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他人交流思想和情感,我们通过阅读产生了对故事背后含义的深刻读后感,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修身的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1
上学期以来,我读了《廉洁修身》这本书,从这本书里,我获取许多道理:我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我懂得做事要公平公正,而且,我觉得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外婆都非常喜欢。如“曾子杀猪”——诚实守信;“闯祸的男孩”——认真负责;“奥德赛船长”——自律自省……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使我更加喜欢这本书。
我还喜欢里面的名言,有《弟子规》里的;有《三字经》里一的等等。还有一些诗人、作家的,让我更加深一步了解书里的内容。我更喜欢“诚实守信”这一单元,它里面讲述了要如何做人;例如成功“通行证”这个故事,里面讲述了一位外国留学生在德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公司求职,却屡屡“撞壁”没有被聘上,原因却只是因为两次看起来很小的逃票记录造成的。看上去区区一件小事,却毁了他的大好前程。我更明白了这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有“遵纪守法”这一单元——“铁面包公”,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有名的清官,故事讲述了包拯公平公正,不管是谁甚至自己的.亲人都不偏私,都是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该罚就罚、该打就打,帮理不帮亲,永远公平公正,从而赢得大家的赞赏。
这本书很有益,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我要好好的品读,好好的领会里边更多的人生道理,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2
又是蝉鸣鸟叫的清晨,课室里坐满了一排排一列列手捧书卷的同学。不一会儿,朗朗书声便掩盖了窗外的晨曲,只听见大家整齐地念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记忆里,《大学》开头的这一句话字字珠玑、凝练有力。这里面许多道不尽说不明的精神智慧也随着我阅历的不断丰富、思辨力的不断提高而渐渐变得清晰明了。
入校两年,我结交的圈子与辩论队密不可分,许多时光都是在与队员一起讨论辩题中度过的。在众多辩题中,我总是对道德类辩题印象深刻,每一次对道德的辩证思考都让我回味无穷。在我与队员分工合作撰写讲稿、理清正反双方逻辑框架、梳理归纳交锋论断的过程中,我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对《大学》中的"明德"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见解。
明德一词,依我来看,不止仅限于所有既定的诸如宽容、谦虚、孝顺等美德;还应包括许多适时适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是流传古今的美德与时代衍生的精神相互包容才使得我对新时代明德一词赋予的全新意义。我不仅以古人的忠告要求自己凡事求诸己,凡事须"慎独";还学会用当今时代独有的价值观诸如凡事求开心,凡事须"中庸"来辩证思考这个时代,这是我明德修身的途径。
清晰了明德修身的途径之后,志在成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还常常思考《大学》所提倡的"明德修身"这一大学纲领与我们音乐教育专业所提倡的"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毛吉的一句话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这样说道:"拥有优秀品德的人,才配做教育学生的人。教师是塑造人灵魂的事业,还有什么职业能比成就一个人更有价值?"诚然,"立德树人"是一位师者最美好、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位教师责任感、道德感最本质的体现。但有一个前提,老师必须先拥有优秀的品德,才能引领学生去追求良好的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明德修身"是"立德树人"的前提。
又如电影《老师·好》里面的苗婉秋老师,自己虽然住在一间年久失修的房子里贫困潦倒,却依然不违背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在利益和诱惑面前选择坚守自己的"明德",免费给交不起补习班的学生上辅导;把自己的工资捐出来给学生看病;无论如何也不放弃品行顽劣的学渣洛小乙,也正是他的学生们让他人生充满了意义,用电影里的一句话讲:"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有你们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这阐释了"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还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大学》一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除了三纲领外还提出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在《大学》中被称为"内圣"即"内求于己",依我看来,教育者对自身的"明德修身"其为"内圣";与之相对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外王"即"外用于世",教育者对社会的"立德树人"其为"外王"明后而立,已后及人,这是《大学》对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
?大学》一书向我们概述了"明德修身"的基本原则和修炼方法,又向我们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这两者的结合使教育者在价值观、方法论两个层面上有了清晰可见的方向和经久不衰的动力。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3
廉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人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对于人们正确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种人们共同的以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在不断发扬光大的先进文化。一个国家的生存在、发展、壮大,同样也离不开这种文化。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发展,成功,同样也离不开这种文化。
我国廉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贤哲所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特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邓小平、[___被屏蔽词语]、[___被屏蔽词语]等都一直十分重视廉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重视公民的思想道貌岸然德建设,倡导廉洁奉公、爱国守法、勤俭自强,奉献为民,并上升为治党治国的方略。
廉洁修身——普遍话题与永恒追求
腐败是社会的沉重话题。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古代社会,专制政体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虽然某一国家的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可能相对廉洁,但总体说来滥用权力的现象几乎没有例外。英、法两国在近代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英国革命前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公开鬻卖爵位。法国革命前的专制君主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政治上均实行高度专制,生活奢侈,挥金如土,横征暴敛。路易十五甚至声称,自己一生己经赚够,“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王室的专制、腐败最终引发了大规模革命。中国历史上同样充斥着腐败行为。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的开国之君生活上尚基本上能保持节俭,政治上比较清明,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用不了多久,无节制的专制统治必然走向大规模的,卖官鬻爵、索取贿赂几乎成为历史的通例。有些朝代对也采取严厉的惩治,如《大明律》对官吏贪污、等罪往往要处以凌晨、挑筋等刑,清朝将贪治吏作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对多“赐令自尽”、也无法阻止贪污行为的普遍发生。
