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包括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案可以在不同课程和学科之间分享,以促进教学创新和合作,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培年级数学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培年级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二、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1、做第14题。
让学生同时做,教师计时,做完了举起手来,教师告诉所用时间,学生把时间记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到3分时,看有多少人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2、做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第16题。
做题前,先小声地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2700÷5+306x4,85x6—1799÷7是怎样脱式的,为什么乘除法可以同时脱式.
4、做第17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稍加提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要想求出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今年前6个月平均每月的水费知道吗?该怎样求?
5、做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第二问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在哪里?
(二)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补充练习。
培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
(3)汇报: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生:4950 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4)比较
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p61、1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
2、p61、2-4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业
p62、6,p63、8、11
培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
培年级数学教案篇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千米、吨
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吨
是多少千克?
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
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 的区别和联系。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 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
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 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培年级数学教案篇5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