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案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写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有清晰的思路,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鹅和鸽绕口令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发准字音狗(gǒu)和猴(hó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
3、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伴合作朗诵绕口令的有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朗读绕口令,音调准确,语言流畅。
难点: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绕口令课件《狗和猴》
活动准备:
狗、猴头饰。
活动过程:
二、理解绕口令,梳理句子
1、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儿歌叫做绕口令,让我们再仔细的听一次,狗和猴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再次朗诵。(慢速)问:你听到了什么?追问,能用儿歌中的话来说吗?(幼儿回答,老师借用图谱理解绕口令内容)
3、师朗诵。完整呈现图谱。
三、尝试朗诵绕口令
1、看图谱,朗诵绕口令(师大声)
师:我们看着图谱把绕口令念一念。
2、对字音进行引导,再次朗读。(师小声)
师:刚才孩子们都能完整的朗诵出来,真棒。请看这一句……一定要念准了,我小声你们大声。再念一次
3、(解决刚才遇到了困难)拍手慢速朗读一次
师:请小朋友们小手拿出来,边拍手边念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起节奏)……
4、拍手快速朗读一次(没发准的字音可再次纠正)
师:表现不错。如果再快一点你们行吗,我们来挑战一下。小手,1234准备开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诵
师:我们可以再快一点吗?1234准备开始……
四、手指游戏师:我们把它改成手指游戏,一起来动一动我们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龙游戏
1、请你们和我一起接龙游戏游戏:我念前半句“桥东走来”你们念后半句“一只狗”。我们来试一次,准备开始。
2、加大难度:我念一句:桥东走来一只狗;你们念一句:桥西走来一只猴。小手,准备开始。
五、表演
1、合作练习
师: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戏练习儿歌。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分组表演
师:请你们表演,其它几组认真听,他们念得怎么样?
3、评价
师:(选个别幼儿)说一说,他们朗读得怎么样?(一组比一组要求可以更高)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这首绕口令朗诵给自己的家长欣赏。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清楚的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学说绕口令,能正确发出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里玩?
二、观看幻灯,学习绕口令
1、“今天有几只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他们藏在哪?”
2、点击幻灯片2,请幼儿说说这是哪?(山)
3、“看看是谁藏在了山上?”(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在幼儿的回答中反复并纠正“虎”的发音
4、带领幼儿学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5、同样方法分别播放幻灯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理解、记忆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6、“小动物都被我们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是从那找到的”,播放幻灯7,并介绍绕口令的名称“数数歌”
7、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
三、巩固复习
游戏:1、看谁说得快(全体)
2、做动作说绕口令(全体)
3、绕口令接龙(分组)
附绕口令:
数数歌
山上一只虎,
林中一只鹿,
路边一只猪,
草里一只兔,
还有一只鼠,
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虎、鹿、猪、兔、鼠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能力、符合幼儿的兴趣及需要。《数数歌》是一首简单的绕口令,虽然相似的字音读起来较绕口,但其朗朗上口、十分押韵的朗读感,可以为幼儿接受和喜爱。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还不太纯熟,要既准确又快速地朗读绕口令还有一定困难,于是我通过看看、找找、听听、念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绕口令带来的快乐,产生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毛"、"白猫"、"黑猫"。
3、初步学会朗读绕口令《黑猫白猫》,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猫图片、绕口令ppt、白猫与黑猫头饰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玩猜谜语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回答的最快?
