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与折的书法教案7篇

时间:2022-11-02 作者:dopmitopy 备课教案

写教案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钩与折的书法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7篇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难点:写好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 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即使在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所长,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近,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 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只要仔细认真,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只摹不临,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缺乏神采。初学者宜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临帖的方法

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 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陶冶情操。

2、掌握书写技法。

3、培养市级书法特长生。

二、临习范本

1、基础楷书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帖。(必学书体)

2、东晋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圣教序》魏碑《张猛龙》魏碑《董美人》智永草书《千字文》等帖。(以上书体可选一种)

三、理论学习

1、清黄自元《间架结九十二法》

2、《中国书法简史》

3、唐孙过庭《书谱》

4、历代碑帖善本

四、课时计划

第一阶段:结合“永字八法”学习楷书基本笔画和笔画饿变化共54课时。(初一第二学期、暑假)

第二阶段:临帖创作四字楷书大字作品一幅共15课时。(暑假)

第三阶段:楷书偏傍部首的组合规律,及《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共45课时。(初二第一学期)

第四阶段:独立创作四十字楷书作品一幅共45课时。(寒假)

第五阶段:深入研究楷书,提高审美能力,完成百字以上作品共60课时。(初二第二学期、暑假)

第六阶段:学习《中国书法简史》,学习用第二书体创作二十字以上作品一幅共30课时。(暑假)

结合学习及考前情况,30课时为机动课时。(初三第一学期)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以“美”字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读出作者的豪迈性格。

2、以“美”“醉”为例,让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汉字楷书字形的美观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歌

1、请学生齐读诗歌。 预设:能读整齐,但是读不出诗歌的韵味。

2、教师取首句引出下一环节。 兰陵美——酒,被你们读成了白开水了,怎么读出酒的“美”,我们还要先从“美” 字入手。(引出第二环节)

二、品味诗歌,以诗促写

1、何为“美”?(出示金文大篆) 羊大为美,古人多以羊为食,羊肥而肉美,所以 “美”字意为(味道好:色香味俱佳) 如果“美”字用到人(老师)的身上,意思就必须要发生变化,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美”字又衍生出(好看;高尚美好)

2、如何写得“美”?

“美”字的含义我们大致了解了,那么你们可会写“美”字? 预设:同学一定发笑,认为老师小题大做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板书“美”字,教师做比较品评。 落实:宋体“美”与楷体“美”书写略有差异,我们通常书写的楷体字上下结构的汉字以稳为佳,就像向上搭积木,底盘越大,整体感觉越稳当。所以要想把“美”字写得美,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2)教师示范书写 以此类推,诗中的“盛” “客” “是”在结构的处理上都应注意上下比例的处理。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上下结构的字

(4)教师巡视点评:大家的书写效果,怎一个“美”字了得!

3、我们刚刚写了很美很美的“美”字,诗人李白则在他乡兰陵喝到了很美很美的酒,诗中可写出了此酒“美” 在何处?

(1)学生发??

预设答案:香气宜人:郁金香 酒具华美:玉碗盛来 色泽透润:琥珀光

(2)请学生读出这兰陵酒的美醉感觉 学生读,教师也可以示范 兰陵 “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教师追问:难道好酒就美在包装、色泽和香气吗?美酒终究还是品出来的 滋味。诗中可还写出了此酒美在何处?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能醉客 (使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游子沉醉其中,忘记思乡之情。)

(4)补充比较其他写漂泊异乡的诗词后,教师提问: 同样是写身居异乡的诗词,本诗在情感有什么不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州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李中《客中寒食》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 《江外思乡》 预设:少了一些离家在外的忧愁,更多的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

(4)有感情吟诵诗歌,读出兰陵酒之美,读出诗人李白的豪放之性情。

4、分析落实上下结构字形书写的处理方式

(1)兰陵美酒能醉客,错把他乡作故乡。怎一个“醉”字了得!那么,我们又怎么来从结构合理的角度来书写“醉”字? 学生讨论发言后,请两个同学板书,再请其他学生点评。 明确:两者相争,我们做到不偏不倚。(可以现场举例)

(2)教师板书示范“醉”字的美观书写。

(3)学生临摹字帖中本诗左右结构的字。

三、提高鉴赏

楷书书写可以做到工整又美观,是特别适合我们学生的一种字体,也是中华书法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楷书这种字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一下草书的《客中作》书法作品。投影展示草书作品《客中作》,请学生谈谈鉴赏感受。(感受到行云流水之感即可)

