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对于提升我们的价值观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撰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书上故事的体会,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篇1
在读本书之前我是很少会去读一些外国书籍的,就像文中作者所说的那样,现在大部分的畅销书籍通篇都是在教导我们怎样用最快的方式达到目的,而最重要的品德修养则成为成功的点缀。本书表面说的是人们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先使自身的品德内涵升华自然会形成对应的习惯。有很多人都从七个习惯谈论过这本书了,我暂时也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今天就单从意愿,品德修养两方面讨论一下。
本书是通过一些细致生动的故事来逐渐进入自我的观点,作者从三副图片以及自己家庭的几个实例来向我们阐述了个人意愿对我们的处事方式以及周围环境(家人和朋友)的影响,通过本书的描述在回看我个人印象较深的几件事,发现在自己努力想做一个正直善良并积极向上的人的同时,同样把这样的想法强加在亲人朋友身上,自己会对每一件小事挑剔,对任何一件不满意的事都存在近乎苛刻的要求,并美其名曰“为了让你们的生活更美好”。不得不说有时这种行为会取的很好的效果,但大多数换来的都是不情愿的劳动以及深埋心底的隔阂。在看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尝试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无论事情的发展是怎样的要求自己相信别人,本以为会很糟糕的事情却显得更加完美,想来或许每个人都有追求积极向上的想法,同时也有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本能,对于别人的命令哪怕符合自己的愿望也会有一丝反感,致使本该主动的事情变为被动接受,目标是一样的,其中的过程和取得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我喜欢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把一切习惯都追根溯源到个人的品德修养上:人要对自我的人生负责自然会用心主动;掌握自己真正的愿景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做到以终为始;要时刻自律避免被偏见激动的情绪所左右达到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给人玫瑰利人利己做到双赢;学会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知彼解己;重视不一样个体的不一样心理,情绪与智能创造统和综效;不断磨炼和提升自我使自我更新。以上七个方面说是高效能人士的习惯倒不如说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七个品德,无论是正在艰苦奋斗的底层人员还是已经有所成就的高效能人士,在追求品德方面是没有上下之分的,只是已经在路上或还未追求的区别。
心正则刚,形正则强。从自我的意愿出发追求至高的品德,自然会养成好的习惯,我们也必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篇2
无意间翻看到美国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编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一书,最开始是持着怀疑的态度,认真读下来不免觉得这本书应该好好的品读三四遍才能领会和运用。
整本书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任人使唤的奴隶,从中真正领会的是如何能够自立和自主,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成为主人的人。
由内而外的塑造自己,打破以往的道德、运气、阅历等因素的“谎言”限制,从七个习惯的培育说起如何做一个高效能人士。
今天说一说第一个好习惯: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很。有句俗话:表面笑嘻嘻,内心xxx。想必真的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还是不那么容易的。
积极主动这个习惯使得我们从“依赖期”正式进入到“独立期”的迈出第一步。
文中这样写道: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决定好好把这本书读完。
每一句都是抨击着我,让我从反驳,而且诠释“积极主动”这个习惯如此的完美。不忍细细品读多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至高境界,我们通常都自我安慰说:人类就是情感动物。但是丰富的情感对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有作用么?或者说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告诉我们大的变故或突发事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下一步谈到如何主动“回击”外界的刺激,而非是“被动”忍受。主动“回击”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说一定是冲突的“回击”而是感应、变化外界的刺激。我也常常安慰自己和他人: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坦荡荡接受,落下了好名声。
工作中常常遇到自己不能“积极主动”的一面,总是“缩头缩脑”“畏手畏脚”,私下里反省之时也常常责怪自己的这一行为。许多时候就是情绪“作祟”,让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念头,做了错误的“回击”,比如遇到工作棘手的且复杂的工作在做的时候,常常应付性的忽略甲方的要求,而是固执己见,从最后的结果看往往忽略了很多可贵的经验的价值。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篇3
书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务必从改变自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这是非常深刻而又见地的理解。
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在术的层面想办法,还要回到道的层面,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去思考,以及从了解周围环境入手,综合一句话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积极主动,就是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挑重担,高效能人士为自我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取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潜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我的影响范围。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原则。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时刻明白要事第一,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个现实应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好处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总结一下,所谓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这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从价值观和工作观入手,讲述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相当于儒家讲的修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从理念、沟通、合作等层面讲述处世之道,相当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相当于道家的应物变化思想,强调我们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唯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篇4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这七大习惯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是人类的四大天赋,也是职场人士天然具备的重要资源,读后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 戴敏玲》。但是,只有通过运用高效能的思维框架,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绪、心境、刺激和外在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心态来提高我们的效能!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协作增效又称统合综效。协作增效是建设性合作的习惯,意味着你能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些个人单干时达不到的业绩。协作增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人们一旦经历了真正的统合综效,他们就不再放弃。合作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该不断思考并提升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章节让我懂得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懂得个人力量只有汇集于众人之中才有他的发挥空间。
?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仅从内容来看较为普通,只有当这些习惯真的融于生活及工作中方能有其价值。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读后感篇5
由于时间因素匆忙的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于后三个习惯: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简直就是囫囵吞枣。虽如此,仍感觉这是我读过的对于调整自己思维和工作的最好的一本书。只要我还有梦想、我还追求进步,在以后的时间我会好好的研读,相信此书的精髓会伴我开创事业的左右。特别是书中阐述的以始为终、和要事第一两个习惯对我感触尤深。原来一直有种感觉,感觉我们所参观交流的新华路小学的领导参加过"领袖素质培训"或类似这样的培训,读过这本书之后相信那是真的。现就我对"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的感悟阐述如下,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思路的调整有所启发。
"以终为始"的定义按我的理解,就是先给我们的工作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富有挑战情的目标、然后考虑我们当下就当是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那么在这样一个高度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工作、怎样度过我们的每一天。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一种追求,无形中我们就会以未来的高度规范我们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让未来决定现在吧。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以碌碌无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了目标没了追求没了方向,所以我们就没了动力。要养成这样习惯本书的作者就强调我们要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宣言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定的价值和原则。而在我们所有的生活中心中强调以原则为中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我们达到目的的轨道。另外它还强调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成功,而团队的成功就要制定这个团队这个组织的.使命宣言,团队的使命宣言又是要求团队所有的成员共同制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回看自己的工作思路,我们的一些要求一些目标却都是自己或是班子成员参与制定的,没有形成我们团队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不高或是草率马虎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就印证了我经常反思的一句话——不是我们的老师不配合,而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
再者是"要事第一的原则",以前我在上班坐在办公桌前的第一件事是把今天所要完成事情写在工作日记中,第二天或是下午下班前查看任务完成的情况,自以为自己对工作很负责、工作很条理,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以前的行为还仅仅停留在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低的层面。在到新华路小学参观交流之前,我曾查看并打印了他们的一周工作安排,当时感觉做到很难,看了此书才发现不仅不难而且是做好工作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过去总感觉我的团队成员不够优秀、缺乏责任,连一个简单的治理学生随手扔垃圾的习惯都做不好,害的我要每天的去弯腰捡拾、去给学生做榜样、做表率,看了此书才知道我的过去是不懂得授权、不懂得责任情授权,不懂得作为领导要知道只要求结果的授权、而不是传授方法的授权。
总之这是一本给我很多反思给我很多启迪的好书。只要还有梦想、只要还有追求我就希望你把此书好好的读一下,它一定能帮助我们实行我们的梦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