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读后感的写作需要有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路遥传读后感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路遥传读后感篇1
人生是什么?为什么有无数的人不停地探讨它、追问它、论证它?人生是一个空洞而又深邃的话题,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却对这条路是那么陌生,充满着太多的未知因素。孩童时候的我们不会问人生,因为有父母牵引着,但是少年的我们,有了一定的思想意识,有了更多的疑惑烦恼,希望得到解答,很庆幸那时的我正因为有了《培根论人生》这本书指引着。
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应该是大众最为熟知的名言。当我第一次接触他的这本散文集时,我以为会是一本抽象晦涩的作品。然而并非如此,培根以他自身的经历和思考,人生以及人性的一些话题,解开了人生的奥妙。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溢于心中。虽然他没有确实得告诉我要怎么做,但是他对这些事情都做出理性的分析,让我对于人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感悟。
首先,世界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统一体。在开篇的《论真理》中探讨真理与谎言,培根说到是对于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者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但是其实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而谎言就是请求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在《论善与性善》中谈到squo;善squo;与神学中的德性,squo;仁爱squo;相符合,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在《论美》一文中,也培根写道:美德尤比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真善美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但在《论伪装与掩饰》中说道伪装与掩饰使人迷惘,也剥夺一个人作事底主要工具——信与任。在《论嫉妒》中又说道嫉妒和恋爱一样让人分不出迷人或魔人,很容易造出意象和观念;并且很容易进入眼中,尤其是当对象在场的时候,这些都是导致蛊惑之处这些假恶丑又悄悄地毁掉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要学会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其次,指导我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所重视的内容。他在《论读书》中谈到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论友谊》中强调了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如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此外其他篇目中谈到习惯与教育,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多方面的内容。我还特别喜欢他在《论游历》中所说的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底一部分;在年长的人是经验底一部分,强调旅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可作为在官场使用的厚黑学。如在《论权位》、《论狡猾》、《论野心》等篇章。培根是写到的:为追求权利而不惜牺牲自由,或者为追求驾驭他人的权利而牺牲自我,这种欲望真是叫人莫名其妙。升迁高就的过程那是极艰辛的,要吃不少苦头,但是升得越高,得来的苦越多,而且升迁过程有时还是见不得人的,因为其借用卑下的手段使人变得尊贵。
人想退的时候退不了,该退的时候呢,又不肯退,而退了的人呢,又不甘退已。官居高位者只有通过他人的看法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倘若按其真切的感受并无任何幸福可言。虽然现在的我涉世未深,不太能理解为何他们如此尔虞我诈只为等高楼,却又高处不胜寒,但是联系到实际中,从别人的眼光当中,得到所谓的快乐,是何等的凄凉。
有些书是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囫囵吞食,有些书你就必须细嚼慢咽,充分的消化。培根的这本书,每当我处于闲暇时刻总会翻一翻,它对于我来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每个时期都带给我前进的动力。在高中时期,教会我如何解决同学之间的摩擦,如何面对学习的成绩变动,如何克服高考的重重压力,如何调节自己低落的心情;在大学时期,又教会我如何坚持自己的专业选择,从幻想的城堡中走出来,体会世界真善美的同时,也了解世界的假恶丑。曾经的我总想逃避这个世界,但是当我再次读到这本书,我才深刻了解到自己一直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但世界不是因为我而存在的,我不可能让整个世界适应我,只有我适应这个世界。可是这是世界上也只有一个我,只有用自己的力量打造一片天,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路遥传读后感篇2
路遥环抱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两个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冲破艰苦的阻碍,最终获得生命中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溢生机、激情的生命之歌,以一幕幕催仁攀泪下的苦难所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苦楚与欢畅。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以孙少安为例,在冲破贫困束缚、实现自身价值历程中,他曾蒙受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在第一次扩张砖场时,因骗子烧砖师的缘故,他的砖整个烧砸了;为潦攀扩张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反面典型来批评;曾因为进行承包责任制的革新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判;经营破败,无力归还贷款和被村中劳力追堵。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艰苦、挫折是拜访我们的常客,即使有时我们还没有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相比,我显然是幸运的,没有艰涩的生存条件、没有咄咄逼近的重大挫折,我想我没有理由对这个世界抱怨什么。直面生活,我要做的只能是:乐观迎接、坚强面对,活出自己的精彩。
路遥传读后感篇3