廉洁——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在今天,廉洁就是一个道德高尚、公正清明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正因为廉洁与否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廉政问题。各国对腐败的认识和治理都有一个过程,经过长期的认真治理,完善制度后,腐败现象就会减少,官员的廉洁程度就会提高。
修身——反腐败倡廉的主体诉求
“修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墨子。非儒下》篇里:“远施周偏,近以修身。”所谓“修身”就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修身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所谓“内圣外王”。“内圣”是指人具的道德目标,通过修身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从而成为道德的楷模。
好的制度如同阳光,它有助于依法反腐倡廉。善的美德如同阳光,它有助于以德反腐倡廉。
大学生如同早晨_点的太阳。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担当未来的期待。前程,希望,期待是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的,是以奉献社会、完善自己为标志的。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孕育阳光心灵,建设阳光社会。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4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它是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心理书,并从中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做一个诚实、守信、节俭的新世纪青年。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明山宾卖牛》这个故事,它讲述了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看完这个故事过后,我感慨良多。现实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做到“诚信”两字呢?有许多同学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名牌、“吹”家庭环境,“吹”家里的经济情况;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也说是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而导致的;有的同学答应了别人的事也不去努力做到;借了别人的东西到期也不归还,一直拖到物主都忘记就算了;有时候明知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承认,赖到别人身上就算完事。这些错误,你我都曾经犯过。一滴水能照见太阳的光,一件小事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我们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两字,我们应该由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不诚实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也不会和他交往。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你就会有很多的朋友,你会感到非常地快乐;有了诚信,人们才会收获更多的尊重和喜悦。古人有一句话:“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快乐之源”。请记住:“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更可怕”。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可现在许多同学的家庭环境好,养成了不爱惜粮食的坏习惯。假如一个人一顿饭浪费6粒米,一天就浪费了12粒米,一个星期就要浪费掉84粒,一个月就累计到360粒,那么一年就浪费4320粒,将此数乘以我国的13亿人口,那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从中包含着多少农民的血汗啊!如果我们能把平时浪费的米粒节省下来,聚沙成塔,这个数字又是多么惊人啊!同学们,醒悟吧!别小看碗中剩下的几粒米饭,这都是农民的`血汗,也是父母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血汗钱啊!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将会是祖国的栋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修身养性,做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新世纪青年,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为我们的祖国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5
从《廉洁修身》一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廉洁修身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自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与反腐败就形影相随、相伴而行。尤其是当今世界,腐败突显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健全发展的一大陷阱。因此,向腐败宣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反腐倡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传承我国廉洁修身的优秀文化,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既是我国面向世界、又好又快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代大学生廉洁修身、完善自我的必要。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将来为国家和人民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大学生处在迅速成长、成才的人生阶段,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所以在大学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走出了校门,大学生就要真实面对社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大学生的漫漫人生旅途也将不断接受重重的道德考验,只有在大学阶段习惯廉洁修身,才能在社会的风浪中经受洗礼,并用强大的意志力坚守自己的道德。
然而,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民主法制的建设,廉洁修身都是一个普遍的话题与永恒的追求。一个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
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接受思想教育,重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严格遵纪守法,不断培养自己遵守和服从法律、制度、纪律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我修养,自我约束。
廉洁修身,迫在眉睫!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自觉践行诺言。
论修身的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因为我觉得这两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十年还债路》的故事我印象最深。这篇故事讲的是,一对老夫妻用十年时间来把欠别人的巨额债务还清。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他们也许会一辈子都在不断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年纪也那么大了,不还等到自己过世之后也不会有人来追债的。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这对老夫妻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他们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近几年来汕头的经济,越来越差,其原因是我们的信誉出现了问题,大量假冒伪劣的出现,不断的打击着正版市场。而很多商家都是‘挂着狗头,买着猪肉’等行为。使别人对我们失去信任。
我觉得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他们得到了好名声,到别人的信任。
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