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都是我们思想的舞台,是我们情感的流露,读后感是我们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1
在这无奈的寒假中,在家里只有书陪伴着我,无论我哭,我笑,它一直默默无闻地为我加油。我认真地读了《骆驼祥子》这本著名的书。读后感想颇深。不仅为老舍先生朴实、优美的语言功底所震撼,而且为主人公的命运而伤心。
在这本书中显露出了旧时代的黑暗,同时也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世界画面,祥子虽是一个乡下青年,但是为了生活,来到了北京干活。他不知干了多少体力活,最后把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刚开始时,他勤劳节俭,就是为了他心中的一个理想——有朝一日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时间如流水一般,三年靠自己的辛苦挣来的钱,买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买车后没多久,因当时,车被缴了,还把自己抓进了兵营。祥子受尽磨难,牵着几匹骆驼逃跑了,在路中遇到了好人,把骆驼买了三十五块大洋,这与理想还相差甚远,便把钱放进了芦管里了。后来被乱兵连长孙侦探给了敲了去,紧接着,他又嫁给了虎妞,用虎妞的钱买了辆新车,后来又因虎妞的难产而卖掉给虎妞埋葬。
?骆驼祥子》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人们很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如今这个和平繁荣的社会,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我们应该学习骆驼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理想是支撑一个人生活的最高信念,只有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无理想者难成事,无爱心无朋友,让我们以祥子为榜样,学习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同时让我们伸开双手来保护家园,珍惜眼前。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2
漫长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骆驼祥子》。非常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答案。
书中主人公——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乡下人——祥子。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行。他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社会就像一瓢冷水,连希望星火也被浇熄了。曾经向上、不屈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嫖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末路鬼”。
现实总是与祥子理想过意不去,现实残酷最终使他理想灰飞烟灭,甚至连他也不成人样。
其实,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非常佩服他。他这一路上起起落落这么多次,其中有非常多次想放弃拼搏,放弃理想,也想与别车夫一样过得腐败,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解脱吧!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励自己站起来,一次次为了自己心中目标而拼了命向前,这应该与他那老实人品分不开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当今社会比起以前是非常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理想。而如今那些“社会败类”,他们一定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骆驼祥子》文字上特点,则是它是活。老舍先生注重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心理,他们情感。让我们心也为之震动。我们在平时写作中也应当注意这一点。《骆驼祥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面对生活无奈。描写非常口语化。
我从其中人物身上也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精神。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3
“在那个黑暗的旧时代里面,祥子是如此的可怜可悲。”
——题记
祥子这个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论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概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吧。祥子忠厚老实他也很有梦想,这样的一个人物在老舍的笔下熠熠生辉。
但是,如果论祥子是可怜还是可悲?这就很难说了。
?可怜】
①有一句话深深映在我的脑海里面“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俩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人生有多少个三四年?为了一辆车放弃哪怕自己人生的十分之一?祥子是可怜的,在那个从未有过公平的黑暗旧时代……祥子是可怜的。
②祥子在赚钱买车的期间,他体会到了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但他没有去与城里人同流合污与社会同流合污,尽管别人骂他骂的那么过分,他也没有还嘴,没有恶语相向!
③祥子经过自己努力的打拼后,终于买上了车,尽管那辆车并不符合他的心意,但是他觉得他自己很幸福。祥子其实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祥子他想他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但是有了车……他把买车的那一天定为自己的生日!可见祥子他是有多么喜欢这辆车啊!多么珍惜这辆车!
