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昼与夜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教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教案应该考虑到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昼与夜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昼与夜教案通用7篇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三棵的不同与共同的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大树的特征,自主创造作画。

3、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审美力。

活动流程:

一、 初步观察幼儿园三棵大树

1、小朋友,这三棵大树是怎样的?

2、你喜欢哪棵?为什么?

二、 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不同和共同点

1、这些大树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三、 引导幼儿作画

1、你喜欢画那棵大树,还想为大树画上什么?

2、还能给你的画编成一个故事吗?

3、教师示范编一个故事。

四、 请幼儿作画编故事

1、请你们选一棵你喜欢的树来作画,你自己想出来的大树也可以。

2、画好大树,再画上其他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

五、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作品,并讲述故事

1、请把自己的画拿起来介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幼儿根据其他幼儿的作品,创办成一个故事。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2

教材分析及幼儿发展分析

该教材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适合幼儿大胆想象。幼儿喜欢绘画活动,平时能画一些常见的动物形象,构图比较大胆,线条流畅,有一定的想象力,但很多孩子很难将想象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幼儿对作品的审美经验比较贫乏。

一、活动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构思、组织形象,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各种姿态的老虎图若干张、黑色勾线笔、a3绘画纸、森林运动会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拓展思维。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今天美丽的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你们瞧!小马和小鹿参加跑步比赛,小兔们在打羽毛球,大象和熊正在参加举重比赛,鸟儿们正在参加飞行比赛……,运动会可热闹啦!正在这时候,来了一只老虎,老虎可能会来干什么?大家猜一猜。

如果老虎真的是饿了来吃小动物,那动物们会有什么反映?会怎么做?

如果老虎是来参加运动会的,那它参加什么项目好呢?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映?

(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想法出示相应的老虎姿势图。)

(二)交代要求,幼儿绘画。

师:请小朋友把森林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

要求:

1、先构思好,当运动会开始后老虎来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动物们又有哪些表现?

2、合理安排画面,先画主要森林里发生的故事,在添画上背景。

3、线条流畅。

指导要点:

1、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力弱的幼儿可画姿势较简单的老虎,能力强的幼儿画出森林里发生的故事,有一定的情节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画大胆。

3、提醒幼儿注意绘画时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展示作品,欣赏评价。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森林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师幼共同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作品:

1、构图是否大胆;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整洁;

4、背景是否丰富。

师:我们把自己画出的故事讲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好吗?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3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美丽风光,感受各地不同风情特色,学画风景画。

2.在乘上列车去画画的情景驱动下,观察、感受或想象,画一幅风景画,培养孩子观察捕捉、绘画表现的能力。

3.感受美景对心田的滋养,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启发对美丽风景的观察并进行表现。

难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和表现角度描画美丽的风景。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背景音乐。小火车的背景图版。

2.学具:彩卡、胶水、双面胶、水彩笔、剪刀、胶水、棉花、毛线等。

四、板书设计: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段声音。听好了,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火车开来的声音)

师:你们坐过火车吗?都去过哪儿?没坐过火车的小朋友也没有关系,这节课,我要带领大家乘着小火车到祖国各地去旅游,一边玩,一边画画,那你开心吗?(板书课题)

2.我们这间教室就是一节超大车厢,看看咱们的幸福列车,你们之前剪好的自画像我已经贴上了!(展示展板并贴上黑板)现在,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播放《火车开了》的音乐,全体起立,左手搭肩,右手臂摆动开火车)

二、引导观赏,自主探究:

1.“小火车到站了,请火车停下吧”征求大家意见,你最想去哪里?(北京、上海、桂林、海南)或者(高山、大海、森林、草原)

2.依次欣赏图片,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探究。

3.有的小朋友很厉害,都能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更厉害,除了绘画之外,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现呢?(教师拿出剪刀和彩卡启发回答)

板书: 怎么办:画、剪、贴、撕、折、捏、摄影

4.突破难点:师示范重叠剪贴小树,启发白云用什么材料粘贴,师演示用棉花粘贴。

5.师归纳:刚才观赏了那么多风景,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都看到了什么?

师:天空上有有蓝天、有白云、有青山、有绿水、有大树,有小草,那我们就分成五个组:蓝天组、高山组、小河组、绿树组、建筑物组。

板书:

组团结协作,大胆表现。

四.拓展提高,情感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师:等将来你们长大了还要到全国各地去旅游、画画。我国地大物博,有世界屋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美丽的上海、西安兵马俑、天涯海角海南岛等等。祖国那么雄壮、美丽,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不是?

