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既可以拓宽视野,又可以提升人生价值。当看完一本著作,我们肯定有了许多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读完《白鹿原》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有关长篇小说《白鹿原》读后感通用范文4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白鹿原》读后感1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共五十万字,通过讲述白、鹿两家的恩怨,历经祖孙三代,从清末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被许多人成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我读了前面的两章就觉得作者写作手法厉害。我发现作者想呈现的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和当时的中国人,回顾历史,我们真正的理解了当时的人和社会。
主人公白嘉轩一生一共娶过七个老婆。鹿三是白家的长工,小说也是围绕着这几个人展开的。今天我就来讲下主人公白嘉轩,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白嘉轩就娶了比自己大两岁的村里大户的女儿,然而,一年后第一个老婆就因为难产而死,不久以后他又娶了比自己小两岁的隔壁村家境殷实的人家的女儿,然而这个女人也在不久后病死,之后又娶了几个,还是都死了,因为一直娶,一直死。白嘉轩开始相信他的命硬,所以跟着他的女人都死了。然而家里面却不在乎又陆续给他找了几个老婆,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片段,白嘉轩的父亲知道他不想再娶了,于是对家人说“那就再卖一头驴吧”,可见当时有钱人家的想法就是给家里传宗接代,直到第七个才陪完他走完了一生。
读完这里,我觉得在那个时候的人都非常愚昧,就像《百年孤独》的马孔多小镇上的人一样愚昧,和马孔多小镇上的人一样孤独。然而在中国,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他们对生老病死看得非常平常,白嘉轩虽然觉得自己“克妻”,然而却一次次娶新的媳妇。但他行事光明磊落,又有仁义之心。
《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有不同于以前的革命现实主义。最后这本书获得了97年的茅盾文学奖。白鹿原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白鹿原》读后感2
人物刻画了种种,貌似的反面人物田小娥,黑娃,白孝文,鹿子霖,呢田小娥作为一个女人落此下场是因为没有原则性导致一步步走向深渊吧!白孝文,怎么就感觉白嘉轩对他的打是助纣为虐呢,这个儿子的教育越硬越叛逆这是,而后的成功说实话不怎么能深入进去这个人物了,没觉得他后来就给白家长脸了!黑娃从头到尾觉得一步步剑走偏锋,对于朱先生对他的评价先实践悔恨后读书学做人真是恰到好处,人性由坏到好的转换反而对他印象越来越深刻,是践行了中华民族的知错能来,善莫大焉的传统美德吧!鹿子霖,没有他小说也就没意思了吧,各种人性的丑陋面在他身上安了一遍,不过溯源到祖宗及后代就有点理解不动了,因为着实感觉他及祖宗要求的培养后代的方式很是正确啊,而且两个儿子虽然没在老子身边,可确实是优秀的,为什么就不如白家后代不懂!
白嘉轩,朱先生,鹿兆鹏,白灵,冷先生等等一众正面人物有个别的也可圈可点吧,朱先生是圣人,膜拜他的品性修养!冷先生侧面描写较多,舍钱救女婿给个大大的赞,会看人却怪大闺女命差吧!白灵,这个经历在当时的女子中算是丰富多彩吧,有得有失吧,性格任性能强劲儿的体验人生寻找到幸福,然而也是这骨子强劲儿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吧,两者怎么样能全乎也许是每个人毕生追求吧!白嘉轩,腰挺得太直了,也就是品性原则太锋芒毕露了吧,面对变化的心态着实值得浮躁的自己学习着宠辱不惊,有朱先生这个大导师在后面真的是够幸运!鹿兆鹏,爷们,有情怀,只是对于黑娃刚开始的任性而为及后面批评黑娃拜祠堂的举动的态度有点理解不了,脑子里浮现的是孝这个词鹿兆鹏到底是怎么看待的?
