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教案参考8篇

时间:2022-11-02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需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写教案可以提前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一定的预知,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六年级的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的教案参考8篇

六年级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2.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它等式。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

(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

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3.补充练习: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投影出示,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三、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六年级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练习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习写“口、巨”

六年级的教案篇3

难点名称

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地认识,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商场促销”虽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购买促销商品的经验还不足,对各促销方式的实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整理、引导分析、巩固练习,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反思总结体会各促销方式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妈妈想买一件原价700元的裙子,五折之后这条裙子多少钱?(重点理解答五折的意思)

2.指名学生回答

700×50%=350(元)

答:五折之后这条裙子350元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1)课件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读完这段话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小明提出了这样两个:

①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②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呢?

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打五折它表示现价是原价的50%,那么每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快来思考一下吧!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列式: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2个100,然后从总价中减去2个50元。

列式:230-50×2=130(元)230-50×2=130(元)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打五折的方式更省钱。

(3)你还有疑问吗?

①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优惠的结果不一样呢?

原来打五折就是无论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而满100元减50元”就只能是原价中满了100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满100元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

②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会一样呢?

如果商品的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

(4)回顾与反思

看起来每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优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相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陪妈妈购物,帮妈妈算账。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4.巩固练习: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

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a商场:120-40=80(元)

b商场:120×60%=72(元)

80>72

答在a商场买应付80元,在b商场买应付72元,选择b商场更省钱。

四、小结

1.在购物时,可以运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对商家的优惠方式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选出实惠、省钱的方案。

2.商家的促销方式:“打几折”,“每满100元返50元礼券”,“每满100元减50元”,“买五件送一件”都转化为百分数的知识来理解。

六年级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教育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五、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六、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简笔画)

课后反思记载

在导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课时,首先出示文题,让学生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学生谈的丰富极了,有的认为去访问一位隐居的老人,有的认为去访问稀有动物,有的认为去访问某个建筑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其合理想象、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

1、继续阅读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教育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

师生活动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古桥——老朋友山泉——姐姐

清晨访友

悬崖——爷爷

夜色归家

(好心情)

老柏树——慈祥

(好记忆)

课后反思记载

本课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在教授本课以朗读为主,体会句子的含义后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感悟,体会.尤其是学第五自然段,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的想象里非常丰富,而且能读出美感.大多数学生都能背诵课文里的段落。

六年级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明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设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再动口说一说培养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在学生对圆周长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后,体验及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六年级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那些事,从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2、以课文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课文以及课外资料,进行口语交际,在交流中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提高综合语文素质。

3、积累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概括、理解总结、表达能力,以及阅读长篇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更加喜爱这位“人民艺术家”,激起阅读老舍先生文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那些事,从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老舍的资料,阅读更多老舍的文章

教学步骤

一、预习导学

1、本单元我们只介绍了一位作家,他的名字就是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哪几篇文章?《》、《》、《》、《》和《》。

2、相信这些文章肯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说说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说理由。

3、自读课文,作者再文中主要写了老舍先生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将事情概括出来,小组进行讨论。

二、交流研讨

1、在这一桩桩小事中,你对老舍先生有了怎样的了解?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在书的旁边把你的感触写一写。

2、通过读课文,相信大家对老舍先生有了全新的了解,可以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a、在平淡的生活中做出情趣和美感,是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b、老舍先生身上有淳朴的“平民化”的气息在哪些方面有体现?

c、在工作中、生活中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可敬的在哪些方面有体现?

三、拓展延伸

1、课下我看见大家都搜集了不少老舍先生的资料,你能结合你的感受来谈谈老舍

2、冰心对老舍的评价

3、作业

六年级的教案篇8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 新知探究

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

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5、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

三、 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

(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两者用减法运算。

四、练习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