六、教学总结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动物,学会用剪纸装饰纹装饰动物。

3、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外形设计。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2’)[通过这个导入,揭题]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观赏一小段动画片(1分29秒)

师:说说这段动画片和你们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学:里面的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纸剪出来的……

师:嗯,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上课的内容就和剪纸有关,叫做《剪纸贴花》。

二、讲授新课(12’)

[通过这个直观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剪纸贴花的表现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

学:

师: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剪纸,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差不多是和造纸术同时出现的。主要有人物,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师:剪纸和绘画有哪些不同呢?工具、技法、形象。

师:你们知道这些剪纸都代表着什么寓意吗?出示作品。

学:

师:说的真不错。所有的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相传剪纸最早是因为古代有一只叫夕的怪兽,专门偷吃农民的粮食。后来有位婆婆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落荒而逃。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驱赶走了这只怪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那是不是所有的剪纸都是红色的呢?在陕西就有一位库淑兰奶奶,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一个梦幻多姿的世界。(出示剪纸作品)

师:看到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题材,造型,色彩。

学:

师:你知道库奶奶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谁来猜一猜?

学:

师:先剪出外形再贴花装饰。

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吧,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吗?

师: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图片)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它的花纹就是由不同的装饰纹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动物进行剪纸创作。

学:第一步我们先该做什么呢?

学:剪出外形。

师:老师这有个剪好的外形,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学:是只大公鸡。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有鸡冠,大大的尾巴

师:大公鸡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头部:椭圆形,有山形鸡冠

身体:长长的,有羽毛

尾巴:弯弯的,色彩很丰富

脚:有力的

是的,当我们在剪外形时应抓住特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剪了什么。

师:如何让这只大公鸡更威风呢?

学:剪些花纹贴在大公鸡身上

师:老师这也准备了些花纹,要怎样拼贴、组合才可以让大公鸡变漂亮,谁来试试!

学:我来……

师:别急,老师这还有一张,再请个同学上来试试。

点评[师生互动]两位同学都贴的真不错。

[通过三个连续问,让学生明白剪纸贴花和画画一样也可以是有场景的,并且从生活中找题材]

师:因为运用的花纹不同,拼贴、组合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两大公鸡各有各的美。现在请大家再想一想,她可能在哪?再做什么?周围又有些什么?

学:……(学生说,我也同时剪出来,并进行组合)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谁来说说看

学:……

师:是的,想法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画面,虽然这幅作品的主角是大公鸡,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题材,你们看(课件播放)

师: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先小组讨论下你们要剪的题材,然后剪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动起来吧!

学:开始制作 (20’)

三、评价 (4’)

师:恩,大家作品都做的差不多了,请做好的同学贴在合适的位置。现在我这有三个奖项,请大家来评评看 [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搭配奖]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不错

四、拓展延伸 (1’)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是很多的题材可以用剪纸贴花的方式来表现,还有很多不同质地的纸张也可以用来进行剪纸贴花呢。比如旧挂历,包装纸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都可以进行尝试。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6

执教:曾朝彬 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培养设计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美工刀7把、剪刀35把、彩色卡纸6包、胶棒、课件

学生:收集各种小纸箱、牛奶纸盒、彩色包装纸、画报纸、彩色卡纸、胶棒、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有同学就要搬进新的小区,他想自己设计一套寝室,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大家可以帮助他一起来设计一套小朋友的家吗?

(同学们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设计娃娃家好吗?激发学生设计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老师搜集了一些设计师设计的小朋友的家,大家一起来看看好吗?(图片展示优秀的儿童房设计)

2、我请同学告诉老师我们的同学家里面儿童寝室都有些什么家

具?(床、沙发、衣柜、书桌、收纳箱等)小组讨论。(图片展示)

3、我们看了 一些简单儿童家具,我们再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家具好吗?

(沙发、床、衣柜、书柜、写字台、综合设计组)

4、首先展示沙发(第一组的同学为沙发设计组)

5、展示床(第二组的同学为床的设计组)

6、展示书柜(第三组的同学为书柜设计组)

7、展示衣柜(第四组的同学为衣柜设计组)

8、展示写字台(第五组的同学为写字台设计组)

9、第六组就是我们的综合设计组

10、下面我们进入我是小小设计师,那么设计师们又是如何做的呢?(首先设计好图纸,然后按照图纸施工制作。)(图片展示) 制作施工阶段

1、同学们都已经学习了家具的设计,我们就应该把家具制做出来。首先我们来看看用纸盒做的家具好吗?(教师展示家具、图片展示纸盒家具)

2、小组讨论:这些家具都是用什么方法制做出来的?

3、我们以沙发和高低床为例来学习制做的方法。

4、小组讨论分工:制做家具基础形状、家具装饰、协调设计组。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10.同学动手制做,教师巡视辅导。

11.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合作制作一件家具,由一人安排家具的摆放。老师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1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又要把家设计得温馨可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家。

三、作业展示

每组将自己制做的家具,摆放到老师准备的家中,组合成完整的家。同学互评、欣赏。教师总结点评。

美术昼与夜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三、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剪好的白纸瓶子、蜡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操作法

活动反思:

写生画在学前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对于还只是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这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写生画,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教室里常见的饮料瓶,并在写生的基础上添画,使整个活动不枯燥,快乐的瓶子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掌握了写生画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步骤,在遮挡关系的表现方面也是较好的,因此整个活动的效果也是较成功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活动的开始探索阶段,花的时间较多,选取的图片不够精炼,下次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