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实用的教案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教案,以确保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猜一猜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猜一猜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7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最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
云儿
小树
禾苗
花儿
2)云儿见它怎样?小树见它怎样?禾苗见它怎样?花儿见它怎样?
小班猜一猜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专心阅读图画,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谜底。
2、欣赏诗歌,喜欢模仿录音并跟读诗歌。
3、认读字词:它、摇、见、就,复习认读:树、花、水、云。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谁爱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听这个谜语。(教师朗读《猜一猜》)。
2、小朋友猜谜底是什么呢?那你为什么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猜一猜》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
树和花都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树在摇?他们为什么这样?
水上为什么会起波浪?(帮助幼儿理解水波比喻成皱眉。)
云为什么能在天上飘动?
2、刚才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收诗歌,回家后在把诗歌说给爸爸妈妈猜一猜。放录音,集体欣赏诗歌《猜一猜》,教师注意幼儿的坐姿。
3、提问: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字卡“树”)什么见到它就摇头?(出示字卡“摇”)
(3)(出示字卡“花”)什么见到它就弯腰?(出示字卡“见”)
(4)(出示字卡“水”)什么见到它就皱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云”)什么见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赏诗歌
1、发书,请幼儿翻书到16课。
2、交代欣赏常规,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
3、交代跟读常规幼儿跟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坐姿和划指情况。
四、幼儿模仿录音朗读诗歌。
五、认字游戏:做做、说说
1、看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字卡,幼儿根据猜一猜的内容做动作。
2、看字说句子。请幼儿选择一张字卡,说句子或讲述一件事。
教学反思:
开头部分阅读封面的环节和师幼共读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孩子不知道阅读内容的情况下,留白的封面无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说一说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测、预期、质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教育策略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接下来的师幼共读环节,我在活动中层层递进的提问,不断的给孩子设疑,鼓励,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大胆的进行猜测想象,并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很好的与孩子互动。
当然活动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老师的反馈性语言应更丰富些,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关注的。另外,教育活动的结束不是结果,一节课中远远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进阅读,也是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来我会带着孩子一起用放大镜去看看我们真实的生活,拥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小班猜一猜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尝试捕捉有用的信息进行猜测。
2.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3.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活动准备:
ppt;“我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玩过猜谜语的游戏吗?今天来玩一个游戏,题目是:猜一猜(ppt展示)。这个游戏可以怎么玩?大屏幕里还藏着许多秘密,要请你来猜一猜。
二、热身运动,掌握玩法
1.初次游戏,理解规则
(1)倾听规则:一个猜,大家说,猜的人不能看,说的人不能把这个事物的名字说出来,把关于这个事物的信息告诉猜的人。
(2)ppt展示(边出示边提醒幼儿: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谁来提供信息?
(3)梳理升华: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关于这个还有什么信息可以告诉大家?
2.再次游戏,细化规则
三、抢答游戏,体验规则
1.分成两组,交代要求
第一,每队依次派代表上来猜;第二,每队代表抢猜,猜到的队加10分;第三,把名字说出来的队泄密,对方加10分,第四,(出示)这是计分牌,代表翻牌,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才能计分。
2.逐一播放ppt,幼儿游戏。
3.统计分数,宣布游戏结果
四、激发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成长快乐。
播放ppt《我的故事》。
小班猜一猜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形容词“红彤彤”“圆又圆”“酸又甜”。
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爱动脑筋,敢于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水果图片、头饰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
活动过程
出示水果图片,巩固幼儿的认知。在回答过程中,丰富词汇“红彤彤”“圆又圆”“酸又甜”这几个词。
教师以猜谜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同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逐句朗读儿歌。
请幼儿带上水果头饰表演儿歌。
仿编活动。请幼儿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模仿儿歌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印染画——可爱的水果娃娃、纸粒画——葡萄;音乐活动:把儿歌改编成一首歌曲。
把幼儿用印染等方法画成的水果娃娃做成吊饰布置活动室的环境。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创编谜语,感受猜谜活动的乐趣。
家庭中渗透:鼓励幼儿在家多吃水果。
猜一猜
什么弯弯像小船?
香蕉弯弯像小船。
什么个大圆又圆?
西瓜个大圆又圆。
什么脸儿红彤彤?
苹果脸儿红彤彤。
什么粒粒酸又甜?
葡萄粒粒酸又甜。
小班猜一猜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乐意观察、记忆图片并寻找规律。
活动准备:
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二)玩游戏
1、水果类
2、动物类
3、图形类
(三)体验颜色规律
1、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黄绿红
黄绿红黄
绿红黄绿
红黄绿红
刚才是我翻一张,你记住一张,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种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
(幼儿记忆一会,然后遮住这16张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知道幼儿可以站起来回答。)
2、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