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教师的日常任务之一, 但也是为了提高我们个人的综合能力,一定要认真写,教师都有写教案的经验,但是想要写得让人刮目相看就一定要用心对待,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冬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家中的危险有哪些
2、形成在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形式:
小组进行
活动准备:
电脑
设计意图:
1、激发幼儿对家中危险的重视,初步对家中的危险进行了解
2、通过电脑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家中危险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师幼互动:
1、教师提问:
“小朋友知道我们在家中有的是请可以做,有些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做,不然就会发生危险,那, 那个小朋友能告诉我们你知道的家中存在的危险有哪些”
王永其:在家里,不能动电源,要不然,就会被电电到
郑悦彤:在家里,小孩不能动刀,这样,会被刀割伤
孟令宇:在家里,不能在床上蹦,那样容易摔倒,摔伤
2、电脑操作
教育反思:
从活动中了解到幼儿对于家中的危险又简单的了解认识,具有简单的安全意识,但对于安全的理解并不细致;幼儿通过电脑的操作,及幼儿间的合作与商讨 形象的帮助幼儿记住家中的危险有哪些,知道怎样避免家中的危险。
幼儿园冬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培养幼儿勇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为什么能盛水的原理,并能用蜡和纸来制作能盛水的杯子。
3、在操作活动中,能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折的杯子(图画纸和白卡纸两种)、一次性纸杯若干、水、水盆、舀水器皿适量,毛笔、蜡烛若干,白色纸条(上有苹果图案)、正方形白纸若干、杯套若干、音乐磁带、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纸杯王国”里去玩一玩,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看!纸杯王国到了。瞧!这里有我们平时盛水用的一次性纸杯,也有老师用各种纸折出的杯子,他们都是纸做的。
2、(教师边讲示范)一会儿,请小朋友把水分别倒入一次性纸杯和用纸折的杯子里,注意不要撒在杯子的外面,然后观察一下,这两个杯子分别有什么变化?
3、幼儿用纸折的杯子和一次性纸杯分别盛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我们发现纸折的杯子变湿、变软、还漏水,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教师小结:不管是厚纸还是薄纸遇到水后都会吸水,这样纸就会变软、慢慢的渗水、变形,用纸折出的杯子也就漏水了。
(4)一次性纸杯也是纸做的,而我们发现它却不漏水,这是为什么呢?它的身体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一次性纸杯来仔细研究一下。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可启发幼儿采用多种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这层白白的、粘粘的东西是什么?
(3)教师小结:这里面含有一种石蜡,它无色无味无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害处。
(4)纸杯上为什么要涂上这层蜡呢?
小实验:幼儿每人一张白纸(上有苹果的轮廓),请幼儿用蜡烛或蜡笔将苹果涂色,再用毛笔蘸水分别滴在苹果上和苹果的外面。请幼儿分别观察,小水珠在哪里?
提问:(1)为什么苹果上还有小水珠而苹果外面的纸却湿了呢?
(2)这说明蜡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蜡不吸水,蜡涂在纸上就象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纸在蜡的保护下遇不到水,也就不会变形漏水了。
[page_break]
(4)现在,谁能告诉我纸杯不漏水的秘密是什么?
5、激发幼儿制作纸杯的兴趣。
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杯不漏水的秘密,现在就让我们也用蜡和纸来做一个能盛水的纸杯,好不好?
6、幼儿制作纸杯,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制作出各种形状、各种图案的纸杯。
7、请幼儿尝试用作好的纸杯盛水,鼓励成功的幼儿,激发其他幼儿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如果失败了,鼓励幼儿寻找其中的原因,进行再次制作。
8、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纸杯放到“纸杯王国”里来,组织幼儿互相参观。表扬他们的探索精神,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自己作好的能盛水的纸杯送给客人老师,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冬教案篇3
设计意图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电动玩具占据了孩子的世界。由于过多地与电视、电脑为伴.不少孩子动作发展迟缓、社会交往能力弱。为了让孩子走进自然。走近社会,我园收集整理了曾经广为流传的民间游戏,并将它们纳入幼儿园课程。“跳皮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民间游戏,不仅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身体动作、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为此,我选择民间游戏“跳皮筋”的音乐,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培养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同时,让他们体验创编动作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跟着童谣的节奏跳皮筋。
2.能根据节奏××|××|××××|×××o|创编不同的舞步组合。
3.体验合作游戏及创编动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熊、小老鼠头饰各一个,橡皮筋一根,《跳皮筋》歌曲录音,自制的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感知节奏
1.听节奏,猜猜是谁的脚步声。
师:今天大熊、小老鼠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请你们听听它们的脚步声,猜猜是谁先来了。
教师分别演示两种不同的节奏,请幼儿听一听、学一学、猜一猜。
2.看节奏图谱,学动物走路。
××|××|××|××|(图谱一)
××××|×××|××××|×××|(图谱二)
(此环节以动物走路引出两种节奏,调动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模仿动物走路形象地帮助孩子感知节奏。为后面组合节奏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演唱童谣,熟悉节奏,学习舞步
1.播放歌曲《跳皮筋》录音,鼓励幼儿拍出节奏。
师:今天大熊和小老鼠要来和我们玩游戏,它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跳皮筋》,请你们打出节奏。
2.出示图谱三,请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脚踩出节奏。
师:大熊和小老鼠也来打节奏了,它们是怎么合作的呢?你们会踩出节奏吗?