?可悲】
祥子从未听信过谣言,城里听风就是雨,真正遇到的那一天,祥子的车被没收了……他从未有过戒心。就因为这样,祥子的心破碎了。
……
后来啊……直到结尾,祥子成了一个被金钱所迷惑了的人。
“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着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4
祥子,在众人眼中都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似乎天生不幸,遇到了一系列悲惨的事情。
但,为什么祥子的命运会如此悲惨,真的是因为命不好么?在曾经文学社老师的提点下,我们想到了更多。
在一个黑暗的时代中,好人却总是没有好的结果。比如一辈子要强的老车夫,最后却贫穷沦落到那般田地。而一些蛮不讲理的人,却是财富满贯。
祥子本是一个勤劳、善良、要强的车夫,一直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子。怎奈车子却被人给抢走了。但是,祥子却仍然坚持努力赚钱,想买一辆车。
这时,祥子老板的女儿却看上了祥子,并与祥子结了婚。可是因为原先身份、地位的不同,再加上眼光也不一样。祥子和虎妞并不是很快乐。现实的结局,总不如童话美好。
当祥子最终沦落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者的时候,我们只能哀叹是时代的不公,造就了祥子。
或许是祥子本身性格上的固执,再加上眼光的局限性,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正直的人并不会有好结果。在社会底层更是如此。
时代,造就了人们的命运。
有的人应时代而生,生活的如鱼得水,并青史留名。而有的人却并没有顺从时代的潮流,从而默默无闻,惨淡收场。人们也常说,是时势造英雄。
但我想,祥子最后的结局,与他自己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为承受了几次打击,祥子便自暴自弃,丧失了上进心。而试想,如果祥子并没有放弃,仍然依旧努力,或许他也将成为一名社会主义人士,他的人生,也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励志达人用心分享:时代造就命运,但是,你的选择,同样可以改变命运。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5
祥子,来自农村,靠租车、拉车、卖力气来讨生活,他立志要靠自己的劳动攒钱,买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却没能实现。
祥子是不幸的,他父母早亡,没有任何资产可以供他维持生计。他来自农村,又没有文化,没有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他只有通过出卖力气——拉人力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祥子的梦想注定是一场泡影。无情的命运,总是在作弄祥子,总是在他接近幸福的时候再粉碎它。
第一次最接近幸福的时候,是祥子买了第一辆车的时候。他起早贪黑,努力了整整三年,攒下了90多块钱,终于买下了自己的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祥子拉着他的新车,奔跑在新生活的大道上。可是,命运在这里却突然又转了一个角。由于祥子对时事与战事的不敏感和自己身体的盲目自信,他丢失了他的第一辆车。幸福在这里和他擦肩而过。这个故事的安排让读者感觉非常真实: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战争不断地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国不成国,家也就不成家了。一个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脱离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只是局限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祥子作为农民的局限性。
第二次接近幸福的时候,是祥子结识小福子之后。老实勤快的'祥子,被人和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上,被她几杯酒引诱,不知怎么的便睡在了一起。醒来后的祥子羞愧难过,感到有点危险,决定离开人和车厂,跟刘四爷一刀两断。可是虎妞找到他,骗他说怀孕,和祥子结了婚。祥子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强势的虎妞把祥子掌握在手心里,让祥子的内心变得空虚、失落和冰冷,内心充满着痛苦和不知所措。小福子,这个和祥子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命运反复搓摩的可怜人,是唯一能带给祥子温暖的人。当虎妞因为难产死去,祥子的车子也因为办丧事变卖了。在祥子最困难的时候,善良的小福子却表示愿意跟着祥子。如果,祥子接受了小福子,那么,在这样一个乱世里,两个善良而可怜的人,互相扶持,互相安慰,互相温暖,也许可以挨过生命的寒冬。可是,祥子害怕担负小福子一家,选择了逃避。祥子又一次和幸福擦肩而过,这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有小福子在,祥子还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到曹先生那寻求到帮助,再来找小福子。可怜的小福子却在两个月前因不堪忍受娼妓的非人生活上吊死了。自此,祥子彻底走向了堕落。
善良的小福子死了,勤快的祥子堕落了,好心的曹先生被迫害。而害人的人呢,却躲在暗处,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恶魔在人间。难怪鲁迅要呐喊:吃人的社会。小福子,祥子,都是被那个时代吃掉的人。也许,还有更多的,和小福子和祥子一样的善良人被那个时代吞噬了。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6
祥子的一生,悲惨的一生,坎坷的一生。
祥子,一个善良纯朴的车夫,却因为在生活在那个黑暗丑陋的时代,最后却堕落,变成了自己以前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小说描述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善良、淳朴、好强的人力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故事。
祥子是一个老实,善良,纯朴,健壮的劳力车夫,祥子的愿望很简单,他只想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老老实实赚钱,可以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车。这本该是一个非常美好而又简单的愿望,但是祥子生活在那个旧社会,如此简单的愿望在那个时代竟已一成了奢望。
