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孩子的读后感7篇

时间:2023-09-12 作者:Trick 读后感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人物命运的思考,是对故事背后含义的思考,每本书都像是一次心灵的冒险,而读后感则是我们记录这段旅程的方式,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孩子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写孩子的读后感7篇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1

我曾经无意间见到过这首小诗,当时看的时候就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成年人一位母亲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多大的智慧等着孩子,让孩子慢慢来啊!直到有一位同事向我推荐了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我才有机会慢慢品读了作者作为一位母亲的耐心和智慧。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回想自己成长的经历: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无数次遭到爸爸的训斥,或者因为和小伙伴在河边钓鱼回家晚了,或者因为一次作业没完成,或者因为在外面玩泥巴的时候把衣服弄得很脏等等,更不用说听父母给我耐心的讲解问题,小时候的好奇心可能就这样慢慢的磨灭了。但是龙应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

如今身为母亲的自己,从中得到的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耐心,耐心地给孩子讲故事,耐心地解答孩子的任何问题,耐心地面对孩子所犯下的任何错误。当作为家长拥有了耐心,那么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爱才会恰到好处,避免走进两个教育误区,要么过分的溺爱,要么经常的训斥和大骂。

身为教师的自己,对待学生又何尝不需要足够的耐心呢。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2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好多书,那一本本书仿佛就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闪发光,吸引着我的心。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笑猫日记》。

读完这个故事,我仍然沉醉在故事里,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一个仿佛是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春天就快到来的时候,球球老鼠和笑猫陪着整日无所事事、无比懊丧的胖头来到一所宠物特技学校,希望胖头在这里找到自信与心中的光亮。在刻苦学习钢琴的那些日子里,胖头在银杏林里遇见了宝宝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胖头和小男孩在一起的每一天,总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胖头也渐渐地感受到人间伟大的爱。

宝宝患有自闭症,像是一个从外星球来的孩子,但宝宝的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宝宝,不离不弃,我很感动。在报纸上,在电视上,我曾看到有些人家把自己有病的孩子扔到福利院,扔到垃圾堆或卖给别人,孩子失神的眼睛是那样无助,每想到那样的眼神,我的心就像被针刺一样难受。

还有些人家,看孩子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结果孩子成了一个无赖。我觉得家长这样做不是真正的爱孩子,他们如果能像书中宝宝的父母一样,社会上将会增加多少温馨啊!

我衷心希望书中那爱的故事能成为现实,我也期望那些外星球上的孩子回到我们温暖的星球上来。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3

?水孩子》是一部英国近代童话,书中讲述了从小失去双亲的小男孩汤姆,在跟着师傅格兰姆斯去哈特荷佛府中扫烟囱时,一个偶然的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四英寸长,“死不了”的两栖孩子——水孩子。在仙女的教导下,他去了世外奇境,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历经了各种奇怪事和重重考验,最终成为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的故事。

仙女给汤姆的那句教导令我印象深刻,“你得一个人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睡的床自己来铺,自己玩火烧自己的指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汤姆现在应该自立,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汤姆听后才决定出发去世外奇境,寻找并尽量帮助自己的师傅格兰姆斯。

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如果想成为一个男子汉的话,就必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闻,自己睡自己做的床……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却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特别是缺乏与困难抗争到底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和汤姆一样,那么,还会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现在不管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与汤姆比起来,不知要优越多少倍,我们能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与学习呢?我们要学习汤姆那种顽强不屈、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学习汤姆那种不怕困难、勇于和困难抗争的勇气。

让我们向汤姆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学习吧!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4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驻人间......听着这首《我们都是好孩子》,想起了黄蓓佳老师写的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于是随手随手拂过床头,取来便津津有味的品读了。故事情节让我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渐渐地带我走进了金铃的美好世界。

?我要做好孩子》中,作者黄蓓佳栩栩如生的描写了一大群天真可爱的人物:善良正直的金铃,丢三落四的于胖儿,宽容胆小的尚海,热爱劳动的妈妈,严谨认真的刑老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青春活力气息,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主人公金铃是一位胖胖的六年级女孩,有些粗心,但很有主见。作为一名即将小升初的学生,我很能理解金铃的压力,头脑中整天想着重点中学。但这样真的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有些时候,适度的自由放松比紧张压迫有效得多。

