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完成的时候,大家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新的教学任务已经下达了,你的教案准备好了吗,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活动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活动教案篇1
手工活动——气球变变变(大班)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材料左右对称地装饰气球,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乐于参与手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的气球,纸绳、卡纸、双面胶、木胶
2、范例
3、气球充好气,放置在礼物袋中
4、录音机、《铃儿响叮当》《碰一碰》磁带
活动过程:
1、送礼物,烘托节日气氛。
(1)圣诞节快到了,老师有礼物送给你们,高兴吗?(放音乐,气球从礼物带里倒出,幼儿拿气球)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你拿到的气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比一比大小?
(2)请幼儿根据气球的颜色、大小等特征带着气球排排队。
2、气球变变变。
(1)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我拿到了一只不一样的气球!3,2,1(出示范例小小鸡)。我的气球漂亮吗?怎么会这么漂亮的呢?
(2)出示其他几个范例,拓展幼儿的想象。
气球变变变,变成------,气球变变变,变成-----。
(3)你的气球会变成什么呢?
(4)根据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教师示范装饰气球。
重点引导幼儿注意两边对称。
(5)你们想把自己的气球打扮得更漂亮吗?
想好你想把气球变成什么?它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其它部位用什么材料装饰,装饰在什么地方?想好了,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合理布局,并及时展示幼儿有创意的装饰方式。
4、请装饰好的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5、与气球娃娃跳舞。
音活动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中秋节前,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街上月饼加工点,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节日的气氛渐浓。但在孩子们眼里,这些传统节日只是放几天假,吃一些传统食品而已。幼儿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借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二、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三、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四、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五、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六、 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
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音活动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广大教师的业余生活,凝聚集体的向心力,同时为了发扬团队精神、共建快乐、和谐校园,增强全体教师的身体素质,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二、活动主题:
阳光与自信
三、活动时间:
20__年9月10日下午16:40—18:00
四、活动地点:
__小学校操场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拼图分组
游戏规则:提供七张图片,每张图片分成十张小块。按小黑板上完整图片提示,找到你的小伙伴并完成拼图。
活动负责人:__×
活动二:筷子传乒乓球接力游戏
游戏方法:所有人分为人数相等7组,每人左右手各拿一双筷子,每组一人左右手筷子各夹一个乒乓球,听到开始口令后,每组第一人快速向前跑出15米后绕过标志物跑回自己队伍将乒乓球传给第二人;第二人向前跑……最先完成组为第一名,依次排名、
游戏规则:
1、任何时候手不能接触乒乓球,就算球落地或传球时也只能筷子接触球。
2、接球人只能在开始线外等待并完成接球。
3、球在哪落地,就只能从哪开始。
活动三:象棋大厦
游戏规则:每施工队领取同一规格的建筑材料(象棋)30枚,平均每人3枚,依次轮流修建象棋大厦中的一层楼,30层大厦修建完毕以及中途出现象棋
评比方式:
1、7支队伍中只有一支队伍修建30层完毕,则此施工队为第一名,其余队伍则先以修建大厦层数多者名次靠前,若修建层数相同者则比较其修建大厦所用时间,用时少者名次靠前。
2、7支队伍中有多支队伍修建30层完毕,则按其修建大厦所用时间排名,时间少者名次靠前;其余未完成队伍参照评比方式1
活动负责人:__
活动四:拯救英雄
游戏规则:
1、选英雄(一般有两个方式,一种是教练直接引导团队选体重最重的人,别一种是团队自由选择教练不做引导)
2、在二战一次战役中,英雄受到毒气弹攻击,发现英雄后需将英雄送到后方医务站进行救治。但是由于英雄全身腐蚀严重,不能直接用手接触,而战场上没有担架,只有一卷卫生纸,必须用它将英雄从受伤地(起点)送到医务站(终点)。(强调:只能用卫生纸这一道具)
活动材料:卫生纸7卷(家用)
活动负责人:__
活动五:保卫萝卜
游戏规则:每组选出4人参加游戏,自行安排轮次;共分成4轮,每轮7人(每组一人)。每人右手手腕上绑2个气球,左手想办法抓破别人的气球的同时保住自己的气球。在游戏之前,参赛人员需移除手上身上所有尖锐物,如手表、钻戒等。
游戏时间:一首歌的时间,音乐停游戏结束。
活动负责人:__
六、评分与奖励规则:
1、奖励规则:此次活动以团体比赛形式进行,以各队总积分排名,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如比赛出现并列的情况,名次并列)
2、积分办法:各比赛项目积分取前三名,分别记9、7、6分,后面各队依次各队记3分。
七、活动具体分工:
氛围营造:__
记分:__
照相:__
简讯:__×
音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与家长积极尝试用大纸箱玩各种游戏。
2、幼儿与家长同时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3、让家长懂得一些废旧物品更能开发孩子智力。
4、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纸箱若干、胶带若干。
2、录音机、磁带(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声中家长与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首先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亲子活动,然后出示纸箱请幼儿和家长说说纸箱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用纸箱做游戏
告诉家长和幼儿,老师能用纸箱做很多好玩的游戏。
1、游戏:小鸡出壳了(让幼儿体验躲藏的快乐)
(1)教师示范:教师藏在纸箱中,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鸡小鸡多大了,伸伸脑袋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拍拍翅膀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两条小腿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高高兴兴蹦出来了。”
