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和雪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2-11-10 作者:lcbkmm 备课教案

教案在完成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与时俱进,我们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教案,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雨和雪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雨和雪教案优秀7篇

雨和雪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与朋友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积极参与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初步学习与朋友合作运豆子的方法。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与朋友进行合作游戏,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难点:知道运豆子时能与朋友动作保持一致地横着走。

三、活动准备:

皮球两个、篮子6个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小蚂蚁们,夏天来了,妈妈要带你们到外面去找食物,可是路上太阳很大,

还会有危险,你们能勇敢的克服吗?那现在我们就出发!

——热身运动:随音乐或口令有节奏地进行走、跑、爬等。

(二)游戏:小蚂蚁搬豆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

——将皮球放在两人胸前,紧紧地夹住,然后两人夹住皮球横着前进,注意在前进过程中控制皮球,不要让皮球掉下来,两个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豆豆运到篮子里。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运豆子。

——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及时指导。

3、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一队是红队,一队是绿队,两队进行搬豆接力赛,最后谁先搬完,谁就是获胜。

(三)增加游戏难度,激发幼儿再次游戏欲望。

——加入2—3个障碍物,请幼儿绕障碍物运豆子。

(四)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和好朋友团结合作,教育幼儿在今后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好朋友共同想办法解决,增强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放松运动:炒豆子、吃豆子结束。

雨和雪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雨和雪教案篇3

活动人员:全体幼儿、家长、教师

活动目标: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亲自之情

活动准备:气球、尾巴若干条,垫子、筐子、纸球等

活动过程:

●表演歌曲《秋天》

●小二班比赛项目及规则:

一、亲子二人行(6个家庭)

1、幼儿与家长面对面,踩父(母)脚上,起点准备;

2、游戏中幼儿与家长必须始终手拉手,幼儿脚不得踩地;

3、先到终点者为胜。

二、我们一起来套圈

1、宝宝与家长站起点准备;

2、游戏开始,幼儿跑到终点取呼啦圈,一次取一个,迅速跑回套在家长身上;

3、在规定时间内家长身上圈多者为胜。

三、追地雷

规则:母亲在脚上缠上气球,孩子去踩气球,最后一个人剩下气球的为胜。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五、捡落叶:家长和孩子一起捡落叶,用树叶做成树叶画,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雨和雪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试验用的长颈瓶子、小石子、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引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3、指导学生写字。

4、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生兴趣很浓,生字能很快学会。

雨和雪教案篇5

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幼儿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换算关系。

2、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及推理能力。

材料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找数字宝宝、看数字、找小动物、找对称图形、找位置、抓小偷、课件“火眼金睛”、找不同、找朋友卡片、数正方体、少了什么

过程:

一、集体观察课件:

1、问:大家好,今天我请来了很多客人,可是在匆忙当中,他们丢失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找朋友吧!

2、展示课件: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分组操作

1、交待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

第一组:找数字宝宝

第二组:看数字

第三组:找小动物

第四组:找对称图形

第五组:找位置

第六组:数正方体:

第七组:抓小偷:幼儿合作游戏

第八组:找不同:幼儿自我检测

第九组:课件“火眼金睛”

第十组:少了什么

分组要求:仔细地观察每一组游戏的内容,通过认真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图片上的图案。重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理解事物之间的换算关系,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及推理能力。

三、小结、讲评:

1、师介绍“找朋友”游戏:忙了半天真辛苦,快说说你是怎么找朋友的?

2、幼儿介绍。

四、表扬动脑筋,认真观察的幼儿。

雨和雪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7~98页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的能力。

3、渗透真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

三、教具:cai课件、长方形纸

四、教学设想: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引入,如果要测量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这种方法好不好?如果要求长方形游泳池的面积,我们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从而引入面积计算的新方法: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然后,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可以摆下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其次,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刚才动手操作的情况,你是怎样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并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与拓展,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雨和雪教案篇7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

2、掌握鼠标的双击。

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

教学重难点

窗口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认识并学会“纸牌”窗口的基本操作,同时掌握玩纸牌的技巧。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复习进入“纸牌”窗口。

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

2、认识纸牌窗口。

标题栏菜单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

3、窗口的基本操作:

①最小化:单击最小化按钮,单击任务栏上的按钮

②最大化:单击最大化按钮,单击还原按钮

③窗口大小改变:没有最大化状态,拖放窗口的边界或角落。

④窗口位置的移动:没有最大化状态,拖放窗口的标题栏。

4、玩纸牌的技巧:

在堆牌区,当有两张牌可以移动时,应先移动有较多牌的牌堆中的那张。

应先考虑堆牌区牌的移动。只有当所有可能的移动方式都考虑过了,才考虑移动发牌区的牌。

在堆牌区,尽可能留出空白堆,以便放k牌。

将可以从发牌区或堆牌区放到接牌区的牌快速地放入接牌区。我们可以先将鼠标指针指向这张牌,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5、练习:

打开纸牌窗口,调整窗口的大小。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玩纸牌,并观察纸牌窗口底部的得分。

板书设计

玩好纸牌

双击:鼠标指向这目标后,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