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课之前写好一篇教案至关重要的,如果制定教案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那课堂也很难活跃起来,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环保小卫士的游戏活动,积极与同伴配合。
2、发展爬、跳、平衡的技能。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
1、沙包、多块积木、平衡木等散放在活动场地上。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2、组织幼儿环保小卫士游戏。
●环保小卫士到各处检查环境,看看场地上有哪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建议环保小卫士经常将场地收拾干净。建议把某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做成体育用具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环保小卫士表演自己变废为宝的本领:两手拿雪碧瓶(装水的),稳稳地走过独木桥;顶沙包走过独木桥;用报纸卷成棒做棍操;用塑料瓶贴上彩纸做哑铃操。
●组织幼儿玩综合游戏。将环保小卫士的活动组合起来,集体进行游戏:大胆顶沙包走过独木桥--跳过搭好的连续几块积木--有秩序的用积木搭成房子。
3、组织幼儿听音乐做放松运动,表扬游戏中积极、努力的幼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活动场地变脏了为引入点,采用了激励的、亲切的口吻,虽然让幼儿用眼睛去观察了,用行动去解决了。但此次活动环节设置上缺乏游戏性,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似乎缺乏吸引力,而且活动量也不够充足,活动中针对幼儿基本动作的指导过于弱化,导致活动没有象预期地那样达到,未能激发幼儿的兴奋点。如何激发孩子的活动欲望,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将是我继续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画出新年里最开心的事。
2、知道用暖色调来表现过年热闹的气愤。
3、选择合适的形式表现新年的好心情。
准备材料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一页,油画棒或水分颜料等。
2、剪刀、浆糊、各种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新年里人们都要做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问幼儿,想用什么色彩来表现这些开心的事情呢?老师举例子,使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用冷色来表示安静用暖色来表示热闹引导幼儿说出用暖色来表达人们的心情。
3、幼儿选择自己合适的色彩和形式画出新年里的开心事。(幼儿在绘画和剪贴时,老师要注意提醒幼儿要讲卫生、注意安全)
二)过程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墙上。
2、幼儿自由欣赏画展,并向幼儿讲解为什么要用这种色彩和形式来表现新年里的开心事。
3、请幼儿说说哪些画给人快乐、热闹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三)
1、进一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
2、画出新年里最快乐、最新鲜的事情。
3、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形式表现新年的好心情。
四)
1、将活动室营造出过年的气氛(如挂灯笼、中国结、贴些年画、窗花、对联等)。
2、幼儿自带春节期间游玩的照片,有关春节风俗的音像资料。
3、剪刀、胶棒、各色彩纸、油画棒,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3页或挂图《贺新年》。
五)
1、组织幼儿进行有关春节的生活经验讲述。请幼儿向同伴展示、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互相讲一讲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挂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3页,了解新年里德活动。
(1)提问:人们在过新年的时候都做什么事情?
(2)启发幼儿说一说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开心、喜洋洋)。
3、画画
(1)启发幼儿讨论什么颜色最能体现过年的气氛,什么样的色彩给人高兴、开心的感觉(红色、鲜艳的色彩)。
(2)幼儿自由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形式画出新年里的开心事。
4、布置作品展,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墙上。
(2)向同伴介绍自己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色彩与形式来表现新年里的开心事。
(3)请幼儿说说哪些画给人快乐、热闹的感觉。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3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各种各样的害怕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社会人的心。最近,灾后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镜头中,许多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敏感而脆弱。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的孩子在重重关爱下,经历的挫折少,得到的呵护多。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往往缺乏交流的对象,更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而校园安全月活动等又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安全、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本次活动提出了“害怕”这样一个话题,让幼儿通过理解害怕,诉说害怕和对付害怕,帮助幼儿正确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并寻求一些适当的方法。临近毕业,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这对幼儿终生发展来说,将会是十分有益的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害怕,能面对自己的害怕,并大胆地讲述。
2、初步了解一些对付害怕的好办法。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心健康。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大张的纸、各色花瓣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议议:(理解人的害怕是有原因的)
放ppt:这是一位来自四川灾区的小朋友,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人听见她说过话。
重点提问:
周围人说她是个小哑巴,你觉得呢?
(听一听她的心里话:诉说自己的害怕。)
她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害怕什么?
小结:每个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都会产生一些害怕的想法。
二、大胆诉说:(能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害怕)
过渡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害怕。
重点提问:
你有害怕的事情吗?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即时以简笔画记录幼儿不同的害怕。)
小结:有的人害怕特别的东西,有的人害怕特别的事情。今天,我们把心里n个害怕说了出来。
三、交流讨论:(初步了解一些对付害怕的简单方法)
过渡语:想不想把这些可恶的害怕对付掉?(恭喜你们,要知道,你们已经把自己心里的害怕说了出来,这就是对付害怕的第一个好办法。)
重点提问:
对于这么多不一样的害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提升,并用一片花瓣表示一种办法:有些害怕,随着你慢慢长大,就会慢慢消失;有些害怕……)
小结:相信你们的好办法一定能够让自己变得慢慢勇敢起来,也能让四川的小朋友慢慢地学会赶走自己的害怕,更快乐地成长。
四、拓展延伸:
对付害怕虽然有办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去尝试。
出示“图画日记”:这本日记中,记录了一个小朋友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害怕的,也有快乐的、勇敢的。你们也可以去试一试,相信会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对付害怕。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百科: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 现代的释义应该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长尾夹等。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5
一、活动背景:
本节课为大班体育课,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发现球的不一样玩法,培养孩子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让孩子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大班孩子基本上都会拍球,我又根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大家来运动》这一主题资料,选取了球这个运动器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让孩子在玩一玩,动一动,游戏化的课堂中去发现,让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活动目标:
1、透过尝试,引导幼儿学会转身接球的技能。
2、透过层层递进的转身接球练习,培养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透过活动,让孩子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音乐两首,皮球20个,标记20个,圆圈若干,小椅子4把。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3分)(1)、每人抱球听哨音踏步进场。
师:孩子们这天和球玩一玩,你们愿意吗?一齐出发吧!
