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6的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2-11-03 作者:Trick 备课教案

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通过教案的书写,我们能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表达出来,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6的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6的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6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成人穿脱鞋,成人帮助穿脱鞋时不乱动。

2.愿意和成人脱了鞋玩游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副手铃。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手铃藏在身后,摇手铃,使手铃发出响声,引起孩子的注意。再将手铃从身后拿出来:“是什么在响呀?是铃铛在响,铃铛的声音真好听。”然后教师脱下鞋,将手铃套在脚腕上,走动,踢腿、跳跃等做一些脚部运动,使手铃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引起孩子对这种活动的兴趣。

2.家长让孩子坐在地毯上,对孩子说:“宝宝,妈妈帮你把鞋脱掉,带上铃铛跳舞好吗?”当孩子理解家长的意思后,帮孩子脱掉鞋子带上手铃,如果孩子配合得很好,家长应该大大地表扬他:“宝宝真乖,小脚不乱动。”再将鞋子给孩子穿上,此时也要表扬他。穿好后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坐在一起,引导他模仿摇、蹬、上下、左右动脚等脚部动作,还可以站起来走一走,使铃铛发出好听的声音,孩于会很开心。玩过之后,家长再以同样的方法帮孩于把鞋脱掉、穿上。

注意事项:

在婴幼教室活动时,经常会涉及到穿脱鞋子,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配合成人穿不乱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幼儿园6的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春天的花花草草,喜欢春天的绿色,而我们也满足幼儿的兴趣,带领幼儿出去找春天,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来感受到春天的美,并且他们也想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所以预设了这一次绘画活动,让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春天大胆的画出来。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美,喜欢春天。

2、引导幼儿能大胆地作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想象力。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述春天的美。

教学准备:

ppt 绘画纸、勾线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和教师一起回忆找春天的情景。(出示ppt)

2、让幼儿互相交流你找到的春天,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二、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教师放ppt让幼儿一起欣赏)

1、让幼儿和教师一起说说美丽的春天。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2、出示教师的范例

让幼儿说说老师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三、幼儿创作绘画

1、要求幼儿能够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

2、要求幼儿布局合理,大胆作画。

四:幼儿相互欣赏自己所画的春天,把自己所找到的春天大胆得讲出来。

幼儿园6的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冬天到了,我们班开展了晒太阳的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们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时候都要晒太阳,小朋友有的时候会问:“为什么晒太阳就会变得暖和呢?”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能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内容与要求:

1、感受冬天天,尝试剪圆形的图案;

2、尝试绘画短和直的线条。

材料与环境创设:

剪刀、胶水、蜡笔、白纸

过程与指导:

一、讨论冬天怎么样才能温暖

师:“冬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怎么样啊?”“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调”“晒太阳”

二、幼儿实践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画太阳,把我们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师示范,要求:

1、延着黑线剪

2、胶水宝宝用完放在桌子中间,画完后把盖子盖好。

三、讨论结束

教师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画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画得不好,给予鼓励。

幼儿园6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2、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6的教案篇5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教学反思: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幼儿园6的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漱口的方法,并知道饭后,睡前要漱口。

2、学习"漱口"的正确发音。

二、活动准备:漱口的温开水、杯子。

三、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解释什么是漱口?为什么要漱口?

1、师:我们出东西时,有一些很小的东西躺在牙缝里,这些小东西会生出很多小虫子,躲在牙缝里,这样牙齿便蛀掉了,牙齿就很疼,东西也不能吃。要是把躺在牙缝里的小东西赶走,就不会生出蛀牙齿的小虫子,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小东西赶走呢?我们有一个好办法:吃完东西以后,睡觉前要漱口,嘴里的小东西就会被赶走,牙齿就不会蛀掉。

2、幼儿学说:吃饭后睡觉前,要漱口。

(二)教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

1、念儿歌:含口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干净白又白。

2、师示范:先喝口水,然后闭上嘴,两腮鼓动,最后轻轻地把水吐出来。共三次。

3、幼儿临空练习:老师边念儿歌边指导幼儿练习,重点检查幼儿两腮鼓动的声音,最后念儿歌一遍。

4、幼儿操作练习:(在盥洗室)手拿杯子,先含口水,再闭上眼,接着,两腮鼓动,提醒幼儿不能把水咽下去,也不能喷出来。最近后把带有饭屑的水轻轻地吐出来(幼儿反复练习3-4次)

5、复习儿歌1-2遍

幼儿园6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6的教案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儿童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您的身体器官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培养孩子的自信。

3培养孩子最初的发散性思维以及与手和嘴保持一致的能力。

4健康的初步知识。

5初步了解疾病预防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辨别身体器官的位置

准备

1张大型身体挂片。

2练习卡彩笔。

3张儿童照片。

活动过程

1找朋友(老师指着地图,孩子用手指指向身体的相应位置,告诉孩子他们的名字)

2点式眼鼻游戏。老师引导孩子玩游戏,要求孩子快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和身体部位

3五官和身体功能老师引导孩子讨论五官和身体部位的功能,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用鼻子闻花。

4眼睛在哪里?引导孩子们利用他们的身体特征和动作来创作儿歌。眼睛在哪里?眼睛(指眼)在哪里耳朵在哪里hellip&hellip

5看照片,拍摄面部特征和身体部位

教学反思

1本课中使用的直接介绍不容易吸引孩子。如果更改为“看看遗漏了什么&rdquo。(画一些没有五官的动物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那张照片用得不好。挂图片前展示,询问孩子这是什么(指面部特征和身体)

3身体的作用可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