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07-15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出色的教案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优质的教案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写,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1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 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 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①师:在计算这两道题时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计算左边这道题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右边呢?

②在两道题的计算中同学们都想到了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请观察一下,左边这道算式,在转化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③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④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⑥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做买卖的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农贸市场,看见了许多水果和蔬菜,今天我们再随一位小姑娘——妞妞一起去赶集,大家愿意随老师一起去吗?好,今天匀来学习新的一课——赶集。

请同学们随老师齐读文题。谁能说说赶集是怎么回事?

二、听读课文,体会感悟

1、感知课文,听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这篇小韵文介绍了小妞妞去哪儿,她都看到了什么?

2、领读,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3、标出文中共有几句话,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生字。

4、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刚画出的生字的读音。

三、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妞、镰、绳”。

2、结合实物学习生字“姜、辣、蒜、蜡”。

3、学习生字“粗、猛、吓、枣、跳”。

四、练习,游戏巩固

1、师领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5、读下面各词。

6、有感情地拍手读课文。

五、作业

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发展语??

1、通过生字卡片认读上节课所学生字。

2、选出一字。

3、找生读课文,分组分句读。

4、全班齐读课文。

5、找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名字”。

二、完成课后习题。

1、读一读,连一连。

这一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认识事物与巩固识字结合起来。先指导学生读准词语,再连线。

2、读课文比赛。

3、采蘑菇,涂色。

4、买卖游戏。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字形,每一笔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然后再指导学生书写。

2、注意“跳”字最后一笔是点。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你还能找到哪些有关水果和蔬菜的资料,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溺水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游泳的危险性,尽量避免到河流,池塘等危险地方游泳。

2.通过对溺水意外知识的学习,学会应对溺水意外,能做到不慌不乱,冷静对待溺水意外。

教学内容:

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2。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呼吸道异物排出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溺水的紧急救护:

自救:

1.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2.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

3.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一篑。

4.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5.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救助溺水者:1.注意: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

2.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通知119与当地救难人员协助求援。

3.溺水情形发生时,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抢救溺水者需要入水,须先脱衣解裤,以免被溺水者缠往而无法脱身。游到溺水者面前约3至5公尺,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才不致于被对方困住。须知当一个面临死亡的一瞬间,出劲的力量绝对惊人,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速设法摆脱,不然准死无疑。如果你状态不佳,不要试图下水,你最好就是呼救,从而成为陆地英雄。

摆脱法有两种:

(一)握紧拳头狠狠重击溺水者后脑,使他昏迷,再拖上岸。

(二)深吸一口气憋住,把对方压下水底,有如同归于尽,但溺水者这时为了吸气,必定踩您肩头上,您可趁此机会顶住他三至五秒,让其头部露出水面,顺畅换气及观察四周,配合岸上的同伴把木块、木头、保特瓶等漂浮物投入水中,只要溺水者抓住任何一物都能保命。

5.在水中要拖着伤者的头颈与上背使成直线尽量不动,并维持脸朝上并露出水面,若溺水者呼吸不理想,即使还在水中仍应开始施予人工呼吸。

溺水者的岸上复苏救护(现场急救):对现场抢救来说,原则是一样的,都要尽快地恢复呼吸与心跳。

1.在急救的第一步就是通知120,而伤者都必须以颈椎受伤者处理,以避免急救完伤者已成植物人,在国外文献报告中,有人反因不当急救造成脊椎受损。

2.排除异物的救护:救上来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复苏是另一半,而且对挽救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有假牙取下假牙,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将溺水者头部转向侧面,以便让水从其口鼻中流出,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再将头转回正面。(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

3.出水后的救护:如果你有资格并经过训练可以做心肺复苏术(cpr)(民众最好能学习cpr(心肺复苏术)技巧,救人又救己。)但是如果不知道心肺复苏术时立即寻求援助。当你在等待时可试做口对口复苏术,这能拯救生命。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接着下面的步骤教你怎么做口对口复苏术:

a、确定一下这位失去知觉的人到底是否在呼吸,看看他或她的胸部,看是否可以见到呼吸的样子。

b、使溺水者仰卧。

c、为了采取通用安全措施,尽可能戴上乳胶手套,弄开他的嘴,用你的手指除掉咽部或气道里的任何阻塞物。

d:为了避免艾滋病毒或其他致命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把你的一次性导气管袋放在你的口和他的口上(显然,如果此人是你亲密的家庭成员,你可以不必这样做)

e、把一只手放在溺水者的下颌,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前额。翘起他的头直至你能使他的气道通畅,溺水者的口应该是张开的。

f、捏鼻孔使鼻孔关闭。

g、你做深呼吸。

h、用你的嘴完全把他的嘴罩住。

i、用力吹气进入溺水者的嘴里,连续做4次。

j、如果你是给一个成年人做,此时停5秒钟然后再重复做第f到第i步,如果你给一个儿童,或婴儿做,此时停止3钞钟,然后再重复第f到第i步。

k、重复这一过程

4.当溺水者开始呼吸和气哽时,你还没有脱离困境。实际上,溺水后的48小时是最危险的。因溺水而发生的并发症肺炎、心衰等,都能在这一时期发生,因此你应尽早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5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学习一个多音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各个季节的特征感受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荷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有哪些美景呢?

