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案6篇

时间:2022-11-21 作者:Surplus 备课教案

自从工作后,相信老师们都会定期制定教案,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强调讲授内容要点,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窗》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窗》教案6篇

《窗》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重视期末复习。

2、能获得一些好的复习方案。

3、对自己的复习有一个总体规划。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说开场白,明确这次考试的重要x。

2、请班级中学习和行为习惯好的标兵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做的。

3、请月考中各科状元介绍学习经验。

4、各位同学谈谈自己学习中的困惑,请其他同学给出一些建议。

5、主持人朗读文章《如何做好复习工作》,让同学们明确。

6、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每门功课的复习方法和经验。

7、小组代表分别发言,分别说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学习方法。

8、请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同学一起来帮助他们。

9、制定期末目标,针对目标,你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10、班主任小结。

《窗》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懂得要远离它。

2、积细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过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安全flash、图片、记录表格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师:什么是运动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并讨论:在户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运动安全?

(1)户外活动时及时让幼儿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并学习远离危险的方法:如奔跑时应学会躲闪,否则相互碰撞容易发生危险。活动中,如发现鞋带散了,应有时系好。

(2)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3)所有幼儿的活动均应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对于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儿,带班教师距幼儿不得超过2米,对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

(4)户外活动以有组织的集体游戏为主,注意动静交替,教师既要参与其中又要关注全体,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避免幼儿之间冲突及其它意外发生。

3、请幼儿表演正确的户外运动作法。

4、带班教师要教会幼儿各类玩具的正确玩法,避免因玩法不当造成意外事故。并请幼儿上来演示正确的作法,如幼儿操作不当,教师应告知正确作法。

四、活动结束

《窗》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

2、能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并与同伴合作制作万花筒。

3、体验参与科学小制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的万花筒若干。

2、制作万花筒的材料包(玻璃、塑料纸、胶布、彩色纸等)

活动过程:

1、玩万花筒。

(1) 看看、说说、玩玩万花筒。

(2) 问:请你说说,万花筒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3) 记录幼儿的发现。

2、做万花筒。

(1) 介绍材料,讨论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2) 幼儿三人一组,尝试制作万花筒。

3、交流分享

(1) 展示小组记录单。

(2) 问:你们的万花筒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吗?几个人做的?

那你们三个人是怎样做万花筒的?

在做的时候碰到困难了吗?怎么解决的?

(3) 小结: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里都藏着科学小秘密,万花筒也一样,它为什么转动就会出现许多花纹呢?

《窗》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扬。

2.注意写好与中心相关的制,注意把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知道审题

1.出示题目

2.审题

“**”指人物,可以是姓名,也可以是称谓。“真好”指的是本文的中心所规定的范围,也就是反映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之情。

3.从你熟悉、了解的人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指导练习,明确要求

1.阅读《他真好》第一稿

(1)思考小作者在短文中邪道了哪些内容?结合板书

(2)读一读文章结尾部分,体会小作者写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板书

(3)出示“习作要求”一思考:根据这一要求,这篇短文是否做到了?

板:材料——中心

(4)讨论如何修改这篇短文。

2.阅读《他真好》第二稿

(1)读短文,与第一稿作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删去了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补充了与中心相关的事,抓住了表现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把它写具体了。

(2)出示“习作要求”二

(3)讨论: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中第二件事一中心相关,写得好在哪里?划出表现王松林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句子,看一看这些句子是不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的。

三、会回忆生活,指导选材

在生活中,我们熟悉和了解的人们,有许多令人钦佩和赞扬的事,选几件具体地介绍给大家。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板书:

材料——中心

下课后,操场上热闹的情景( * )

“我”找同学借字典,但没有借到。( * )

“我”向王松林借字典,他帮“我”借到了,(# )赞扬王松林急人所急的优秀品质。

《窗》教案篇5

适用范围:

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正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相拼。

游戏准备: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2、如,一年级上册《识字4》,在学了生字后,请学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这样操作。

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

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

又如,可以做几个金牌,金牌上贴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挂金牌的同学看一看读一读生字,与挂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找对了,大家说:“对对对,你们是一对好朋友。”找错了,大家说:“错错错,赶快再去找一找。”

3、也可以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挂在大家胸口,先读一读,然后让小朋友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准备一些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窗》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的: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发爱好

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

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

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创造作品。

(四)交流分享

1.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

2.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体验大家合作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