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的教案8篇

时间:2022-11-22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制定教案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我们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教案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麻雀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麻雀的教案8篇

小麻雀的教案篇1

一、活动名称:

?小麻雀》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大小调的不同音乐情绪。

2、学习三角铁和摇铃的使用方法。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哭脸和笑脸的卡片

小鸟玩偶

三角铁、手摇铃

四、活动过程:

1、热身律动

——《hello歌》

2、音感练耳

——老鼠按钟(3、5)

a、聆听单音(加上柯尔蒙手势)

5---3---

b、乐器加嗓音

c、辨别高低音:55555(双手举起来)

33333(双手敲地板)

d、再见

3、倾听音乐

——导入:出示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表情

今天,娇娇给小朋友带了两个有趣的表情,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个表情有什么不同,并请小朋友模仿一下这两个表情。

——出示小鸟玩偶,讲述故事

教师拿出表情卡纸,幼儿做出相应反应,并听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情绪,并做出相应反应:

——微笑卡纸表示开心(音乐为大调)

哭脸卡纸表示难过(音乐为小调)

4、感受音乐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音乐律动

5、表现音乐

——主教老师拿难过的表情卡纸,助教老师拿开心的表情卡纸,站在不同的位置,当音乐中出现不同情绪时,小朋友走到手持相应卡纸的老师身边,用肢体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情绪。

6、综合呈现

——教师介绍乐器名称,并示范乐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将幼儿分成两组(一名老师负责带一组幼儿进行乐器演奏),分发两种不同的乐器

三角铁表示悲伤的情绪(长调)

手摇铃表示开心的情绪(短调)

——乐器演奏结束,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助教老师收乐器,助教老师带幼儿进行放松运动

7、再见仪式

——《再见歌》

五、活动结束

小麻雀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懂得不影响别人。

重点:

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难点:

懂得不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图片、猫头鹰、啄木鸟、小猴子、小松鼠、小麻雀、鹿宝宝,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树的图片

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经常会传来好听的声音,我们猜是谁会躲在树上唱歌啊?原来是小麻雀。小麻雀今天又在唱歌了,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二、 讲述故事 :高的树顶上——我得下去问个明白。

提问:小麻雀唱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啊?

会是谁不要小麻雀唱歌了?

三、讲述故事:小麻雀往下飞——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提问:小麻雀看见了谁?

小麻雀是怎么问猫头鹰的?猫头鹰怎么说?(学说对话)

小麻雀怎么问啄木鸟的?啄木鸟怎么说?(学说对话)

小麻雀怎么问小猴子的?小猴子怎么说?(学说对话)

小麻雀怎么问小松鼠的?小松鼠怎么说?(学说对话)

为什么小松鼠会不要小麻雀唱歌呢?

四、讲述故事小麻雀飞到树底下——最好听的歌。

提问:为什么小松鼠不要小麻雀唱歌啊?

小麻雀看到鹿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

五、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讲到会讲的地方跟老师一起讲)

提问:你喜欢这只小麻雀吗?为什么?

除了在睡觉的时候不可以影响别人,还有在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影响别人呢?

(经验迁移:要关爱朋友,懂得不影响别人。)

六、情景表演:

我们喜欢这只小麻雀就一起来学学它吧!

小麻雀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的方法。

2、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习惯和对折小麻雀的兴趣。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贴有小麻雀的挂图;正方形彩纸若干张;彩色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挂图)

2、这些小麻雀都是用彩纸折成的,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的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示,分析小麻雀的折法。

1、让孩子自己看图示,相互说说用的什么形状的纸,有几个步骤,哪一步比较难。

2、集体讨论。

三、引导幼儿看图示折纸,并尝试独立完成。

1、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的纸张看图示尝试不在别人的帮助下折小麻雀。(教师巡视,看看孩子独立折纸的能力。)

2、师:“哪些小朋友已经完成了?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是怎么折的,折给大家看一看。”(让会折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3、师:“老师看到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完成,谁能告诉我,是哪一步难住你了呢?”(请个别不会折了的孩子说一说)

4、老师讲解幼儿认为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学折小麻雀,再次巩固折法。

1、师:“请小朋友们再拿一张彩纸和老师一起看图示折一折,比比谁折得又快又好。老师数“1、2、3”我们就一起开始,好吗?”(师生比赛折小麻雀)

2、表扬折得快又好的孩子,鼓励折得慢的孩子。

3、师:“小麻雀也想像小朋友一样有一双好看的大眼睛,请你们来帮帮忙,给小麻雀画上好看的眼睛吧。”(幼儿用水彩笔给小麻雀添画眼睛,鼓励孩子画出不一样的眼睛。)

五、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麻雀要回家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请小朋友们把折好的作品贴到老师画好的树上,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课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孩子饶有兴趣的参与图示步骤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折纸有着很浓的兴趣,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折纸这个活动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几个能力差的孩子以外,其他的孩子基本上能在老师少许的语言提示下完成,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很是欣慰。这次的图示比较简单,给了能力弱的孩子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但是对于强的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在下次的活动中要稍加难度,循序渐进,争取在看图示折纸的这个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另外,在折纸的区角中也可以提供难易程度不一的图示,让每个孩子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小麻雀的教案篇4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

