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的教案6篇

时间:2022-11-21 作者:Indulgence 备课教案

教案在老师的教学中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洗手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洗手的教案6篇

洗手的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洗手得重要性,知道外出回来、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得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外出回来、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幼儿能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来完成作品

3、过作品感受洗手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调色盘、棉签、水粉颜料、瓶盖、眼睛贴、彩色纸、黑色卡纸、泡泡纸、铅笔、油性笔、剪刀、水粉画笔、白乳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

二、出示ppt图片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刚从外面回家)

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刚从外面回来,那小朋友们你们说说他的手上会带些什么回家?

(灰尘、垃圾、细菌………)

师:嗯对了刚有的小朋友说到带了些细菌回家,所以我们回到家后先干什么呀(洗手)

2、出示成品图

师:今天小麦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勤洗手好玩又简单的美术作品。小朋友们想来创做一下吗?

那接下跟着小麦老师来看看如何创作

4、播放操作视频

教师在播放中一边播放一遍讲解

提出操作注意事项:1、小心使用剪刀2、颜料不要混颜色3、小心使用颜料防止弄脏衣服

5、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在一旁指导

6、作品展示与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洗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在走廊、洗手间嬉闹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有秩序上洗手间,不在走廊内大声喧哗、打闹。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走廊、洗手间嬉戏打闹的图片一幅。

2.幼儿各种不良行为、良好行为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讲述,知道在走廊和洗手间内嬉闹可能产生的危险

1.谁在走廊或洗手间内摔倒过?

2.为什么会摔倒?

3.结合图片让幼儿讲述: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

4.小结:走廊和洗手间都是公共场所,地面比较滑,而且空间有限,如果在这些场所打闹、跑跳,会发生许多危险,或者和别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伤,严重的还需要住院。

二、组织幼儿讨论--在走廊和洗手间应该怎样做

1.讨论:在走廊和楼梯上应该怎样做?

2.小结:在走廊上或者洗手间不能大声喧哗、打闹。

三、学唱儿歌

走廊内不拥挤,一个一个跟得齐,

不打闹不喧哗,安安静静来排队。

洗手间

不跑不跳,不追不赶,

不推不挤,安全第一。

四、玩游戏,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出示画有许多幼儿不同行为的图片,引导幼儿分辨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洗手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活动准备:

1.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示范洗手》、《洗手歌》。

2.一个小老鼠手偶,幼儿每人一个洗手盆、一块香皂、一个装水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出示小老鼠手偶,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伴老鼠:“哎哟,哎哟,我的肚子疼死了。”

提问:小老鼠怎么了?它为什么肚子疼呀?

2.播放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1)小老鼠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2)小老鼠以后在吃东西前它应该怎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脏东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 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该洗手呢?

小结:我们要在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一定要洗手。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出示课件《示范洗手》,幼儿了解洗手的方法。

2.教师讲述并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3.播放儿歌《洗手》,幼儿边说边模仿洗手的动作。

三、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呢?”

2.幼儿伴随儿歌一边操作。

课外小结:

活动重点是教会小朋友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养成好习惯。

洗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1个小手娃娃。

2、洗手分布图。

3、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1、教师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谁?

2、出示“小手娃娃”,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3、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基本特征。

二、讲述故事《不爱洗手的娃娃》:

提问幼儿:

1)妞妞为什么会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诉妞妞什么?

3)在什么时候你还要洗手?(饭后、大小便后……)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2、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师出示来,源:qu,laoshi。网洗手分布图讲解、示范洗手过程。

4、请1——2名幼儿演示洗手。

四、根据图片,创编儿歌。

五、教师引导幼儿到盥洗室洗手。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洗手的教案篇5

活动名称:

健康《我爱洗手》

执教年龄班:大班

执教教师:刘某某

设计思路:根据幼儿5岁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已熟知怎样讲究卫生,如何洗手,但本节课主要讲让幼儿知道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有多厉害。

活动目标:

1、结合动画,让幼儿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2、教会幼儿正确洗手。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活动难点:

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1、相关绘本故事(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洗手视频

2、毛巾洗手液洗脸盆。

3、洗手儿歌。

活动过程:

1、课题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期有点长呢?是为什么呢?(幼儿分别回答)

(2)对了,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们才会延迟开学,那大家知道这个病毒是什么吗?

2、播放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并且思考我们怎么做才会战胜病毒呢?(幼)分别回答勤洗手,不出门,多吃蔬菜,坚持午睡)

3、(1)师提问:我们需要怎么正确洗手呢?我们—起来看动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手的.吧。

(2)播放洗手儿歌

生回答用洗手液,小手搓一搓,用水冲—冲,还要用干毛巾擦干净。

(3)教师示范正确洗手步骤。

4、游戏:我会洗手

游戏介绍:找两位小朋友做示范,手脏了应该怎么办,看谁洗的干净。

活动结束:

?洗手儿歌》

小手先沾湿,抹—抹肥皂

搓一搓双手,好多的泡泡

大家—起这样做,预防最重要

活动延伸:带领小朋友到生活区体会洗手的乐趣,并且提示小朋友每天要保持卫生,勤洗手

教学反思:

教学资源:

涵盖教案设计中涉及的故事、儿歌、游戏、歌曲等内容,若是绘本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洗手儿歌》

小手先沾湿,抹—抹肥皂

搓一搓双手,好多的泡泡

洗手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并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能够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养成经常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3、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洗小手儿歌(幼儿已经学过了)

2、两个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景创设,导入活动。

1、情景导入“医生嘟嘟来做客”,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医院的医生嘟嘟要来我们班里做客了,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出示扮演小医生的手偶)

2、观看手偶表演:(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师: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啊?他应该怎样做啊?

3、教师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幼儿多洗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我们的手上有许多的细菌,所以我们要经常洗手,这样我们的小手就会干净啦。

二、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以及洗手顺序,以念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

1、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师:小朋友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洗手的吧!还有洗小手的儿歌哦。(教师边做动边讲解)

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肥皂、擦手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洗手的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洗小手,洗小手,先卷袖子后洗手,手心搓一挫,手背搓一挫,换只小手再搓搓,举起来甩三下,一二三。

三、了解洗手的时间。

师: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去洗手呢?(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四、幼儿实际练习洗手。

师:现在已经是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