当我读到《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篇时,我不禁对金铃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刑老师为班上的十几个学生进行冲刺秘辅,但有一天老师有事来晚了,班上的三个好学生玩起了扔垫子大战,顿时家中鸡毛乱飞。第二天,老师询问老实的于胖儿昨天谁参与了鸡毛大战,于胖儿为了自己以后能继续抄他们的作业,而昧心的冤枉了金铃和尚海,于是老师对金铃产生了误会。金陵气得快疯了,恼恨、羞愤、失落的'情绪混杂在一起,失声的评论好学生的人格只有零分。但是第三天,她完美的处理好了这件冤案,使自己沉冤得雪,还了她一个清白。从这件事情上,我佩服她的是她的勇敢、坚强,还有的她的隐忍和睿智,竟然可以把冤屈暂时先憋在肚子里,等待好时机再加倍的吐出来。我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能就没有她的冷静与智慧了吧,很可能只会默默无闻的做个替罪羊了。

我从金铃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启示:我们就应该像她一样勇敢、正直、善良、宽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好最真实的自己,做最棒的自己,就会像金子一样在人群中熠熠生辉。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5

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早在一年级(上)时,我就看过了一遍。

我很喜欢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一家。妈妈是台北人说汉语,爸爸是德国人说德语,爸爸妈妈相互交流用英语。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他们一家现住在瑞士,华安就是在瑞士上的幼儿园。在不知不觉中,安安从学会听到学会说,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语言,汉语、德语、瑞士语、英语应用自如。真是太可爱、太搞笑了!

我羡慕安安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理解我们、充满耐心的好妈妈。在《序》中,龙应台写下了这么一段美妙的文字: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三个字呀!

而我可以说每天都是在“快一点”的催促声中度过的。早晨还在迷迷糊糊中,就听到妈妈“快一点起床,否则要来不及了”的叫声。我穿好衣服,正想顺便看一下桌上的书,妈妈又催我快一点刷牙、洗脸。接着就是催我快一点吃饭,在狼吞虎咽、食物还未完全到胃的时候,就一手拿着一片面包,一手拿着一盒牛奶,在“快一点,否则要迟到了”的催促声中走上了上学的路。一到学校,又是在老师“快一点坐好、快一点交作业、快一点排队……”的指挥下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学了,奶奶来接我,回到家后奶奶的第一句话是“快一点洗手”,第二句“快一点吃点心”,接着是“快一点做作业”。直到晚上,在“快一点洗脚”、“快一点睡觉”的催促声中,才度过了急匆匆的一天。

我自认为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我不喜欢填鸭式、功利的学习方式,而是喜欢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的龙应台那样的教育方式。我做过一个梦,梦中龙应台一会儿变成我的妈妈,一会儿又是我的老师。

真的,“慢慢来”有时候并不是坏事。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北大米生长周期长于南方大米,所以其口感就要比南方大米好得多;饲养40天就可宰杀的速成鸡,它的鲜度和营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农家养一年才食用的土鸡。

“慢慢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慢慢来”让成长变得更加快乐!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水孩子》,这本书主要讲了生活贫苦的小主人公汤姆本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在仙女的'魔法下他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历尽艰辛找到了仙岛,在这里,汤姆学会了宽容做人,还改掉了很多坏毛病。最后他不远万里去拯救师傅,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后回到了仙岛,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全书讲述了一个男孩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的故事。

我的感想我也要和汤姆成为一个诚实守信——宽容做人,成为一个好男孩。

写孩子的读后感篇7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演说家,乔辛·迪·波沙达。代表作就是这本书。该书被译成多种语言,畅销20个国家,全球热销300万册,改变了无数读者的人生。

为什么说改变了无数读者的人生呢?

文章的开头就介绍了一个实验:给你一颗棉花糖,如果你能坚持5分钟不吃它的话,我就再给你一颗。你会怎么选择呢?

经过统计和跟踪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能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论是在学业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无法坚持15分钟再吃棉花糖的孩子优秀。在这个实验中有了另一个名字—延迟幸福。实验证明:成功的人是不会急着吃掉棉花糖的;成功的人都是会“延迟幸福”的人。

主要内容是:小学生珍妮弗家境不错,平日里衣食无忧,但跟所有同龄的小女孩一样,对学习和生活有不少的疑惑和抱怨。父亲乔纳森事业成功,但平时工作十分忙碌。为了帮助女儿快乐的成长,乔纳森给女儿讲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还把自己小时候参加过的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拿来给女儿分享。他的努力,终于让珍妮弗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不再遇事抱怨,变得更自信、更快乐、更会管理自己,无形中养成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无数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着无穷的诱惑。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选择,哪怕简单到仅仅是让你决定向左还是向右走的选择,都会影响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