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烦闷

脑:头。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

懊()、大()、()袋、烦()、()人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

出示15自然段: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一副凶猛的样子。

花猫。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

②16自然段:

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小麻雀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一课《小麻雀》,出自于高尔基的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聪明、天真可爱、不听妈妈的劝告从窝里掉下来,在妈妈奋不顾身地抢救下,最终学会飞的故事。这篇童话比较适合孩子们阅读,从文章中大多能够体会到那种麻雀妈妈伟大的母爱和自作聪明,最终会吃亏的道理。

学情分析

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位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教学难点:

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小麻雀的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拯救、嘶哑、搏斗”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悟“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

?麻雀》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中浓浓的爱意

1.同学们,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角色?(“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快速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想( )小麻雀。老麻雀( )小麻雀,吓( )了猎狗。我( )了猎狗。

3.学生读文,交流。

4.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吗?(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快速读文,旨在紧扣教学目标,先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体现的浓浓的爱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怜

1.这浓浓的爱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

出示课件: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神态)

(2)请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无助的麻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再读这句话。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

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陌生的地方,遇到庞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无助地拍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别从“神态”“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又无助,非常可怜,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猎狗的可怕

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描写小麻雀的神态和外形的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请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猎狗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自己轻轻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

出示课件:猎狗张开大嘴图。

4.看看此时的猎狗,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显得多么凶狠。想想那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还是嫩黄,个头不过咱们拳头那般大,如果猎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了吗?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体验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借助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的氛围,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笔。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老麻雀)

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3.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1)这句话中主要描写了老麻雀哪个方面?(动作)哪些动作?(飞、落)

(2)“像一块儿石头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的勇敢和坚定)

(3)小小的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对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4.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什么叫“扎煞”?(张开)

(2)它张开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可能在叫着什么?(走开,你这可恶的猎狗!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3)它为什么要“绝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5.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1)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2)老麻雀拿什么来掩护小麻雀?(自己的身躯)那拳头般大小的身躯,能掩护得了吗?(掩护不了)所以,现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紧张、害怕)

(3)老麻雀紧张成什么样子了?(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4)如此紧张、害怕的老麻雀并没有退缩,一起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5)如果搏斗开始,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搏斗?(激烈的搏斗)搏斗的结果是什么?(老麻雀战败、战死)知道结果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来掩护、拯救这小麻雀?(看到自己的孩子面临危险,它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猎狗吃掉)

(6)这说明老麻雀怎么样?(勇敢、爱自己的孩子)那这勇气来自于哪里?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7)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爱的力量)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败它,但这种强大的力量,让它能为了孩子,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奋不顾身地去拯救自己孩子,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孩子一分钟的生命……这种强大的力量,让身躯弱小的老麻雀变得如此高大,变得如此勇敢。对,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带着这些感悟,我们一起再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老麻雀的动作出发,展开想象,通过有层次地追问,让学生感悟老麻雀虽紧张、害怕,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麻雀外形弱小但精神强大。同时让学生了解,刻画人物形象不仅要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还应关注心理活动。

(五)感悟爱的奇迹

1.麻雀斗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正因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爱,产生的巨大力量,使得那令人惊恐不安的险情出现了奇迹。请大家读一读第六、七自然段,想想结果是怎么样的?

2.面对着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老麻雀,猎狗退缩了,这真是奇迹啊!回想一下猎狗开始看到小麻雀时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请男、女生分别读一读。

出示课件:

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设计意图】利用猎狗刚才和现在两种不同的表现,让学生感受作者采用的对比方法,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那“一种强大的力量”,还让故事的情节显得更加生动,对于习作方法的渗透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狗鸟之战”的作者,为什么要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对小麻雀的怜爱;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4.回读全文。

(六)感恩有爱的生活

1.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屠格涅夫。《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出示课件: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设计意图】引用“原文”资料补充课内,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更加明确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同时,引出下一环节的写话主题。

2.爱无处不在,我相信,文中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浓浓的爱意健康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沐浴着父母、老师、朋友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愿意分享一下?

3.用你们的妙笔把故事写下来吧!

4.分享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使课文中心得到升华,又将文本与生活结合,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自己生活中得到的点点滴滴的爱,同时引导学生用感恩之心回报所有爱自己的人。读写的结合,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练习机会。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拓展阅读,丰富知识面,增加阅读量。

小麻雀的教案篇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童话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谈话引入。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发了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好好的劝告。

第二段(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段(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麻雀》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个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二)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同时又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1、创设情境: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

2、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异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气超过爱自己。

(四)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好好的语句。

1、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昊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2、 朗读,展开想象。

3、 谈感受,朗读。

(1) 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2) 让我们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 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4、 学习第19自然段。

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创设新的情景。

2、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续写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麻??

教导、救

普季克妈妈

感激、悔

伤吓

害唬

大花猫

小麻雀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课件出示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4)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拯救扎煞奈何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9)(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课件出示10)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板书:救)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11)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12)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课件出示13)

四、拓展作业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