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6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管理和教学效率,教案可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6篇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练习踢、投、跳跃、跑、躲闪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灵活性,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

【活动玩法】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决定游戏的先后次序。

2、第一组其中的一名幼儿站在场地中间准备躲闪沙包,而第二组的幼儿分别站在两头准备投沙包。

3、游戏开始:

(1)先由第二组的幼儿将沙包用力投向场地中间的幼儿,争取沙包不被抓住,击倒对方身体的任意部位,这样在场地上的幼儿就失败了,下场不再参加游戏

(2)如果被场地上的幼儿抓住沙包,那就为一余,继续开始游戏,这时如果沙包再次砸到场地上幼儿的身体,而沙包落在地上,那就可以减掉刚才得到的一余,场上的幼儿就可以下去不能再继续游戏了,这时再换其他伙伴继续进行,一直把第一组幼儿全部击败为止,游戏结束。

(3)第一组失败后,换第二组上场,再充新开始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在快乐的“玩沙包”游戏中,幼儿和游戏得到了共同发展。在幼儿玩游戏时不管我们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双腿夹物跳及投掷能力的练习,学习沙包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游戏之快乐。

3.培养幼儿耐力,训练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

4.让幼儿在游戏中体质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

5.促进孩子们智力和身体动作的发展。

设计准备:

一人个沙包。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到活动场地,师生共同念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朋友们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

2.每人到筐子里拿一个沙包。

二、基本部分:

1.沙包有许多种玩法呢,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然后自己练习一下,你是怎样来玩沙包的,看谁想的办法多?注意观察孩子们的玩法,随时给以指导。

2.师生共同讨论沙包玩法,让幼儿展示自己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让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模仿,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朋友们快告诉老师,沙包有哪些玩法呢?

现在请小朋友轮流来当老师,我们一起来跟着他学习一下他的玩法,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认真。

3.重点练习双腿夹物跳、准确投掷

师幼一起玩沙包游戏,《龟兔赛跑》:

幼儿分两组,一组扮小白兔双腿夹沙包,进行跳跃前进,另一组扮乌龟背着沙包进行着地爬,两组一起前进,途中如沙包掉落,可放好继续前进,最先到达终点组为胜。

活动结束:

1.把沙包放回箩筐,整理场地。

2.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初次接触沙包,内心充满了好奇,并且很容易就想出了各种各样关于沙包的玩法,活动中老师没有干涉他们的活动,给幼儿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由于沙包玩法多样,孩子们兴趣很浓。活动中以竞赛的方式玩沙包游戏。游戏规则中的竞争意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活动进入了。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什么是沙包。

2、会用沙包和伙伴一起玩游戏。

3、体会玩沙包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场地,沙包若干。

活动重难点:

用多种方式玩沙包,并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以前玩过什么游戏呢?哦,那么我们来玩一玩丢手绢吧。

二、沙包导入

好啦,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面的,是什么呀?有没有小朋友认识?哦,对啦,是沙包。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沙包是怎么玩的吗?

三、让小朋友自由的玩沙包

注意,在玩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评价小孩子玩法的对与错,只能提示注意安全,不能把沙包对着人脸上扔。

四、教师总结孩子们发现的沙包玩法

五、从总结出来的玩法中选出可玩性较强的,全班一起玩

六、在游戏中自由结束课程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的基础来源于,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幼儿常常用它来画画、写字、做手工作品。在观察中发现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在创造思维(主要是求异性发散性)上有了明显地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已经发现的几种玩法、用法,而是喜欢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旧”的事物。例如:中班玩纸时,幼儿常用平面的纸当扇子;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再请他们做扇子,则多数采用摺摺皱的方法。在剪、贴、画、折的各项活动中幼儿显示出很大的热情,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懂得只要用折叠的方法,改变纸的形状,纸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小筐。

2、长方形的似明信片的白纸若干、玻璃杯、花。

3、固体胶、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纸的用途

1、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说说纸。纸可以用来干什么?(画画、写字、擦窗、折手工……)

2、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诉我,他能用两张纸,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在这张纸桌上能放上一筐积木、一杯水。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什么你觉得是真或是假?(幼儿明确的阐述自己的理由)

3、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小结:小朋友想用实事求事的办法来试试。谁说得对,谁说得错?

