸色不大好,头发也白了些,还经常咳嗽,为了孩子们,老师讲课时的声音要很大,生怕后面的孩子听不清她讲的内容。”读到这儿时,潇圻说:“我们的施老师也是这样的,一年级时,因为用嗓过度,咽喉时常疼痛,可是为了我们的学习,从不轻易请假,从不落下一堂课。经常都是边吃药,边坚持上课,这是施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要更加地保持课堂安静,遵守课堂纪律,才能让老师不用大嗓门,老师的喉咙才会快点地好起来。”看,孩子已经从书中体会到了爱,并懂得了爱的相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