谜语
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幼儿答不出时进行第二个谜语)
2、头像老虎不是虎,脚穿软鞋捉老鼠,夜里眼睛圆又大,说话好像小娃娃。
小朋友们快快动起你们小脑袋,好好想想。
预设答案:
a、"是猫。""哇哦!!对了,是猫。我们班那位小朋友家里养了猫啊!好,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小猫咪哦!"(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
b、"不知道或是其他。""我们在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抓老鼠的哦,想到了没有?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
二、出示黑猫白猫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出示第1、2张ppt,"周老师将小猫们带来了,我们一起看看"让幼儿独自观察图片
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颜色不同""......"(对小朋友的回答做个总结,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3、今天周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猫的绕口令,等下老师要听听那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三、出示《黑猫白猫》ppt并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绕口令
1、出示第3张ppt,题目《黑猫白猫》
2、出示第4张ppt,"有只/黑猫/长黑猫"并引导幼儿一起朗读,(要求:慢读、吐字清楚、有节奏。)
3、后面的句子同第4张ppt出现的形式一样。
4、最后出示一张完整的绕口令,并引导幼儿朗读绕口令。(要求:慢读、吐字清楚、有节奏。)
四、故事情景表演并朗读
1、请出配教老师表演
2、以角色扮演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绕口令黑猫:大家好,我叫黑猫,这是因为我长了一身的黑毛。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黑色的毛,别人看见我都躲得远远的,都不愿意跟我玩。我希望自己可以拥有白色的毛,那样大家就会喜欢我了。
白猫:大家好,我叫白猫,大家看到我这身毛发就应该知道我叫什么了把。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白毛,因为我的主人说我不爱干净,给我洗的干干净净的不到五分钟就把白毛弄脏了。所以我想要一身黑色的毛发。
旁白:这天白猫和黑猫都跑出来找吃的,他们俩撞到了,你看看他,他看看你。这时黑猫开始向白猫打招呼了。
黑猫:你好,我叫黑猫。你叫什么名字啊。
白猫:你好黑猫,我叫白猫。
黑猫:哇哦,白猫,你的毛发好漂亮啊,雪白雪白的。我好喜欢。
白猫:黑猫,你的黑毛也好漂亮。我也很喜欢。我们来交换把,你喜欢我的白毛,我送给你。
黑猫:好的,来给,我的黑猫给你。
旁白:黑猫把黑毛脱下送给了白猫,白猫也脱下白毛送给了黑猫。他们给自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黑猫白猫一起来带读绕口令)
五、情景表演
请幼儿上来进行情景表演并一起有节奏的进行朗读绕口令结束课程
六、课后延伸
告诉小朋友要学会与好伙伴分享。并在课后与小朋友以游戏形式来玩绕口令,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改编绕口令。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绕口令,努力发准"涛、跳"等音。
活动准备:
相应图片
活动过程:
1、玩游戏。
a请你跟我xxx,我就跟你xxx。
(老师怎样做,孩子就怎样做;老师怎样说,孩子就怎样说)
b教师请个别幼儿学说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四十四块石头","四十四头狮子","四十四只柿子"
2、出示图片,引出绕口令《毛毛和涛涛》。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念一遍《毛毛和涛涛》,请幼儿说说刚才老师念的儿歌与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介绍绕口令的特点:绕口令其实也是儿歌,只不过有的字发音很像,很容易读错,是用来帮助小朋友练习发音的。(学习词语:绕口令)
4、用稍慢的速度念一遍,让幼儿了解内容。
5、利用教具让幼儿重点练习容易混肴的音。
6、分别拿掉跳高和赛跑的图片,让幼儿有节奏的说一说。
7、请幼儿用如东话说一说,和家人一起说一说。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将《毛毛和涛涛》这一绕口令先利用flash动画展现,让幼儿熟悉绕口令中的人、事。再运用图谱的方式呈现出来,想借助图片帮助孩子们将这一绕口令的内容理清楚,在掌握儿歌内容的同时,能看着图谱慢慢说、慢慢学。大部分孩子能将绕口令完整说出来,但是很难再加快速度,我应该在活动中贯穿游戏或者情境来激发兴趣,让他们多多练习,从而加快速度,这是我仍需改进的地方。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绕口令的韵味,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2、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3、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说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难点: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奏地说绕口令。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冬瓜,听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绕口令图谱,符号;西瓜队、冬瓜队的队旗。
四、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激发兴趣,引出儿歌。
——今天,有两支队伍要开始进行一场种瓜比赛,比比哪个队伍种的瓜儿大!它们分别是西瓜队和冬瓜队,这两支队伍接到这个比赛任务之后都在家里紧锣密鼓地种起瓜来,今天就是比赛结果揭晓的时候拉!它们都带来了自己种的最大的瓜。西瓜队看见冬瓜队的瓜之后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哇!你们的冬瓜真大呀”冬瓜队看见西瓜队的瓜之后也伸出了大拇哥直夸奖说:“你们种得瓜也很大呢”
大家看了两个队种的瓜之后,觉得两个瓜都很大,“西瓜大些吧”“我角色还是冬瓜大些”……大家猜来猜去,到底哪一队才能赢得这次种瓜比赛呢?