祥子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着车,他省吃俭用三年,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在买车时,内心无疑是非常激动的,可他不知道他自己辛辛苦苦买的车,竟被大兵给抢走了。第二次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却又被孙侦探给敲诈走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日子本来是非常不错的,但虎妞却因为难产死了,祥子只能把车给卖了,给虎妞办葬礼。其实一开始祥子是非常抗拒去娶虎妞的,祥子想娶一个温柔贴心的一个女子,早在一开始他已经想好了,但虎妞非常的泼辣,好强。在虎妞死后,祥子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他买车的愿望已经完全破灭了。
可是真正让他对生活丧失信心,是小福子的死,小福子符合祥子对未来老婆的所有幻想,他喜欢小福子,甚至在虎妞死后,他还想过娶小福子。当他满怀激动的心来的小福子家时,有人却给他说小福子被卖了,等他再找到小福子时,却是一张冰冷的尸体。这是压死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完全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熄灭了他对生活的最后一朵火花。从那以后,祥子开始堕落了,他成为了一个麻木,潦倒,自私,狡诈,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知道了这本书的社会背景,我就知道这件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祥子的堕落是必然的,祥子也成为了旧社会的一个牺牲品。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祥子难道不勤劳吗?他难道不善良吗?但最终却还是成为了旧社会的牺牲品,原因是社会时代的不同,其实祥子只是旧社会时的一个代表,还有很多像祥子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久旧社会的牺牲品。
这本书是一个伟大的悲剧,祥子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心中,它描绘了旧时代老北京的社会现象。关于祥子,我只能说:祥子的一生,悲惨的一生,坎坷的一生。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读后感篇7
绿叶婆娑,阳光的影像从树叶的隙缝中筛了下来。蝉翼笔挺的磨擦,拭出了丝丝的清凉。成片黄绿不匀的草地,缀上几朵不知名的小白花,远方的牧童,悠然的坐在老黄牛上,吹起悠闲的长笛,把云吹成一个个音符凑数一首首小曲。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如此的美丽,而他呢?一个积极上进,扎实肯干的大好青年,最终沦为无恶不作,好赌成性的社会隐形人,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肮脏腐败,狠狠批评了当时吃人的恐怖思想风气,批判了当时政府的无能,封建社会制度的无良。祥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遭遇与思想行为上的巨大变化,将人性的丑陋与社会肮脏的一面毫不保留地揭示出来。
祥子在文中开头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心地善良、纯朴,有上进心的青年。在文中他积极上进,在被敌兵捉去后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唯一担心的只是他的车,因为车子没了,他就难以维生;再逃出来后,他又设法将一并带出的三只骆驼卖掉,但买来的钱却不购买一辆车。但祥子希望买上自己的车,扎扎实实过辈子的信念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灰心,而是更加的勤劳。于是他借了车,每天早早起床,已有客人就跑。每天都是除去得早,回来得晚。他虽然很累,但他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能买上车,有车就好!他坚信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人性光辉的一面完全展现在祥子伟大的生活上。纯洁透明的心,闪烁无尽光辉。理想的力量使一个人不断奋斗,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他坚信,理想的劲头不远了!到那天,那颗纯洁而自豪的心将成为世界上最闪耀的一点!
然而,能坚持下去的又有多少人呢?本文真是描绘了一个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以祥子的遭遇带来心理上、生活上的变化主线……
祥子终于买上了车,可妻子虎妞却去世了,无奈他又买了车子帮补。这时,他所爱的小福子也上吊自尽了。于是,做一流车夫的信心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破灭,自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死去了信心。于是,当日积极上进的祥子变得苦闷消沉,当日比提高的大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自甘堕落的他后由与夏姨太太发生了关系,染上了性病。从此祥子变了,染上了抢生意、抽烟、酗酒、赌博。因为身体懒了,力气大不如从前,所以不拉车了,干些零活儿。后来竟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的命!
从此,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的败类,原来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的粉碎。
真实的心就如玻璃,是经不起磨打的。破碎了,就很难再回复原来的样子。就算重新黏好,在原来平滑的面上也多少会增加破裂的痕迹。在社会的糟蹋和折磨下,再正的心也总会多一丝罪恶。肮脏的社会风气将毫无保留地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镜子。
这写的仅仅是祥子吗?这不是写给我过去的信吗?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多么的可笑啊!过去的自己早已随风而散,有谁能看得清楚,又有谁能看见,可这不是能很好的看清自己,了解自己呢?变了什么,改了什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一列列,像账单般告诉自己,今后的我是否会像祥子一样,是别人比我懂还是我比别人懂。
没有遗憾的人生,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