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老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通过教案的文字是可以知道教师的教学流程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体育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体育教案篇1
教育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水。《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的“沉浮”现象,作为本次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通过集体认识物体、集体和个别猜疑物体的沉浮、小组实验、集体纠正的方法,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调动幼儿的探索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合作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水盆、每张桌上放有积木、雪花片、笔、纸、瓶子、铁丝、玻璃球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物品;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2、知识准备:每桌一盆水,记录卡教师用(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线)、幼儿用记录卡(记录表上画有各种物品小图片)。
活动过程:
1、想一想,猜一猜。
师:小朋友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物品。你们认识它们吗?
2、引发幼儿思考:这些物品哪些能浮在水上,哪些会沉在水底。
3、幼儿猜测并记录
(1)出示记录单,了解记录的方法。幼儿针对问题进行猜测并记录。
(2)教师出示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表示沉下去,并告诉幼儿如何做记录卡的方法。
(3)让幼儿自由讨论,请兴趣较浓的幼儿上来操作,并把相应的图片放在上下箭头的后面。
交流猜测的情况。教师将幼儿的发言在集体记录单上记录。
(4)教师:你认为哪些物品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会沉在水底?为什么?
4、幼儿实验
教师和幼儿共同研究实验的方法。如:实验----观察----捞上来-----记录。(实验前,告知幼儿操作注意事项。)
5、交流讨论
教师:你是怎样做试验的?哪些会沉在水底?哪些会浮在水面上?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反思
整节课中,语言比较流畅,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在幼儿自主操作环节,我没有和幼儿讲清注意事项,就让幼儿开始操作,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在该节课中,我高估了我的认知能力,一直以为积木是浮在水面上了,可实验了却发现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好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2023体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参与游戏的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及培养幼儿的耐力。
3、练习幼儿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及准确投掷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沙包若干、跨栏四个、圆圈四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以游戏口吻: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一起跟老师来做做运动吧!
教师组织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师生共同念儿歌: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朋友们来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
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
2、出示沙包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玩沙包好吗?
二、展开
教师:沙包有许多玩法 ,让我们动脑想一想,沙包可以怎样玩呢?
1、幼儿自由玩沙包,教师观察指导。
(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用沙包投掷物体的,有踢沙包的,
有像小乌龟一样背着沙包爬的,有的夹在腿间像小白兔跳的,有用头顶,肩扛的,
有几个小朋友相互结合传沙包等等,幼儿想出了许多好玩的玩法)。
2、师生共同讨论沙包的多种玩法,幼儿相互模仿。
(让幼儿展示自己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让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模仿,体验游戏的快乐。)
3、重点练习双腿夹物跳、准确投掷。
(1)龟兔赛跑
玩法: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白兔双腿夹沙包,进行跳跃前进,另一组扮小乌龟背着壳(沙包)进行着地爬,
两组一起前进,看那组最先到达终点为胜。
规则:中途沙包掉落,需放好后继续前进。
(2)炸碉堡
玩法:把幼儿分成四队,人手一颗“手榴弹“(沙包)分别站在起跑线,
教师发出信号:“1.2.3出发!”每队第一个幼儿立即跑出,到跨栏前拿起“手榴弹”(小沙包)
向敌人“碉堡”(圆圈内)投去,如此依次进行,打中“碉堡”次数最多的对为胜。
要求:必须到跨栏前才能将“手榴弹”扔出。
三、结束
教师:敌人的碉堡炸掉了,我们胜利了”。
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2023体育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跳绳是幼儿常玩的,也是幼儿锻炼身体所用的。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对跳绳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创造出多种玩法,如:将绳子两头扣在一起,可做套圈游戏。总之,此绳的玩法多种多样,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探索出绳子更多的玩法,体验创造性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跟绳子。
2、幼儿有跳绳和一物多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1)、师:跳、跳、跳,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问:还可以怎么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2)、师:绕绕臂,绕绕臂,跟着老师绕绕臂。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2、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幼则蹲跳,师说向前跳,幼则后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跳绳的各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练习套和跳的玩法。
将绳子的两头扣在一起套圈,将绳圈摆在地上练习单、双脚跳圈,或将两根绳子平行摆好练习单、双脚跳过小河。
(2)、练习走和平衡的玩法。
再一跟绳子上走钢丝,在两跟绳子中间走小桥。
(3)、练习跑的玩法。
游戏:揪尾巴、骑马。
(4)、练习上肢的玩法。
单、双手绕绳、手臂举起绕绳,将许多根跳绳连接在一起做舞龙游戏等。
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2)、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3)、幼儿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三、随着音乐做骑马的放松动作。
2023体育教案篇4
课题:障碍跑
教学目标: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 1.四列横队..
