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枪教案8篇

时间:2022-12-05 作者:Brave 备课教案

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我们写教案的目的都是为了可以将自己的基础知识得到传授,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枪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枪教案8篇

音乐枪教案篇1

设计意图:

买菜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幼儿都有跟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买菜的经历,因此《买菜》这首歌曲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幼儿感到亲切有趣,能促使幼儿更好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此歌曲欢快并富有节奏,尤其是用说唱形式来演唱歌曲,更是歌曲中的点睛之笔。如何促使幼儿更有效地学会歌曲呢?我设计了适合歌曲内容和节奏的图谱,帮助幼儿更快的理解记忆歌词,化解歌曲难点。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节奏,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用说唱的风格有节奏地表达菜名。

3、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谱、音乐、蔬菜卡片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去过菜场吗?你是和谁一起去的?

小结:我们和家人一起去买菜,心里真高兴。

二、欣赏理解歌曲中间部分

1、师:今天我也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了,我也好高兴,买了很多的菜,我买了什么菜呢?教师逐一按歌词的顺序出示图片。

2、师:鸡蛋什么样的?青菜什么颜色的?母鸡怎么叫的?鱼儿做了什么动作?

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动作提示)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3、师:刚才我们是用说的方法报菜名,接下来我不但用说还要用唱的方法来报菜名。请你听仔细哪些菜名我是用唱的,哪些菜名我是用说的,它们的速度一样吗?等会上来指出来。

(1)唱: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慢)

(2)说: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快)教师演唱歌曲中间部分,帮助幼儿记忆说唱部分的歌词。

4、幼儿练习说唱部分的歌曲。

(1)幼儿用唱的方法报菜名。

(2)幼儿用说的方法报菜名。

(3)师幼合作,分别用说和唱的方法报菜名。

三、幼儿完整学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报菜名,现在我要来从头到尾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请你看仔细上面的图片、听仔细我唱的歌词,看看哪些地方是我们刚才没有唱到过的。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小结:天气那么好,我和奶奶去买菜,心情特别高兴。

(引导幼儿用轻快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情绪。)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

小结:菜买了那么多,篮子里装得满满的,拿也拿不了。给自己加加油!

(引导幼儿在歌词部分表现出拿不了菜的感觉,再用干脆、有力的声音表现“嗨”。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1)师幼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刚才是我和奶奶去买菜,现在你们也一起来。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小朋友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心里可真高兴,那我们唱的时候要让大家一听就知道心里是很高兴的。(引导幼儿用轻快的歌声和快乐的表情表现歌曲。)(2)幼儿尝试独立演唱。

这次买菜我不去了,你们和奶奶去吧!现在你们要自己唱了,看看你能不能用快乐的歌声和表情来唱这首歌。

四、趣味演唱。

接唱:

(1)你们唱得这么好,接下来我们先玩个接唱游戏吧!老师先唱,你们后唱,我唱完一句会突然停下来,当我的手指向你们,你要马上接下去唱第二句,我唱一句你唱一句,看谁接得牢。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接唱。你们和客人老师先唱,我来接,看清楚你们要唱什么地方,相信你们会唱得比我好。

五、创编歌曲

1、教师示范创编。

师;你看,客人老师来做客也带来了许多菜。让我们也一起把这些菜唱进好听的歌里去吧。(创编的同时可以丰富一些常用的词汇,比如长又长呀、圆鼓鼓呀等)

2、师幼共同演唱创编的歌曲。

3、鼓励幼儿创编歌曲。(每组小朋友一盘菜,请小朋友选择想买的菜看着图谱编一编)

4:、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买菜》,我采用完整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学唱,通过形象的图片,简单的动作让幼儿很快理解了歌词内容并产生主动学唱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在创编环节中,我提前一天让幼儿画好各种菜,在课上让幼儿自己选择想买的菜。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空间,虽有难度,但不少幼儿还能根据菜的不同特征编出相应的歌词,唱着自己编出的新歌,孩子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演唱的欲望也更高了。但是我发现在创编过程中,孩子们有些力不从心,跟不上音乐的节奏。我想到可能是因为我在新授歌曲时,我只注重将活动的程序一步步地进行下去,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和消化程度,虽然看到歌曲中有难点,但没有重点拎出来单独学唱,或在练习时放慢速度,以至于幼儿跟唱的次数略少些,没能将歌曲完全掌握。以至于没能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音乐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歌曲乐曲.

2.能随着歌曲的情节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卡片若干,音乐磁带,大树头饰.

活动过称:

一.熟悉音乐,学唱歌曲.