(荷花和荷叶)

3、看了这漂亮的美景,你想说点什么呢?你知道荷花哪个季节的花朵呢?(夏天)。一年之中,除了夏季,还有哪些季节?(春、夏、秋、冬)。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领略四季的美景。

(板书课题)

4、四季(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尖说春青蛙夏弯地就冬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夏”是三拼音节,“弯”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尖尖、说话、春天、青草、青蛙、夏天、弯弯、轻轻地、就是、冬天

4、学习多音字:地(de)轻轻地地(dì)土地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四季美景。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四季图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多说,能从整体上说或从发现的某一处景物都可以。)

(订正答案: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

(3)学生自己朗读,句子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习春天。

(1)课件出示草芽小鸟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他”是指谁?“他”长得什么样?(“他”指草芽,“他”长得尖尖的。)结合生活想一想:草芽还是什么样的?

(绿绿的、嫩嫩的)

(3)草芽怎么会说话呢?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把草芽当做人来写了,这样感觉更亲切,更有意思。)师讲解:这种写法叫做“拟人”,写出了草芽的生机和活力。

(4)草芽对小鸟说话的口气是怎样的呢?

(高兴、自豪)

(5)你也来做美丽的草芽,大声的、自豪的读一读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6)想一想:春天除了草芽,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

(例如:美丽的桃花、解冻的小溪、飞舞的柳枝等。)

3、学习夏天。

(1)课件出示荷叶青蛙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从“荷叶圆圆”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荷叶圆圆”这个词中感受到荷叶的美丽和夏天的美好。)

(3)想象:青蛙跳上圆圆的荷叶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例如:荷叶圆圆的,正好可以当我的休息台。)

(4)夏天还有哪些可爱的动物或植物呢?发挥想象,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如:树叶青青)

________________,他对________说:“我是夏天。”

(如:西瓜圆圆,他对人们说:“我是夏天。”)

(5)你也来做美丽的荷叶,大声的、自豪的读一读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秋天。

(1)课件出示弯弯谷穗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弯弯”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图片)从这个词语你能看出谷穗的什么特点呢?

(从“弯弯”可以感受到谷穗的沉甸甸。)

(3)人会鞠躬,谷穗怎么会鞠躬呢?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把谷穗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谷穗的可爱和谦虚。)

(4)现在你就是谷穗,带着这份谦虚的态度读一读这段话吧。

5、学习冬天。

(1)课件出示雪人图片,指名朗读这一句,师生评价。

(2)从这段话里,你看出雪人有什么特点?

(从“大肚子一挺”能感受到雪人的顽皮和可爱。)

(3)边表演边读,体会雪人的顽皮。

6、教师小结: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们继续去观赏美丽的四季景色吧。(出示图片)

7、指导书写“天、四、是”: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8、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向我

们展现了四季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进一步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

(2)感受到诗歌的美,同时了解了拟人的手法。

2、课堂练习

比一比,组词。

儿(儿子)天(天空)

八(八个)大(很大)

3、我会连。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四季的小诗,读一读。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6

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和工具资料和线的关系,充沛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示力。

教学重点:

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

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

各种绳子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描绘它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示作者的风格和情绪。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条轻柔而恬静……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变化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欣赏书中的例图,了解线条的变化和特色,(木炭笔线条松软,深浅明显且层次丰富,柔软的毛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钢笔画的线条钢劲有力,富有弹性,但深浅和粗细变化不大;铅笔也可以画出变化无常的美丽线条,非常丰富的层次,因此可以细腻刻画对象……)

2、线条不只可以表示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表示自身的情绪,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

3、线条还可以表示质感,粗糙的、细腻的、光滑的等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示。

4、用线条去表示对象时,需要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

5、用流畅的线条画速写,可以表示运动着的对象。

三、同学作业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一个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笔来完成,在作画过程中体验线条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

1、收拾与整理,坚持室内清洁卫生。

2、还可以用摆拼的方法完成线条的作品。

小学一年级画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渗透性识字6个,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背诵《插秧》,理解“秧插在倒影中”的意思。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和劳动之美。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像情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劳动吗?看来大家都是热爱劳动的孩子。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项特殊的劳动,你们准备好了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联系其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教师的赞扬声中,乐于接受特殊任务,自然而然进入学习情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围绕课题质疑并解题

1、看到“插秧”两个字,大家都很好奇,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会问:插秧是干什么?在哪儿插秧?谁插秧?)