(2)请家长在纸箱两侧挖上小窟窿,幼儿藏在纸箱中,告诉幼儿,现在纸箱变成蛋壳了,幼儿是蛋宝宝了,妈妈是鸡妈妈了,鸡妈妈提问“小鸡小鸡多大了”,教师与幼儿边回答边做“小鸡出壳”的游戏。
2、游戏“我是火车小司机”(体验开车的快乐,并同时了解一些城市名)
请幼儿和家长手拿纸箱一个跟着一个走,并念儿歌:“呜——我的火车就要开了,开到哪里去?开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去,呜——咔嚓、咔嚓……”
3、引导幼儿把纸箱变成坐垫(培养幼儿关心长辈)。
孩子们,刚才妈妈陪我们一起做了很长时间的游戏,是不是有点累了,我们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可是坐在地上有点凉,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纸箱变成坐垫)小朋友这个办法真好,现在我们让妈妈坐在上面,我们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在音乐声中幼儿给妈妈捶背,揉腿)。
4、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索纸箱的玩法
(1)与家长交流:其实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多给孩子买很多昂贵的玩具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给孩子买来玩具,只不过当时孩子很爱玩,但过几天新鲜劲一过,就扔了。而现在这个废旧纸箱,没花钱,我们就找了这么多的玩法,而且孩子们还很爱玩,现在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一下纸箱还有哪些玩法好不好?看那个家庭能找出更好的玩法,等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
(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索纸箱的玩法,提醒家长,也可多个家庭共同探讨。)
(2)各家庭或各组家庭展示纸箱玩法
a、电视机:把纸箱的顶部和底部剪去,家长和幼儿把头伸进里面表演节目。
b、过隧道:一个纸箱一个纸箱的上下通开用胶带粘在一起,幼儿从这头爬到那头玩过隧道的游戏。
c、车轮滚滚:把很多纸箱拆开用胶带粘成或缝成一个大圈,家长和幼儿站在里面慢慢的向前滚动,还可以粘成两个,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三、告诉家长,不光是纸箱,还有一些其他的废旧物品,只要消好毒,没有危险性的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并且孩子们还会兴趣特浓。让我们分成两大组,走进我们的大车轮,开着到外面去做游戏好不好?
音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广西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习对歌,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快乐颂、山歌对歌。
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好,以歌舞《快乐颂》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好!你们快乐吗?--哦,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样嘛。那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是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拥有一个快乐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拥有一个快乐心情吧。(播放快乐颂,快乐歌唱、舞蹈激起幼儿兴趣!)
二、欣赏视频,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1、回忆平时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独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们你快乐吗?你喜欢唱歌吗?那,我们平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么?(合唱)小组几个人,几个人的唱叫什么?(小组唱)一个人唱呢?(独唱)。不错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知道吗?在中国有个美丽地方叫广西,那里的壮族民人也很喜欢唱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唱歌吧?请仔细的欣赏哦!
2、播放视频山歌,幼儿欣赏。感知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他们唱歌和我们一样吗?怎样唱的呢?(一个人领其他人跟唱)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唱叫什么?(领唱)那后面很多人一起整齐的唱呢叫什么?(齐唱)
(2)教师小结:原来(除了合唱,小组唱,独唱,领唱),齐唱也是唱歌的一种的形式。
3、播放视频对歌,幼儿欣赏。感受壮族的"对歌"这个特殊的风俗。
(1)欣赏视频:广西的壮族人,不但喜欢唱歌还把唱歌当成话来讲哦,一起去听听吧,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这次他们是在领唱,齐唱吗?--那他们是怎么唱的呢?一个问一个答,能用简单的两个字来说吗?他们一个问一个答的对着唱叫什么?对唱!在视频里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广西。在哪里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行"歌会",家家户户都来唱歌。很多的问答他们都能用唱歌来表示呢。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吧。
三、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学习对歌。
1、欣赏"对歌"感受对歌形式,熟悉旋律。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3、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四、结束部分。
幼儿用绸带,围裙扮演壮族娃娃对唱,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5
目标: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节,熟悉音乐旋律,学跳集体舞。
2.学习用老鼠跑、打喷嚏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创编晒太阳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
准备:
课件一份、音乐《音乐的瞬间》、老鼠胸贴、地上圆圈
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喷嚏的动作)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喷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你要用手挡着?(打喷嚏时一只手捂着嘴巴,冲着没人的方向,防止传染)
二、打喷嚏的小老鼠
1.小老鼠感冒(a段)
(1)a段感受
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对应着图谱讲故事a段。
师:小老鼠生病了,没精打采,还会忍不住"阿嚏!阿嚏",一点力气也没有,想还是到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
(2)动作创编
师:你发现小老鼠每次走几步路会打喷嚏?谁可以来学一学,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谁能来学一学老鼠没精打采的样子?