课题:障碍跑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
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
二、准备练习:
1.慢跑400米
2.徒手操: 肩肘绕环 扩胸 振臂 体侧 腹背 下蹲 膝绕环 正压腿侧压腿
3.专项练习:原地摆臂 原地高抬腿
三、障碍赛跑
1.按男生两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调整各队人数(人次)。
2.带入赛场,介绍障碍及比赛方法(略)。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3.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比赛?
4.比赛(一):《30米钻圈障碍往返跑》(返回时不过障碍)
5.宣布第一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6. 进行第二次比赛。
7.宣布第二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8.比赛(二):增加难度进行《30米钻圈、跳跃(小垫子)障碍往返跑》
9.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新的内容比赛?及交流刚才比赛的感受。
10.进行第三次比赛。
11 宣布第三次比赛结果。并请部分同学谈出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1.表扬、鼓励今天表现突出的同学及小队
2.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反思: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2023体育教案篇5
设计背景
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小、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材料,制作大萝卜、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这次体育课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情景导入方式,再现小兔子们快乐的一天:从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阳落山。在活动中,通过看望小马、拔萝卜、躲避大灰狼、学习本领等动静交替的环节,鼓励幼儿入境,积极投入,发展其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知 识:初步练习走平衡木。
能力、技能:培养和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难点:教会幼儿正确走平衡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矮平衡木、纸制作的“小路”(50cmx18cm),一封信,玩具马一个,小兔子头饰、“小花”和“大萝卜(用布缝制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自然站队做从头到脚的热身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老师扮兔妈妈。兔妈妈早上起来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好朋友小马生病了。兔妈妈要带着孩子们去看望小马。可是,通过小马家只有一条小路。兔妈妈要求孩子们,走路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踩到两边的小花。
2、走“小路”。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去看小马,一个跟着一个走(走纸制作的小路),边走边说:“小小路,窄又长,花儿开在路两旁。小兔子,走小路,整整齐齐排成行。”到了小马家后,询问它的病情,并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再按照原来的路走回来。
3、过“小桥”。小兔子从小马家回来后,特别高兴。兔妈妈说:“家里的萝卜不多了,我们去拔萝卜吧。”拔萝卜要到河的对岸,需要过一座“小桥”,兔妈妈教小兔子们怎么过“小桥”。
教师演示怎样过“小桥”。
和幼儿一起说一说过小桥的儿歌:
小兔小兔要过桥,
张开双臂走上桥,
心不慌,身不摇,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与反思》摘要:拔萝卜、躲避大灰狼、学习本领等动静交替的环节,鼓励幼儿入境,积极投入,发展其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知 识:初步练习走平衡木。 能力、技能:培养和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
2023体育教案篇6
打篮球
体育活动设计
班级:中一班
人数:37日期:20xx年12月31日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用身体控制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2、增强幼儿对球的兴趣。
3、帮助幼儿协调一致的进行运球、投球。
活动准备
比幼儿的数量多一的球。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
请小朋友们先跟老师做做运动吧。
2、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带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啊?(是球)对,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我们最喜欢玩的球,小朋友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球的呀?(拍球)好,但我们今天不但要拍球,还要学带球、投球,好不好?
