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考5篇

时间:2022-11-28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通过写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准备教案的过程我们就已经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了大致地了解了,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考5篇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

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

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

二、知识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交流、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3、试一试:263167498990

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

5、汇报交流、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6、试一试:比大小。(第6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

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⑴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

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再说说有什么特点。

⑶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五、总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26〈31 67〉49 89〈90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再比个位,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并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根据数的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95里面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8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梳理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

(2)一共有34个桃,去掉框里的30个,还剩多少个桃?

3、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34-30=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

(1)先想一想。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根据看图,数出来的;用小棒摆出来的;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4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是4 。

4、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先想一想。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回答适当补充。

5、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子,在每一个算式中每个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子。在加法算式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34-30=4,减好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3)指名说出算式4+30=34,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说说每道算式表达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你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核对结果。

4、“想想做做”第4题。

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了解“相邻数”是什么意思,再写数交流。

6、“想想做做”第6、7题。

先说说每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再自己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x位数,100是x位数,82是x位数。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个x;2在x位上,表示x个x。

(3)、36是由x个十和x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x;99里有x个十和x个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x、3769、70、x、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xx○9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7100>3□58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篇4

——找圆形

课题:找圆形

课型:新授课

试讲人:张玲娟

学时:1学时

备课时间:20xx-6-11

授课时间:20xx-6-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图案为圆形)。

2、能力目标:幼儿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并能独立画出圆形。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

1、指导幼儿了解圆形的特征,并让幼儿能在图案中找出圆形。教学难点:

1、幼儿需要发挥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画出圆形。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

1、若干个圆形实物图(硬币、眼镜、手表等)

2、铅笔、白纸(学生自备)

3、几张缺少轮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教师:“小朋友们,有谁告诉我这些是什么呀?”(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认识这些东西,那大家看一看这些东西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嗯,对了,大家真聪明,这个就是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了圆形,那大家要不要和老师学习画圆啊?拿出大家带来的笔和纸,跟着老师一起来,好不好呀?小朋友们,注意哦,画的时候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哦!”(教师提醒小朋友安全问题)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呀?这些车子能开吗?为什么能开或者不能开呢?”(师生互动)呀?教师:“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大

家都学到了什么是圆形,那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之后,在家里找一找圆形,然后指给爸爸妈妈看,好嘛?那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学生自由发??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