——答案就在我的儿歌《瓜儿大》里。
(二)通过图谱,学说部分绕口令,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1、第一次倾听教师念绕口令,初步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听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你能听清楚我儿歌里的每一句吗?
——这首儿歌听上去有很多字发音很像,比如说瓜和夸,念的时候舌头在嘴巴里绕来绕去,而且这首儿歌念的时候是有节奏地,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儿歌叫做绕口令。
——那在念绕口令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才能让你们听得更清楚呢?
2、第二次倾听,揭示图谱,初步学说部分绕口令。
——这一次你听清楚了吗?你听清楚了哪一句?(根据回答揭示图谱)
——都听清楚了吗?怎么证明你们都说对了?
3、第三次倾听,验证与补充完整绕口令的部分图谱。
——这一次我们要边听边看图谱,看看我们是不是每一句都听清楚并且说完整了。
(三)通过对符号、图片的观察与理解,进一步完整学说绕口令。
1、观察理解问号,萌发好奇心。
——咦?那到底是哪一队的瓜儿大呢?答案就藏在这个问号的后面。
——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偷偷地看,看过之后告诉大家,你发现的是冬瓜大还是西瓜大?(请2个小朋友)
2、观察理解图片,揭示结果。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呀?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今年瓜儿个个大!
(四)进行“种瓜”比赛,尝试用轮流接念的方式并有节
奏地说绕口令。
1、自主选择队伍,分队比赛。
——给你们5下数的时间,选择你想在的队伍坐下来,西瓜队坐这边,冬瓜队坐这边。比赛说绕口令时声音响亮、清楚正确的队伍得一个瓜,说错的就不得瓜,三轮比赛结束后瓜多的那一队为胜利队!
2、观看教师示范游戏,了解游戏规则。
——我们刚才比赛的时候是怎样念这首儿歌的?每一句都是轮流念的吗?
3、进行“种瓜”比赛,逐步挑战比赛难度,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
——第一次我们分西瓜队和冬瓜队进行比赛,西瓜队先开始,冬瓜队接。
——这一次我们请两位高手来进行比赛,其余的朋友在旁边听哦,看看哪一队说得好哦!你觉得谁说得好?哪里好?
鹅和鸽绕口令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边音和鼻音,读准“梨”“泥”。
2、能在字卡、图片的帮助下,流畅、准确地念出绕口令。
3、增进对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盘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2、教师:这个小女孩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教师:她在用什么材料捏梨的?(在幼儿回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字的发音。)
4、教师出示图卡“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与小图卡。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绕口令。
1、教师边放慢念绕口令,边摆放字卡与小图卡。
盘里放个大雪梨(小图片),
桌上放块橡皮泥(小图片)。
小丽用泥(小图片)学捏梨(小图片),
眼看梨(小图片),手捏泥(小图片),
比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教师重点倾听、纠正幼儿对“梨”和“泥”的发音)
2、捏梨的小女孩叫什么?她捏的好么?绕口令梨怎么说的?(差不离)差不离十什么意思呢?
3、幼儿尝试独立看小图片,念绕口令。
4、教师收起小图片,幼儿尝试念绕口令,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帮助幼儿念完整。
三、运用多种方式,您绕口令。
1、分组进行比赛念绕口令。
2、变化速度念绕口令。
3、引导幼儿把捏梨小朋友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绕口令。
四、引导幼儿边念绕口令边表演。
1、引导幼儿集体创编动作。
2、引导动作到位、绕口令说的熟练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