3、打球
(1)老师边讲解拍球技巧边示范。
(2)小朋友们围着大圈练习原地拍球。
(3)小朋友沿着圈带球走。
(4)老师边讲解投球动作边示范。
(5)小朋友练习投篮。
4、结束
(小朋友们都玩累了吧,玩的开不开心呀?好,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给所有的老师说一声再见,然后请小朋友们回去休息)
2023体育教案篇7
小班体育:玩布垫
设计思路: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概括了幼儿运动方面的七条基本经验,这些基本运动经验会影响到幼儿的一生,如: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对信号能作出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等等,这些经验是幼儿必须在运动过程中逐步获得并积累。
作为教师,面对新教材,要一直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乐意参加的运动活动,将运动基本经验渗透其中,从而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丰富幼儿的运动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设计富有情节的游戏,鼓励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在游戏情境中积极愉快的活动,激发小年龄幼儿的运动兴趣。
2、2—4岁幼儿的身体动作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动作开始协调,因此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但小班幼儿还不善于借助活动材料和器械进行身体运动,因此教师应将身体的基本动作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并积累运用活动材料进行身体运动的经验,不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等。
3、由于小年龄幼儿的运动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活动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必须是安全的,有趣的、幼儿喜欢玩的、能玩得起来的,而且要耐玩。
布垫柔软、轻巧、安全、色彩鲜艳,而且布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他们喜欢抱着、靠着布垫,也喜欢躺在布垫上,对小年龄孩子来说有非常温馨的感觉,深受小年龄幼儿的喜欢,非常适合小年龄幼儿用来进行身体运动。
活动目标:
1、用布垫玩走、跑、跳和向前移动等游戏。
2、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环境创设:
1、各种颜色鲜艳的、不同大小的布垫若干。
2、长毛绒玩具若干
3、置衣筐、擦汗毛巾、卷筒纸等
活动过程:
一、调动身心
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充分利用场地进行活动。
1、躲猫猫——原地、转圈、蹲
2、顶布垫——提醒幼儿把布垫顶在头上,不要掉下来。
3、夹着布垫跳——鼓励幼儿用双腿夹着布垫跳,跳得轻一点。
4、放鞭炮——鼓励幼儿尽量往上抛
5、学小矮人、高个子走
6、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这个布垫还可以怎么玩?”
(1)把幼儿生成的想法转化成即时活动
(2)若幼儿缺乏经验,就启发幼儿玩小司机的游戏
二、休息、保育工作,并对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游戏:小猴学本领
幼儿扮演小猴,坐在布垫上,模仿划小船,使自己的身体与布垫一起移动起来。
1、去做客
引导幼儿划着“船”,到动物朋友家去做客,并与这些小动物打招呼。
2、快乐的小猴——快速划
教师和幼儿坐在布垫上,一起“划小船”,另一教师扮演小猴来追小朋友。教师鼓励幼儿快速划。
教师可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船划得快,不让小猴追到?”
四、放松休息:
引导幼儿原地坐下,敲敲腿、敲敲手臂,敲敲前面小朋友的背,放松身体。
2023体育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2、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绳子的奥秘,培养幼儿玩绳的兴趣,鼓励并激发幼儿在玩绳活动中的创造性。
3、体验参与玩绳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绳子、鼓(加油助威,增加气氛用)、彩色的塑料圈(充当战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绳子,引发幼儿玩绳的愿望
师:绳子可以怎么玩?
二、幼儿人手一根绳子
自由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三、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玩法与大家分享。
四、教师小结:
玩法一,跳绳;
玩法二,平放在地上,走钢丝;
玩法三,大成对折,大u型是大河,小u型是小河,1 2 3,跳过河!
玩法四,拉起一端,在地上抖一抖,就是一条蛇;
玩法五,用绳子在地上摆出各种图案,例如水果,山等等。
五 探索新玩法:拉绳。
介绍游戏规则:
1、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有四人参加,将两条绳子缠成"十"字,四个绳端各结一个环扣,以便用手握住。
2、四个幼儿背对背站立,用手握住绳端的环扣,事先在每个人的前方两米处,各放一个彩色的塑料圈。
3、等信号发出后,四名幼儿各自用力向前拉绳子,尽全力去抓正前方的彩色的塑料圈,首先拿到彩色的塑料圈的为胜。
4、游戏开始,一部分幼儿为拉绳的幼儿击鼓助威。
六、拉绳幼儿与击鼓幼儿进行交换游戏,重复游戏。
七、师幼互动
每一个拉绳的幼儿请一位客人老师做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比赛。
八、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可以将《拉绳》游戏在日常的户外活动进行延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