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时间:2022-11-04 作者:Brave 备课教案

教案直白的说就是教师对教学任务提前做出的分析和判断,每位老师对写这件事情教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

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

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演唱 嗯嗨??

2、听赏 阿里郎

3、练一练 合唱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愉快、风趣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阿里郎》,体验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并能与管弦乐曲《阿里郎》进行对比听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3、能与同学一起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合唱小品《小鸟在歌唱》,逐步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2、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1、导入: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欣赏长鼓舞片段)

a、谁来说说?(朝鲜族)

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 ,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这就是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朝鲜族,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播放朝鲜族音乐特点介绍)

2、(出示长鼓图片)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常常挂着一面鼓,这就是朝鲜族独特的乐器——长鼓。想不想跟老师来学几个长鼓舞的动作?在跳长鼓舞时通常右手拿鼓棒,左手拍打鼓面,身体和肩膀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

a、我们可以这样表演(老师示范)

b、我们也来试试,在大腿上轻轻拍一拍

c、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对了,要拍出强弱,跟老师来模仿(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

这种节奏在朝鲜族音乐中叫“安旦长短”。

三、学唱歌曲《嗯嗨呀》

1、导入: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出示歌谱)大家仔细听,在这首歌中有没有出现这种节奏?

(在“嗯嗨呀”的地方)

其实,这种节奏也叫“嗯嗨呀长短”。 大家来猜猜这个“嗯嗨呀”会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说话的语气,在民歌里叫衬词,衬托歌曲中的气氛)

2、跟着歌曲表演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在“嗯嗨呀”的地方加上刚才的节奏表演。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愉快、喜悦、热烈)

唱了些什么内容?(农民获得丰收的热闹场面)

3、学唱衬词“嗯嗨呀”

a、歌曲中哪一句词儿最能表现劳动的干劲儿?(嗯嗨呀)

b、听老师唱唱(老师范唱第一段)

c、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嗯嗨呀”部分,其余歌词由老师唱。在接唱时要注意紧凑,中间不能停。

d、这些“嗯嗨呀”的唱法一样吗?(旋律不一样:有的往上扬,有的向下行。节奏不一样,最后两处要延长)大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画旋律线,一起来唱唱。

e、觉得“嗯嘿呀”象是在模仿人们干什么?(劳动时嘴里哼的一种号子,能让人消除疲劳、精神振奋。)唱“嗯嘿呀”时声音要怎么样?(整齐有力,能表现劳动的韵律)

f、你们觉得哪句“嗯嗨呀”比较难唱?(出示:倒数第二个“嗯嗨呀”节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这样拍。我们试试看。(老师范唱)一起试着唱唱。(指名唱)

g、还有哪些地方不太好唱?(延长的音)(出示:延长音)弯弯的眉毛下有只圆圆的眼睛,这个符号叫延长音记号。这个音大约要延长两拍。这儿加个延长音有什么作用?(这里的延长音记号是为了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相互打招呼,高声呼唤而应用的。“嘿”字要有号召力,声音要平稳、悠长,仿佛能传得很远。)

h、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来唱一唱

i、连起来唱唱

我们边唱边把欢快的节奏加到“嗯嗨呀”处,动作要刚柔相济,幅度大些,一起来表演唱。

4、学唱歌词。

a、请同学们听琴声默唱第一段歌词。

b、一起唱唱,注意每小节要衔接紧凑。(唱两遍,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指导)可以指名唱,了解学习情况

c、怎样唱才能把农民的劳动热情调动起来呢?(讨论小结:前几个“嗯嗨呀”要唱得再兴奋些,后两处“嗯嗨呀”要唱得平稳,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

d、让我们带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唱第一段歌词。

e、(出示第二、三段歌词)10跟琴唱唱第二、三段歌词。(可指名唱)

f、完整演唱歌曲,在“嗯嗨呀”处加上动作表演。(歌词音乐)

四、表现歌曲。

1、我们学过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等)

2、听听这首歌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3、老师来领唱,同学们齐唱,听听歌声有什么变化?指挥(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表现了大家齐心协力,鼓足干劲,愉快劳动的场面。它在我们的民歌演唱中常称“一领众和”。这种唱法在民歌演唱中叫一领众和,众和的部分要唱得整齐、有力。)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

图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 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

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 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3)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4)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

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

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

(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

(二)学习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

2、再听歌曲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3、自学旋律

(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2)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3)生分别齐唱一二声部旋律

(4)生分组分声部唱旋律

重点强调:每个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顾,声音均衡

(二声部难度要大一些,可以让音准非常好的学生唱第二声部,老师也参与到第二声部中)

4、师示范歌曲

学生评价

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悄悄慢唱:间奏(3616-)她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纠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还有第二部分附点、末尾音的音高。注意看老师手势。(山坡)----交换--- ---连快。这一段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段同前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编创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

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 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

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四)、小结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篇5

第一课朝夕

教学内容

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

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

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

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清晨》

1、导入: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

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学生表演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

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1、导入:

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教师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