1.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好听的故事,看看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它有许多好朋友,有一天,大树正在睡觉。呼噜、呼噜睡的真香。这时,一条小小的毛毛虫爬来了,哇!毛毛虫爬出来了!一颗小树喊了起来,把大树也吵醒了,大树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大树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钻进大树手臂和胳肢窝挠痒痒,大树一下子咯咯咯的笑出声来.

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这个调皮的毛毛虫!

2.教师完整的用快乐的情绪唱一遍.

3.幼儿跟着教师唱,体验哈哈哈哈的快乐情绪.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1.教师请幼儿说一说怎样挠痒痒.(挠胳肢窝.腰.脖子等地方).

2.幼儿倾听音乐带,教师揭示幼儿歌曲乐曲的第二句是挠痒痒.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教师为幼儿带上毛毛虫卡片,跟随音乐快乐游戏.

今天老师让我们小朋友也当毛毛虫,和老师一起玩个好玩的游戏.

教师讲游戏玩法与要求: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挠痒痒时幼儿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互相邀请扮演角色,反复游戏.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游戏,鼓励并表扬做的好幼儿.

活动延伸:

音乐枪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

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

应该听《摇篮曲》

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摇篮曲》,其实《摇篮曲》不止是这一首,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摇篮曲》,非常非常好听,小朋友想听吗?

5、音乐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

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音乐枪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毛毛虫”这首歌非常轻快活泼,旋律也非常优美动听,内容形象生动。同时,毛毛虫又是一个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柔和优美,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的特点,通过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的内容。通过小组演唱、师幼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更好的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动听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 会看图谱,能在图谱的提示下,理解歌词。

3. 在多种形式的说、唱中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毛毛虫 2.歌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今天,菲菲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谁呢?

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有人爱来有人怕,爱吃树叶和青草,长大破屋满天飞。(毛毛虫)

二、音乐问好。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把毛毛虫请出来好吗?(播放音乐)

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了哪里?(头顶上、肩膀上、小脚上)

毛毛虫爬呀爬,还会爬到哪里去?(幼儿自由讲述)爬饿了怎么办?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听一首“毛毛虫”的歌,歌曲里会找到答案的。

三、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毛毛虫”)

请你仔细地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逐一出示图片)

2.教师范唱。

我们再来听一遍,等会儿你可以说说自己听到的,也可以唱出来。(调整图片)

3.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说歌词。

毛毛虫,爬呀爬;爬过草地,爬过枝桠;饿了吃树叶,累了睡一觉;呼呼呼,呼呼呼;睡了几天有了变化,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啦。

4.学唱歌曲。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有节奏的跟着音乐一起把好听的毛毛虫唱出来了,现在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看谁顺利通关,好吗?

(1)第一关:集体演唱

(3)第二关:师幼对唱一(取走一部分图片) 老师唱拿走的图片,幼儿唱没有拿走的图片

(4)第三关:师幼对唱二(老师唱有图片的歌词,小朋友唱没有图片的歌词)

5.有表情地演唱。毛毛虫爬呀爬,爬过草地爬过枝桠,你觉得毛毛虫怎么样?(可爱,好玩)饿了、累了又是什么样?(轻轻、柔柔的)要求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

四、表演“蝴蝶”

毛毛虫吃了树叶,睡了一觉,过了几天变呀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听,音乐响起来了,好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了玩一玩毛毛虫和蝴蝶吧。

活动反思:

这首歌是幼儿非常熟悉的音乐,幼儿能够理解。同时上课结构清晰图谱出示清晰能够帮助幼儿理解。老师在上课的活动中能够关注到活动的表现。整个活动也是由易到难,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提一些唱歌的要求教给孩子。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老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旋律要让幼儿去多倾听。老师范唱的时候应该胸腔打开,身体站直了唱。最后应该个别唱,唱给客人老师听效果会更好。

音乐枪教案篇5

教学分析:

?春来了》是一首三拍子韵律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本课主要通过以节拍、歌唱、欣赏、表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春天的美景,使学生了解春天、喜爱春天,更热爱生活。既全面培养了学生音乐、美术、文学方面等综合的艺术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现歌曲,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春来了》,认识3/4拍的拍号,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唱出三拍子的韵味,并唱好结尾的断音。

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说春、唱春、赏春、赞春等活动,多方面感受春天的美好形象,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和希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春来了》,能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让学生以“春”为主题,通过说、唱、赏、赞等活动形式多角度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春来了》,能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感受和体验春的美好,促进学生歌唱、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形成,激发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难点:

能够很好的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用腹部的力量控制气息,唱好结尾的断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天圆舞曲》歌曲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说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师:冬爷爷赶上末班车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舞步来到我们身边,你知道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生: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生:看,春姑娘带着一群可爱的燕子飞来了,小鸟在枝头叽叽叽喳喳地欢叫,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呢!