《白鹿原》读后感3
看过陈忠实的《白鹿原》后,小说中的人物一直在脑海里轮番登场,让人琢磨回味。
这部小说没有前言,也没有后序,阅读之前我找不到任何文字做阅读的指引。书的题记就是一句话: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巴尔扎克
小说看似是白,鹿两个家族从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夕尽半个世纪的矛盾纠葛,但感觉它不仅仅写两个家族,而是有很多隐喻和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判断。
小说的题目有多重含义。既是地名;也是白,鹿两大家族姓氏的浓缩;同时还隐含了一个精灵般的美丽传说。
小说人物众多,以白鹿两家为支点,架起了一个密网般看似错综复杂却又不混乱的人物框架。感觉作者在人物设计方面花费了不少心血, 这加强了小说的完整性,也使小说显得更加丰满而又更具历史感。但是由于人物过于众多,所以感觉对很多人物刻画并不深刻饱满,即便对最主要人物白嘉轩的刻画也是如此。
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两大家族及关联家族在风云突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展开。感觉小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做引子,而是把众多人物用众多事件错综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又不时加杂进一些思考和隐喻。可以说正是这些高于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读者持续阅读下去。
小说虽然以作者最熟悉的陕西农村为背景,但在语言上并没有刻意追求方言的痕迹。语言的表达自然生动,完全为人物服务。小说里对陕西农村自然风光的描述惜墨如金,或许也影射出作者更多感悟于农村生活的寒苦而非浪漫。这部小说几乎没有丝毫浪漫情怀的痕迹,即便有,也仅仅局限于男女的欢愉之中。
作者不时赋予白嘉轩哲人式的思考与内醒,虽然笔墨不多,但从未间断,最终表达了人物更深一步的思想内涵和小说影射的哲理。作者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断地丰满这个人物:作者先赋予白嘉轩笔直的腰干,最后又让他终日在夸张的大罗锅状态下生活。赋予他冷静锋利的眼眉,又最终让他失去锐利的所在。这些反衬颇具独到之处,感觉作者无比偏爱这个角色。相信作者通过白嘉轩也同时表露了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反观。
这部小说除了白嘉轩外,还有几个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先生,白的二姐夫,读书人。他是小说里一个极大的闪光点,一个预言家,一位真正的哲人。作者在他身上用了众多笔墨,而且赋予这个人物更高的境界和智慧。其率8叟抗日的未果举动令人思考知识分子闹革命的局限性。
鹿三,白的长工,正面人物。他性格鲜明,淳朴善良,洋溢着传统的生命内涵。作者最后赋予他鬼魅缠身的奇怪举止和对他生命力终点的描述增加了这个人物的生动性。
黑娃,鹿三的长子。一个不断变化且成长的人物,应该说最终是一个悲剧人物。作者赋予人物很多的变数后,最终让人物成长为一位自觉脱掉匪气而素以布衣长袍裹身的人。但黑娃生命的结局却更多影射历史的悲剧。
冷先生,白次子的岳父,鹿长子的岳父,郎中,药店掌门人。他曾担任着白鹿两家的折中角色,但最终无法控制局面。他冷静明查,是个深藏不露的人。
仙草,白的第七任妻子。最主要的女性主人公之一。传统女性,善良坚韧。她死于怪病,却展现出坦荡清醒的生命力,也是让白对生命思考升华的角色。
鹿子霖,鹿家祖掌门人。但我觉得这个人物的刻画不是很成功,对这个人物我没有更多的回味。
田小蛾,黑娃的妻子,与鹿子霖和白家长子白孝文多有瓜葛。悲剧人物,是故事变迁和发展的转折点。
白嘉轩的后代白孝文,白孝武,白灵,白孝义以及鹿子霖的后代鹿兆鹏,鹿兆海及兆鹏的发妻悲剧性的一生,白家的白灵与鹿家的两位后人的感情纠葛,也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但对人物刻画都不是太深入,更多揭示当时国共两党内战的复杂性与混乱状态。
土匪头子大拇指,几个走马观花的县长,总乡长等等人物都不一一细说。
我自认结尾的设计非常好,简单又富有想象力。当白鹿两家领军人物的生命力到了暮年时期,他们都变得单纯起来,似乎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点。已经疯癫的鹿子霖举着一颗鲜灵灵儿的羊奶奶草对木朽垂垂的白嘉轩说:
“给你吃,你吃吧,咱俩最好!”
最后还想再赘述几句。作者通篇中几乎不间断地描写无数次男女之事。这让我发问:陕西的作家是否都有此怪癖?亦或只是作者设计的一个圈套,从这点上看,读者不得不以被动的阅读心态面对作者设下的沟沟坎坎。
作为一个女读者,我局限性地认为:无论这部小说包含了怎样复杂的历史背景,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写人的小说。
据说《白鹿原》问世之际,曾引起当代文坛一时轰动,褒贬纷争。但无论怎样,这部小说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似乎无法取代。
《白鹿原》读后感4
静静地合上棕褐色封皮的《白鹿原》,我深吸了一口气,微闭着眼睛,用命运绣下的民族秘史似乎就在我眼前。
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带有乡土气息的一个个人物,陈忠实老先生用心血将他们写活了!仁义大度的白嘉轩,斥退二十万清军的朱先生,恩怨分明的仆人鹿三,甚至那损人不利己的鹿子霖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其实,《白鹿原》描绘的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所经长达半个世纪的现实主义画卷之中隐藏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历史不可能时刻都产生喜剧,总会有人被时间埋没。《白鹿原》中这一点可以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没有人是绝对正义的,七情六欲不停地打击着书中之人的防线。“义主”白嘉轩也有使用毒计的时候,田小娥,鹿子霖,黑娃亦在善与恶之间徘徊,他们只是为了要活下来。就如同宗城评到“你很难对书中人物进行道德审判,或者圈定他们坚持何种信仰,保持何种立场,活着可能就是他们的立场。”在那个混沌之中的时代,旧秩序早已残破不堪,而新秩序也没有建设的时期,换作是我,我也会为自己而活!陈忠实先生通过他的文字让我体会到了本是虚构的小说竟是如此真实!
《白鹿原》给我了不少启示,鹿兆海因与白灵革命道路不同而分开,他的英勇抗日、浴血杀敌,竭力完成了老师给予他的任务,他也拥有野心,渴望权利,人何尝不是分部去看的,这正是《白鹿原》教会我的—看待人与物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同时,《白鹿原》给我了前进的动力,生命之中会有许多困难与挫折,但是坚持着,努力着,就会战胜一切,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孩提之时说,我如何如何却不是你如何如何。因为人在当初总会以自己为中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得不融入社会这个巨大熔炉中,福祸被命运拨弄,而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白鹿原》将与我相伴一生,令我克制自己的欲望,使我尽力了解人的本性。我要活出自我,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