(3)音乐+动作(连着2遍)
师:这么难受,我们赶快去看医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医院哦!(间奏)马上就要到医院喽,请小老鼠们再坚持一下。
2.小老鼠晒太阳(b段)
(1)b段故事师:终于到医院了,小老鼠赶紧坐下休息吧,听听看医生怎么说的?
(2)动作创编师:太阳出来真暖和,你想晒哪里?应该怎么晒?你还可以晒身体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来晒一晒,你们现在舒服一点没有?
(3)音乐表演(2遍)
师:想好三个你要晒的地方,想好了吗?你刚刚晒了哪里?你晒了哪里?趁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再去晒一晒,这次晒晒你刚刚没有晒到的地方,让感冒快快好起来,好吗?准备好
3.小老鼠病好了(a段)
师:请所有小老鼠轻轻坐下休息一会,晒过太阳后,你感觉怎么样?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很高兴?这只小老鼠真开心,开心得都跳起来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还会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样?还会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轻快了,轻轻地用脚尖走路回家。
师: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这一只小老鼠真开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开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
三、完整表演
1.教师整体复习图谱师:还记得小老鼠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师:小老鼠,请你准备(间奏)再来一次,请小老鼠听好音乐,我不提醒喽!
四、结束师:老鼠晒了太阳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小老鼠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回教室吧!
音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鼓手》,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渐强与休止。
2、通过与老师、同伴合作,体验分角色歌唱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鼓,难点前置。
(一)教师敲鼓:×××∣×× ××∣×—︱
1、谁能把刚才小鼓唱的歌曲用小手拍出来?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二)教师再次敲鼓:×× ××∣×× ××∣×× ××∣×× ××∣
1、鼓声有什么变化?(渐强)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三)教师第三次敲鼓:×× 0︱×× 0︱×× ××∣× 0∣
1、谁能用手拍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
3、一边拍一边唱。
二、学唱歌曲
(一)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有伴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介绍歌曲名字。
(二)幼儿学唱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
2、有感情地唱: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唱?开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再次带领幼儿唱,教师放低声音。
(三)分析每段音乐性质,有感情地唱。
1、你最喜欢歌曲里面的哪一句?为什么?
2、再次完整唱歌曲:把每一段不同的情感表现出来。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教师唱黄色小鼓咚咚的部分;幼儿唱粉红色歌词部分。
2、师幼交换角色唱。
3、幼儿分两声部唱,教师指挥。
4、幼儿交换角色唱,教师指挥。
四、欣赏现场录下来的幼儿演唱时的录像。
师小结:我们都能够像小演员一样进行表演。
简单评析:
1、能够将难点进行前置
2、在解决鼓声越来越响,渐强这一块,建议加入钢琴
3、不要将第一句:“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鼓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分裂开来,这里不需要有鼓点,鼓点只要用在最后两句就可以了。
4、要表现歌曲“优美”的情感,演唱歌曲要有轻重,优美处可以轻一点,“诶”这个字可以唱得渐强。
5、教师搭建的图谱支架撤离不够及时,不要从头用到尾,当幼儿演唱两遍后就可撤离。
音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动物们不同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
2.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动态。
3.注意倾听别人讲述,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4.初步接触重点字词,躲、缩、靠、撑、洗澡、调皮、呱呱。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物名称,初步了解动物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一手头饰(小鸟、小兔、小猫等)。
3.环境准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动物们不同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
2.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动态。
3.注意倾听别人讲述,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一初步接触重点字词,躲、缩、靠、撑、洗澡、调皮、呱呱。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物名称,初步了解动物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一手头饰(小鸟、小兔、小猫等)。
3.环境准备
4.在教室四周布置简单的游戏环境。卡纸做的叶子及山洞等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做音乐游戏、下雨了。
二.感知活动
1.教师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请小朋友猜出小动物的名字并将小动物的头饰送给他,以不同的方式介绍小动物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2.教师充当森林王国的大王,带领小伙伴们去郊游(音乐游戏)。
3.出现打雷、下雨的声音,大王下命令请小动物们自己想办法避雨,(利用已有条件)教师记录下来。
三、理解活动
1.师幼一起交流,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乐于参加教师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喜欢各种天气。
2.出示挂图,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与自己模仿的小动物避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这样避雨的原因。重点让幼儿理解小动物躲雨时的动词,“躲”、藏、“缩”等。
3.教师揭开挂图上小象喷水部分,与幼儿一起讨论“时真的下雨了吗”?
4.集体阅读,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趣味性:小朋友们喜欢这场雨吗?为什么?
5.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看书,划指朗读诗歌。读完后,幼儿有序收书。
四、体验活动
游戏:“我和字卡是朋友”
将带头饰和拿字卡的小朋友分成两组,在以小段音乐结束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迅速找到和自己有关的字或词例:“小乌龟缩进壳里’.小乌龟要和缩做朋友。伴随诗歌碰碰碰、碰碰碰、我们都是好朋友、碰碰碰、碰碰碰、是我的朋友碰一碰。耶!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及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