二、尝试两张纸做纸桌

1、无论是真是假,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做纸桌?每人两张纸,学着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让纸桌站起来。

2、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幼儿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贺卡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三折变成“门”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w”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型

三、进一步尝试用两张纸做纸桌

1、试试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积木,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积木最多?

2、鼓励幼儿尝试实验各种形状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你的纸桌上放了几块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桌面上可放积木多些?在尝试做纸桌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4、不错的幼儿再次尝试用不同的积木进行实验?

四、师生共同小结

1、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桌子。

2、小朋友想出了各种方法来造各种形状的纸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比“门型”、“w型”、“波浪型”的桌腿都牢,桌面上放的积木块数量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

3、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上可以放许多块积木呢?

4、教师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放上一筐积木一杯水,证实朋友说的话是可信的。

5、小结:有时听别人说的话,你觉得有点信、有点不信,最好呢!我们去动手试试,因为事实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声中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教师把活动器材一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

②钻过各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

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

④开"火下"——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睦凳上迂回走过。

5、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同来。

6、将两个长凳替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小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将二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走同来。

9、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注意事项:

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

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

10、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幼儿四散一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12、幼儿离场。

大班户外扔沙包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去年幼儿园装修有很多包装箱,想着废旧利用,就放在美工区,一堆看似并不起眼的废旧纸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他们三三两两地拿着纸盒玩起了游戏,有的将纸盒当成房子钻进去睡觉,为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老师将纸盒进行改装,做成了“坦克垫”,并在全班推广玩法。《小小坦克兵》活动,旨在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使之学习在半封闭的空间内控制方向进行爬行练习,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练得快乐。

游戏名称:

小小坦克兵

适合班级:

大班

人数:

不限

活动目标:

1、勇敢参加坦克垫游戏,体验挑战成功后的喜悦。

2、练习在半封闭的坦克垫内正确协调地手膝着地爬行。

3、能够克服空间的障碍控制爬行方向。

重点:

能克服空间障碍,在坦克垫内动作协调地手膝着地爬行。

难点:

在坦克垫内进行半封闭爬行时尽量保持直线爬行。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了解坦克行走的原理。(利用履带行走)

2、幼儿看过国庆大阅兵的新闻。

物质材料准备:

1、坦克垫(纸箱改造)

2、音乐《勇敢小兵兵》、《轻音乐》、《加油歌》、《防空警报》

场地环境准备:

1、场地上贴有两条起点线和一条中线。

2.场地中间贴有跑道4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做《勇敢小兵兵》热身,重点活动脚腕、手腕和膝盖。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纸盒,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这些纸盒怎么玩呢?幼儿自由探索“大纸盒”的多种游戏方法。

3、教师观察幼儿自由探索情况,发现并引导幼儿学习将纸盒当坦克垫爬行的玩法。

教师:瞧!他把纸盒当成了坦克垫向前爬,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吧!

4、幼儿自由学坦克兵开坦克。

5、教师请一组玩得好的幼儿比赛示范,从两边向中线爬然后转弯回到起点。

6、幼儿扮小小坦克兵,利用场地上的直线,分成两组,练习成一横排鱼贯向前爬行,并尝试控制爬行方向。

7、游戏:坦克接力(放音乐加油歌)

(1)幼儿分成两组,接力进行开坦克比赛。

(2)最先接力完的一组为胜,教师鼓励幼儿并进行简单小结。

8、奔跑游戏:防空演习

玩法:将坦克垫立起当“演习安全地带”。警笛音乐开始,幼儿和老师一起沿场地四周顺时针跑步,音乐停,幼儿必须马上跨进“演习安全地带”,拿起枪打天上的轰炸机。听到消除警报的声音,幼儿撤出“演习安全地带”。

三、结束部分

1、师幼一起欢呼胜利。

2、放轻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沿场地四周边小结边放松。(甩甩小手,拍拍肩膀,捶捶腰,揉揉膝盖)

活动延伸:

1、将坦克垫投放到体育活动区,供幼儿进一步创新坦克垫的多种玩法。

2、拓展有关的坦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