20岁的时候读此书,只为少安与润叶,少平与晓霞的爱情静静地流了好多眼泪。
20多年过去了,重读又是别样的思绪。剧中的孙少平,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他始终活在自己的世里,读书是他最大的乐趣,走出去是他最大的梦想,尽管他最后还是一名平凡矿工。他有责任担当,不怕困难挑起家庭重担,照顾上学的妹妹;他是勇敢的追梦人,离开双水村去闯世界;他敢于审视自己,解剖自己,接受晓霞的爱,婉拒秀的深情。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理想不停奋斗的年轻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是却从没停下前进的步伐,默默无闻的奋斗着,虽然最终仍成为了一个平凡的人。
路遥先生所说的平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平凡,它是经历过艰苦奋斗之后的一种释然的心态,即使是平凡的人,也应该有梦想,并为之不懈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凡并不适用于一个没有追求,每天混日子的人,那只能算是平庸。作者:徐海霞
路遥传读后感篇4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震撼,是的,只有这个词可以形容。我亲眼目睹了主人公之一孙少平,一个出生在穷苦劳动家庭的小伙子不平凡的人生:上学的艰难,劳作的辛苦,所爱之人的死亡,以及其他幼儿玩伴的相似情况。可生活还在继续,他必须在平凡的世界中努力的活着,尽管苟且,尽管卑微,但他始终相信,更美好的未来正等着他。
他的出场就是卑微的,在学校里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每天为了躲避同学们的目光,总是最后悄悄取走那两个不体面的黑高粱面馍。他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却时常因为吃不饱而在劳动时两眼冒花,天旋地转,读到这里让我思绪万千,他是多么可怜啊,但是他忍饥挨冻,反而更加勤奋,不卑不亢,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以往每当奶奶或父母跟我讲我现在生活多么幸福,他们以前多么艰苦时,我总是不以为然,可是现在我真的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的幸福,而我有时还会嫌弃食堂饭菜不够美味,吃饭时挑三拣四,浪费了不少食物,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也会退缩,对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缺少坚持的毅力,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不应该。我知道即使是当今社会,仍然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吃不好穿不好,为了生活为了学习要克服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要学习孙少平那种积极进取,敢于拼搏并坚持不懈的精神。
随着剧情的发展,少平越来越多的情感起伏展现在了我的面前,他从一个有点懦弱羞怯的小伙子成长为自食其力,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真正男子汉了,让我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身上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改变这一切的是什么呢?是因为生活的磨难,更是因为他积极而远大的梦想,因为他对待磨难的认识。他深切地明白,一切磨难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考验,更是他通往成功的阶梯。在少平面前,磨难虽然是残酷的,但也让他的心智日趋成熟,“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正是他积极乐观与不畏艰难,让他一步步靠近内心最初的梦想。我想到我现在更多的困难可能来源于学习,学习也是一段长久的旅程,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没有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但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清楚的认识到,我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学习上要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坚持努力的同时还要经常反思,尤其在考试失败后不能轻言放弃,要吸取经验,重新站起来,勇于克服学习上一个个困难,我相信,只要勤于思考坚持努力,在风雨过后等待我的也一定是美好的未来!
路遥传读后感篇5
其实我看书并不是很感兴趣,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课外书肯定不会超过10本,可是《平凡的世界》一直听同学们说好看好看,我也就是无聊地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就问同桌借来了《平凡的世界》来看看。
真是不得了,一看《平凡的世界》就被书中的几位主人翁所发生的一切所吸引住,都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把它看完。在书中看到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对命运的不低头的精神让人由衷地佩服,看完之后心中一直不能平静,恨当时的社会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
其中孙少安的人生让人心疼,他的精神让人佩服。孙少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上属于穷得响叮当的,明明与田润叶相互爱慕,却因为当时两人的身份地位的悬殊,硬生生地被润叶的父亲门当户对的观念给拆散了,然而两人后面都分别结婚了。孙少安跟其他人不一样,不会只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地,孙少安他不认命,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全家的命运。虽然他读的书不多,但是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一直想做家里面的顶梁柱,负责弟弟和妹妹的学费。孙少安后来自己在创业,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生产队的发财致富,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过,可能是老天觉得对这些平凡人的打击还不够吧,孙少安的老婆秀莲却得了癌症,全家人都拉着秀莲从医院往家赶回去过年。
人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真的是很渺小、平凡的,好似是大漠里的一粒沙尘,是那么的微不足到,但是沙漠却不能缺少这一粒粒、一颗颗的沙尘。就像是人不能缺少那种中流砥柱的精神一样。只要我们的人生,像孙少安那样努力奋斗,不懈努力,我们的人生也可以是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