结束语:

兰陵的美酒醉了李白,使他不知何处是他乡;美观的书写醉了我们,让我们借《客中作》领略到汉字之美。在此乘兴作诗一首:(投影出示) 兰陵美酒醉李白, 忘却何处是他乡。 美观书写诗中悟, 巧用诗歌在汾阳。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准备: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点的写法激发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军点惊不买浇共洲思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九个字都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

(2)请生回答

3.师范写“军”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注意左点不要写成粗头

4、生练写

5.评议

6.出示“点”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生观察后回答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

(5)评议:最后一笔右点不要写成“凹腹”;左边三点的大小要有变化

7.学写“不”字

(1)学生读帖、练习写“不”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3)强调要点:最后一笔长点不要写成尖尾

8.生练习书写其它几个字

9.讲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折、竖提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横撇、横钩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竖折、竖提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竖折:竖尾连横,折处稍顿,竖正横平。

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顿后提,提向右上。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忙 忘 跟 以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忙:竖心旁长而直,右点偏上,“亡”上横伸于竖心旁右点之上。

忘:字形上窄下宽,上下两部分对正靠紧。

跟:足字旁稍短,偏上,右边部分竖提的竖画长而正、直。

以:字形略扁。左边较短,右边撇稍长微弯,伸向左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牙 根

5.比一比,改一改

很 出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教学反思:竖折和竖提比较容易区分,大部分同学掌握得好,而且这一课写的字不是左右结构就是上下结构的字,占格位置占得比较好。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3.规范坐姿、握笔姿势的习惯养成;

4.通过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书法历史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5.欣赏优秀书法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2.讲解新知识

(1)长撇:书写时要舒展,较为平直,由粗到细,末笔出尖要慢,不可出现虚尖。

(2)短提:入笔由重到轻,顿笔后向右上方轻提,整个笔画不宜长,一般在整个汉字的左下,注意与右部的穿插避让。

(3)长提:起笔稍顿,从左上到右下顿笔,顿笔不宜太重,转笔迅速行笔向右上出锋。注意握笔的走向,提的角度不宜太大。

3.课间休息,书法家故事时间

4.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知识重点;

(2)优秀作业展示,拍照记录;

(3)点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多鼓励表扬。

5.作业布置

把含有三个基本笔画的字各选两个进行复习,每个字一行。

钩与折的书法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颜楷对联的书写样式和章法特点

2、认读、欣赏:了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对联的意思和意境。

3、通过探究发现、练写评议,引导学生了解颜楷不同点画形态及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各部分搭培合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练习点画竖弯钩和“无”字。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台、范字卡片、钢笔小书签、范写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维诗中的一副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滔滔的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山色有无中”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在这里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临写的这副对联和准备奖励给这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两名同学的作品,今天,看谁是最棒的!设奖励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二、基本笔画的书写训练

1、老师发现这副对联中“色、地”二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难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体中的竖弯钩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去书写才对?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也让别的同学在书写时加以注意。

2.学生看“色、地”,探讨分析,学生畅言,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书写二次。强调竖弯钩的特征和书写方法,加深印象

三、畅谈感受

品读“帖”字,感悟书写规律学生“读”帖,寻找字中的结构秘密,总结“无、有”字的规律。教师范写,学生自书互评,交流书写要领。

1.在“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中,同学们感觉到哪个字最难写?

2.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书写难度大一点,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无、有”这两个字在间架结构和运笔上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3.学生畅述,教师适当小结。

4.教师在投影机上示范书写二次。

5.学生试写(每字书写两个),强调“双姿”规范,教师巡视(为后进学生范写)

6. 教师评点学生书写,并在投影上当场更正。

四、自学自悟的书写练习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将“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试着书写在毛边纸上,看看你在书写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东西?引导学生自读字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五、汇报自学成果(书写练习展评)

展评作业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互评互改,从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欣赏比评的能力。学生观察评字,指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1.学生自评,请好友改。

2.集体评价,请班级“小书法家”评改。

3.同桌互评互改。

4、教师示范评改。

5、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自由的交流,既是对学生学习劳动的.承认,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引导。

六、教师激情谈话(小结)

鼓励学生继续练字,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给本节课的“小评论家”“小书法家”颁发奖品——钢笔字的小书签。奖励激趣七、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用四尺的宣纸书写对联: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让学生回归印象整体,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