××|××|××××|×××0|(图谱三)
3.教师示范.帮助幼儿学习舞步。
教师根据图谱三的节奏表演相应的舞步,并配上简单的口令“大-熊,大-熊,小老鼠呀小老鼠”,请幼儿跟着一起练习。
××|××|××××|×××o|
(此环节将两种不同的节奏组合,倾听音乐一打出节奏一动物表演一形象帮助一练习舞步,层层递进,化解幼儿学习舞步的困难。)
三、利用皮筋,开展游戏,玩转节奏
1.出示单根橡皮筋,请幼儿根据童谣的节奏跳皮筋。
师:大熊和小老鼠带来了橡皮筋,请你们来试一试可以怎么跳。
2.教师演示,要求幼儿用刚学的舞步在一根橡皮筋上集体练习。
师:大熊和小老鼠也来跳皮筋,它们会怎么跳呢?
3.将橡皮筋围成三角形,请幼儿分组合作游戏。
师:大熊和小老鼠跳了一会儿,把橡皮筋变形了,现在橡皮筋变成了什么形状?谁能来跳一跳?谁能把每边都跳到?
(1)幼儿自由练习,提醒幼儿听准节奏变换位置,在唱到“小老鼠呀小老鼠”的时候换到橡皮筋的另一边。
(2)幼儿分成三组,分别站在三角形的各条边上合作开展游戏。
(此环节可在地面贴箭头,指引幼儿按照同一方向变换位置。)
4.将橡皮筋围成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将幼儿分别分成四组、五组、六组合作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四、创编舞步,自由表现,体验快乐
1.幼儿创编舞步。提醒幼儿可以单脚跳,可以双脚跳,可以在一侧跳,也可以两侧轮流跳。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种跳皮筋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种跳法,你们可以来试一试,看谁能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跳皮筋。
2.部分幼儿演示,其他幼儿学习。
3.幼儿用自编的舞步开展游戏。
附跳皮筋动作
准备动作:站在橡皮筋的左侧。
第一拍:左脚原地不动。右脚跨跳到橡皮筋的另一侧。
第二拍:右脚收回。
第三拍:右脚再次跨到橡皮筋的另一侧。
第四拍:右脚收回。
第五拍-第八拍:双脚轮换往前跑,每一拍跑一步,最后一拍并拢站立。
幼儿园冬教案篇4
语言活动:
活动名称: 谈话——我上中班了
活动目标:
1、有秩序的上下楼梯。
2、知道自己班的位置。
3、感受活泼欢快的乐曲旋律。
活动准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走楼梯、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认识自己班的位置。
熟悉升班后的环境、位置。
二、基本部分:
1、谈话:我上中班了。
引导幼儿讨论上下楼梯时应该注意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问:怎样上楼下搂最安全。
2、复习歌曲《滑滑梯》
引导幼儿根据上楼下楼的生活活动改动部分歌词内容。
先说原歌词,再编歌词然后再唱新歌词,注意歌词与乐曲旋律的组织,开始把速度弹慢一些,熟悉后再恢复正常。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随着欢快的节奏边唱歌边上楼。
用歌词来规范引导幼儿上下楼。
幼儿园冬教案篇5
游戏的目的:
发展学生灵敏等素质和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的对象:幼儿园大班游戏的条件:需要一个长宽至少为10米的场地。
游戏方法:8-10人一组,共分为3组。在场地上画出一个长宽为10米的地方作为"池塘",再在场地外画出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作为"水桶"。由2名学生做"捕鱼人",每个捕鱼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呼啦圈作为渔网来捕鱼。其余学生做"小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渔网"进入"池塘"用呼啦圈来捕"小鱼",被呼啦圈套住的"小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捉到的"小鱼"要呆在"水桶"里,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
游戏的规则:
①"小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②只有当呼啦圈将"小鱼"整个套住时才算抓住了,"小鱼"被围住后不能钻出呼啦圈逃跑,但要在未被套住时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
③捕鱼人要双手拿住呼啦圈去套人,不能用扔的方式套。
游戏的活动时间:建议在准备活动之后进行,时间一般是每组10-15分钟为宜。玩过的一组可以在其他两个小组玩的时候休息以恢复体力。
游戏的教学建议:
①在场地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扮演"渔网"的人数可增加至3人或4人。
②"水桶"的有无,可以视情况而定。被捕到的人也可以直接站在"鱼塘"外面等待。
③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可以适当减小游戏场地,避免捕鱼人捉不到小鱼。
教学反思:
幼儿那些奇思妙想的排圈方法,不得不让我大吃一惊。小朋友在游戏时,积极地主动的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池塘里欢快的跳跃,他们的思维也跟着在欢快的思考着。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已经被我网住后,却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又偷偷地跑进“池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从小应该教会小朋友诚实。
小百科: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尼尔森在1994年的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