(2)、听哨音队列练习,站好原点,游戏开始之前,我们一齐做球操。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体侧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音乐)(二)基本部分1、第一次玩球,揭示课题。(3分)师:你们会玩球吗?(会)就在原地玩一玩,看谁的方法与众不一样。
(吹哨结束,幼儿坐在球上)你是怎样玩球的?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名2-3个幼儿说一说,玩一玩(玩抛球接球的幼儿最终一个演示。)师:我们能够有多种方法来玩球,能够拍球,滚球,运球……这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新的玩球方法,仔细看,我是怎样玩的?
师示范转身接球。
提问:我是怎样玩的?指名潜力较强的幼儿回答。
总结:先抛球后转身再接球,这叫转身接球。
2、第二次玩球,学习转身接球(6分)师:你想玩一玩吗?请你在教师的周围找个空地试一试。
(吹哨收回)师:你转身接球成功了吗?幼儿回答。
师:一齐来玩一次。请成功的小朋友往后退一步,没成功的,站在原点上。我们再给没成功的小朋友一次机会,让他们再来试一次。一次给他们加油!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没成功或者演示(教师给他再一次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哦)。(引导说出关键点:抛球不能离自我身体太远,否则接不到;也不能太近,否则会撞到自我,球就会滚掉。)再玩一次,成功的小朋友回原位。
师:回到圆点,我们一齐听口哨来玩转身接球。群众来2-3次。
3、第三次玩球,学习转两圈接球(4分)师:你们的转身接球玩得很棒,教师要加深难度了,你能转两圈接住球吗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去比一比,看看怎样才能转两圈接住球。
(口哨收回,坐在球上)师:转两圈接球你挑战成功了吗?
请成功的小朋友示范,教师为其点圈数,让其说一说为什么能成功?(这个小朋友用了一个好听的词……你们可要记住这个方法哦。)师:球要抛得高,转身要快,才能稳稳接住球。
4、第四次玩球,学习转多圈接球(4分)师:转两圈接球也没难住大家,你们真棒!还想继续挑战码?你想挑战转几圈接住球?幼儿说一说。
师:教师十分期盼小朋友能挑战成功。小朋友4人一组赶紧去试一试吧!
幼儿玩球,教师巡视幼儿是否都在挑战三圈及以上接球,跟幼儿一齐玩一玩。
口哨收回师:你转了几圈接住球的?请你站中间表演给我们看一看。(师幼一齐点圈数,表扬)
5、分组玩球,体验成功(5分)师:这是什么标记?要我们做什么?(交代游戏规则,以幼儿理解为主)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视,鼓励幼儿不断调整新高度。
6、课堂小结:这天我们学习了转身接球,转身接球时球要抛得高,转身要快,还要稳稳地接住球。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
(三)放松运动(3分)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大班体育课,我选取了孩子们常玩的运动器械:球,在游戏化的课堂中让孩子去发现,去尝试,去锻炼。整节课教师和幼儿用心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带动幼儿,幼儿感化教师。本节课,我从五个环节进行教学:自由摸索、结示课题、尝试练习、加深难度、自由挑战。教学过程一步步递进,由简到难,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课堂中,孩子们透过教师的引导,自我发现了球的不一样玩法,也学会本节课的新授资料。孩子们也根据自我的潜力自由选取不一样难度进行挑战,最终都体会到了成功挑战的喜悦。课堂中,我采用了示范法、实践法进行教学,让课堂充满欢乐。另外,我在设计和进行教学时,思考到了个别差异性,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思考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孩子为主体,给孩子机会,给孩子鼓励,给孩子尝试。把课堂还原给孩子,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当然,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如果在最终一个自由挑战环节中,让孩子的说和做联系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加,对于孩子完美品德的养成也是更有利的。整堂课的教学,孩子得到了锻炼,教师也得到了提高,学会及时调整和反思,把握课堂教学。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6
要上公开课,我先前设计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通过吃桃子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有点紧张,每次都要利用好长时间准备,这次准备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了将要学到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理论上,在游戏吃桃子中,幼儿会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幼儿就会直接有一个体验,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通过对现实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体验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价值,更激励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倒着数。
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327564891
10—□—□—□—□—□—□—□—□—□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作猴状
吃桃子作吃状
10个大桃子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作咬状
9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啊作咬状
8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
桃子吃完了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大班我上幼儿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二)通过讨论活动,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和自救的方法。
(三)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视频,ppt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烫伤的原因以及对身体的危害。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被烫伤的?
——烫伤后是怎样的后果?
(二)引导幼儿从烫伤我们的根源出发开展讨论,了解烫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注意事项。
——在家里,有哪些东西容易对我们造成烫伤?谈一谈,怎样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在幼儿园,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烫伤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还有哪些事物会发生烫伤,为避免烫伤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三)了解处理烫伤的方法,要求幼儿动作到位、有力。
——当我们不小心烫伤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有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
——不小心烫伤时,首先要用冷水冲,接着送保健室和医院涂抹药膏,或有专业的医生直接处理伤口,最后进行包扎,防止伤口受伤感染。
(四)练习排队倒开水。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让幼儿对烫伤后果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使幼儿真正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唤起幼儿对烫伤的防患意识。并通过讨论活动,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和自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