生:春天里山更青,水更绿,大地更美丽了!

生: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我们可以脱去厚厚的冬装,换上漂亮的春装。

生:春天到了,让我们去愉快地郊游、放风筝。

二、唱春:歌唱春天的天籁之音

师:的确,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可是,春姑娘她喜欢和我们捉迷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她到底藏在哪里?

(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春来了》,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内容)

①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谁先找到春姑娘?

生:春姑娘在桃花的花苞里、柳树的枝头上。

师:春满枝头,桃红柳绿,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春姑娘的迷人气息,想一想,她用怎样的节拍轻盈地穿梭在花间树里?

a.学生通过倾听感受,确定三拍子。

b.认识3/4的拍号,了解其强弱规律。

c.用拍手、拍腿或身体动作表现3/4拍的强弱规律。

②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遍,同学们也比较熟悉了,让我们选择一种自己的喜欢的三拍子方式为歌曲伴奏,并用lu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提问:

1.你觉得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

2.歌曲哪两句节奏相同;哪两句曲调相同?分别列出来并唱一唱。

3.哪一句比较难唱?这个乐句有什么特点?如何唱好它?

找出结尾句,练习断音的唱法,说明它是模拟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抒发了喜悦之情。注意用腹部的力量控制气息,不能用喉头加力。

a.请学生尝试着跟琴唱一遍歌谱。

b.完整地有表情地随琴演唱歌曲。

③巩固歌曲

a.用领、齐唱等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b.伴随音乐伴奏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表达对春来了的喜悦和向往之情。(请一部分学生用三角铁、沙球、碰铃等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边唱边以拍手、拍腿或身体摆动来表现三拍子韵律)

④拓展歌曲

a.同学们动人的歌声把爱唱歌的小鸟、爱跳舞的蝴蝶、蜜蜂们都给吸引来了,让我们一起加入它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各小组随歌曲音乐即兴表演)

b.师生互动,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表演。

三、赏春: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1.师:“春来了,春风轻轻拂过树梢,穿过田野,花儿露出了笑脸,小草挺起了蛮腰,蝶儿翩翩起舞,小鸟也唱起了动听的歌儿……那是一幅多么诗情画意的景象啊!”

以《春天圆舞曲》为音乐背景,多媒体欣赏不同的摄影春景画面和艺术家笔下描绘的各种春天。

2.师:你喜欢哪一副春景图?请你为画面取一个带有“春”字的成语名字。

生:春花烂漫

生:春意盎然

生:春暖花??

生:大地回春

生:春色怡人……

3.师: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很喜欢春天,于是留下了一些关于春的名诗佳句。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呢?(小组互相交流)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配乐诗朗诵唐朝孟浩然的《春晓》和宋朝朱熹的《春日》两首。

四、赞春:揭示春天的美好情?

师:你们喜欢春天吗?它给你的感想是什么?请用一、二句话赞美你眼中的春天。

生:春天多么美好。

生:春天,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生:让我们拥有春天般温暖的胸怀。

师:春天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同学们,你们就像四季中的春天一样朝气蓬勃,愿你们珍惜美好春光,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用我们的智慧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作好奋斗的准备。

(《春来了》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音乐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44拍的节奏。

2、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并表现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形态各异的小矮人图片,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乐。

幼儿已有相关经验:我班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比较全面的开展音乐活动,幼儿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幼儿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以及简单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大森林去游玩: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儿,好吗?”(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的做着做动作,高高兴的和老师一起做律动,都很快乐。)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师:“孩子们,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晴,边听那优美的音乐边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草、小花、小树,在清晨里睡醒了,伸了个懒腰,一点一点的长大,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知。孩子们都陶醉在音乐中,有的像小鸟一样慢慢的飞,有的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花,左右摇摆。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是大狗熊,我冬眠醒来了”,很笨重的做着狗熊的动作,有的蹲在地上像小草一样随风晃动,有的站起来做大树来回摆动,有的孩子在小朋友们中间穿梭,老师悄悄的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是小朋友啊,我在大森林里玩儿呢!”还有的孩子一直蹲在地上,悄悄地告诉老师:“音乐好听,我睡着了!”(孩子们都沉浸在美妙动听的音乐里,很自然地表现对音乐的感知,充分表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小动物们也来欢迎小朋友了,请你听音乐,想一想是哪个小动物走来了?”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跟着节奏表现小动物走的动作。

(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较好的表现自我意识,把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都能和着音乐的节拍做出来,各有各的特点,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较好)

3、师:“小朋友,你知道小动物们都是怎样叫吗?”请幼儿利用叫声、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表现44拍的节奏的时值。

