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其实也是可以体现我们老师逻辑思维能力的哦,制定教案是比较繁琐的事情,我们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211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211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同学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 0.3 0.5 0.6 0.25 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211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增加孩子与家长的情感,感受到母爱;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3、让幼儿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一、活动准备教学准备:
细细的吸管多余幼儿人数;液体胶两瓶;碟子6个;棉签幼儿人手一个;康乃馨花瓣及花砣;背景音乐(集体背景音乐)。
教学课堂准备:
桌子8张椅子30张人员安排:
主班老师引导家长入场,组织家长纪律;课堂操作过程中,主班老师和配班老师管好纪律,提醒家长配合工作;配班老师带孩子入场;保育老师帮着拿教学准备的东西。
二、活动步骤
1、老师致辞:
2、幼儿唱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送给妈妈
3、宝宝制作礼物送给妈妈《康乃馨》
4、老师示范,并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讲解规则纪律,如胶水的使用方法;、幼儿操作,家长可以帮助、提醒幼儿。
5、将制作好的康乃馨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您。
三、活动结束
1、签发礼物(到主班老师处)
2、结束致辞:今天孩子们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永远美丽!
四、把班级物品带回班级,大扫除。
211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做到文通字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用表格对比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能正确分析文章中的动词,形容词使用的效果,提高鉴赏文章的能力。同时目标:能分角色表演,体味不同的人物心理能体味出文中传达出的深深的母爱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根据字形,学会分析字的读音和含义,如文中的“憔悴”“瘫痪”。
2.线索是贯穿全文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对象。找出文章中的线索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应学会如何找线索,分析线索。如本文的线索“看花”。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披情入文。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三)揣摩字词,走近人物。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五)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六)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二)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三)背诵语段,丰富积累。
211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能正确书写结构易错、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所”字,请学生说一说去过哪些带有“所”字的地方。
2、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3、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馆”,认读“馆”,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带有“馆”字的地方。
5、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馆是干什么的。
6、同桌互相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7、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8、去掉词语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9、小游戏:我说你指。(出示带有这些场所的模拟地图,一个同学说要去的场所,另一个同学指出相应的地点。)
10、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只要我们用心想、用心记,就一定会有发现、有收获。
二、字词句运用
(一)我会写
1、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说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理笔顺。
2、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顺。
3、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书写姿势。
(二)猜词意
1、出示: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指名读。(配图)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测词意。“暗示”: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泄露”: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2、填一填。
(1)“迎”是结构,“辶”里面是,不要多写一点哟。
(2)“荡”是结构,“敬”是结构。
三、写话
1、播放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图片。
师:大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大自然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用心感受大自然,比一比谁最会向大自然提出问题。
2、课件示范,启发思考。
(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想要问的问题吧!
(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一读,圈出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
(3)指名说一说这个小朋友都提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你感兴趣的问题。
(4)过渡:这个小朋友提了好多他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有的是关于动物方面的,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现象。
3、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尝试用上刚刚圈出的疑问词。
4、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5、指导写话。
(1)如何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呢?大家看看书上的示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讲解写话要点。(要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一个问题的末尾应该用问号,一个问题是一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6、出示问题卡,指导学生在问题卡上写话。
问题卡
蚊子冬天到哪儿去了呢?
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
鸟儿为什么要唱歌呢?
是谁给彩虹穿上漂亮的外衣?
7、带着自己的问题卡,向小伙伴请教,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8、小结: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精彩的“问号”。4、根据所学内容,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卡片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导入: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精心制订了《图书借阅公约》,完善了我们的图书角。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成果。
2、小组推选图书角小顾问。
3、小组交流,明确交流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管理班级图书角,展示图书角建立后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自己是如何借阅图书的,阅读了哪些书,自己有什么收获。
4、全班成果展示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大家一起背一背。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板书课题:悯农)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配相关视频、背景说明)(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诗句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秋天丰收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积累的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爱阅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有多大?今天,我们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时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自主阅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标出自然段序号。(一共有13个自然段)
3、教师: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4、交流:文中写了岩石“书”的哪些内容?岩石这本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作用?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集中在第10、12自然段)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5、出示“刨根问底”。教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6、教师: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读了这本书,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了。你们想去找宝藏吗?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学生自由读短文)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一个要点。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11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树叶的外形特点来想象它对于一些动物的不同用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毛毛虫、小猫、兔子、鸭子、蜜蜂、蚂蚁)。
2、各种用途的树叶(树叶床、书签、发夹、太阳帽、雨伞、小船)。
【活动流程】
一、美丽的树叶
1、出示树叶,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树叶长得什么样?
2、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二、树叶找朋友
1、逐一出示小动物(毛毛虫、小猫、兔子、鸭子、蜜蜂、蚂蚁)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
2、请幼儿猜一猜为什么小动物都愿意和树叶做朋友?
3、引导幼儿想象一下每个小动物分别会用树叶当成什么来使用?为什么?
毛毛虫——床;小猫——书签;兔子——发夹;
鸭子——太阳帽;蚂蚁——小船。
4、树叶还能当什么用?
三、树叶也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引出树叶的作用。
1、树叶可以为我们遮阳光,给我们带来凉爽。
2、树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树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标本。
四、总结活动
211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主要外形特征,感受孔雀的美;
2、在欣赏的基础上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的身体。
环境创设
孔雀图片若干,范画一幅,幼儿绘画材料。
重点与难点
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孔雀:
1、师:“你们见过孔雀吗?你看到的孔雀是怎么样的?”
请幼儿谈谈自己见到的孔雀的外形。
2、呈现孔雀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感受孔雀的美:你觉得孔雀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作品:
1、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这是什么画,它用了哪些图案来装饰孔雀?
请幼儿欣赏范画,感受图案的丰富和美丽。
2、依次请几个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黑板上,进一步感受图案的丰富。
3、感受重叠:
请幼儿仔细看孔雀的羽毛,看看范画是怎样将重叠的羽毛表现出来的。
三、幼儿绘画:
要求:能将孔雀的外形表现出来;尝试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尤其是要将羽毛表现得丰富些。
四、讲评:
呈现几个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一起说说哪里画得好,哪里还要再改进。
211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
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
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活动延伸
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有很多宝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1、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2、平时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211教案篇8
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
2、让幼儿体会手工制作成功的快乐。
3、锻炼幼儿手眼并用,灵活使用剪刀。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剪刀。
2、幼儿用书《创意手工第四课》。
3、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喜欢你的家吗?
1、幼儿讨论、交流。
2、小结:今天我们来做手工《我爱我家》,看谁制作得最认真,来比一比吧!
二、教师示范操作过程
1、第一步用剪刀沿图的边线剪下两个正方形。
2、提问:表示什么〔表示涂胶水的位置(用于图之间的粘贴)〕。
3、第二步把两个正方形粘贴成房门和在屋里的样子。
4、剪下梯形,粘贴在门上,做成房子的屋顶。
5、画上屋里的人,装饰房子的屋顶和外墙。
三、幼儿制作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把剪刀对着自己和小朋友,不要剪到手。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四、评价作品
1、给制作认真的幼儿进行奖励。
3、小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大胆尝试制作,都能认真完成手工活动,当一回小小建筑师,真棒!
活动延伸:
将作品展示在手工区,供幼儿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