2、(课件出示:农民弯腰在水田插秧的画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目的地,看到这幅画面你的疑问解决了吗?(学生看画面,猜测解决以上问题。)

3、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戴斗笠的农民把秧苗插在水田里的劳动就叫“插秧”。

三、理解课文

1、今天我们就要帮农民伯伯在水田里插秧。你看,这片水田像什么?(引导学生想像人站在水田里可以看见自己的倒影,体会水田像一面镜子。)随即出示诗句:“水田是镜子”。

2、引导观察:水田上边有蓝天、白云,水田旁有青山、绿树,那水中自然就会有――?(师一边叙述,一边在黑板上画水田、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及各景物的倒影。)出示诗句:“映照着蓝天,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

3、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可别闲着,赶快帮农民伯伯插秧吧!(指名上台贴秧苗。)

4、插完了秧苗可别忙着回去,你们不但帮农民伯伯插好了秧苗,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秧苗插在水田里,同时也仿佛插在了绿树、青山、白云、蓝天上。)相机出示第二小节诗句。

四、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大家把这首诗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生字宝宝真顽皮,一个个跳出来想和你们交朋友,看看谁最先叫出他们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开火车、猜字两种游戏,进行识字组词检测。)

3、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这首小诗。(指导学生体验劳动的愉悦,有感情地练读小诗。)

五、背诵课文,拓展延伸

1、这首小诗你能背过吗?你有什么小窍门?(启发学生寻找一二节的规律。)

2、指名背诵,大家闭眼想像画面。

3、师生合作背诵。(师读每节第一句,生背后四句。)

4、水田是镜子,还能映照出什么呢?(在小组内仿照课文编一编。)

六、作业建议:

把创作的小诗写下来,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的音、形、义。2、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并背诵课文《插秧》。

2、“开火车”抽读词语卡片。

二、巩固、识记生字

1、游戏“考考你”:学生针对“插秧镜映农民”六个生字,设置相关考题进行提问。(例如:说出“插”的部首;书空“农”的笔顺;说出“秧”的记字方法;拼读“镜”的音节。)学生互问互答,教师相机点拨。

2、小组合作,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组员生字识记情况,并向老师汇报学习结果。

三、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好它?

2、汇报交流。

3、教师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农:第四笔是竖提,第五笔是撇。(学生书空“农”的笔顺。)

民:第三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斜钩。(学生书空“民”的笔顺。)

4、学生在书上第17页田字格中练写“农”和“民”。

5、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其余三个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

四、作业建议

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想一想,填一填

1、课件――太阳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大地之神――太阳。人们也叫我“日”。很多汉字里都有我,你们看!

2、出示“暖”和“时”两个字。(指名认读,组词。)

3、“暖”和“时”两个字里都有“日”,但日字旁在两个字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同桌小朋友讨论讨论。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暖”的日字旁代表太阳,“时”的日字旁代表时间。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日字旁的字?

6、这些字中哪些日字旁代表太阳?哪些日字旁代表时间?

7、完成书上填空。(教师巡视,同桌互查。)

二、读一读,唱一唱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又快乐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拍着节奏跟着唱。

2、反复播放2~3遍,学生一边听,一边认字。

3、小组内学唱。

①读一读歌词。

②合作,加动作表演唱。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大家闭眼想像。

5、小组表演唱《春天在哪里》。

6、集体表演唱《春天在哪里》。

三、作业建议

1、给家长唱一唱这首歌,听听他们的评价。2、收集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拼音,能够正确地拼读,正确规范地书写13个声母。

2、能够正确地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春天的手》和《插秧》。

2、背诵这两篇课文,边背边想像情景。

二、读一读,抄一抄

1、认读13个声母:khjqxzcszhchshr。

2、观察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你认为哪个字母不好书写或容易写错,请你提醒大家。

(1)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比较?烙?q、b、p、d的区别。(运用多种方法。)

(2)引导学生先找出声母zhchsh的主体,强调把主体写在中间格,kzhch

sh不能错位。(教师范写)

3、练习书写。(强调zhchsh书写时不要分家。)

三、连一连

1、在黑板上出示分别写有“温暖的”“快乐的”字样的小房子的图片。指名认读词语。

2、教师创设情境:绿色的大森林里有两间可爱的小房子,一个充满着温暖,一个充满着快乐。这时来了6个小朋友,(出示6个手持词语卡片的卡通人图片。)请你读出他们手中的词语,看看他们该走进哪间可爱的小屋。

3、自由读词语,进行搭配练习。

4、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5、读搭配好的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

四、作业建议

抄写13个声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春晓》,感知诗的意境,知道思乡情。

2、进行“春之声”诗歌朗诵演唱会。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春晓》图,学生图文对照,练读古诗。(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男女生赛读。)

2、想像画面,配乐背诵古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3、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通过诵诗想画,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开展诗歌朗诵演唱会

1、小朋友们,一幅美的画是一首无言的小诗,一首美的诗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和生活的无穷魅力,我宣布诗歌朗诵演唱会现在开始。

2、宣布诗歌朗诵演唱会的比赛规则。(学生明确要求。)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或演唱比赛,其他学生进行评议。(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演:可以唱,可以朗诵,可以朗诵一遍再唱一遍,可以配乐朗诵,可以化妆,可以个人也可以集体表演。)

4、合唱歌曲《春天在哪里》,激发情感,升华主题。

5、评选出“小黄鹂”奖,“小诗人”奖,颁发证书。

三、作业建议

1、把这次难忘的活动给家长讲一讲。

2、为了赞美这美好的春天,请你再设计一个有意义的活动。

延伸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20xx年3月4日第三周星期二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教学后记: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