(通过倾听并说一说是谁走来了,小动物怎么叫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4拍的节奏,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利用身体的各部份表现节奏的时值,这个活动使幼儿在运动中能休息一下,体现的动静交替。)

二、感受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并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1、老师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

2、请幼儿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小矮人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说:“小矮人有长长的胡子!”有的孩子说:“小矮人可矮了!”还有孩子说:“小矮人很老很老,走路很慢”。。。。。。

(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表现了对小矮人形象的理解,孩子们还在描述后,自然地曲表现小矮人的形象,气氛热烈,孩子们表现欲望都很强。)

3、放动画音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请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观察小矮人活泼、滑稽、可爱的形象,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矮人的形象。

师:“小矮人的哪些动作很可爱、滑稽,请你做一做。(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幼儿通过感知并表现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孩子们看到动画后很兴奋,都起来模仿小矮人的各种动作,有的小朋友还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互相交流,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意识,以及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律动,训练幼儿手指的协调性,能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一共会有几个小矮人呢?”

教师出示漂亮的盒子,将手伸进去戴上贴有十个小矮人的手套,并示范表演律动《十个小矮人》,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掌握1~10的顺序。

(通过彩盒及小矮人手套的环节,吸引幼儿尽快的理解歌词及动作,及参加律动活动的兴趣。当老师告诉小朋友彩盒里会有秘密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静静地而且紧张的看着老师,当老师戴上手套展示给幼儿看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并能自然的伸出手和老师的十个小矮人做动作。)

2、幼儿听音乐学律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按歌词从1~10的顺序作相应的手指动作。

(律动说明:两手握拳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音乐弯曲、伸直,然后接着数)。

3、请幼儿到前边表演律动。

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响应老师的提议,到前边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对小矮人独特的理解比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气氛很热烈。

4、活动熟悉了,教师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律动,都很认真,而且根据老师要求的难度逐渐加大,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幼儿玩儿游戏《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1、引导幼儿理解小矮人帮助了白雪公主,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好品格。

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扮作小矮人去救白雪公主,救回后大家在一起快乐的跳舞。

3、幼儿玩游戏2—3遍。老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通过游戏,使幼儿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格。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小矮人,融入到游戏之中去,体验到了救白雪公主的紧张与胜利后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听教师讲故事《白雪公主》。

2、在活动区活动时,可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用筷子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

“要在艺术活动中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1、在教学设计上,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用情境及游戏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环节的衔接上流畅自然,将激发幼儿兴趣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幼儿一直处于快乐及主动学习探索的状态。

3、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学习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注意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动静交替,不会使幼儿感到疲劳。

4、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今后活动的参与起到较好的作用。

5、在活动的结束阶段把孩子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在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浓厚,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体现了主动探索的意识,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音乐枪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创编动作、歌词,尝试用口风琴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我的小绵羊》

1、用听唱法唱会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小绵羊的可爱,白白的绒毛,躲在绿绿的树丛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时,注意歌中带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12”与“54”),唱会歌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3、分小组演唱,互相评价,看哪一组同学演唱的感情饱满、吐字清楚。

4、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可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学生发现树丛里各种各样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2、学会歌曲后,将这些动物编创成新的歌词。

三、创编与活动:摘果子

1、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上几个果子?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划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课时

一、聆听《袋鼠》

1、指导学生讨论有关袋鼠的知识,描述袋鼠敏捷的动作和机警的神态。

2、初听乐曲,说一说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感受。

3、复听乐曲。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用动作感受音乐。

二、表演《小袋鼠》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听录音感受的次数。

2、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示范,用连音、断音两种方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更好。

3、学生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自由编创拍击动作。

2、教师提示学生对拍手的方式很多种,想一想怎样拍。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3、学生两人一组边读边拍,看哪组歌谣读得好。

4、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音乐枪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析法、小组探究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音乐表现景色、表现新疆塔吉克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海浪的嬉戏》。“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印象主义时期的大海,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环行之旅还未结束,今天我们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环节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2.复听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主题部分可以分为几段。

环节三:分段赏析

1.教师出示作者简介及歌曲简介,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歌曲。

2.对比两段主题旋律,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体现新疆塔吉克族的风格特点(旋律、节奏),组织游戏拍打节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乐特点。

4.跟随伴奏学唱歌曲音乐主题片段。

环节四:巩固提高

1.结合《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特点,欣赏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中的“春”——《祖国的春天》,感受同一声乐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么异同之处。

2.小组讨论,总结音乐特点和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绘的祖国广阔土地的美景,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环节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自然之韵”中的最后一首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同学们通过对本章节音乐的欣赏和学习,领略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欣赏了不同风景,感受到来自各地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程的最后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将本章中出现的几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它们的体裁、特点及表达的内容,并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